只用一個上午表彰大會就結束了,趙大海心滿意足地抱著小紅本本,心情別提有多激動。
    上面的批準人那一欄,有兩個紅色大印,前面那個竟是大領導的印章。
    “可惜只有證書,要是能再發個獎章就有好了。”
    老陸有點嫌棄︰“有證書你就知足吧,還想要獎章。”
    “有獎章多威風啊,大家都往脖子上一掛,這才有感覺啊。”
    趙大海說完後,好奇地看著不遠處︰“老陸,那位年輕人是誰啊,怎麼那麼多人都圍著他啊。”
    老陸皺眉思考了下︰“那位,好像是華僑,沒錯的話,咱們市最大的糖廠就是他投資的。”
    “螺漁鎮那家糖廠?”
    老陸點頭道︰“沒錯,就是那一家。”
    趙大海倒吸一口冷氣︰“我也是听人說的,據說那家糖廠前前後後投資了上千萬啊。”
    老陸嘆道︰“感覺這些人的錢,就跟大風刮來的一樣,咱們賺一萬塊錢,就已經拼盡全力了,他們隨便投資都是上千萬。”
    趙大海笑道︰“我要有那麼多錢就好了,直接存銀行吃利息,還干啥活啊。”
    “夢里啥都有。”
    趙大海哼道︰“我們只是起步晚,說不定將來,我還真能賺到一千萬。”
    “那個勤勞致富獎,你還真飄起來了啊。”
    可讓趙大海和老陸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位年輕的華僑老板,居然主動找了李多魚,並伸手並自我介紹起來。
    “清華糖廠,林阿寬。”
    李多魚微微一愣,趕緊握手道︰“閩龍食品,李多魚。”
    林阿寬笑著說道︰“我知道你,白手起家,還能把養殖業做到這個規模,確實非常利害。”
    李多魚笑道︰“林總,客氣了,我只是運氣好比別人好一點而已,沒什麼本事的。”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
    林阿寬突然說道︰“李主任,接下來,我有一個項目,有沒有興趣一起合作?”
    李多魚遲疑了下,暫時猜不到這位林總到底想做什麼,但他那家糖廠投資那麼大,應該看不上他這個養殖業的。
    一旁的張三明听到這話後,臉色是相當的難看,他剛才熱臉貼了很久,這位林總半點跟他合作的意思都沒有,甚至都有點瞧不起他。
    自己都遞名片了,對方只是禮貌性收下,可卻沒有返名片給他,這種情況就是在說明,人家不屑給你名片。
    見他對所有人都這樣,張三明也不好意思說啥,只好自欺欺人起來,有可能是林老板出門太急,忘記帶名片了。
    可讓張三明沒想到的是,這位林老板居然主動去找這位李多魚不說,聊兩句就談起了合作。
    這讓張三明感覺臉有點疼,還火辣辣的,仿佛就被人打了一樣,非常不是滋味。
    在場熟悉林阿寬的人都很清楚,只要跟這位南洋回來的金主搭上關系,哪怕對方隨便給點湯喝,那也能直接喝到飽。
    因為雙方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等級上,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這也是對方如此端著,還這麼多萬元戶、領導,願意熱臉貼冷屁股的原因。
    可就是這樣的人,竟主動找李多魚談合作了,可讓張三明目瞪口呆的是。
    本想歡天喜地,欣喜若狂,一口一句林總,林老板的李多魚,竟委婉給拒絕了。
    “真的非常抱歉,我這人真的沒啥本事,就是運氣好,只會養一點海鮮,其它真的不行啊。”
    林阿寬也是微微一愣︰“李主任,你也是個明白人吧,養殖這行業是不錯,可它風險很大的。”
    李多魚咧嘴笑了笑,林阿寬這句話還真沒有說錯,養殖業規模越大,風險也就越高。
    說難听點,如果不是他自己搞這行的話,手里要真有錢的話,打死也不可能投資養殖業。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隨便來一兩個台風,搞不好就能讓他賠到血本無歸。
    這種靠老天吃飯的行業的,是不可控的,並不是資本家青睞的產業。
    事實上,發展到現在,李多魚也曾有過跳出養殖業的念頭,經過這些年的成長,還有人脈積累,自己也不是從前那個李多魚了。
    真要跨行的話,憑借著目前的本領和人脈,也不是沒有機會的。
    可就在不久前,大領導有跟他聊過,有句話讓他記得特別清楚。
    錢非常重要,可要是只看到了錢,那撐死也就是二流企業家,而那些擁有家國情懷的則是一流企業家,而真正優秀的企業家,是能帶動整個行業發展的。
    李多魚也有想過.
    整個榕城生意比他做得好,規模比他大的老板有那麼多,可大領導卻對他偏愛有加。
    甚至還願意拿兩個前往港島的名額給他,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李多魚的成功是可以復制的,別人是可以直接套用,直接學,大家都可以一起來分杯羹的。
    這位華僑的成功,別人學都學不來,他的成功,別人也是難以復制的和借鑒的。
    而這位林老板的糖廠可就不一樣了,短時間內,糖廠確實能給當地提供不少就業機會,還可以大大增加外匯收入。
    可資本終究還是資本,他們回來投資創業,往大了說是情懷,往小了講,無非就是國內目前的勞動力成本很低,非常合適企業發展。
    李多魚認真思考了番︰“不好意思林總,我這人還是喜歡搞養殖這一塊,正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時刻,我真的沒法做到一心兩用。”
    听到這話的林阿寬,嘆氣了聲,隨後拍了拍李多魚的肩膀︰“果然就跟歐會長說的一樣,你這人挺有骨氣的。”
    听他講到歐會長,李多魚挺驚訝的︰“林總,您認識歐會長?”
    林阿寬說道︰“我認識歐叔很正常啊,歐叔跟我爹有生意來往的,我們兩家時不時也會一起聚個餐。”
    “這樣啊~~”
    李多魚有點尷尬,畢竟圈子越往上就越小,這些人認識的概率就越高。
    林阿寬接著說道︰“好吧,我也不強求你,哪天你要想通了,要是想跟我合作的話,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謝謝林總。”
    “我應該大你幾歲吧,你要是不覺得吃虧,以後干脆就叫我寬哥吧。”
    “那就謝謝寬哥。”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李多魚再次尷尬了起來,林老板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張名片遞給了他。
    然後伸手管他要名片。
    李多魚撓著頭道︰“寬哥,名片上次去港島發完了,還沒有重新印。”
    陳阿寬微微皺眉,隨後又拿出一張名片︰“那你給我留個電話號碼,有空咱們可以多聯系聯系。”
    李多魚尷尬到都可以摳出三室一廳來︰“電話正在申請,還沒那麼快下來。”
    林阿寬愣了好幾秒。
    “李主任,你這就有點不對了啊,要不是咱倆都認識歐叔,我可要生氣了。”
    李多魚尷尬笑了笑︰“名片印好後,我第一時間送到您公司去。”
    “這可是你說的,不要到時候,我想找你喝酒,還得通過陶縣長聯系。”
    “那肯定不會。”
    林阿寬最後說道︰“對了,听歐叔說,你做的烤鰻魚特別好吃,到時候,別全賣了,可要給我留一些啊。”
    “那必須的。”
    一旁的張三明听到這話後,雙拳不由自主緊握了起來,這小子到底走了什麼狗屎運,怎麼大家都對他這麼好啊。
    拒絕了林老板不說,對方非但沒生氣,反而跟他稱兄道弟,最讓他難受的是,先前自己想送林老板烤鰻魚的,結果他就笑了笑。
    現在反而向李多魚要烤鰻魚了,張三明難受到嘴巴都歪了,說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自己的也有點搞不清楚,去年第一次接觸這個李多魚時,他只是個運氣比較好的養殖戶而已。
    可這才過去多久啊。
    張三明就有種自己矮他一大截的感覺,且人脈關系甚至都沒有他好,仿佛全世界都在照顧這個李多魚一樣。
    而自己則是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對,沒一步走得順暢的,這兩天最讓他難受的是,鰻魚一直在死,可賣他藥的那位海外省養殖專家,卻直接聯系不上了。
    會議結束後。
    在縣領導的陪伴下,那位林阿寬開著那輛新款的桑塔納離開了,感覺他來參加這種表彰大會,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剛才見李多魚跟那位華僑老板有說有笑,好幾位萬元戶全都跑過來,向李多魚遞名片。
    “李主任,我是錦江村的張喜厚,主要做棕繩這一塊的,海帶繩這一塊,咱們可以合作的。”
    “李主任,我是專門養蘑菇的。”
    這次會議結束後,李多魚收到了至少三十多張名片,而被人向他要名片時,他都相當的尷尬。
    一旁看笑話的高鎮長,落井下石道︰“早就跟你講過了,趕緊把電話跟名片給弄了,你就是不听,這下尷尬了吧。”
    “領導,會議結束後,我馬上就去弄。”
    隨著與會人員越來越少,李多魚也正打算離會,可沒想,陶縣長居然帶著一位記者過來,身邊還有一位扛著攝像機的大哥。
    看到這個黑色大塊頭後,李多魚本能就想跑,可沒想,那位記者微笑著說道︰“李主任,好久不見了。”
    李多魚轉身,微笑道︰“陸老師,你現在不在報刊,到電視台去了?”
    陸小雨點點頭︰“我也是剛剛被調過去的。”
    這位記者就是當初記錄搶救抹香鯨的那位女記者陸小雨,一頭干練的短頭發,愛笑的月牙眼,讓李多魚確實有點記憶深刻啊。
    有些人長相談不上出眾,可笑起來的時候,就是好看和舒服。
    陶縣長咳了聲︰“既然都是熟人,那我就不多做介紹了,李主任,陸大記者,想采訪你一下,你可要好好配合。”
    李多魚瞥了眼,身邊的陳書記和高鎮長,趕緊說道︰“我覺得應該先采訪我們陳書記和高鎮長才對”
    李多魚還沒說完,高天雲冷哼了聲︰“人家是來采訪你的,帶上我們做什麼,趕緊的,別讓美女記者等太久了。”
    李多魚嘴角抽了抽,感覺今天跑不掉的樣子。
    陸小雨眯著月牙眼,微笑道︰“李主任,咱們都是老熟人了,不用太緊張的,我就問兩個簡單的問題。”
    李多魚很想吐槽,咱們好像就見過兩面吧,怎麼就成老熟人了。
    “好吧,陸老師。”
    陸小雨跟攝像老師點點頭,隨後對著鏡頭說道︰“今天在廉江縣的表彰大會上,我有有幸采訪到擔擔島下沙村的李多魚主任.
    下沙村,是榕城有名的水產之村,曾風靡榕城的烤鰻魚,還有烤生蠔,就是出自這個村。
    而我身後的李多魚,不單是下沙村的村主任,還是閩龍食品的總經理,這一次呢,下沙村總共有二十多位萬元戶,是整個縣萬元戶最多的,甚至有可能是咱們榕城萬元戶最多的一個村
    我在這里,就請教一下李主任,到底有沒有什麼秘訣,才能讓一個村發展得如此之快。”
    陸小雨把話說完後,就直接把話筒放在了李多魚面前,攝像頭直接就懟了過來,甚至都不給他思考和準備的時間。
    按理來說,不應該先暫停一下,然後給自己一份通稿,或者一個大概的回答方向嗎?
    然而,全都沒有。
    李多魚露出了個尷尬但不失禮貌的微笑,隨後對著鏡頭說道︰“沒有什麼秘訣,主要是大家團結一心,都想把日子過好.
    還有,陳書林書記和高天雲鎮長非常重視我們村的發展,三天兩頭就到村里頭指導和考察。
    還有水產研究所,對我們島的養殖業也非常關心,我們雙方合作了非常多的項目。
    可以這樣說,下沙村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組織的信任,領導的指導,還有群眾的努力.”
    當李多魚回答完後,在場所有人全都驚呆了,陶敬元忍不住對著陳書林問道︰“書林同志,你是不是猜到有采訪,提早讓他背好稿件了?”
    陳書林也很懵,搖搖頭︰“我剛剛還以為是你安排的。”
    兩人面面相覷地看著李多魚,難不成這孩子是個天才?
    陸小雨也很驚訝,她這次是突擊采訪,就是擔心他們會提早寫好稿件,達不到采訪效果。
    沒想到,這個李主任這話說的是滴水不漏啊,一點都不比榕城那些專業筆桿子差啊。
    可她還是不信,眯著眼,繼續采訪道︰“非常感謝李主任的精彩發言,我還有問題想問一下,您現在身為致富帶頭人,還有明星企業家,接下來,打算怎麼發展。”
    李多魚嘆氣了聲,回道︰“首先感謝縣委對我工作的肯定,拿到這兩個獎項後,我能明顯感覺到身上的擔子變重了。
    咱們領導人有說過︰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我的發展非常簡單,就是自己的發展的同時,要兼顧身邊的人,盡量做到一起發展,共同致富。”
    李多魚回答完後,在場所有人都沉默了好幾秒,緊接著,身邊好幾位領導趕緊鼓掌起來。
    陸小雨此時此刻,真的很懵逼,她甚至都有些懷疑,有人偷了她的筆記本給這位李主任看了。
    這回答連她都只能鼓掌,說好,完全挑不出一丁半點的毛病來。
    “那今天的采訪就到這里,感謝李主任的傳授這寶貴的經驗。”
    采訪結束後,高天雲忍不住問道︰“多魚,你這發言稿,是不是早就背好了。”
    李多魚嘿嘿道︰“沒有,我只是平常喜歡听新聞聯播,听著听著,就學會了。”
    高鎮長皺眉道︰“陳書記,像多魚這種人才,讓他去創業真的有點大材小用了,應該跟我們當同事啊。”
    陳書記嘆氣了聲︰“跟我們當同事,才是大材小用,以後李主任肯定都比我們厲害。”
    高鎮長冷哼了聲,本想催李多魚趕緊去弄那個電話和名片,沒想南日鎮的人走了過來。
    見到他後,當場就來了句︰“高鎮長,听說你女兒好像還沒嫁啊。”
    高天雲︰(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