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白野蹲在門前石階上刷牙,拿過白榆手中的毛巾,“去把你陳叔找”
“好”白榆踩著風火輪一溜煙就跑沒影
趙汾迷迷瞪瞪的揉著眼,也在白野身邊蹲下刷
“兄長,我是真喜歡白榆,你就將她許配給我”
白野漱了漱口,“喝...呸...你找我沒用,況且,你如今才多大便知道喜歡?那你可知白榆是否也喜歡你?尊重別人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心意,明白?”
趙汾仰起頭細細思量,將口中的沫沫咽下,重重點頭,一本正經的說道,“明白了,兄長的意思是等汾兒長大些再娶”
白野忍不住就是一個頭
“阿郎,你...你找我?”陳六躲在院外,只探出一個腦
白野本都快忘了這茬了,見陳六這般模樣,頓時氣就不打一處
“滾進來!”
陳六猶豫一下,眼見是躲不過去了,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短短的十幾餜路,硬是走出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
一番做作倒是把白野架住了,打也不是,不打嘛,自己又氣,象征性的在陳六大腿外側踢了一
陳六一個趔趄,直接倒地,“哎喲!”,咧著嘴,然後豎起大拇指,直呼,“郎君好腿法!”
白野捂著額頭,腦殼疼,血壓都上來了,“派人去收購一批甘蔗,莊子上擇千畝種上,按一畝3...4石補給佃戶,要錢給錢,要糧給”
陳六一個鯉魚打挺,興奮的說道,都不計較白野又發善心,“阿郎要制糖了?”
“知道還問?”說著一腳陳六的腿上,“還不快去!”
“好 !”
“回來!”白野又叫住陳六,“鐵器坊可有什麼進展?”
陳六想了想,“倒是弄出些好鐵,堅硬非常,可惜,脆了些,極易斷”
白野點點頭,“滾”
“”
關于鐵啊,鋼啊,合金啊,白野不甚了了,到時候也只能給些建議和思路,讓他們繼續折
用過早飯,阿九趕著車,白野在車廂中檢查著趙汾的學習進
奈何,有白榆珠玉在前,趙汾的天資就稍微沒有那麼驚世駭俗
這才附和常理嘛,白野自我安慰
清湖書院除了除夕春節,就沒有放假一
才入青甸園,白野幾人就下了馬
莊子上的孩子都是自己步行上學,也有大孩子牽著小孩
同時,書院也並不阻止有人旁听,因此,有不少大人也會趁著農閑前來听
只是由于上次的刺殺事件,莊子上依舊不讓外人進
白榆告辭去整理莊子上的賬目,春耕前要采購的東西不
“你自己上學去吧,為兄四處逛”
趙汾行禮告
經過一年的發展,如今的青甸園已經有了社區的雛形,人們的臉上神情也不再麻木,處處充斥的生
“東家回來啦!”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稀稀散散的人群一下子聚集過
白野揮揮手,笑著讓眾人各忙各
“哥”唐婉的眼中滿是驚喜,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鬢如蟬,跑到白野近前,“幾時回來的?”
“昨日傍晚,怎的這般早?”白野理了理唐婉的長
“婉兒正式拜師易安先生,如今給林師當秘書”小丫頭仰著頭,一副快夸我的模
白野眼皮直跳,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才女不假,可那也是第一女流氓啊,“呃...李師才情自古少有,不過,有些行為習慣可不興學啊?”
唐婉有些疑惑,不過還是听話的點點
“走,帶我去看看林”
如今青湖書院的夫子,主要還是陸家的族老,至于另一所,至今還沒有命
兩座書院都是依湖而建,景色極
林松孫坐在湖邊,周圍坐著十余個弟
見白野到來,眾人紛紛起身行禮,“見過小夫”
白野點點頭,“沒打擾你們上課吧?”
林松孫招招手,“今日還沒開始呢,快”
白野拱手一禮,從袖中掏出個小瓷罐,“林師今日有口福了,這是學生從官家那兒討要的建安茶,品一品?”
“哦?那是該嘗”林松孫撫須笑
“哥哥,我來”唐婉上前接過,開始煮水煎
“喲?終是我們女子只配煮茶不配喝了?婉兒也太乖巧了些,該讓你家哥哥動手才是,他這一走就是三個月,這些個瑣瑣碎碎的事絲毫不”李清照姍姍來遲,嘴倒是極
白野尷尬的起身行禮,“辛苦李師,終是皇命難違,過幾日,學生命醉賢樓送些玉露過來,聊表歉”
听到有酒,李清照這才作罷,三人一同落
白野率先開口問道,“林師,李師,今日的議題為何?”
林松孫搖頭道,“本欲討論世間的”
“學生此次出行,心中有惑,不如,今日議一議?”
“呵,能讓你白大朗疑惑之事可不多,老身倒是好奇的緊,你且說”
下面的學子已經開始準備筆記
白野正襟危坐,“何謂禮?”
林松孫皺眉道,“議題太大,過于寬泛,長風不妨直”
白野緩緩開口,“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何解?”
李清照眸中異彩連連,她出身本就極好,這個問題既是大宋的祖制,也是弊病,故而難
林松孫沉默許久,微微嘆了口氣,“說來可笑,自古讀書最忌望文生義,所謂刑不上大夫,意指需要顧及士大夫顏面,不施五刑,士大夫應自知廉恥,自裁謝罪,絕非逃脫責
禮不下庶人,禮法繁瑣,庶人忙于生計,而少有教化,故而不能以禮苛”
白野追問道,“若士大夫不知廉恥,又當何解呢?”
林松孫苦笑連連,“長風又何必難為老夫?若此事可解,我朝又何至于...哎...”
李清照也是搖頭不
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為既得利益者,怎可能放過這個bu
白野喝了口茶,幽幽說道,“若是齊之以刑,可解否?”
林松孫大驚,“長風欲行法家之道?斷不可取!暴秦之禍歷歷可數,萬萬不”
法家所謂的法治與現代意義上的法治完全是兩回
現代法治的基本原則就是只禁止行動,不禁止思想和言
而法家的思想,無視民權,慘無人道,專制獨
管仲曾有規定,任何人都不允許改行,農民的兒子只能種地,工匠的孩子只能做
任何人不得自由走動,農民和農民住一起,商人和商人住一
若按法家的思想,一個國家是不允許有言論自由
《韓非子》有記載,禁jian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
在法家的統治下,既不能亂說亂動,也不能胡思亂
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
百姓只能看官府下達的政令,不準看其他的書,甚至都不需要讀書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
韓非的這句話又極為符合現代法治社會中的公平,公正,公
法家的理論好比將一個國家設計成一台機器,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是這台機器上的零
皇帝只要按一下開關,機器就能自主運行,哪個零件壞了,換掉即
法家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制度永遠比人來的可
再對比儒家,以現代的眼光看,等級制度當然是不好
實際上卻又無可避
回到刑不上大
換個角度看,也就是要求君子有榮譽感,主動承擔責任,以體面的方式謝
自家先生當年因為淮西戰略失誤,主動辭相,張浚因為淮西兵變,同樣自動辭
只是孔孟之後,這個禮,漸漸開始變得形式化,失去了實際意義上的效力,因此,刑不上大夫變成了士大夫逃避懲罰的理由,或是說借
再引申,大夫和庶人的政治身份,大夫就好比是干部,庶人就相當于普通百
刑不上大夫,大夫違法,首先要革除官職,將其廢為庶人,而後再判
若是有重大貢獻,則會視所犯之過,酌情判
只要是人,就會有三六九
德治與法治相結合,如果德治沒有相應的律法規定,那就是放屁,世上不缺不要臉
士大夫們可以享受身份所帶來的地位,同時,也必須恪守相應的準則,以及承擔相應的責
至于百姓,只要不違法,放心大膽的為所欲為,卻也不要再奢求什麼和士大夫同等的地
與其遮遮掩掩的說著人人平等,不如直接等級分
並不是沒有上升渠道,若想成為人上人,就忍常人所不能
白野起身,對著林松孫和李清照鄭重一禮,“請林師,李師為《禮記》重新做”
從上至下改變是不可能了,那就讓這個時代的人看看什麼是輿論的力
本章完)
ps︰第四版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