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保,久聞爾神勇無匹,親率十八騎沖擊韃子十萬大軍,大破敵陣,還活捉了韃子王子,逼令對方退兵。」朱由校︰「今日孤願聞其詳。王少保可以細細道來嗎?」
「王爺過獎謬贊了。」王小龍心想自己已分享了不少軍功給其他總兵,現在可不能自打嘴巴把功勞又全攬在身上,于是說道︰「其實一切都是燕王和各位留守燕京的將領積極配合,內外夾攻,加上有長白山來的劍仙相助,才活擒了韃靼王子,逼他答應退兵。」稍頓又說︰「要說有功,積極地領兵支援下官北上的保定總督楊文岳和虎大威將軍才是值得大事贊賞的大功臣。」
「還真有劍仙?還是從長白山來的?」朱由校的目光疑惑。
「正是。」王小龍︰「當時下官和對方彼此對一些想法有矛盾,還小小比試了一下。」
「啊?!」
據傳說中劍仙都有神鬼莫測之術,能千里外放飛劍取敵首級。
面前這位才不過四十歲的短發頭陀竟然能夠與劍仙過招?!
雖然市井之間比這個更夸張的傳言他也听過,但這時由對方親口說出,不由得令他感到難以置信。
難道世間真有仙人仙法?
南方那位,痴迷于修道,現在看來似乎也不完全是真的迷信。
「王爺,仙人現身,乃是萬人見證。應是不假。」陳新甲這時插口︰「何況錦衣衛也詳細查核了此事。王少保有大功,卻是過于謙遜了。」
陳新甲對王小龍露出友善的微笑。
燕京一戰,詳情他如何不知。
大明的御史,專職從雞蛋里挑骨頭,有權風聞奏事,縱使明白子烏虛有也是無罪。
這一次,卻是真找不出喳來。
這位王少保立的大功,他卻是往小了說千倍百倍不止。
若是沒有王少保,燕京能否保住都成疑。
孫承宗是堅定的儒家學說支持者,向來抗拒一切怪力亂神,寧可相信奇技淫巧亦可救國救民,也不信鬼神之說的。但這時他也只有撫須點頭。
「王大人,本官有一事不明,欲請王大人解惑。」陳新甲︰「據傳,當時長白山這位劍仙對韃子似乎存心偏幫?王大人乃當事人,可否為我等解此疑惑。」
王小龍點點頭。
他這消息,恐怕是來自保定總督楊文岳了。
「果真如此?」陳新甲唏噓不已︰「難怪當年薩爾滸之戰,我軍數十軍大軍與東虜總共才六萬人馬一場大戰,大明本來佔優勢,又有火炮火銃之利,竟然不敵大敗。據傳東路軍杜松已進攻至界凡城下,攻打吉林崖,後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妖風夾著大雪雨,令杜松大軍火器全無作用,最後反被東虜援軍內外夾擊所敗。這妖風,來得有點古怪啊!」
朱由校與孫承宗皺眉不悅。
這豈不是說神仙們不站在大明這邊嗎?!
王小龍卻是不予置評。
後世歷史記載,大明軍數路分兵夾擊後金,但被後金采用集中兵力,分別擊破的戰略,先把當年最強的杜松總兵大軍擊敗,然後以優勢兵力打垮了其它幾路。
所以杜松之敗,實在為最致命一戰。
甚至到了李自成親率大軍在山海關與吳三桂大戰時,也說清軍在最後一刻夾著滿天飛沙暴攻向闖軍,大順軍才精銳盡失,一敗涂地。
儒家學說,本不信鬼力亂神,但真的無法解釋為何後金女真可以從東北小國弱族不斷打敗大明,什至入主中原。
只能說大清天命所歸,什麼五行交替,以前大明是火,火克金。但後金改為大清後,大清是水克火,所以大明什至南明卻每每在大好形勢下失利敗于大清。
但後人提出新論點,這大明,怕是得罪了多路神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