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捕獲的這一大網海蜇,足足裝了七十多個籮筐,才徹底把這網海蜇給裝完。
    三艘船的甲板全都堆的滿滿的,由于海蜇沒脫水前,還真挺重的,連帶著漁船都吃水了不少。
    而處理完海蜇後,年輕船員累到直接癱倒在甲板上,雙眼完全失去了光芒。
    “臥槽啊,手都快麻了。”
    “腰快痛死了。”
    二叔公冷笑道︰“這點就喊累,要是讓你們去外國的釣魷船,那叫一個恐怖。”
    李多魚听到釣魷船後,也忍不住一怔,雖說他沒上過那種船,不過後世,他們村里有個精神失常的瘋子,好像是在釣魷船上瘋掉了。
    出海在外的漁民。
    一邊是搞到什麼海鮮,當天就吃什麼海鮮。
    海蜇是挺多的,可不是每只海蜇都會有海蜇腦。
    搞了半天,莊叔也才搞到了一木盆的海蜇腦。
    可放到鐵鍋焯水後,立馬全都縮水了,海蜇腦只剩原本四分之一這樣的。
    午飯,則是海蜇宴。
    莊叔搞了一份海蜇腦花湯,又用海蜇血炒了一份白菜。
    可能餓起來,吃什麼東西都香的緣故,這一頓飯,大家全都干了好幾碗米飯。
    湯鍋里,連一滴湯汁都不剩。
    吃完午飯後。
    船員回到了船艙休息,而船老大們則開著船朝最近的碼頭去了。
    在舟山群島這里有個國內目前最大的漁港。
    沈家門漁港。
    這個漁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有一條長約十里,寬約半里的天然避風港。
    可以容納非常多的漁船,一旦舟山漁船刮大風的話,這個漁港就全都是來避風的漁船。
    最夸張的是,這個漁港這里,甚至還有個海外省同胞接待站,要是有海外省的同胞在附近捕魚,遇上大風也是可以直接到這個漁港來的。
    而在舟山漁場捕魚的漁船,一般也會將捕撈到的海產品拉到這里來賣。
    李多魚他們的船隊,開了三個小時,終于到達了沈家門漁港。
    可剛一進港。
    這才發現,附近的漁船非常的多,到處都是藍白相間的漁船,很多漁船上面都插著紅色的三角龍旗。
    那些剛剛睡醒的年輕船員,看著眼前的漁船世界後,忍不住感慨︰“全都是大船啊。”
    三叔和大伯他們,看著那一艘艘大船也很是羨慕,他們這船才二十多米,可漁港內很多漁船都是三十米以上的。
    而在這時候。
    一艘鋼質的大鐵船拉著汽笛,橫沖直撞進來,一旁的小漁船紛紛讓了開來。
    李曙光忍不住罵道︰“麻蛋的,船大了不起啊。”
    李多魚一本正經道︰“對咱們漁民來說,船大還真就是了不起。”
    “多魚啊,咱們定的那艘鋼制的漁船,啥時候才能交船啊。”
    “差不多,還要半年這樣。”
    “還要這麼久啊。”
    李多魚笑了笑,這還是他走了後門,長尾造船廠那邊的人,知道是他的漁船給加急了。
    不然像這種大船的話,按照目前的造船工藝,至少要一兩年才能拿到手。
    漁港最前段的是最為擁擠的,到處都是等待卸貨的漁船。
    碼頭上也擺滿一筐筐的海鮮,什麼樣的海鮮都有。
    而李多魚他們甚至看到了有艘漁船上,全都是金燦燦的黃魚。
    就是太遠了,不知道是大黃魚還是小黃魚,要是大黃魚的話,那個船老大鐵定發財了。
    而想在這里賣魚的話,首先得找到一處可以讓漁船停靠的空位。
    就在他們找空位時。
    立馬就有好幾艘小舢板船,過來找他們,並朝他們喊道︰
    “海蜇賣不賣啊,價格很好啊,賣給我的話,就不用排隊等位置了。”
    而李多魚跟三叔他們並沒有理會這幫“無事獻殷勤”的魚販子,這幫人看到外地的漁船後,往往會說一個比較好的價格。
    把漁船騙過去後。
    他們就開始找各種理由壓價,說什麼︰
    “你這海鮮不好啊。”
    “不新鮮啊。”
    總之,在漁港這邊賣魚,就跟後世什麼機場、火車站一樣,那種主動找上門的,絕對不要理他們。
    最好是賣給碼頭上的魚販子,或者賣給正規的水產公司,價格雖然稍微低一點點,但就很少出現壓價,少秤的情況。
    可惜正規的那邊,全都是漁船在排隊,他們也去排隊的話,估摸天黑都輪不到他們。
    而除了魚販子外。
    也有不少漁船圍著李多魚的釣魚船。
    毫不夸張的說,此時此刻,李多魚的釣魚船,絕對是這個碼頭最靚的船。
    不少開船經過的漁民喊話問道︰“你這漁船哪里搞的啊。”
    “要多少錢啊。”
    李多魚滿嘴跑火車道︰“我這個船是組織的,我也不知道多少錢。”
    “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怓飌q虻睦眨  荊 閌悄母齙в壞摹!  br />
    “我漁業局的。”
    “漁業局的領導啊,您好。”
    一旁的李曙光笑得合不攏嘴,他發現李多魚騙起人來,還真是臉不紅心不跳的那種。
    不過就他開的這艘釣魚船,哪怕說他是漁業局的領導,還真會有不少人相信。
    而就在這個時候,剛好前面一艘賣完海鮮的漁船剛走,三叔的拖網船剛好插了進去。
    見漁船靠過來後。
    碼頭上的魚販子立馬把登船梯搬了過來。
    而在登船梯靠過來前。
    李多魚直接用舟山當地的方言率先問道︰“儂好啊,海蜇今天什麼價啊。”
    李多魚很清楚,這些魚販子搬梯子過來,就是想讓你卸貨,可價格沒談攏前,就把海鮮搬到碼頭上去。
    那就相當被動了。
    到時候,魚販子百分百壓價,要是談不攏的話,想把海鮮再搬回船上,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魚販子見眼前這個年輕人講出了本地方言,稍微愣了下,進一步打量了下李多魚來。
    “儂對我們本地話很熟啊。”
    李多魚笑笑︰
    “也不是很熟,就是以前在島上住過一段時間,還經常去普陀山那里拜拜。”
    “那也算,我們半個本島人了,我就是咱們濱港路的,儂以前住哪里啊。”
    李多魚隨口胡掐道︰
    “我是白沙那一邊。”
    魚販子愣了下,事實上舟山非常大,他一時間也不知道白沙在哪里。
    漁船上的陳亮眼楮瞪得老大,這李多魚說謊都不用打草稿的嗎?
    你他娘的,你大多時候都在擔擔島欺負我們好不好,怎麼可能會來普陀山這里拜拜。
    “既然是自己人,那我就按咱麼本地的價格來,海蜇頭一擔五塊,海蜇皮三塊。”
    听到這個價格,漁船上的二叔公和大舅公眉開眼笑。
    “果然賣魚還是得讓多魚來啊,要是我們上去賣的話,肯定拿不到這個價。”
    三叔李政發也笑了笑,這小子這張嘴是真的厲害啊。
    他們對這個價格已經很滿意了,畢竟海蜇真的不值錢。
    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李多魚竟然對這個價格還不滿意。
    “大哥,都是同一個島的,我這船上的海蜇都處理過了,再說了,四月的海蜇非常少啊,再高一點嗎?”
    “兄弟,我知道四月的海蜇非常少,我已經給你加個價了,要是下個月的話,一擔海蜇頭,我撐死也就三塊收。”
    “這樣吧,儂每擔再加一塊。”
    魚販子皺起了眉頭,思考了番︰“不能這麼搞啊,附近真的,就我收購的價格最高了。”
    “先謝謝大哥了。”
    李多魚趕緊遞了根煙上去,緊接著,魚販子還沒同意,李多魚就已經幫忙搬起了登船梯。
    見李多魚把登船梯都給靠好了,魚販子也無奈嘆息了聲。
    李多魚把海蜇給賣完後,順便指著一旁的漁船問道︰“大哥,現在藍點馬鮫魚什價啊。”
    “三毛。”
    “那五斤以上的呢?”
    “四毛。”
    李多魚覺得這個價格還可以,直接說道︰“剛好.我船上有不少馬鮫魚,你要不要?”
    魚販子嘴角抽了抽。
    媽的,今天算是踫上人精了。
    剛才本以為他們想要去捕撈馬鮫魚,這才把價格往高了叫,沒想他們船上就有。
    “我可跟你說了,每天價格都不一樣,下次來,我不一定這麼高的價格了。”
    “知道了,大哥,我們質量有保證的,每擔都是足足的。”
    賣到最後,海蜇跟馬鮫魚加起來,一共賣了62張大團結。
    見到那一沓錢後。
    二叔公笑得非常開心︰“我就說嗎,只要帶上多魚,肯定會有好事發生。”
    “這起碼多賺了十張大團結。”
    而等他們賣完魚後,碼頭就有不少賣水、賣菜的,還有賣日用品的,直接來到他們船上叫賣起來。
    甚至還有人力板車拉著柴油過來,問道︰“船老大,油還夠不夠啊,要不要來點。”
    李多魚跟三叔他們商量了下,適當采購了一些白菜,補充了些淡水。
    而年輕的漁民,看著眼前這個繁華的碼頭,很想下去逛一逛。
    尤其碼頭那邊,有不少提著籃子的年輕女孩來買海鮮。
    這里離滬市不是特別遠,甚至還有輪渡前往,女孩穿著打扮也相對時尚點,把他們這群人看的直流口水。
    “那雙腿好看啊。”
    “好潤啊,好漂亮。”
    二叔公忍不住吐槽道︰“就你們這樣的,咱們島上的女人都娶不到,還想娶這里的。”
    “跟你們透個底,這里的女人沒一艘大船,是娶不下來的。”
    陳亮忍不住說道︰“娶不起,做夢總可以吧。”
    “你們也就這點出息了,那種女人的話,我覺得多魚要是想娶的話,感覺都可以搞三四個回家一起搓麻將。”
    李多魚額頭滿是黑線。
    這些天,二叔公真的把他的仇恨給拉滿了,現在那幾個年輕船員看到他,都有點怨念了。
    不過,他們好像都有點怕自己,畢竟從前的他和阿貴,可不是什麼好鳥。
    船隊補給完畢後,離開了沈家門漁港,繼續下一網的捕撈。
    要是效率高的話。
    船隊下午,還能再搞一網。
    而大伯李念天則拿出了一些手繪的海圖出來,把這兩天經過的海域的礁石區域給標注了出來。
    對于他們這些船老大來說,使用六分儀,並且要懂得繪制海圖。
    而這兩樣東西就是船老大的底氣,並不是所有船老大都會,但會這個的船老大可以去更遠的地方。
    有時候,到了一個新地方的話,也可以用自己手上的海圖,跟本地的漁民交換一些海域的基本情況。
    而李多魚吸取了上次的經驗後,李多魚已經能在魚探上,大致分辨出海蜇來。
    接下來,捕到的大都是馬鮫魚,平均一天兩網左右,每日的穩定收入在七百塊這樣。
    連續搞了七八天後。
    年輕船員這才真正體驗到,外海船員的生活,真的是,每天睜眼就是干活。
    不停揀魚、補漁網、清洗甲板,踫到馬鮫魚還好,要是底拖的話,那叫一個崩潰。
    一網上來幾十種海鮮,海魚、螃蟹、螺,什麼都有,全都得分開裝,且還有很多滑溜溜的油鰻和星鰻。
    而最讓他們崩潰的是洗魚,需要不停從海里打水上來,把魚給沖洗干淨。
    一開始上船只覺得無聊,可現在他們每天干完活後,就只想睡覺。
    而這種強度對于船上這些老漁民來說,早就已經習慣了。
    雖說是領工錢的。
    每天固定工資五塊錢,可船老大們收成好的話,心情一好,說不定也給分成。
    而李多魚比較遺憾的是,明明是大黃魚的季節,可他們連續捕撈了七八天,愣是一網大黃魚都沒抓到。
    而沈家門漁港那邊,每天都有一兩船抓到咕咕叫的。
    且由于最近大黃魚的捕獲量太少了,據說今年還要繼續漲價,昨天的市場價已經漲到了一斤八毛。
    听說那一艘漁船當天就賺了將近四千塊。
    把大家給羨慕的啊。
    不過李多魚他們也不錯,之前收購他馬鮫魚的那個魚販子也很開心。
    對他來說,有穩定的貨源,就等于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可這些天,李多魚卻感覺有些不對勁,對著李曙光問道︰“曙光,我們是不是有在海上遇到過那艘船。”
    李曙光看著李多魚所指的那艘船,思索了起來︰“好像有點印象,前不久咱們在海上就踫到他們一次。”
    李曙光問道︰“有問題嗎?”
    李多魚搖搖頭︰“沒有,只是覺得有些奇怪,他們最近好像一直盯著我們看。”
    李曙光笑道︰“是盯著你的船看吧,那艘船好像都是年輕人,肯定喜歡你的船啊。”
    李曙光這麼一說,李多魚也覺得有那麼點道理。
    那艘漁船之所以引起他的注意,一個是因為那艘漁船沒有編號。
    且船上大多都是年輕人。
    雖然也有捕魚,但數量真的不算多,最讓李多魚好奇的是,這艘漁船一靠岸,那些年輕人就全都跑到碼頭那邊去玩,看起來並不像是捕魚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多心了,總感覺這艘漁船有點問題,且船上的人,時不時就在打量他們。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