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邦華他們不同的是,此時的陳演心中已經是震驚和惶恐到極
他如今已經明白了自己的處境,自己這個首輔只不過是一個吉祥物而
只不過是陛下用來裝飾臉面的掩飾罷了,是陛下留給東林黨人的最後一絲體面而
自己雖然名為首輔,但什麼事都不能做,真正做事的只不過是次輔三輔罷
至于以後他也沒去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罷了,大不了自己乖乖的從首輔的位置上下
到時帶上些殊榮歸鄉養老倒也受人敬仰,想來也會過的有滋有
可如今陛下突然對晉商出手,最主要的是那些該死的晉商居然做了那麼多的破
這著實是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他自身也並沒有什麼錢
這一路上順風順水的過來,其身後不知道扔出了多少金銀開路,但他自己哪里有這些錢財?
這些大多都是江南那邊的富商所給的,雖然已經很多了,但這世上誰會嫌錢多呢?
自己身為首輔,晉商那邊能把自己落下嗎?而對于這個,自然是從善如流
而現如今這種狀況,不說陛下已經將八大晉商的老家給端了,這又要查抄在京師的分
如此一來這些晉商在京師中賄賂的官員中,自己這個首輔定然是要榜上有名
現如今他心中真的是有些絕望
————
在張家口歇息了兩天的楊永明也等來了從京師來的高文采,他同時也帶來了楊永明急需的糧草和軍
在補充和交接完畢後,最後又招來了高文采和徐飛,對其交代了一番後便要和周遇吉撥營行軍
至于周遇吉為什麼會在這兒?其實很簡單,周遇吉到大同後便立即開始著手收復大同之
雖然在收編大軍的時候遇到了些許阻攔,但總歸還是好的,之後他只是以最快的速度斬殺掉了那些姜瓖的清兵死
但凡有任何異動和不服的也全部斬殺,然後又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衛景璦把事情交代清
最後留下兩名副將和從代洲帶出來的一千騎兵和一天步卒,以及新軍中的三百重騎
其中一名副將就是從新軍中新晉升上來
然後周遇吉只帶著幾個親兵又快速的趕回張家口,當真是把他累瘋
楊永明剛看到周遇吉時其實還有些驚訝,在知道他安頓好大同後倒也沒說什
畢竟楊永明可不認為自己對地形的熟悉以及軍事上能力可以比得過這位名流後世的名
而且周遇吉也說了,在出發之前陛下嚴令過他,出京之後的行動絕對不能讓他楊永明一人進
但凡出了任何問題,他周遇吉也不用回去了,這讓他楊永明怎麼
而此時的高文采以及徐飛他們才明白,楊永明真正的目的是深入草原中為大明搶奪戰
哪怕是見過太多的高文采他們也是被這個行動給震驚了,他居然要入草原去打蒙古人的秋
要知道自大明立國至今,也就是太祖皇帝驅逐蒙遠復我華夏衣冠,到之後的成祖皇帝五次遠征漠
這一段時期是大明對草原最輝煌的時期
在之後的宣德時期雖然也取得了一些勝利,終究是不如之前了,可即便如此也不算太狼
然而到了正統時期,一場土木堡之變葬送了大明所有的精銳,這一次之後不但大明再也無力染指草原
更是動搖了整個大明朝的根基,也是這一次之後,使得蒙古人的實力驟然暴漲,甚至一度威脅到京
那一次若不是于謙為首的臣子們誓死護衛住了京師,哪怕是好一點的結果恐怕都是大明退回長江以
然後劃江而治,以後若是出現了一個雄才大略的明君也許還能重新奪回長江以北,若不能,那將會和宋朝一
而若是壞一些的結果,恐怕大明在那個時候就沒了,然後草原再次重新入主中
而大明將會被史書劃入最短王朝之列,甚至是不如宋朝,畢竟人家宋朝先不說能夠劃江而至,甚至還是史上最富裕的王
而大明連劃江而至都做不到,甚至還是在一個王朝的前中
而在那之後,大明對于草原的政策都是以防御為主,別說去搶蒙古了,人家不進來都算燒高香
話雖然不堪,可事實確實如此令人無奈
況且現在還是秋季,看看有點經驗的都知道,春秋兩季是蒙古人最為難熬的時候,尤其現在還是小冰河時
而秋季這個時候,則是他們馬壯草肥的時候,此時的蒙古騎兵一般來說都會跟隨著建虜南下入侵大
從大明這里劫接足夠的糧草物資來度過接下來的冬天,此時大明軍馬防守都來不
那里還有軍馬和余力反而去深入草原搶劫,就算有,也沒有那個膽量
高文采雖然才剛剛當上這個指揮使不久,但對于這些也是非常了解的,而現在作為指揮
他更加能接觸到許多以前無法接觸的,對于各方面自然也會了解的更加的深和更透
因此其數次想要勸解楊永明,但都被楊永明一笑置之,高文采他們甚至覺得這些人是不是瘋
楊永明知道高文采他們說的確實不錯,一般這個時候都是建虜帶著蒙古人入大明劫掠,前幾年都是如
只是這次例外,今年皇太極的死對于整個建虜來話絕對是大事件,尤其是那些高
在上一世的歷史上崇禎十六年建虜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劫掠現象就可以說
他們此時都將目光放在了新的繼承人問題上,原本的歷史不用多說,如今楊永明已經放出了消
想來必然會使得本就白熱化的繼承人爭奪戰更是澆上了一層熱油,而這就可以讓楊永明有足夠的時間在草原上對大明急需的物資進行一番掠
若是失去了這次機會,楊永明實在是不知道是否還能有如此好的機
當然,這一次的行動不能說毫無危險,豪格能征善戰不假,但是腦袋卻過于簡
他甚至怕適得其反,讓多爾袞名正言順繼承大位,最後給大明樹立一個勁
其實不論他們兩個誰繼位,必然會對大明進行一番掠奪和戰爭,以此來獲得威信穩固他們的地
因此楊永明最想要的就是建虜內部進行一番爭斗,這樣既可以給他爭取更多的時間,也能讓建虜內耗一番削弱其一些的實
而最後楊永明自然是希望豪格能夠擊敗甚至殺死多爾袞繼承皇太極的,如此一來大明所要面對的敵人就會容易上很
這個可能性並不大,連他自己都不相信,但人要樂觀一點的嘛,萬一皇太極就幫豪格這樣做了呢?
而對于這些,楊永明自然是不會跟高文采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