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叫聲後,李多魚就已經猜到是什麼海洋生物了,不過聲音明顯不對勁,明顯就是痛苦的哀鳴。
    順著聲音望去,隱約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海面,有幾只粉白色大魚在那里。
    它們好像頂著什麼東西在游,且跟二百五好像形成了互動。
    二百五每叫一聲。
    那群大魚也會跟著回應。
    二百五很著急,沖到了海邊那里,可海浪正在不停往上卷,再加上它以前被海狼咬過。
    哪怕它會游泳,也不敢到海里面去。
    見這只大黃狗表現得那麼著急,姐夫一臉的疑惑︰“多魚,你這條狗跟那些海豚認識啊。”
    “算認識吧,這狗打小就養在漁排上,經常跟這些海豚一起玩。”
    可哪怕白海豚遇到了非常危險的情況,李多魚他們目前也是沒法出海救援。
    東甲礁可是個非常危險的地方,要是沒滿潮的話,哪怕是李多魚也不敢隨便開船。
    想來東甲礁有個基本原則,那就是漲半潮時進,滿潮時出,這樣是最安全的。
    李多魚看了下手表,差不多還得要半個多小時,潮水才會漲上來。
    現在他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他們的舢舨船,此刻還是擱淺的狀態。
    神奇的是,這些白海豚似乎很有靈性,知道這些人會幫它們一樣,並沒有著急離開這里。
    只是那條被困住的白海豚,叫聲好像越來越虛弱的樣子。
    差不多半小時後,海水打到了舢板船那里,船身已經出現了晃動。
    李多魚三人則帶著趕海的魚獲,登上了舢板船。
    雖然不是大潮,但潮水漲的速度還是非常快,沒一會兒後,舢板船就漂浮了起來。
    李多魚用竹竿撐著舢板船離開了淺灘區域,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才敢把螺旋槳放下。
    隨著二百五的一聲聲叫喚,那群白海豚頂著同伴,朝李多魚的舢板船靠了過來。
    這群白海豚總共有七只。
    李多魚根本就認不出來,是不是當初跟二百五玩的那群白海豚。
    可看到二百五那著急興奮的樣子,恨不得直接撲海里去,估計十有八九了。
    就跟李多魚預想的一樣,被同伴頂出海面的那只白海豚被漁網給掛住了。
    尾鰭纏繞著一圈圈的網繩,半個身子都被粘網覆蓋著。
    李多魚發現這個網還挺新的,看情況應該是撞到漁民的粘網,直接把網給拽斷然後跑了。
    傷口也還沒有發膿之類的,看情況,應該剛被粘網掛到沒多久。
    像這種情況,李多魚兩年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隨著國家經濟越來越好,漁業進入大發展時代。
    白海豚的生存環境自然越來越惡劣,尤其是過年這會,漁民出沒的海域到處都是粘網,嚴重擠壓了白海豚的生存空間。
    這條白海豚也算運氣好,恰好二百五就在附近,听到了它的聲音,並做出了反應。
    沒有二百五的話,李多魚還真不一定能察覺到白海豚的叫聲有啥問題。
    說不定等他發現時,已經是一具白海豚的尸體了。
    可能被漁網纏住太久的緣故,這只白海豚已經沒啥力氣了,掙扎都不帶掙扎的。
    要是沒有同伴一直頂著它,讓它浮出水面呼吸,估計早就已經給淹死了。
    李多魚輕撫著白海豚,不得不說,手感是真的好,軟軟的,肉肉的,尤其海豚的頭部位置。
    二百五也探出半個身子,用它的狗腳輕輕觸踫著這只被漁網困住的白海豚。
    見二百五跟它這麼親,李多魚微微皺眉,說不準,這只被困的白海豚就是小時候,經常跟它玩的那只。
    看來這才是它的真愛,要真這樣的話,那對黑妞來說,確實太殘忍了。
    李多魚拿出魚刀,先將掛住白海豚尾鰭的那些網繩先給割斷了。
    網繩一割斷,海豚明顯就輕松了許多,尾鰭就不會一直被網繩一直往下在。
    接下來。
    李多魚小心翼翼將嵌入尾鰭肉里面的網繩給解了下來,然後用魚刀將它身上的粘網割開。
    可能是有二百五在的緣故,白海豚始終都沒有掙扎。
    整個救援過程非常簡單,也非常的快,也就五分鐘左右的時間,李多魚就把白海豚身上的漁網清理干淨了。
    可惜舢板船上,並沒有消毒用的酒精和碘伏,不然倒是可以給白海豚涂抹一些,這樣就可以防止傷口被感染了。
    掛在白海豚身上的漁網是清理好了,可它依舊沒有半點力氣,可能是掙扎的時間太長,需要一段時間恢復。
    李多魚將它暫時固定在舢板船的一側,防止它溺水身亡。
    差不多過了十來分鐘,這只受傷的白海豚終于恢復了力氣,“嚶嚶”叫了兩聲,掙扎了兩下,就游了出去。
    姐夫張明生真的很驚訝,他是真沒想到,李多魚跟這群的白海豚的關系這麼好。
    “多魚,你好像很喜歡救這些東西啊。”
    “還好啦。”李多魚笑了笑。
    陳文超道︰“那是你沒見到,當初魚哥發動了一整村人,救了一條超大的鯨魚。”
    “這樣啊。”張明生瞥了眼李多魚,他發現自己這個小舅子,確實跟其他漁民不一樣,可又說不出來,具體區別在哪里。
    見海豚在舢板船周邊繞著圈圈,張明生從桶里面抓了只大章魚,丟在了那只剛剛獲救的白海豚面前。
    白海豚張口把章魚給吞了下去,並發出了愉悅的“嚶嚶”聲。
    見有人類投喂食物,剩下的白海豚瞬間全圍了過來,並露出了頭部,發出了嚶嚶聲。
    陳文超笑道︰“千萬別投喂太多,不然它們真有可能會賴上你。”
    陳文超收張網的那段時間,就經常投喂這些白海豚,結果這群海上街溜子,三天兩頭就跑來找他討吃的。
    見這麼海豚向他討食,張明生眼楮瞪得老大︰“沒有了,都還沒開始收網呢,哪有海鮮喂你們吃。”
    白海豚繞著舢板船好一會兒,隨後還是離開了,為了照顧這只被漁網纏繞的海豚,這個族群已經一兩天沒進食了。
    白海豚離開後,李多魚將那些破網撈了起來,這玩意要是落在海里的話,絕對是海洋生物的噩夢。
    有專家曾經統計過,一張落在海里的破網,殺傷力比在漁民手里還要恐怖的多。
    絕對是海洋生物的墳場,且最恐怖的是,它是長年累月的,哪怕壞到不成形狀了,照樣還是能困住各種海洋生物。
    所以李多魚一旦看到有破網的話,就會第一時間將其撿走,對他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
    可相對遺憾的是,哪怕在後世,大多數漁民並沒有這種潛意識。
    李多魚去過不少漁村,大多數碼頭都是髒亂差的,到處都是塑料泡沫和塑料垃圾,很少見漁民會主動清理。
    大多都是各掃門前雪,公共區域的,除非當地村委有組織,不然根本就不會有人去打理。
    相反那些趕海主播的,還是不錯的,不管趕海有沒有造假,但至少傳播了一些正能量。
    可這種事情說到底,還是當地的組織部門沒有盡到義務,李多魚也算是活了兩世的人。
    他對底層人民更為了解,非常清楚,他們是一種“非常被動”的生物。
    尤其是農村這種地方,要是沒人指揮他們的話,肯定是你看我,我看你,然後都不會主動的那種。
    明明大家也都想把環境弄好的,可就是都拉不下面子,去當這個好人。
    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你當“雷楓”做好事。
    背後肯定也會有嚼舌根的人,把你說成傻叉,說你肯定有所圖,有目的。
    反正做好事,不一定會有好的反饋,搞到最後,大家干脆都不去做,也不願當這個出頭鳥了。
    不過,要想打破這種局面也很簡單,李多魚利用村委的權力,定了一個規矩。
    那就是每個月組織村民,對碼頭進行大清洗,還有清理岸邊的垃圾,每年給碼頭進行一次清淤。
    問題立馬就解決了,可就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多村干部都不願去處理。
    其中的彎彎繞繞,自打他當上村主任後,立馬就明白了,畢竟太干淨了,不符合村干部的利益。
    白海豚離開後。
    李多魚來到了放網的地方,將那個浮標先撈了上來,將網繩掛在了起網器上面。
    隨後啟動了起網器,隨著隆隆隆的聲音響起,粘網從海底被起網器拉了起來。
    大家幾乎不怎麼需要耗費力氣,只需將海魚從粘網上取下來就行。
    看到起網器後,姐夫張明生羨慕道︰“這個起網器是真的好用啊,我們村到現在都還用手在拉網。”
    “姐夫,我認識那個機械廠的廠長,要不要回你們做波宣傳,可以貸款買哦。”
    “還是算了吧。”
    張明生苦笑著搖了搖頭,他前幾天,才剛回上港村一趟,本想叫他爹娘來擔擔島過年。
    結果,他才剛到家,那些親戚就聞風而來,把他罵得那叫一個慘,現在他在村里的名聲非常的臭,水花的名聲更臭。
    除非他真賺到大錢了,否則這個上港村,他是回不去了。
    隨著起網機,不停把粘網拉上來,陳文超和姐夫兩人也開始把海鮮從網上解下來。
    可能是東甲礁很少漁民來的緣故,資源真的非常好。
    第一條,上來的海魚就挺大的,兩斤左右的黃腳立。
    過年這會,這種魚也跟著水漲船高,一斤能賣到五六毛。
    第二條則是油斑,被拉起來時,魚肚已經被擠壓出來了,肚子鼓得就跟一顆球似得。
    油斑並不算貴。
    李多魚也懶得搶救它了,粘網幾乎每隔一米都有魚獲,夸張的時候,整片粘網全都是海魚。
    沒一會,他們帶來的籮筐,就裝了半籮筐的海魚。
    小超和姐夫兩人解魚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起網機上魚的速度。
    “多魚,魚太多了,讓機器慢一點,快跟不上了。”
    “可以,那先休息會。”
    就在此時,站在船頭的李多魚看著前方的粘網,好像捕到了一整群的海魚。
    雖然大多都是銀色的,但肚皮那塊,還是有些發黃的,李多魚眼楮瞪得老大,雖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已經可以確定是什麼魚了。
    “不會吧,運氣這麼好。”
    難不成,重生後,真的有幸運加成?(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