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伏得到曹操詔令,連忙趕往銅雀台,曹操將許都夜火的軍報給其詳李伏詳閱後,不禁駭然失
曹操見李伏神色惶恐,冷聲道︰“李天師身為天師道天師,理應超然物外,怎地如此大驚小怪?”
實際上,李伏之所以駭然,並非是由于金 等人謀反,而是料到曹操將以此事為由大開殺但此話自然不可實言,便道︰“上天有好生之此次夜火,不知有多少人將妻離子”
曹操沒有繼續深究,對李伏、賈詡、宣夜道︰“許都夜火,不知三位如何看待?”
賈詡最擅長揣度他人心思,知道曹操心中早有謀劃,之所以發問,不過是想借他人之口說出,便順水推舟道︰“許都夜火說明許都內還有大量忠于漢室之人,這些人雖是瘡疥之疾,不成氣候,但也不得听之任而這次夜火看似攪亂局勢,實則對魏王來說,是鏟除這些漢臣的天賜良”
曹操見賈詡言重其心思,微微點頭,扭頭對李伏道︰“李天師以為如何?”
李伏心中一涼,其知曉曹操主意已定,之所以發問,不過是試探,便道︰“魏王英明神武,那些漢臣鼠目寸光,方未能認清天下大等到大勢所趨,這些人自然拜”
李伏知道曹操心狠手辣,夷人三族,縱兵屠城是家常便飯,並且曹操對天師道多有防範,因擔心黃巾起義之事重演,便強迫天師道北遷,導致道眾散布天下,組織渙散,逐漸衰
但無論是天師道還是李伏都沒有多余選擇,天師道的理念與黃巾軍的理念一致,均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而孫權偏安一隅,劉備則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那麼曹操是他們為唯一的選
但曹操沒將道教視為唯一選擇,其扭頭看向宣夜,道︰“石道長以為如何?”
宣夜對于曹操的故作姿態頗為不滿,冷聲道︰“此次許都夜火燃起來之前,魏王便已做好打算了”
此言一出,賈詡神色不動,李伏卻是驚駭異常,暗道︰“此話什麼意思?莫非……”
這時,內侍進殿,道︰“啟稟魏王,易中淞求”
曹操微微一笑,道︰“讓其入”
李伏看著曹操嘴角的笑意,心生寒意,如墜冰窟,暗道︰“沒想到曹操如此狠我以往還真是高估其底線”
少頃,易中淞入殿,拜身行禮後,道︰“魏王,許都一事,已經辦”
曹操道︰“很本王已令許都群臣前來鄴城問”
易中淞道︰“如此,魏王之謀劃已”
李伏聞言,臉色慘白,渾身發顫,如落冰他明白,此次許都群臣有大半將被屠
賈詡、宣夜、易中淞則是陰冷一
李伏離開大殿後,忽听身後傳來一道聲音︰“李天師請留”
李伏回頭,見宣夜走近,便道︰“石道長有何貴干?”
宣夜道︰“李天師難道不奇怪嗎?許都之事,與李天師無為何曹操要請李天師入殿商議?”
李伏不願與宣夜糾纏,便冷聲道︰“你想說什麼?”
宣夜道︰“剛才殿上已經很明顯了,許都夜火乃曹操一手策劃,目的便是給他一個屠戮漢臣的借此事他已謀劃在胸,適才在殿內商議,不過是試若是天師道有異動,後果如何,您該知”語罷,沒有理會李伏,邁步離
自張魯死後,對于宣夜來說,天師道已是縴芥之疾,根本無需多因此,她根本無需出手針對,只許只言片語,將其震懾即
李伏望著宣夜離開的背影,嘆了一口氣,沉默不
張魯向曹操投降後,天師道徒被賜官加爵,看似重視,實則不過是想利用天師道的讖緯之術,暗爭天命,為其將來篡位煽動輿等到曹操篡位成功,為防有人步曹操後塵,曹操必然會打壓五斗米
並且,此時佛教已傳入中原,雖說此刻中原禁止信佛,但李伏知道佛門的輪回之說對蒼生有太大的誘惑,中原人全面信佛是遲早之事,若是天師道遭到打壓,便將無法壓制佛而佛教一旦盛行,眾生平等之說將摧毀孔子的華夷之辯,慈悲為懷之論則將摧毀支撐華夏數百年的秦漢雄因此,哪怕明知是不可為之事,道教也必須竭盡全力,不給佛教絲毫可乘之
李伏雖是張魯親傳弟子,卻無習武天賦,一身修為不及其師三成,根本無法與宣夜相因此,天師道此時必須隱忍,許都漢臣遭到屠戮,他們必須視而不見,方可自至于離恨天、宣夜他們,天師道根本無力應對,只得寄希望于諸葛亮、李意期二
且說待得公孫塵返回許昌城,打听到京兆金 、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已被處斬,而曹操又命漢都許昌群臣趕到鄴公孫塵覺得事有蹊蹺,便立即趕往鄴
在鄴城宮城正門,有崇樓五座,以游廊相連,東西各有一闕亭,飛檐如翅翼,似是五鳳,俗稱五鳳
在五鳳樓前方,自漢都許昌趕來的文武百官靜默而立,溫和的清風拂過,眾人本應是心曠神怡,此刻卻是瑟瑟發只因樂進統領數千衛兵分列百官兩側,氣勢森
在百官前方,一道低矮卻霸道的身影傲然而立,眼神睥睨,神色乜然,讓人不寒而栗,正是魏王曹
曹操自小便極富膽略,十歲時便曾在譙水擊退鱷此刻站在五鳳樓前的文武百官,見了鱷魚都會嚇得瑟瑟發抖,見了殺人如麻的曹操,自是更加毛骨悚然,如遇死
曹操望著滿朝文武,如視螻蟻,道︰“漢都許昌夜火焚天,當晚救火者,站在左側,未救火者,站在右”
眾官先是互相打量,隨後便戰戰兢兢地挪步站
無論是救火者還是未救火者,都不能說明有謀反之曹操讓百官根據救火之舉站隊,荒謬無比,但了解曹操的人都知道,荒謬的背後,暗藏的是無盡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