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月不渡 本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求訂閱)

    李多魚再次醒來時。

    已經是大中午了。

    見他醒來後,身邊的小圖圖,咿呀哎呀地叫著,想讓他爹陪他玩一會。

    李多魚打了個哈欠。

    這一覺睡得真舒坦啊。

    隨手拿了個鐵皮青蛙,表演了個非常拙劣的東西消失術。

    每次鐵皮青蛙消失後。

    小圖圖眼楮就瞪得老大,四肢就會定住。

    李多魚再次變出鐵皮青蛙後。

    小圖圖就會開心的大笑。

    李多魚跟他玩了會後,隨後將他抱了起來,來到廚房後,發現那頭龍蝦居然還在,周曉英居然打了些海水上來,把它給養起來了。

    “這龍蝦,你怎麼沒吃啊。”

    周曉英說道︰“中午阿娘煮了大鍋飯,所以就沒吃了。”

    李多魚打開門一看。

    庭院里堆著滿滿的泡沫塑料浮球,有些還是全新的,一看就是去鎮上買的。

    而現在那伙人正圍著他們家那張八仙桌,正在盛飯吃。

    見到那麼多人,周曉英趕忙抱過孩子,並說道︰“外面抽煙的人太多了,別把孩子抱出去。”

    “嗯。”

    李多覺得這伙人有點過分了,求他辦事,居然還這麼囂張。

    一大早來堵門不說,

    中午還讓他爹他娘弄咸飯給他們吃,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位已經吃完飯,正在抽旱煙的老人見到李多魚後,說道︰“睡得不錯吧,終于舍得醒了啊。”

    李多魚當即嘿嘿笑道︰“二叔公,中午好啊。”

    李多魚環視了圈,發現大半都是他們家的親戚。

    大舅公、二叔公、三叔、表叔、大伯、姑丈、莊叔、大舅媽、表嬸、嫂嫂們

    往日砍樹、收海帶,下生蠔苗時,全靠這些親戚幫忙。

    正在吃咸飯的李曙光,說道︰“還是多魚家的飯菜最好吃,尤其二嬸腌的這個咸菜做排骨湯,真的有夠好喝的。”

    聞到那個又咸又酸的味道後。

    李多魚不禁咽了咽口水。

    有些食物真談不上好吃,但就是打小刻進基因里。

    咸菜在某一段時間,是擔擔島的主流食材,那時候,每家每戶都有兩個缸。

    一個用來做魚露。

    一個用來腌咸菜。

    而他們本地的咸菜用的是比較容易種植的芥菜。

    這是種一年四季都可以種的菜,可以長得非常大顆,每次想吃的時候,就拿刀割幾片芥菜葉。

    可以直接炒來吃,也可以做海鮮粥里面的配菜,要是踫到芥菜長心開花時。

    大家就會把它整棵摘下,然後曬干,抹上一些粗鹽,然後用腳踩,使其快速脫水。

    李多魚的童年記憶里。

    吃最多的菜有兩種菜。

    其中一種是地瓜葉,那時候島上種了很多地瓜,大家吃膩地瓜後,就開始吃地瓜葉。

    而那種用來種地瓜的地瓜葉,真的談不上美味,如今想來,更像是在吃豬食。

    另一種就是咸菜。

    這種菜挺百搭的。

    那時候調味料少,大家就把咸菜鋪在大黃魚身上一起蒸。

    不過那道菜對李多魚來說,並不算很好吃,讓他記憶最深刻的,還得是咸菜排骨湯。

    他小時候,吃豬肉的機會非常少,一年也就一兩次。

    一旦分到肉後。

    阿娘往往都舍不得吃,為了將豬肉的利用率最大化,阿娘就采用熬湯的方式。

    用咸菜與排骨一起熬湯,每次吃的時候,李多魚先把咸菜吃完。

    喝點湯。

    先不吃肉,熬過幾頓飯後,等排骨湯徹底沒味道了,這才舍得把肉給吃掉。

    每次聞到這個味道。

    李多魚都會忍不住流口水,胃口大增。

    哪怕前世,從島國回來後,家里每次煮這道菜,他都會忍不住多吃一兩碗白米飯。

    可惜的是,後面的咸菜工業化了,再也很難找到像當初那麼正宗的。

    記得小時候。

    每次腌咸菜時。

    阿娘就會讓他們兄弟幾個把腳洗干淨,然後讓他們赤腳在抹著粗鹽的芥菜踩,據說赤腳踩出來的咸菜,味道最好。

    李多魚吃了兩碗咸飯。

    喝了一大碗肉湯後。

    就跟大家伙來到了擔擔島沙灘這邊,他先讓陳文超把剩下的毛竹運到沙灘這邊來。

    開始教大家怎麼制作用來捕撈小管的網箱。

    這玩意看起來簡單,卻有很多小技巧,想把一個網箱綁結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一定的步驟,還有規範,要是隨便綁的話,說不到小管還沒捕撈,浪多打兩下,網箱會直接解體了。

    李多魚很用心教著。

    而這些漁民也都很用心學著。

    差不多兩個小時後,李多魚就綁好了一個網箱。

    而大家也按照他的辦法,紛紛綁起了網箱來。

    想象很美好,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尤其在看到他堂哥李曙光做出來的網箱後。

    李多魚嘴角抽了抽。

    他教的時候,明明是正方形的網箱,結果愣是給他綁成菱形,這種網箱結構在還想還挺危險的。

    李多魚實在看不下去,只好給他重新綁了一遍。

    接著,檢查了一遍大家用來捕撈小管的網箱。

    差不多也是昨天那個漲潮的時間,就是往後推遲了四十八分鐘。

    其實這個可以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最高~潮的時間。

    農歷初一到十五︰

    高~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

    高~潮時間=(日期15)*0.8。

    而今天是農歷二十五,套用公式後就等于(2515)*0.8。

    得出,今天的最高~潮時間,差不多為八點,而一天有兩次漲落潮,每次差不多都相隔十二小時二十分鐘左右。

    所以得出,晚上的漲潮時間為︰晚上八點二十分左右。

    不過在這個時候。

    大多數漁民都不會用這個方法算,大多都是憑經驗。

    也就是死記硬背。

    碼頭那邊也有張每月的潮汐時間表,只要知道農歷是幾號,本地漁民就能立馬知道今天的漲落潮時間。

    晚上8點10分。

    潮水漲到了李多魚他們綁網箱的地方,八個新的網箱浮了起來。

    今晚沙灘這邊特別的亮,因為半個村的馬燈,都被集中到了這里來了。

    岸邊圍觀的人群也很有多。

    隨著帶頭的三叔喊道︰“走,出海了,抓小管了。”

    岸邊圍觀的村民也跟著喊道︰

    “賺大錢啦。”

    漁船上的人跟著喊道︰

    “好啊。”

    隨著拖船“隆隆隆”的聲音響起,這些綁在一起的網箱緩緩被拉離殼沙灘。

    因為現在擔擔島,像李多魚、李曙光、王進軍這樣擁有柴油發動機的漁民可不多。

    大多數漁民都是搖櫓的舢板船,靠人力將這麼大個的玩意,從沙灘上拉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大家就請來了李政發的拖船,將那些用來捕撈小管的網箱先拖到海面上。

    隨著一個個網箱下海後。

    漁民們也紛紛搖著舢板船出海,找到了自家的網箱後。

    緊接著。

    按李多魚教他們的方法,開始捕撈小管。

    沒一會後。

    大家都非常地激動。

    “臥槽,我爆網了,這一網起碼一百斤小管。”

    “甘妮娘卡好,我這網全是巴浪魚。”

    “我這一網也不錯。”

    而還在采用手繩釣小管的趙家兄弟,看到那個新的玩意後,瞬間也傻眼,這下終于明白。

    一位老漁民看到趙家兄弟後,皺眉問道︰“你們今天沒找多魚嗎,怎麼還在用手繩釣啊。”

    趙家兄弟傻眼了。

    因為他們剛剛親眼看到了,一網起來的小管數量,他們可能就得釣三四個鐘頭。

    這下趙大海終于明白了。

    凌晨李多魚拉的那兩船小管,並不是收購來的,就是他自己抓的。

    趙大海腦袋嗡嗡的。

    趙二牛緊皺著眉頭︰“哥,要不我們也學他們做一個?”

    老漁民說道︰“你們可別亂做啊,這個有技巧的,我們的網箱也都是多魚幫忙調整的,�f竅胱齙幕埃 詈檬僑и乙幌露嚶悖 撕芎玫模 瞬牧戲淹猓 淥 負醵疾皇盞摹!br />
    趙大海咬著牙,眉頭緊鎖著。

    趙二牛說道︰“哥,凌晨魚哥都請我們吃飯了,咱們去找他低個頭,說不定魚哥會幫我們的。”

    見大哥還在猶豫,趙二牛生氣道︰“你別跟錢過不去,行不行,小管的時令很短的,如果老陸他們,每次都撈那麼多的話,價格馬上就會跌下來的。”

    “到時候,就咱們這樣用手繩釣小管,一晚上估計都賺不到十塊錢。”

    趙大海無奈嘆息了聲︰“二牛,咱們明天帶瓶酒過去找魚哥吧。”

    “好啊。”

    旁邊的老陸笑道︰“你們可以明天一大早,就先去買塑料泡沫浮筒,毛竹的話可以直接跟多魚買,最好再給他買包煙,說不定,就免費給你們弄了。”

    “謝了啊,陸叔。”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求訂閱)並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