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李多魚頂著一顆熊貓眼,下床沒走幾步,腳步竟有些虛浮,差點給摔倒。
    周曉英心疼道︰“是不是最近太累了,要不要休息兩天。”
    為了維護男人的尊嚴,李多魚不服道︰“肯定是戴的那玩意,太厚了,影響我發揮,要不我們拿掉試試。”
    周曉英瞪眼︰“那可不行,要是再來一個,校長就對我有意見了。”
    “等我有錢了,給你開間私立學校,讓你也去當校長。”
    “在家你隨便說,在外面可別亂說話,要是被我們校長听到了,這小鞋不得穿死我。”
    看到小圖圖還在睡。
    李多魚再次抱住了周曉英。
    “�f “。 濟渙ζ  嘶估矗 悴煥 一估 亍!  br />
    “最後試一次。”
    可李多魚剛褪下褲子,阿娘卻過來敲門了。
    “多魚,趕快起床了。”
    “打樁的張師傅在碼頭等你好一會了。”
    周曉英趕緊掙脫開來︰“阿娘,還在門口呢,有事情,趕緊忙去。”
    李多魚這才想起來,今天張師傅要來補樁,無奈地提起褲子。
    ……
    來到碼頭後。
    李多魚發現小舅陳冬青居然已經在這邊等他了。
    “沒錢抽煙了,幫你干一天活,十塊錢。”
    李多魚還價道︰“五塊。”
    “可以,成交,先預支我兩天。”
    看著如此卑微的小舅,李多魚不禁想起了前世的兒子,同樣都是工資全部上繳,結果連請朋友吃飯喝酒的錢,都得經過他老婆的審批,活的很是抑郁。
    “唉。”
    而就在打樁隊即將出發時,三叔的拖網船回來了,而這次運回來的都是毛竹。
    見到碼頭的李對魚後,站在船頭的陳文超則揮手喊道︰“魚哥,毛竹回來了。”
    陳冬青看到那麼多毛竹,很是不解︰“你買這麼多毛竹干嘛,又要擴大規模。”
    李多魚搖頭道︰“沒有,搞80畝生蠔已經是我的極限的,我打算在灘涂那邊,搞一個簡易的廠房。”
    听到這話後,陳冬青微微皺眉,猛地想起張科長交代他的幾件事。
    其中有一件,就是讓李多魚粘蠔苗時,一定要選在陰天。
    養海帶陳冬青在行,可養生蠔的話,他卻是個門外漢,至于為什麼是陰天,問過張科長後,他這才知道。
    原來李多魚那種吊養方法,在蠔苗下海前,有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那就是︰
    水泥粘蠔苗。
    簡單來講,就是用水泥把生蠔粘在繩子上。
    可粘蠔苗卻非常吃場地和天氣,只能選陰天風大的時候粘蠔苗。
    不然蠔苗被大陽暴曬的話,估計水泥都還沒干,生蠔就先熟了。
    可炎炎夏日,想找個陰天卻不下雨的也不容易,實在踫不到陰天的話。
    張科長也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建個簡單的廠房,再整一些風扇。
    而陳冬青覺得建廠房這件事,張科長百分百沒跟多魚提過,多魚是怎麼提前知道的?
    陳冬青覺得幾次偶然可以理解,但次次偶然,那就是必然了,這次他打算套下多魚的話。
    “多魚,你搞這廠房做什麼啊?”
    李多魚直接回道︰“粘生蠔啊,不然太陽那麼大,生蠔苗都沒有粘好,估計都被曬死了。”
    陳冬青懵逼了。
    “你以前都沒吊養過生蠔,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見陳冬青疑惑的樣子,李多魚感慨了聲︰
    “算了,我攤牌了。”
    “其實,我以前走貨那段時間,偷偷跑過很多地方,這個生蠔養殖的方法是跟湛江那邊的養蠔人學的。”
    “你真去過?”
    李多魚點點頭。
    “去過啊,走貨就是從那邊先開始的啊,我還挺喜歡吃那邊的白蠔。”
    “那你是不是也去過山東那邊的海帶養殖基地?”
    “當然也去過啊,還跟那邊的海帶養殖戶交流過,不然我怎麼會找你養海帶。”
    “臥槽,你怎麼不早點跟我講。”在這瞬間,陳冬青一掃之前的陰霾,感覺世界豁然開朗。
    “你又沒問我。”
    看到陳冬青釋然的表情後,李多魚笑了笑,總算把他給忽悠住了。
    其實,昨天救抹香鯨後,李多魚就一直在想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會的,實在太多了。
    難免踫到追根問底的。
    雜志,裝傻,巧合這些李對魚都用過很多遍了,想了很久,他也終于想到了一個萬能的法子。
    剛好他走貨的那段時間,經常不著家,而這就是最好的借口。
    以後,但凡有人問他,就直接說走貨這段時間看到的,學到的。
    至于蓋廠房這件事。
    李多魚實在是騰不出手去做,只能委托給他爹和三叔去蓋,而修復漁排的工作,則讓陳文超去做。
    因為這一天。
    還有兩位很重要的客人要來。
    差不多早上十點這樣。
    一艘船身寫著榕字,編號728的鐵皮船開進了港口。
    船還沒停靠碼頭,船甲板就有人正在跟他揮手,看清那人後,李多魚趕緊上前迎接。
    正是那位在榕城碼頭購買了他們三刀魚的陳焦經理,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他們公司的采購和財務。
    接到客人後。
    李多魚就帶他們前往了存放海帶的倉庫,而這三位客人好像都很有經驗。
    陳焦摸了下海帶那層白色粉末,放在嘴里含了含,說道︰“你這批海帶可以啊。”
    “要不你們隨機抽一些出來,我們試試海帶的味道?”
    “可以,沒問題。”
    李多魚讓這位陳焦經理,隨機選擇一些海帶,然後把海帶拿到碼頭那邊的飯館,讓老板炖了個海帶排骨湯。
    而李多魚也盡地主之誼,請這幾位客人吃了頓本地的海鮮大餐。
    而陳焦經理等人喝完海帶湯後,都覺得非常滿意,在餐桌上,當場就把價格給定了下來。
    當天下午。
    陳焦經理決定拉走了李多魚倉庫里一半的海帶庫存。
    看李多魚的海帶,不停往收購商的船上運輸。
    碼頭那些圍觀的村民,一個個都羨慕的要死,也更加堅定了他們養海帶的決心。
    魚販子老米眼紅的不要不要的,他之前在鎮上趕圩時,賣過李多魚的海帶。
    反響非常的好。
    很多買過的顧客都想回購他的海帶,為此他還下了個大決心,決定購入一批海帶。
    可沒想,李多魚只肯給跟上次一樣的量,還說什麼海帶已經都被人給定走了。
    老米原先是不信的,以為李多魚知道自己的海帶很好賣後,故意坐地起價。
    老米本想跟他拉扯一番,再購買海帶的,可沒想,居然是真的。
    看著那一船即將要被運走的海帶,老米的心在滴血啊,就好像自己的錢,被人給搶了一樣。
    而購買海帶的那個陳焦,老米認識,屬于那種我認識對方,對方卻完全不是我的那種。
    陳焦在榕城比較有實力的私人海鮮經銷商,常年混跡在榕城碼頭。
    雖然對外都以經理自稱,可實際上卻是公司的真正老板。
    旗下有七八個海鮮檔口,還有兩家海鮮酒樓。
    得知陳焦只買走一半的海帶後,老米覺得自己還有機會,打算向李多魚購買剩下的海帶。
    可讓他驚掉下巴的是,陳焦前腳剛走,後面又來了尊大佛。
    看著那個穿著白襯衫,頭發油光發亮的胖子跟李多魚親切地握手。
    老米覺得自己完全沒機會了,對于他們搞海鮮的來說,這個胖子可是個真正的財神爺啊。
    跟陳焦不同,這個胖子是國營企業的,商品一旦進入他的采購目錄,那就是源源不斷的錢啊。
    因為他們國營的渠道可以把采購到的商品下發到各個供銷社,他要真想買海帶的話,估計連渣都不會留給他。
    結果就跟老米想的一樣,安玉良上島還不到一小時,就把所有的海帶給買光了。
    而今天在碼頭圍觀的村民,一個個都看紅了眼,紛紛都在猜測,李多魚這一天到底賺了多少錢。
    “至少有四千吧。”
    “怎麼可能才四千,六千最少。”
    在那里賣青蟹的,趙大海說道︰“這麼大批量購買,價格肯定高不到哪去,我覺得撐死也就四千。”
    而對價格知根知底的老米,則對著那些猜測的村民說道︰
    “不用猜了,我知道多少錢,多魚這些海帶全賣出去後,就已經是萬元戶了。”
    “臥槽,一萬塊。”
    “那李多魚現在,豈不是咱們村里最有錢的。”
    “還真有可能。”
    趙大海則腦袋嗡嗡的,仿佛有人在他腦海里放了串鞭炮一樣。
    他昨晚在紅樹林抓青蟹到天亮,身上被蚊子咬了幾十個包,這才抓了八只大青蟹,到現在才賣掉六只,一共收入三塊八。
    全部賣掉的話,差不多能有五塊這樣,而這筆錢還得跟他弟平分。
    也就是說,像他這樣起早摸黑抓青蟹,要四千天才能賺到一萬塊錢,且還得保證有那麼多青蟹,而李多魚用半年就賺到了。
    尼瑪的,這還玩個錘子!
    趙大海茫然望著眼前的大海,突然感覺非常的無力。
    他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現在,他終于明白陳文超為什麼那麼快就能翻身,且還蓋起了新厝,劉小蘭他娘為什麼沒反對他們在一起。
    原來,他抱到的是擔擔島真正的大腿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