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氣候寒冷干燥,加之中原處于自然災害爆發期,各種災難相互疊加,影響甚其中,中原經歷旱災有五十九次,地震有六十四次,蝗災有三十九次,洪澇、大風、冰雹等更是不計其
然而,比這些自然災害更可怕的是,在東漢時期,爆發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瘟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中原十室九空,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合門而亡者,不勝枚舉,舉族而喪者,不可勝數,慘象空
建安七子中的陳琳、劉楨、徐干、應 、王粲均死于瘟張仲景家族原有兩百余人,但自漢獻帝建安元年以來,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便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便是死于瘟
而這場瘟疫,正是沿著絲綢之路從拂 傳入,中原飽受瘟疫肆虐,而拂 亦有數千萬人死于瘟疫,帝王維魯斯和馬可•奧勒留均因感染瘟疫去世,拂 陷入五帝之面對瘟疫,拂 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克勞迪亞斯•蓋中原則出現了醫聖張仲
眼見瘟疫荼毒,張仲景內心悲憤,痛恨肉食者的尸位素餐,將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之中,“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潛心研究瘟
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南陽亦曾發生瘟疫,許多人因此喪諸葛亮曾隨其師父司馬徽對抗瘟疫,期間結識張仲景,二人後成君子之公孫塵亦是在這場瘟疫中被諸葛亮收
在南陽瘟疫解決後,張仲景行醫游歷各地,將自己對傷寒癥的研究付諸實踐,進而不斷改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不朽之作《傷寒雜病論》現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最有影響的醫學典
公孫塵此行,便是奉諸葛亮之命,尋找張仲景,向其求取《傷寒雜病論》,以便諸葛亮應對瘟
張仲景隱居于宛城白河旁的一間普通草公孫塵來到草房,見到張仲景,只見其容貌憔悴,青絲已白,眼神頗有疲憊之
公孫塵知曉其是為治療瘟疫而操勞過度所至,心生悲意,但沒有多言,奉上諸葛亮親筆書
張仲景見其奉諸葛亮之命而來,不敢怠慢,將其請入密室,道︰“原來少俠是奉孔明之令而來,其現下如何?”
公孫塵道︰“先生一切安晚輩來此,是奉了諸葛先生之令,向前輩求取《傷寒雜病論》摹本,以便應對瘟”
張仲景微微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個卷軸,道︰“請務必將此卷軸完好無損地交給孔”
公孫塵見卷軸泛黃,顯然時日已舊,但韋編嶄新,似是更換不久,頓覺有異,道︰“先生,這是……”
張仲景道︰“這是原”
公孫塵忙道︰“晚輩此行僅是求取摹本,原本集先生太多心血,我豈能帶走?若是前輩無摹本,待晚輩將此卷軸謄寫,便將原本奉”
張仲景道︰“不必了,你帶離此卷軸離開後,我便要離開此地,到他處隱居,你也莫再尋”
公孫塵不解張仲景深意,剛要發問,便听張仲景繼續道︰“在你來之前,孔明早已對我仙鶴傳尋問徐州瘟疫一事,我當時已將所知盡數寫在回信但近幾日又有新的猜測,我且告訴你,你轉告孔”
見張仲景語氣嚴肅,公孫塵鄭重的點了點頭,道︰“晚輩明白”
張仲景理清腦海中的思路,道︰“孔明對徐州瘟疫一事特別在意,原因在于其本定居于徐州,後曹操屠戮徐州,孔明為躲避戰亂,逃離徐州,期間險些喪命,幸得劉皇叔相救,方免于”
公孫塵道︰“曹操此人虛偽至極,下令屠戮徐州,給出的理由是為父報仇,但背後緣由,自不僅僅是報仇如此簡”
曹操口口聲聲說“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人斷腸”,一副悲天憫人模樣,但屠戮百姓,殺得尸山血海,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卻連眉頭都不皺一其在臨死前曾頒布《遺令》,提出要善待自己婢妾與伎人,結果卻把她們余生都禁錮在銅雀台里,讓她們在自己死後日日給自己的尸體表演歌其口口聲聲,求賢若渴,發布求才三令,但所謂的求才三令僅是官樣文章,而非對人事選拔機制的改革,並且其對人才大肆屠戮,最後將手下人才殺得僅剩下以潁川士人為首的中原望其口口聲聲薄葬,但其陵墓卻是三國時期最豪華的墓
曹操一生將“虛偽”二字發揮到極致,卻被世人稱贊為真性背後原因,便是易中淞之流以春秋筆法顛倒黑
而張仲景、公孫塵對于曹操的虛偽自是看得透徹,但背後吐槽,于事無張仲景也懶得多費口舌,便沒有評判曹操,直接言道︰“單對曹操來說,屠戮徐州,一為發泄私憤,二為鼓舞士但是,背後慫恿之人,其目的可不是如此簡單”
公孫塵道︰“什麼意思?”
張仲景道︰“曹操屠戮徐州,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大量尸體在泗水中堆積,致使水源被污而下游百姓飲泗水河之水,上百個村子相繼感染瘟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很多村子一夜絕”
公孫塵暗罵曹操狠毒,道︰“那慫恿曹操屠城之人的目的便是傳播瘟疫嗎?”
張仲景道︰“雖說是傳播瘟疫,但卻非普通瘟我張氏一脈,經過二十余年的探索,以百余人的性命為代價,發現這場瘟疫的源頭不是中原,而是遠在天邊的拂”
公孫塵道︰“怎麼這麼遠?”
張仲景道︰“因為拂 人與中原人迥異,二者接觸,產生的瘟疫誰也沒見過,更不知道怎麼醫”
公孫塵點頭,道︰“看來孔子的華夷之辯確有幾分道”其不喜儒家,對孔子並無尊崇之意,卻唯獨對孔子的華夷之辯由衷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