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寒潮結束後,久違來了個大晴天,擔擔島每家每戶都開始大清洗,主要是曬棉被、草席、衣服,女人們大多都在用熱水洗頭發。
    二嫂一大早就燒了一大鍋開水,正在給小胖墩洗頭發,並用一把很密的梳子給他梳頭發,順便將頭上的虱子全部捏死。
    而李多魚更狠,直接把家里的被褥和床墊直接搬到了烤房那邊烘烤起來。
    原因是前段時間天氣太冷,很多村民都沒有洗澡,再加上村里的衛生條件又不是很好。
    跳蚤和虱子大爆發了!
    昨晚睡覺的時候,他跟周曉英身上都被咬了好幾個包,癢了他們一晚上都沒有好好睡覺。
    小圖圖也沒有幸免,身上也被咬了幾個包,一早醒來後,一直在那撓,不停地哭鬧著。
    而在這個年代,跳蚤、虱子、蜱蟲這些折磨人的小東西,沒差點讓重生的李多魚崩潰。
    這些小東西比蚊子還要讓人討厭,簡直就是源源不斷,殺之不盡,一旦爆發時,只要晚上睡覺,就得做好被它們咬的準備。
    且你對它們還真沒啥辦法,要想在這個年代徹底消滅它們,根本就不現實。
    原因是很多人家里用的都是草席,有些人鋪的還是茅草墊,且家家戶戶都有養雞鴨。
    跳蚤一般都寄生在雞鴨、豬和狗狗身上,除非來一次全面持續的大清洗,否則這玩意就很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
    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澡,多曬被子,多打掃房間。
    見李多魚用烤房烤被子和衣服,二嫂朱秀華見到後,也回家把家里的被褥全都搬了過來放在烤房里烘烤。
    而天氣變好後。
    村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紛紛出來曬太陽,廣場的人也多了起來,大家都出來嘮嗑和聊天。
    由于之前,李多魚組織村干部給一些經濟不好的老人重新打棉被,讓他們晚上不用再挨凍。
    村里的老人見到李政天後,那叫一個贊不絕口,紛紛夸他家教好,生了好好兒子。
    可就在一年前。
    同樣也是這幫老人,他們也經常說到李多魚。
    不過並不是夸他,大多都是嫌棄他,說他是街溜子,恨不得剃掉他的爆炸頭,說什麼影響村容村貌,沒文化沒家教。
    以前,老李不怎麼喜歡出門,最怕的就是別人對他家老四和兒媳朱秀華說三道四。
    可現在整個人開朗了許多,偶爾有空,就到廣場和碼頭溜兩圈,跟其他人下下象棋,順便嘮嘮嗑。
    最喜歡听的,就是別人夸他兒子李多魚,那聲音听起來,感覺比鄧麗君唱的歌還要好听。
    而這些天。
    李多魚也暫停了紅蟲的收購,原因是目前儲備的紅蟲,足夠撐到鰻魚苗吃到換飼料了。
    而原本那些靠抓紅蟲賺到錢的村民,一個個都唉聲嘆氣起來。
    抓紅蟲的這半個多月。
    有的人就從李多魚這邊領走了四五百塊,趙家兄弟後面才加入的抓蟲大軍,可沒想抓了五六天,賺了兩百多塊後。
    李多魚就停止收購了。
    原本他們還想,要是能一直抓紅蟲的話,說不定,今年他們就能換一艘帶柴油機的舢板船,看來這個計劃又得推遲了。
    暫停紅蟲收購後。
    李多魚來到碼頭後,準備買一點雜魚制作一下魚粉,可由于來的太晚的緣故。
    大部分雜魚已經被人買走熬蝦油去了,只剩下一些並不適合做魚粉的海鮮。
    既然買不到雜魚。
    李多魚干脆就自己出海捕撈,剛好好些天沒去漁排那邊看看了。
    李多魚順便在老金的豬肉攤上,買了根筒骨,給二百五改善下伙食,補點鈣質。
    接著,又在碼頭那里花了三毛錢,買了一斤雜蝦,便開著舢板船前往了漁排那邊。
    萬里無雲。
    海風輕輕吹著,雖然有點冷,但在鰻魚廠房悶了那麼多天的李多魚,卻感覺有些心曠神怡。
    船都還沒到。
    漁排上的二百五,就已經開心到不停跳叫著,李多魚才把舢板船停好,二百五就已經跳到了船上,不停圍著李多魚不停打圈圈。
    並用頭蹭著他的大腿。
    好在二百五是在海上養的,身上並沒有跳蚤,否則這麼蹭他,李多魚說不定還真會揍它一頓。
    為了獎勵它,獨自看守了這麼久的漁排,李多魚把剛買到的豬大骨拿了出來。
    見到豬骨頭後。
    二百五尾巴搖的就跟掃把一樣,並發出了嗚嗚的聲音,但卻不敢上來直接吃。
    等李多魚把豬大骨丟到它進食的那旮旯後,二百五這才敢上前咬。
    好久沒啃過豬骨頭的它,這次真的開心得就跟二百五一樣,呲著牙不停咬著,先是剃掉了豬大骨上面殘留的肉。
    緊接著,用狗牙不停咬著豬骨頭的同一個地方,隨著 擦一聲,豬骨頭被它硬生生咬斷。
    緊接著。
    就是一連串嘎 脆的聲音。
    李多魚看了眼潮水,覺得差不多是是時候下網了,于是就到拿出鑰匙,打開鎖進到竹屋里。
    由于最近陳文超一直在忙鰻魚廠的事,目前這個屋子,他爹用的比較多。
    房屋被整理的很干淨清楚,床上的草席沒有睡的時候,卷了起來,被子也用麻袋包著。
    中間吊著一個籃子,上面放了些米、干貨、鹽巴和味精,一張簡易的桌子上,放置著一整套做飯的餐具。
    前段時間,李多魚忙的時候,他爹一直在幫他看管生蠔田和海帶田。
    忙的時候,會來不及回家吃飯,就會在漁排上自己做飯吃。
    而李多魚也發現了角落的放了口小缸,其中密封地很緊,還用石塊壓著。
    李多魚挪開石塊聞了下,沒想竟然是青紅酒,看來老李同志也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無趣啊。
    李多魚聞了聞酒香。
    非常的濃郁。
    便拿上了一旁的酒舀子,稍稍舀了點出來,酒的顏色非常好看,紅純透底,感覺就跟琥珀一樣。
    李多魚小抿了口。
    口感柔順綿長,非常好下口,李多魚覺得當年的青紅酒,不可能有這個味道。
    這種口感至少是三年前的青紅酒,真不知道這缸酒,之前被老李藏哪去了。
    喝了口酒後。
    李多魚蓋上了酒蓋,接著抱起了放在房屋里的粘網,準備去下網捕魚,搞點雜魚去做魚粉。
    將上千米長的粘網抱到舢板船上後,李多魚對著趴在漁排上啃豬骨頭的二百五喊道︰“過來。”
    听到聲音的二百五,放下了豬骨頭立馬站了起來,搖著尾巴跳到了舢板船上。
    隨著“隆隆隆”的聲音響起。
    李多魚開船離開了漁排,前往下網的地方。
    放粘網並不是隨便放的,要看潮水的,李多魚喜歡低潮的時候放網,高潮的時候收。
    如果在漲潮和退潮的時候去收,魚獲會大大減少,且由于潮水的緣故,起網會非常的累。
    在這個年代,起網機還沒有開始普及,潮水大的時候,收網是非常累的,所以盡量要是潮水穩定時起網。
    除了看潮水外,放粘網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確想捕獲的魚種。
    如果想抓底部的海魚,就得用沉底粘網,如果是想抓中上層的海魚,就得用浮網。
    而到了冬季以後,海魚為了能順利越冬,一般會躲到深海區域,近海區域的海魚數量會明顯銳減。
    所以冬天下網的話,盡量要到深海區域去下沉底網,這樣中魚的概率會大幅的提升。
    李多魚用了快一個小時,這才把一千米長的粘網,全都下到海里面。
    下完網後。
    差不多要等五六個小時,才到起網的時間。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