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李多魚不解的是。
    既然都知道那兩個假港島人的身份,那把他們控制起來,把錢給收回來,不就結了?
    怎麼還來找他。
    李多魚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然,陳書記開口說道︰
    “那兩個港島人,也不知道是從哪個渠道得知我們在查他,前天連夜帶著錢跑路了。”
    听到這話。
    門外的王大炮手里的保溫杯掉落在地上,發出了一聲巨響。
    大家听到聲音後。
    自然知道是誰在偷听,不過陳書林現在恨他恨得要死,說起來,要不是這王大炮起的“好頭”,那兩個假港島人也沒法騙到那麼多錢。
    李多魚驚道︰“人沒堵到?”
    陳書林搖了搖頭︰“沒有,我們已經調集了不少人,去港島出入境口岸那邊堵他們了。”
    出入境口岸?
    李多魚皺眉思考了起來,他並不覺得能在那邊堵到人,再說那兩個假港島人也不傻。
    事發後,不可能走正規渠道回港的。
    他是走貨過來的,知道內地的現金對于港島人來說,就跟廢紙一樣,必須要換成等值的物品才行。
    再加上這段時間抓的嚴,如此大量的現金,想換成銀元和小黃魚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李多魚提醒道︰“陳書記,我建議你們換個地方堵人,咱們的錢在那邊沒法用,他們手里拿那麼多錢,肯定沒那麼快回去。”
    “你是說他們準備換成銀元?”
    李多魚搖頭道︰“那效率太低了,現在走貨抓得緊,一銀元都換不到七塊錢,要真換銀元的話,他們手里那麼多錢,估計一個月都換不完,咱們國內有個專門給“外國人”消費的地方,可以換的更快。”
    陳書林一行人恍然大悟道︰“你是說,友誼商店?”
    李多魚點了點頭︰“我听港島人說,那里有在賣合法的文物,他們都很喜歡去那里。”
    陳書林猛地拍了下大腿︰“臥槽,我怎麼就沒想到,還有這個渠道。”
    “�屆@涌梢園 !  br />
    “要不干脆別當這村主任了,來鎮里面上班吧。”
    李多魚連連搖頭。
    “別,我這人沒啥文化,就喜歡搞點養殖。”
    “說起來,這件事真謝謝你了,我們得趕緊去找人,不然要真讓他們給跑了,還真是有點麻煩。”
    在離開會議室時,陳書林剛好看到門口的王大炮。
    王大炮趕緊上前解釋道︰“書記,鮑魚養殖這件事,真不關我的事,我就只是幫水產研究所的楊所長牽個線而已“
    “我也沒想到會這樣。”
    陳書林恨恨看著臉色蒼白的王大炮,沉聲說道︰“我說王獻軍,你怎麼踫到事情就想著推卸責任,不關你的事,那關我的事啊。”
    “擔擔島的村民,被騙了那麼多錢,你不好好為他們想想,你還當什麼村支書。”
    “這段時間,你先好好反省,到時候,給我交一篇報告上來。”
    王大炮連連點頭。
    “陳書記,我馬上就寫。”
    “我是讓你好好想想再寫,不是馬上就寫。”
    接下來。
    王大炮跟在李多魚身後,將陳書記他們一行人,送到了碼頭那邊。
    直到那艘印著漁政的鐵皮船離開後,王大炮趕緊把李多魚拉到一旁︰“多魚,這件事你可不能跟村里的人說啊。”
    李多魚看著滿頭大汗的王大炮。
    “王獻軍同志,這件事就算我不說,你那個鮑魚養殖項目,遲遲沒有動工,大家難道不會問你嘛。”
    王大炮急道︰“反正你先別說就是了,說不定陳書記很快就會把錢追回來。”
    “咱們島加起來,總共投資了十多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要讓大家知道被騙了,肯定會到村委來鬧的。”
    李多魚白了他一眼,喃喃道︰“要鬧也是鬧你,不可能會鬧我的。”
    王大炮苦笑道︰“多魚同志,我也是為大家好啊,誰會知道遇上騙子,咱們都是村干部,你可得好好幫我啊。”
    李多魚︰
    李多魚離開碼頭後,去了趟下沙村的“半腰”。
    半腰的房子很密集,大多數家庭都沒有庭院,很多都是一大家擠在一起住,並沒有分家。
    畢竟分家也是要有一定經濟條件的,要是連房子都蓋不起,還分個啥家啊。
    半腰這邊的人,大多都沒有漁船,只能討小海,男的就給船老大打工,女的就去碼頭那邊織網。
    一年下來,也賺不到多少錢。
    之前,有好幾個給李多魚夾海帶苗、粘蠔苗的,就是半腰這邊的人。
    她們見到李多魚都很開心,還以為來活了︰“多魚,是不是又有事情要做了。”
    李多魚笑道。
    “沒有,我就過來看一看。”
    另外一個婦女說道︰“翠蘭,以後要叫村長了,別老叫人多魚了。”
    “對對對,要叫村長了。”
    而那個叫翠蘭的女人接著問道︰“村長,你那里還缺不缺人,我讓衛軍也跟著你干吧,你隨便給他發點工資就行。”
    “暫時還不缺人。”
    “這樣啊,你要缺人了,可要告訴我啊,我家衛軍很老實,挺肯干的。”
    “可以,以後再說。”
    看著眼前這兩個女人,李多魚笑了笑,真正讓他想插手鮑魚養殖這件事,恰恰是半腰這邊的人。
    可能是因為窮的緣故吧。
    他們比任何人都想抓住暴富的機會,很多家庭都跟趙家兄弟一樣,把半生的積蓄都投到鮑魚養殖這個項目里了。
    如果讓她們知道,那兩個港島人已經跑路了,李多魚擔心真有人會想不開,所以他才沒有把信息公布出來。
    而李多魚走著。
    就走到了陳文超家,以前他來這里,都是為了調戲劉小蘭。
    尤其特別喜歡看她蹲著洗衣服,其實不單李多魚他們愛看,那對趙家兄弟也經常躲在家里偷偷看。
    就為了她彎腰時的那一瞬間。
    搞到後面。
    劉小蘭都不敢在井邊洗衣服了,都打水回家洗衣服去了。
    發現師傅正在砌他們家的石頭牆,弄得還挺好看的。
    整個房屋加起來,差不多六十平這樣,听起來好像不大,但由于沒有“公攤”。
    還是能弄個三房一廳的,足夠陳文超一家人生活了。
    砌石頭的老曹,看到李多魚後,便說道︰“多魚,我都等你老久了,你家啥時候蓋新房子啊。”
    李多魚笑道︰“我不蓋。”
    “摳門啊你,賺那麼多錢,房子都舍不得蓋。”
    李多魚回道︰
    “你不懂,我這叫念舊。”
    “念個頭啊,你才多大年紀,趕緊來排個單,我優先做你們家的。”
    “以後再說吧。”
    讓李多魚意外的是,陳文超和劉小蘭居然沒在家,倒是有個腿腳不便的老太太听到聲音後,拄著拐杖顫顫巍巍走了出來。
    看到李多魚後。
    老太太將拐杖靠在了牆邊,當場就要給他跪下。
    李多魚看到這一幕,頭皮都麻了,沒等她跪下,趕緊就把老太太給扶起來。
    “陳奶奶,這可使不得。”
    老太太淚眼婆娑了起來︰“感謝你帶我們家小超,這段時間,我一直都很想親自去你家感謝你的,可上次台風來的時候,我頭被砸了,現在連這半腰都下不去。”
    “真不用,再說小超也幫了我很多。”
    李多魚將老太太扶回了劉小蘭的房間,這才注意到,原來這段時間陳文超和劉小蘭跟老太太一直睡同一間房。
    難怪最近這段時間,二百五跟劉小蘭越來越熟了。
    而在離開半腰時,李多魚在半路遇到了趙家兄弟,這對兄弟全身髒兮兮的,看情況應該又去挖青蟹了。
    兩人現在對他十分地恭敬,一口一個“村主任好”,把他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有听人家說。
    這兩兄弟好像近期也打算蓋房子,他們並沒打算蓋在半腰這里,而是準備買靠近碼頭那邊的地皮。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