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雖然過了。
    可擔擔島依舊非常熱,庭院的石條燙的都不能坐人。
    由于太熱的原故。
    大家也紛紛暫時回家避暑,漁民也不敢頂著大太陽出去打漁。
    李多魚從水井里撈出了一顆“冰鎮西瓜”來。
    尚峰鎮這邊有個村是專門種西瓜的,且數量還不少,西瓜在他們這里並不算稀罕貨。
    好像種的都是同一個品種,叫什麼黑美人西瓜。
    西瓜撈出來,一群孩子已經在那邊等了,不單單小胖墩、張琳和張芸,連大堂哥、二堂哥家的那幾個孩子也都來了,連帶著孩子王李清光也在。
    一個個睜大眼楮看著,嘴里不停咽著口水。
    李多魚用手指彈了彈西瓜︰“可以,這西瓜保熟。”
    小胖墩嘿嘿笑道︰“叔,你每次買的西瓜都很好。”
    李清光嫌棄道︰“你這馬屁精。”
    李多魚用刀將西瓜切開後,瓜瓤挺紅的,就是皮稍稍有些厚了些,畢竟這個年代的瓜,還沒經過科技洗禮,還沒有那種薄皮無籽瓜。
    李多魚先分給孩子吃。
    小胖墩沒兩口,就把西瓜給吃完了,咧嘴笑道︰“叔,我還想再吃一片。”
    陳慧英忍不住罵道︰
    “又沒人跟你搶,吃那麼快做啥,小心等會肚子痛,你們幾個,西瓜皮吃完不要丟,等會我把皮削了,可以拿去涼拌。”
    炎炎夏日,對于沒電的擔擔島來說,有個冰鎮西瓜解暑,真的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
    大家吃西瓜時,幾乎把紅色的瓜瓤都給吃干淨了。
    小胖墩吃到後面,都想把白色那塊都給啃了。
    “別咬了,都讓你吃光了,我還怎麼涼拌西瓜皮。”
    張琳和張芸兩個小女孩吃完後,對著李多魚說道︰“謝謝舅舅,買西瓜給我們吃。”
    李多魚摸了摸她們的頭,這兩個外甥女到了島上才兩個月,肉眼可見圓潤了不少。
    “西瓜好吃嗎?”
    老大張琳笑道︰“好好吃,很甜。”
    就當大家吃完西瓜後,準備離開時,李多魚咳咳了兩聲︰
    “我要拿好東西了,現在走的,等會就吃不到好東西了。”
    剛跑到半坡的李浩然,听到這話後,麻溜地跑了回來。
    李多魚拿了根帶鉤子的竹竿,直接去井里面勾。
    緊接著。
    一串串圓圓的,長在樹枝上的,表面凹凸不平的水果,從井里撈了出來。
    看到這個水果後,小胖墩、張琳、張芸她們全都擰著眉頭,壓根就不認識這種水果。
    甚至覺得這個水果長得有些丑。
    “叔,這什麼東西啊,怎麼長得有點丑啊。”
    而李清光看到這東西的瞬間,口水竟忍不住流了出來,右手拍了下小胖墩的頭。
    “你懂個啥子,這是荔枝,越丑的水果,就越好吃。”
    听到荔枝兩個字後,這些小孩眼楮全放光了,雖然沒吃過這玩意,但早早就听過這玩意有多好吃。
    陳慧英略微生氣道︰“都叫你別亂花錢了,買個西瓜就差不多了,還買這麼貴的東西。”
    李多魚嘿嘿笑道。
    “偶爾買一兩次,沒事的,浩然、張琳他們,都還沒吃過荔枝呢。”
    周曉英看著李多魚手里的荔枝,情不自禁地吞了吞口水,她就在上學的時候,吃過一次舍友帶來的荔枝。
    那個味道,迄今難忘。
    反正吃下去的瞬間,馬上就明白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語境了。
    李多魚將冰鎮過的荔枝分給大家吃,每人差不多只分到了一串,大概十顆這個樣子。
    這一次小胖墩吃的非常慢,不像吃西瓜一樣,兩三口就吃掉一瓣西瓜,而是慢慢把皮掰開,再撕開那層膜,連帶著汁水滴在手上,都忍不住要去舔。
    吃完荔枝後,小胖墩連核都舍不得吐出來。
    “叔,這個荔枝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了,軟軟脆脆甜甜的,比果凍還要好吃。”
    緊接著,他將剩下的荔枝全都裝在口袋里。
    李多魚說道︰“浩然,荔枝趁著新鮮趕緊吃,不用藏的,這麼熱的天,讓你放口袋里,壞的很快的。”
    李浩然咧嘴笑道︰
    “沒有,我想帶幾顆給我爹吃。”
    李多魚笑道︰“還挺孝順的,那趕緊去吧。”
    而李浩然沒想到的是,等他到了鰻魚廠後,發現他爹那里也有荔枝。
    “浩然,你叔給了我不少好東西,趕緊過來一起吃。”
    “爹,你這也有啊。”
    張琳和張芸兩個女孩,吃了一顆荔枝後,來到了阿娘李水花身邊。
    大女兒張琳突然來了句。
    “娘,咱們一直住在擔擔島,好不好,我不想再回到了上港村了。”
    抱著孩子的李水花,有點愧疚地說道︰
    “不回去可以,你們兩個要好好听阿嬤的話,在學校要好好听周老師的話,有空要幫忙多帶帶小圖圖。”
    兩個女孩小雞啄米點著頭。
    “我們一定會乖乖听話。”
    周曉英吃了幾顆荔枝後,問道︰“你這荔枝多少錢買的。”
    李多魚咧嘴笑道。
    “不貴,就兩三塊。”
    “兩三塊的話,那還可以。”
    可一旁的李清光卻一臉驚訝︰“哥,你這荔枝哪里買的,這麼便宜啊,我前天去趕圩,那個專門賣荔枝的,殼稍微有點變色都要賣五塊錢,像這麼新鮮的,一斤都叫價十塊的。”
    听到這個價格。
    李水花本還想再吃一顆的,但听到一斤荔枝十塊錢後,都不敢接著繼續吃了。
    如果那些樹枝也算重量的話,感覺一顆荔枝就要五毛錢了,兩顆就可以換一斤豬肉了。
    陳慧英心在滴血,早知道這麼貴,就應該先拿去拜拜,讓媽祖娘娘先吃的。
    周曉英皺眉看著李多魚。
    肉眼可見的殺氣。
    見情況不對,李清光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看都不敢看魚哥,直接拔腿就跑。
    李多魚笑眯眯道︰“清光,你別著急,等我一下。”
    “我爹叫我有事。”
    見李多魚也想跑路的,周曉英和顏悅色道︰“可以啊,李主任,我一個月工錢,不到十分鐘,就這樣給吃沒了。”
    李多魚心里那個苦啊。
    這群娘們真難伺候,給你們買好吃的,怎麼還要被你們給訓話啊。
    而讓李多魚沒想到的是,真正來救場的,居然他兒子。
    小圖圖一手抓著荔枝,另一只手不知道從哪里抓了只半死不活的“石龍子”,跑到李多魚面前。
    “爸爸,給你吃。”
    李多魚一臉無語,趕緊奪過小圖圖手里的石龍子,一把將它丟進了雞圈。
    那只半死不活的石龍子,瞬間被一群大公雞給分食了。
    李多魚一眼無語,自打小圖圖會走會跑後,就一直在地上亂撿亂抓東西,前不久還抓了只癩蛤蟆,真的是一點都不省心。
    這只石龍子也不知道,是他從哪里掏到的,不過這種行為,必須是制止才行。
    今天他敢抓石龍子,明天說不定就敢掏蛇,沒等李多魚教訓他,周曉英先急了。
    當場抱起了小圖圖,到水井那邊去洗手,並狠狠打了他的手好幾下。
    “這種東西有毒的,不能抓知道沒有。”
    被打了幾下的小圖圖,一臉的委屈︰“我只是想給爸爸吃。”
    听到這話後,大家全都忍不住笑了,李多魚也是一臉苦笑。
    被修理完後的小圖圖,還很委屈地跑到李多魚這邊來,直接抱著他的大腿。
    “爸爸,騎高高。”
    “帶我出去玩。”
    李多魚捏了捏他圓鼓鼓的小臉蛋,隨後讓他騎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而小圖圖直接抓住了李多魚的耳朵︰“爸爸,快跑,去玩了。”
    周曉英冷著臉道︰“每次都讓我扮黑臉,自己跟孩子玩。”
    小圖圖很喜歡騎在李多魚頭上,跑起來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甚至會高興到發出尖銳的笑聲來。
    這小子現在話越來越多,且已經非常會跑了,一不留神,經常就跑老遠的地方去。
    養殖的這段時間里,李多魚雖然非常很忙,可每周還會盡量抽出一天時間來陪他。
    前世,李多魚幾乎沒帶過孩子,等他從島國回來時,孩子都快當別人爹了。
    村民見到李多魚後,笑著打起了招呼來。
    “李主任,又出來遛娃啊。”
    “好男人啊,村里很少有男的,會主動幫忙帶娃的,曉英的命還真是好。”
    “你這樣帶孩子的話,小心尿拉你身上。”
    已經有點懂事的小圖圖,鼓著嘴巴道︰“我才不會噓噓。”
    “哈哈,你家孩子真聰明,不像我家那個,都兩歲多了,連話都不會講。”
    李多魚愣了下,兩歲還不會講話,那多少還真有點問題。
    只能希望不是那種不好的病,笑著跟眼前這位大媽說道︰“要多跟孩子說話,孩子就會學了。”
    “那我回家試試。”
    李多魚在村里漫無目的閑逛了一會,听到了半腰那邊有敲牆的聲音,循著聲音過去看。
    發現竟然是趙二牛家在拆舊房子,瓦片已經全都拆掉了,現在正在砸牆。
    正在拆牆的趙二牛見到李多魚後,趕緊跑過來。
    “魚哥,我家這兩天拆房子,青蟹苗這兩天暫時沒法抓,等拆完後,我再去抓。”
    李多魚笑道︰“不急,慢慢抓就可以了,你這打算要蓋幾樓啊。”
    趙二牛撓頭道︰“先蓋一層。”
    “加油,挺好的,說不定很快就能找到老婆了。”
    趙二牛撓頭道︰
    “魚哥,我已經找到了,媒婆在  岐村給我找了個對象,對方說,只要我把房子建好,就可以嫁過來。”
    李多魚愣住了,不由感慨道︰“你小子腦子挺好使的,還知道去那里找女人。”
    “嘿嘿嘿,都是跟魚哥學的。”
    “別瞎說,我還沒教你。”
    “半腰”這里的村民,都特別感謝李多魚,以前半腰是全村最窮的地方。
    這里的男人幾乎都是討不到女人的那種,只能自產自銷,歷史上,甚至出現過兩三個兄弟共用一個女人的。
    可在李多魚的關照下。
    兩年不到的時間,半腰這邊,大家也都慢慢蓋起了新房,有些發展比較好的,甚至買起了漁船。
    而最感激的李多魚的,則是那個借錢投資了鮑魚,差點喝農藥自殺的張翠蘭。
    見到李多魚來半腰後。
    張翠蘭熱情到李多魚都有點不自在,直接拽著他,就想往家里帶。
    “李主任,我家今天殺了一只鴨子,你要不要先嘗一下,對了,我家最近有養竹鼠,你拿幾只回去給周老師補補吧,你們這麼有錢,是時候再要一個了。”
    “哈哈哈,不用了。”
    陳文超阿嬤見李多魚來了後,哪怕腿腳不便,還是站起來,客氣道︰“多魚,要不要進來喝茶。”
    李多魚剛到半腰不到三分鐘,撒腿就想跑,覺得以後還是少來這里比較好。
    處暑過後。
    李多魚的養殖項目有條不紊進行著。
    鰻魚塘擴建到第十口了,陳文超負責的蠔排,也早就弄好了,現在把蠔餅拉起來,都能看到上面附著密密麻麻的小蠔苗,當然也有不少淡菜苗。
    李多魚看了眼,年歷上畫圓圈的那個日期,差不多也要出發前往鷺島了,畢竟答應了吳局長,總不能放學校鴿子。
    而三叔跟大伯他們原本計劃去舟山群島那邊捕撈帶魚,得知李多魚要去鷺島後。
    立馬改變了行程,轉去東山島和汕頭交接的那片海域換捕撈槍管魷魚。
    經過十個小時的航行,三艘漁船來到了一座離擔擔島並不算特別遠的海島。
    拖船上,抽著煙的李政發忍不住感慨道︰“這小漁村變化也太大了,這才幾年啊,怎麼出現了這麼多高樓。”
    “臥槽,那艘白色的是什麼船,怎麼那麼大啊,看起來都有一百多米了。”
    李多魚看著不遠處的那艘巨型游輪,沒猜錯的話,那艘船應該就是“鼓浪嶼號”。
    以前,李多魚跟阿貴開著機帆船來到這里,很早以前就見過那艘船,而那艘船則是兩人夢想的開始。
    因為那艘船是前往港島的,他們兩人的目標是先混到那艘船上,然後再到港島,最後到達島國的。
    李多魚嘆息了聲,看著眼前這座島,四年前來的時候,鷺島還真是個小漁村。
    跟那些石獅、晉江,根本就沒法相比,頂多就是一些洋建築比較多的地方。
    可自打變成經濟特區後,直接就起飛了,以前只有一小塊地是經濟特區,而今年,整個全島都成為經濟特區,有非常多的外商來這里投資。
    雖然現在的鷺島還有很多農村和小漁村,可卻一片欣欣向榮,到處都是工地在開工。
    李多魚記得,前世也陪著周曉英去了一趟鷺島,跟眼前這個小漁村完全不一樣,到處都是高樓。
    不過,要說讓李多魚印象最深刻的,那必須得是鷺島的房價,他在島國打黑工將近二十多年,竟然買不起鷺島的半套房子。
    這一世,
    不在這邊買幾套院子,感覺都有點說不過去。(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