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二百五十七章 媽祖評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月不渡 本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媽祖評理

    第二天。

    下沙村的村民很早就醒了,今早兩個村終于要正式對話了,大家都想去圍觀。

    有少數人恨不得兩村關系再差點,但也有偷偷談戀愛的,希望關系能變好點。

    都不用李多魚通知,村里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早就已經到天後宮那邊了。

    等李多魚趕到那里時,天後宮那邊已經全都是村民,那四位經常在廣場打四色牌的老人,正在跟年輕人講兩村這百年間的恩恩怨怨。

    大概一百年前,那時各地都在鬧饑荒,咱們最早流亡到擔擔島的人,只能住在小船上。

    要想混口飯喝口水,就得幫陳家村的人打工,要想打漁的話,還得經過陳家村的同意。

    後面隨著逃難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就選了個遠離陳家村的地方,也就是現在咱們所在的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小村落。

    島上小海鮮是很多,大家來了後,也不至于挨餓,就是人總吃海鮮的話,不吃五谷和青菜的話,很容易得病,全身也變得軟綿綿。

    于是村里打算種點莊稼,可島上僅有一條水流不是很大的小溪,為了能給莊稼澆灌。

    下沙村這邊,打算修個渠,引點溪水過來灌溉農田。

    可沒想陳家村的人不肯,認為小溪是他們的,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兩個村發生了第一次械斗。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陳家村那邊的老祖宗甚至立下規矩並發誓,兩村從此不往來,更不允許陳家人不許與下沙這邊的人通婚。

    甚至揚言要將他們這些外來者,全部趕出擔擔島。

    一旁听著的年輕人說道︰“這陳家村的人也太小氣了吧。”

    老人笑了笑︰“其實,那會咱們是理虧的,要是換成現在,有一幫人來咱們島,要新搞一個村,還要瓜分咱們的地皮,你們願意嗎。”

    “肯定不願意啊。”

    老人點頭道︰“那會大家也知道理虧,所以面對陳家村的刁難,大家也只能忍氣吞聲,不過那會,大家好不容易站住腳,為了不被趕出擔擔島,只能不斷吸收外面的流民結果不到幾十年的時間,下沙村的人口規模,就已經跟陳家村一樣了。”

    石頭問道︰“戚爺爺,那我們家啥時候來的。”

    “你們家啊,來的比較晚,沒記錯的話,差不多是解放後才來的。”

    石頭恍然大悟︰“難怪我們家住在村尾那個地方,原來是來的比較晚。”

    也在一旁听往事的李多魚,忍不住問道︰“那我們家呢?”

    老人說道︰“你們家啊,應該是比較早的那批,差不多是七八十年前來的,不過你們家跟其他人不一樣。

    別人都是逃難來的,你們李家听說是以前在榕城經商得罪官府了,這才跑到擔擔島的。”

    “啊,還有這種事,我爹咋沒告訴我。”

    老人笑了笑︰

    “這事啊,估計你爹都不知道,是你那個早就已經過世的阿公告訴我的,你們李家在榕城的台江碼頭附近有個祠堂,你們的族譜在那里呢。”

    “這樣啊。”

    李多魚尋思著,以後有機會的話,去認一下祖宗,不然他們兄弟的名字,說不定都不在族譜上。

    差不多早上八點左右。

    陳家村那邊也來人了,走在最前面的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大概有二十多個,一個個穿起了長大褂,還戴著黑色帽子。

    最前面有位穿著紅色長褂的,年紀最大,看起來八十多歲的樣子,應該是他們村的話事人。

    陳家村的日常事務一般都是村主任和村支書負責,可遇到宗族大事的話,一般話事人帶領理事(長老)負責處理。

    雙方都來了後。

    天後宮的廟祝,上前喊道︰“有請下沙村、陳家村代表,過來上香。”

    李多魚對著這位給他們講往事的老人說道︰“戚爺爺,村里你輩分比較高,你去當代表吧。”

    老人微笑搖搖頭。

    “咱們兩個村不一樣的,你現在是我們村長,你就是我們的代表。”

    “我上去的話,不合適吧。”

    而讓李多魚沒想到的是,村里這幫老人集體附和道︰“合不合適不重要,咱們村本來就是百家姓,沒那麼多規矩,村長就是最大的。”

    “行吧,那我就上了。”

    當李多魚跟那位紅褂老人並排一起站時,可以明顯感覺到陳家村的那群老人臉色不是很好的樣子。

    廟祝總共點燃了十二支香,給他們兩位每人分了六支,隨後喊道︰“三支清香拜天地,三支清香拜媽祖。”

    雙方拜完後,廟祝沉聲說道︰“今日在媽祖娘娘的見證下,兩村村民要遵守天後宮的規矩,不能在天後宮打架、謾罵,不能說謊。”

    紅褂老人說道︰“信徒,陳火旺保證陳家村的村民,會遵守天後宮的規矩。”

    李多魚也跟著說道︰“信徒,李多魚保證管好村民.”

    廟祝接著說道︰“那我們開始吧,請兩村當事人到媽祖娘娘面前來。”

    沒多久後。

    引起兩村差點械斗的當事人,到了媽祖娘娘面前。

    頭上纏著繃帶的趙家兄弟兩人,看到毆打他們的那群人後,分外的眼紅,恨不得現在上去打死他們,尤其那個叫陳佳豪的王八蛋。

    其實,兩兄弟被關監獄那會,早就已經被打習慣了,倒也沒啥,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

    他們兩兄弟明明從沒干過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次居然被扣了這麼大頂的帽子。

    要是被他們栽贓成功了,他們兩兄弟這輩子在擔擔島都抬不起頭,更別說娶老婆了。

    見雙方都來了後,天後宮的廟祝則充當主持人,他首先上香請示了媽祖娘娘。

    “信徒,李財匯,作為本次的主持人保證絕不偏心某一方,做到公平公正。”

    他率先對陳家村那位主張趙家兄弟偷了他們地籠的村民問道︰“為什麼,你們會覺得他們兩兄弟是小偷。”

    那個叫陳佳豪的漁民說道︰“我們是在現場抓到他們兩兄弟的,我們趕到紅樹林時,他們正在偷我家放的地籠。”

    趙大海說道︰“我們沒偷你們的地籠,那些地籠都是我們兩兄弟剛買的。”

    廟祝問道︰

    “你說地籠是你們剛買的,可有什麼證據能證明?”

    趙大海說道︰“肯定能證明,我們兩兄弟在每一個地籠的末端,都用紅油漆畫了一筆,不信你們把他們沒收走的地籠,拿過來看一眼就知道了。”

    趙二牛也跟著說道︰“且我們是上周才跟漁具店的老陳買的地籠,不信你們可以問他。”

    剛好前來圍觀的老陳,站了出來︰“在媽祖娘娘面前,我也不敢說假話,這點我可以保證,他們兩兄弟上周確實在我這里買過地籠。”

    以前李多魚有听說過,當村內發生一些比較難調解的糾紛時,大家就會去找媽祖娘娘評理。

    前世,李多魚沒機會看到。

    沒想這一世,倒是參與了,整個流程倒是跟電視劇的“衙門”很點像。

    廟祝接著說道︰“有證據的話,那事情就很簡單了,把沒收的地籠拿過來看一下,就知道是不是趙家兄弟的。”

    廟祝對著陳佳豪說道︰“你們把沒收的地籠收哪里了。”

    陳佳豪額頭全都是汗,見趙家兄弟一臉篤定的樣子,他突然心里非常沒底,支支吾吾起來︰“在我家柴火間里。”

    廟祝接著說道︰“這樣吧,咱們雙方各叫一些人,去他們家的柴火間,把地籠給取過來,這樣也可以防止掉包,看看是不是跟趙大海說的一樣,上面有標記。”

    趙大海篤定道︰“這個好,沒有問題。”

    陳佳豪身邊的年輕人,臉色全都非常難看,小聲問道︰“豪哥,我們該不會真抓錯人了吧。”

    “不可能的。”

    陳佳豪嘴巴雖很硬,可心里卻一點底都沒有。

    祝中秋快樂。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媽祖評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媽祖評理並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