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報後。
    李多魚見周曉英好奇的樣子,便跟她說道︰“是要買海帶的。”
    “真的。”
    周曉英臉上滿是笑容,知道倉庫還有很多海帶後,她還是有點擔心的,怕賣不出去。
    李多魚點點頭。
    “我騙你做啥,你老公的海帶可好賣了,別人都搶著要,我都不舍得給。”
    “你就吹吧。”
    李多魚吃完晚飯後。
    從抽屜里,掏出了一張名片,隨後又拿了個信封和信紙,隨後用老婆的英雄牌鋼筆。
    簡單寫了封信。
    大意就是︰價格可以,收到信後,可以到島上來拉貨,我這些天會在碼頭附近等�f恰  br />
    寫完後,李多魚將信塞到了信封里,用米糊封住了信口,並貼上了一張兩分的本地風景郵票。
    接著到碼頭那邊,把信投到那個墨綠的郵筒里面。
    在這個年代,大家要想聯系的話,就只能通過信件這種方式,每天島上進出的信件數量,還是蠻多的。
    可由于客船只有一趟,島上的郵遞員一般會早上來收信件,然後轉交到鎮上。
    如果只寄到榕城,差不多兩三天應該就能收到信。
    寄完信後。
    李多魚心情大好,便坐在碼頭上抽了只煙。
    說起來,他前世好不容易把煙給戒了,沒想跟這群老煙槍們在一塊,又把煙給點上了。
    這個年代的煙,味很足。
    很上頭。
    而就在他抽煙時,發現碼頭那邊居然有人拿著手電筒在釣魚。
    便走過去看兩眼。
    李多魚記得,這個年代海邊的釣魚佬還是比較少見。
    關鍵是漁具魚竿質量不行,別說碳縴維了,玻璃鋼都見不到,用的大多都是竹竿。
    釣帶魚、釣魷魚,釣一些小魚還可以,要真釣到一二十斤的海狼魚,或者愛鑽洞的石斑。
    爆竿切線是必然的事情。
    而制約著當時海釣行業的最根本原因,則是魚線和魚鉤。
    後世大家都選不過來的魚線,對線的釣魚佬來說,簡直就是個奢侈,而國內生產的透明魚線,拉力非常差。
    根本就別想釣大魚,一個發力,必然爆竿斷線。
    如果用的是那種帶圈圈的銀色魚鉤,那就是負負更負,總有個環節讓你出問題。
    好在擔擔島跟“外界”接觸的早,能換到的“東西”也比較多,就比如他那捆延繩釣組。
    從線到鉤全都是島國來的“舶來貨”,這也是他當初能釣起那條大鱸滑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這個年頭,有船的漁民大多都是用手繩在釣魚,有條件的都是直接上排鉤。
    畢竟漁民是靠捕魚為生的,並不怎麼享受釣魚帶來的樂趣,大多都是無情的捕魚機器。
    走近後。
    發現釣魚的人,是村里屠夫的大兒子,小金,跟他那個堂弟清光同一個年紀。
    他手里這根魚竿還挺精致的,用的是桂竹,整根魚竿已經發黃且包漿,看來是保養過的。
    大概五米多長這樣,且還自制了漁輪和線組。
    小金見到李多魚過來後,臉上卻滿是笑容。
    “魚哥,你也在碼頭啊。”
    最近海帶的暢銷,也導致他家的肉攤生意非常好,他爹最近一講到李多魚,就一個勁地夸個不停。
    “晚上這邊涼快,出來走一走,釣到什麼魚了?”
    小金嘿嘿笑著︰“沒釣到幾條,就幾條小奶鱸,還有梭魚和兩條小石斑。”
    “不錯啊,釣這麼多。”
    小金咧嘴笑道︰“哪有魚哥厲害,米,你上次那條大鱸滑依舊是咱們村的最高記錄。”
    李多魚說道︰“想不想釣,我下次帶你去?”
    小金搖搖說道︰“我這套漁具不行,搞個十斤不是問題,來條二十斤的,魚竿和線都會給弄廢掉。”
    而就在兩人聊天時,漁輪突然快速轉動了起來,不停出線著。
    小金有些著急了。
    直接起竿,可沒一會,竹竿就給彎成U字型,且那個自制漁輪的搖把,在巨力的拉扯下。
    “啪“的一聲。
    漁輪上的木質握把,竟直接斷掉了。
    小金急到滿頭是汗,用手掌強行包裹住不停出線的漁輪,呲的一聲,手掌皮都給擦破了點。
    李多魚微微皺眉,這條魚估計不會小,至少有個二三十斤,從出線的速度和逃跑的方向。
    李多魚覺得這魚肯定不是石斑,不然早就穩如老狗的鑽洞了,比較有可能的就是鱸魚和海狼魚。
    這類海魚一旦受到驚嚇,就會朝外海深水的地方游去。
    “TM的,又釣到大魚了。”
    大部分人釣到大魚都很激動,可小金卻苦著一張臉,因為他接下來,必須要做一個選擇。
    割線可以保住剩下的魚線,拼一把的話,看看能不能把這條魚拉上來。
    可他這些魚線,是他花大價錢買的,現在“走貨”又沒了,這些進口魚線也越來越貴。
    想了一通後。
    小金從口袋里,掏出一把銀色的折疊小剪刀來,準備剪掉魚線。
    見他要剪魚線。
    李多魚趕緊說道︰“等等,換我來試試。”
    “好,魚哥換你來。”
    握著漁輪的小金,趕緊把竹竿遞到李多魚手里。
    接過魚竿的李多魚,當場握住了那個壞掉的漁輪,立馬就感受到了那條大魚巨大的拉扯力。
    好在這半年,經常干活手掌全是繭,力氣也很大。
    接過魚竿後。
    李多魚當場就把魚竿豎了起來,發現魚掙扎地厲害,就稍稍讓點線,防止爆竿。
    掙扎累了。
    就用他的粗手掌,將漁輪轉幾圈,把線給收回來,同時控好魚的方向,不讓它鑽到漁船下去,防止魚線踫到螺旋槳切線。
    一旁的小金看李多魚這樣釣魚後,直接驚呆了。
    腦海里只蹦出來兩個字。
    “牛逼。”
    難怪魚哥當初能釣起那條大鱸滑,看來憑的不是運氣,而是本事啊。
    由于漁輪壞掉的緣故,整個拔河過程,持續了將近二十分鐘。
    最後一條銀色的大魚,生無可戀地浮在了碼頭附近。
    李多魚也感覺右手都快廢了,又酸又麻,裝備是簡陋了點,可這魚卻溜的非常舒服。
    見魚被溜翻後。
    小金趕緊用抄網將這頭大魚撈上岸,發現竟然是一條來碼頭附近偷食的大米魚。
    差不多二十五斤這樣。
    要不是小金用的魚線和魚鉤都是進口的,今天這條魚估計還真釣不起來。
    而小金把魚撈起來後,猶豫了會,提到了李多魚面前。
    “魚哥,這魚是你釣起來的,給你。”
    見他那不舍的表情。
    “跟我客氣啥,我家魚多的是,又不差你這一條。”
    “嘿嘿,那就謝謝魚哥了。”
    小金趕緊給翻白的大米魚,放到水里,給它做了個“人工呼吸”。
    見它轉過身後,有了活力,便將它放進網兜里,暫養在碼頭這里,因為只有新鮮的魚,才能賣的上價格,要是死太久的話。
    魚販子看魚鰓的顏色不好,就不會要魚了。
    而這條大米魚最少也能賣個五塊,再加上他釣的那些鱸魚和小石斑,明天賺個七八塊妥妥的。
    要是放在以前。
    他一般把網兜直接掛在碼頭這邊,等天亮後,才會過來賣魚。
    以前因為魚不是很多。
    也不怕被人偷,可這次釣了條大魚,附近碼頭的熊孩子們,說不定也都看到了,他怕前腳一走,後腳連魚帶網兜都給順了。
    于是,小金做了個決定,今晚準備釣它個通宵,好好賺一筆。
    且剛才從魚哥那里學了點釣大魚的技巧。
    下次再釣到大魚的話,他不會再剪線了,他有信心把大魚給拉起來。
    而李多魚見月亮老高後,就回家里去,因為家里那熊孩子,越到晚上就越鬧。
    偶爾也得幫忙帶帶。
    求點月票和推薦票,謝謝大家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