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陶
正儀殿中,此刻已經是鴉雀無
“爾等以為,眼下我曹國當如何?”姬陽咽了咽口水,眼中有些慌
無論是誰听到項城被徐國奪了去,都會無比害
這可是曹國的咽喉啊,就這樣被人掐住
哪怕徐國是盟國,可是誰知道那徐侯會不會派兵攻伐陶邑?
徐侯率兵十萬,就一路破永城,南谷,雲邑,項城,一共殺伐俘虜了十幾萬宋軍,這般戰績實在太過于夸
若非大家都知曉了項城一戰乃是真的,還會以為旁人在說笑話
關鍵是徐軍經過連續數次大戰,依舊還有七萬兵力,如今就在項城駐
而曹國經過宋軍連續打擊,現在僅剩下陶邑中的五萬大軍而
這支軍隊還不能輕動,否則陶邑百姓必然震怖,姬陽也會變得不安全起
那麼,項城竟突然就沒辦法解決
“君上,臣以為上柱國實在當誅,我曹國二十萬大軍都撥到了項城,結果如今僅剩不到五千人,還把項城丟了,實在讓人瞠目結舌,曹苞如何向君上交代?如何向曹國百姓交代?”趙滎第一時間把矛盾點放在了上柱國曹苞身上,
他很明白,如今的曹國君臣都需要一個宣泄口,曹苞正適合背
可不能讓人聯想到他的身上來,若是被人知曉自己此前和徐國有所聯系,那等待他的可就是酷刑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一難,只能由曹苞父子承擔
眼見相邦發難,一時間不少臣子都把矛頭對準了曹苞,連帶著曹璨也沒落
姬陽听了半天,也覺得這一切都是曹苞的錯,他如此信任上柱國,結果就給他帶來這般結局,實在有負君
畢竟他從一開始就比較忌憚曹苞父子的,這下算是更加重了心中的不
只是他還是有些猶豫,曹國如今際遇,或許還不能失去上柱國父子這樣的軍中大
姬陽還殘存一些腦子,沒有徹底一邊倒下,何況他本就喜歡平衡朝局,眼下曹苞勢弱,反而想著趙滎是不是勢頭太盛
這時,一馬臉中年越眾而出,恭敬拜下︰
“君上,上柱國和左將軍何罪之有?”
“我曹軍本就弱于宋軍,上柱國以二十萬大軍阻擋宋軍數月之久,雖說軍卒損失殆盡,可是宋軍同樣元氣大傷,三十萬大軍煌煌而來,可是僅有數萬人逃走,損失難道就比我軍少嗎?”
“君上,要知道其中十萬兵卒也不過僅是訓練了不足月余的新兵而已,上柱國能夠抵抗宋軍至此,已經是功大莫焉,罪過本就談不”
“如今當務之急,實乃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徐軍大勢而至,易主項城,還正是需要上柱國回陶邑防範的,否則還有何人可擋徐軍兵鋒?”
姬陽雖不喜上大夫樂昱的長相,可是他的才華卻是有目共睹,這番激言闊論也得到了姬陽的認
主要還是殿中再沒有軍將敢于接下此事,徐軍有目共睹的強勢,讓右將軍孫譚都不禁閉上了
“樂卿所言不錯,上柱國有功,而且是有大功,當”
如此,便定下了曹苞有功無
姬陽繼續道︰“滎相,如今你可得拿一個主意,我曹國究竟如何應對徐侯,項城又該如何拿回”
趙滎看君上目光熠熠的樣子,知曉是對他剛才出言的不滿,若是不平息其怒,恐怕今日難
他皺眉沉思片刻,隨即拜道︰“君上,項城已經完全落入徐侯手中,意味著整個東郡也都失去,如今我曹國沒有了東部咽喉屏障,徐侯可以隨時率兵來”
“臣以為,現在應當和徐侯商議一下,若是其有歸還項城之意,那就是一件好事,虛驚一場,若是徐侯不願歸還,臣請君上即可前往中郡偏都,以陶邑為新的屏障,以避徐國兵鋒之”
“而且,現在我曹國不宜和徐國為敵,反而更應該結為盟好,以對抗宋國,不過此關鍵時刻,曹國應該還要和衛國,陳國,許國,舒國等國一同建立盟好,以防徐國有”
此言一出,諸臣議論紛紛,皆在討論其中的可行之
不過姬陽听完,卻已經有了定
那徐年小兒肯定不會同意歸還項城,所以他帶著大臣們前往偏都,似乎已經是唯一一條路
曹國中郡緊靠陶邑之地,乃是最為繁榮的一郡,中郡郡城信陽城繁華雖差了陶邑一些,可是作為一國國都也是夠了
主要是盡快離開陶邑這般前線之地最為重
不等大臣論出一個結果,姬陽就開口道︰“滎相所言甚善,如此,滎相就親自前往項城一趟,以代表孤的誠意,若是徐侯願意歸還項城,孤願意以萬萬金相送,甚至再嫁兩位公主前往青宮為”
趙滎嘴角抽了抽,沒想到挖坑給自己,君上居然讓他親自前往項城,要是徐侯一怒宰了他,曹國根本不會在
“君上,臣願意前往衛、陳、許、舒等國建立邦交,以陳述唇亡齒寒的道理,讓諸侯紛紛自危,和曹國上下一心,共抗徐”
趙滎硬著頭皮說
然而姬陽根本沒這意
“建立邦交之事,就交給宗伯即可,滎相當知孤意,和徐侯好生交談一番,不必多言,便如此決定”
趙滎這才咬咬牙拱手︰“喏!”
“韓卿何”姬陽叫的是後將軍韓祖,是他非常信任的一員將
“臣”韓祖看起來不過三十多歲,卻是面色剛毅,沉穩十
“陶邑五萬禁軍暫且由你一人統領,守護上下,不可使百姓騷”
“喏!”
姬陽又看向右將軍孫
“孫卿,即刻開始,爾以郡兵為基礎,從中郡南郡等地征兵十萬,準備駐守陶”
“君上,我曹國剛被強行征闢了十萬青壯,恐怕很難再募兵十萬”孫譚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
如今二十萬大軍死于項城城下,陶邑城中家家縞素,整個曹國皆是一片絕望悲哀,已經有不少百姓對曹伯姬陽心生悲憤
“哼!孤說可以就是可以,爾自是去做即”
“喏!”他不得不應下,再多說的話,君上就要扒了他的皮
孫譚又恨恨地看了一眼韓祖,這才不甘不願地交出兵權,準備去募
“另外諸卿,做好隨孤一起遷往信陽城的準備吧,都退”
曹國公卿紛紛帶著憂色退出正儀殿,離開陶邑前往信陽城,已經代表了君上並不看好項城重歸曹國
徐國成了曹國新面臨的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