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牌樓沿著上山的道路婉延而上,少年們已從最初的睡眼朦朧的狀態中清醒過來,看著沿途的山景,人群中嘰嘰喳喳的議論聲開始響起,二百多人的隊伍便如發動起來的一台機器,即便是在半山腰午間暫休,吃著護衛分發的干糧時也未有一刻停歇之時,吵得一向素喜安靜的沈白不由一陣陣頭
行至傍晚一天的喧鬧之聲終于安靜了下來,這也難怪走了一天的山路,透支的體力讓這些只有十一二歲的孩子早已疲憊不堪,足下重如千斤之時嘴皮子也自然漸漸合攏了起
在青衣護衛不停催促之下一群人終于在天黑之前到達到了一處山腰間的平坦之隨後在一陣陣沒有晚飯可吃的抱怨聲中,幾乎所有人都一頭扎進了于山間修建的簡陋的草屋之內,隨之沉沉睡
一身的疲憊讓即便有著良好夜間習修功法習慣的沈白也未能幸甚至在睡夢之中,他還夢到自己依偎在奶奶懷里吃著奶奶為自己親手制作的糕而他的一雙手則緊緊握著那個臨行前奶奶偷偷塞給他的小皮袋,這里面都是他習修陣法時親手煉制出來的小玩意,一向被他視為珍寶地帶在身
而這些東西也正是那些禍事的根源,所以在臨行之前才被其父沈叢收了但在出莊之時,最心疼他的奶奶卻瞞著所有人又悄悄塞給了
即便那些禍事多出自于此,但作為尚是孩童的沈白而言,世上所有的東西也抵不過其發自內心的歡因此,對于這一小袋失而復得之物,他自是格外的珍
清晨,清脆的鳥鳴聲驅散了山間的薄霧,一道道晨曦透過草棚上的孔洞散落在一張張稚嫩之氣尚存的臉上,隨後將其一個個喚經過一夜的休息,精力充沛的少年們又變回了生龍活虎的模樣,喧鬧之聲再次充斥了這座山間的小廣
“排好隊,隨我上山吃早”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頓時引得二百多人的人群一片沸在這個時候,對于他們而言沒有什麼比得上一頓飽飯更重要的事情很快他們再次排成四隊向山上進
半個時辰之後,在山路的盡頭一座建在山腰間佔地約有二畝之巨的廣場出現在他們眼而更讓他們在意的是廣場兩側涼棚內飄出的熱騰騰的白不用別人招呼,上得廣場的二百余人便如潮水般各分東西涌向二側涼
一手抓著饃頭,一手端著陳滿熱粥的瓷碗,如此簡單的食物此刻落在他們嘴里,竟如千金難求的珍饈美味一
沈白這位在奶奶、母親寵愛下長大的沈家二少,此刻也如其它少年一樣正狼吞虎咽地將食物填進自己的嘴自其離開沈家莊踏上來此宣義山之路那一天起到如今已有二月有余,在這段時間里吃飯靠搶,床位靠搶,就連在車上一個靠窗的位置也要不搶便吃不飽飯,不搶便沒有好的床位,不搶便只能窩在車廂的角落里,連想多看上一眼車窗外的景色都成了一種奢雖然于內心深處沈白對此非常反感,但時間長了他也不得不向現實低一切的倔 都抵不過活著的需求,人生亦是如此,這便是沈白一路行來得到的道
搶飯之余,沈白目光掃過廣場盡頭的那座高此刻,在高台之上正有一群人對著廣場上的他們指指點點,口中議論紛在這群人的正中央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壯漢端坐于主位之上,正目光審視地看著廣場上他們這群猶如乞丐般狼吞虎咽的少年
就在此時,沈白看到高台上一位老者將手一隨即有數十位腰帶配劍的大漢從廣場兩側沖出奪去尚未吃完者手中的飯食將他們再次驅趕到廣場中央分排站
“從今天起,你們便是宣義門的弟子大家跟著我喊︰‘宣義子弟,同生共死”見狀台上一位老者開口
“喊,宣義子弟,同生共”其下數十位帶劍壯漢行走于隊列之間,向身邊的少年齊聲催促
“宣義子弟,同生共”
“宣義子弟,同生共”
“宣義子弟,同生共”
二百多人的聲音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參差不齊漸漸開始變得整齊劃十幾聲過後,聲音已然響徹整個山間竟然有了些氣沖雲霄之
“很好,正所謂家有家法,門有門我宣義門自成立之日起便以懲惡揚善,仗義行俠聞名于天現在請吳長老宣讀門”見狀老者伸出雙手制止住少年們的喊聲,隨後
接著一位中年漢子由坐于主位上的壯漢身側走出,手中拿著一張絹紙開始為台下少年們宣讀宣義門門
沈白仔細听得,無非是什麼不得欺師滅祖,不得殘害同門,不得擄掠百姓,不得奸淫婦女等等倒也配得上宣義門這個名
待中年漢子讀罷門規,老者再次上開口道︰“現在請各位堂主選拔弟”
老者話音剛落,沈白便看到剛剛在台上指指點點的數人之中,立刻有四五人躍下高台沖入台下少年們的排列之開始將自己看好的少年拉出隊列讓身後的屬下帶至一旁分別站
很快,廣場上的二百余少年就被刮分的只剩下了八九個人,而沈白便位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