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上,遙遙地看到返回的沈白,潼林快步上前,拉著沈白的胳膊神秘地道︰“快隨我來,給你看些東”
“什麼東西?”沈白不明所
“哎,別問你看一眼便知道”見潼林不說,沈白也不再多問,隨著他一同進了別院,直奔三間正房而
在正房的大廳之內,沈白赫然看到三只大木箱擺放在當
“打開它!”潼林語帶誘惑地道,很顯然他是見過箱子里的東
沈白依言上次打開第一個箱蓋,入眼盡是一片紅紅綠綠,竟是一匹匹上好的綾羅綢緞,著得沈白滿腦子問
沈白隨即打開第二個箱子,只見光華一片,一箱盡是玉器珠
“這是哪來的?”沈白見狀不禁問
潼林也不回答,只是示意沈白打開第三個箱
沈白只得奈著性子將第三箱打開,即在其意料之中,又在其意料之外,這一箱則滿是金錠銀
“李嬸、劉嫂你們進來”見沈白看過了三箱東西,潼林則向屋外喊隨後又嘻嘻一笑,向沈白道︰“我剛剛出去轉了一轉,也是才回這箱子是李嬸和劉嫂收下”
沈白聞言一陣無語,他可是有東xz在院里的,讓潼林來此的目的之一便讓其幫助自己守住這里,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的秘密,以免招至大禍,卻不想潼林竟私自跑了出然而,這種事又不能明說,看來要別想他法才
“見過總教”就在沈白思慮間,李嬸、劉嫂已應聲進到了廳
“李嬸、劉嫂這是誰送來的?”沈白問
“回總教習,這是午後門主派內務堂送來的,說這些都是總教習應得的酬”年紀略大且胖一些的李嬸回
“酬勞,什麼酬勞?”對于只有十一二歲的沈白而言,在家時,衣食無憂,上山後,生活雖然艱苦,但吃穿住行都由宣義門提供,直到現在離家時帶出的銀兩還尚在其包裹之故爾少有世俗經歷的沈白,對這些金銀之物的強大作用還尚不甚了解也在情理之
劉嫂聞言,不由抿嘴一笑道︰“這可是好東西,不僅能換來你想要就比如總教習想在這屋里隨著自己的心思添置一些家具、擺設之類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來娶婆姨,彩禮和辦婚事的花銷那可是要一大筆”
什麼彩禮,娶婆姨,听得沈白莫名其不過,對于劉嫂口中的添置東西一說,卻是他這幾天一直想而不決的事情,依他的想法是要將正房西側那間改做,如其父沈叢擁有的那般書房模
而這幾天他正愁為了此事該如何向李季遠開口,又或是用自己從家中帶來的銀兩去哪里購置東如今听得劉嫂如此便不由問道“哪里可以添置東西?要到山下嗎?”
“下山?用得著,七七八八的東西在山上就能添置的差不”李嬸聞言,隨後笑
“看來總教習還沒有了解山上的情”一旁的劉嫂緊接著
“好了,李嬸、劉嫂你們先回去,有什麼要求總教習會再做安”潼林見二人說個沒完,便替沈白打發
臨行時,沈白則隨便從箱中抽出兩匹布料,送予二兩人口中說著推托之詞,兩手確是無比的真拿了沈白的東西,對沈白自是感謝萬
待二人走後,潼林這才一五一十地為沈白說起了宣義山的全原來在這宣義山山上除了駐扎在主山上舞刀弄槍的宣義門門人外,還有依附于宣義門與宣義門相生相伴的東西兩就比如沈白、潼林這些每四年一批的外地弟子,到了一定的年紀,總是要有人倫之常,結婚生子如此,長期以來宣義門子弟的家屬便在主山兩側�生出了現在的東西兩寨,數萬人的生計,自然而然地就生出了酒樓、茶肆、錢莊、家具、布料、鹽、鐵等等各種生意,故而現在山上的生活所需多都可以在兩寨中得到滿
“那寨子里,一定比我們山上熱鬧多”沈白聞言方知原來潼林是去了那
“還有我問了,只要成為了正式弟子,門內每月都會有相應的酬如我們在馬場就少得可憐,一直記在內務堂賬下,只等我們用時去而大白你這總教習之位,一年就有數百兩的進另外,在對外搏殺中,每殺傷一位不同等階的敵人,門內也都有相應的獎賞,以做激門內弟子便是以這些酬勞、賞金養家生子”潼林接著
“那宣義門的錢又是從哪里來的?”沈白不解
“據說宣義門除了在其勢力範圍內布有自己的產業外,所轄區域內的其它商家都是要按月或按年向宣義門交保護費的,而宣義門則用這些錢供養門內弟如此,周而復”潼林
听到這里,沈白似乎終于明白了這些幫會、宗門存在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