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同泰寺,是一座在建康城中頗有名氣的建不僅因為它是千年古剎,也不僅僅因為它是佛修在當今修行界僅存的幾座寺廟,而是因為它在俗世民間無可取代的傳奇
相傳蕭帝自海外引入佛修,初時步履維艱,遇到了不少阻礙,直到中年才略見成而蕭帝在位的末期,不知是常年受佛修理念燻陶,還是為了推進其在南朝更進一步,他竟然以帝王之尊,四次舍身同泰寺
雖然每次都被群臣成功贖回,可卻成為了老百姓津津樂道的談資,流傳千年不甚至有傳聞稱,蕭帝死後並沒有葬入皇家陵園,而是歸于同泰寺
這等只有在小說話本中才能听到的故事,盡然真切的發生在皇城旁的一座寺廟中,這讓那些想要窺探帝王家事的百姓們趨之若
一時間同泰寺人流如潮、香火鼎尤其是在蕭帝過世後的十余年,慕名來瞻仰天子遺容的百姓更是踏破了同泰寺的門
可惜隨著南朝修行宗門的打壓和俗世帝王的改朝換代,佛修的漸漸落寞也讓盛極一時的同泰寺歸于寂如今能被世人提起的,便只有寺內恢弘的殿宇以及蕭帝軼
摯啟與陶真站在北城一座人為堆砌而成的小山上,看著這片佔地極廣、卻滿目老舊的寺廟,感受其蘊含的莊嚴與古
常年封閉的大門年久失修,落漆之後略顯斑駁,一旁半掩的側門無人看守,偶爾有幾個虔誠的信徒進門後不時傳來一陣陣悠遠的誦經聲,听不出是稚子修身,還是長者授
“師兄,你來同泰寺作甚?”
“找些東”
“你不會是想找個老和尚給你剃度吧?”
看著這張陌生皮囊上一本正經的神情,摯啟有些哭笑不兩人在門前等了許久,一直思量著要不要從無人值守的側門直接進
他與陶真既不是信徒,也不是弟子,說不得還要在寺中惹些麻煩,這樣堂而皇之的走進去,是不是太過肆無忌憚了?
正當兩人猶豫不決之時,眼前這扇看似封閉了多年的大門突然緩緩開在打開了一道可供兩人同行的縫隙之後停了下來,然後一個健碩的身影從門縫中慢慢出現在兩人眼
“阿彌陀佛,兩位施主,有”
這是個剃度受戒,須發皆無的僧人,看上去中年模僧袍襯里,外裹袈裟,喊了一聲佛號之後,站在一旁直直的看著摯啟兩
準確的說是看著摯啟,只在余光掃過之時瞥了陶真兩摯啟在他灼灼的目光中並沒有看到傳說中佛修的古井無波,反倒是發現了一縷燃燒的火
“大師自寺中來?”
“自寺中”
“欲下山去?”
“為施主而”
“為我而來?”摯啟愣了一“我想入寺,大師欲何為?”
“貧僧想與施主論佛”
“許多年前就有人告訴我,和尚是喜歡講道理論完便不阻我?”
“攔不住自然就是不可為
“可我不懂佛法,又該如何論?”
“世人皆有佛性,只需洗盡塵垢,袒露本心,自然能懂佛理、論佛”
“大師在勸我遁世出家?”
“佛門容不下施”
“大師不願我出家,我也沒想過出家,此番入寺中皆為世間無常大師既然出世已久,為何還要阻我,沾染這因”
“施主既知無常苦,自然也知道佛法亦世世間無常苦,也可成永恆”
“大師有求在世間,我便是那因?”
“施主果然佛性昂”
“大師佛身不滅,本心無塵,涅�何需再假于外物?”
“世間事若有果,便可不問因,佛門亦如昔日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世人皆嘆其佛力精深,卻無人贅問他為何不凌空虛渡,要借蘆葦而我若涅�成就極樂天,又有何人會逐本溯因”
“那大師打算以何理與我論?”
“舍身成義之”
“舍我身而成他人之大師說佛門不容我,卻讓我在佛門前舍身,此理說不”
“佛理可通世間佛門眾人可舍,世人亦可”
“不舍不舍,不舍得,舍不得,不講理當如何?”
“自然是想些辦法讓你講”
“我以為佛門只是講道理,不動”
“世人多是淨心蒙塵,佛性不顯,必要時也要用些非常手”
“打贏了便不用講道理了?”
“理便是理,貧僧贏或者輸,理都還是輸的是我,並非是我講不過,自有更厲害的人來”
“和尚還真是喜歡講道”
“我贏了是否能入寺”
“自”
“這才是好”
摯啟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童年在何書生書鋪中看得那些雜書,如今會派上了大用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即便是眼前這個身披袈裟、德行頗深的僧人,在道理說不通的時候,也會與人大打出最讓他意料不到的是,他既然還覺得對方說得有幾分道
別人不講理的時候,總要用些手段讓他听完你的道
陶真听著兩人的對話滿臉茫然,不過看到這位中年僧人褪去袈裟,束起袍袖,立馬明白兩人是要打起來
“師兄,你可是傷剛”
“放心,大師心善,就算我輸了也不會傷我”
“你打架就從來沒有不受傷的時”
“這次不會!”
摯啟說完飛身而上,以指為劍向著合掌的中年僧人刺經歷了撕心裂肺之痛重塑的經脈,摯啟迫不及待的想要試試如今的實身後裹著的長劍散發的陰冷氣息也在一旁煽風點火,讓他體內好戰的一面毫無遮掩的釋放出
“咚!”
僧人見著摯啟的劍指接近,沒有移動分毫,只在他即將刺道自己面門之時才舉掌相指、掌相交發出低沉的觸踫聲,摯啟倒飛而回落在原地,僧人原地不動,但雙腳向下陷入了幾
“施主好重的戾氣!”
“大師好強的定力!”
方才隨手的一擊,摯啟只覺得揮手之間,體內的所有氣血瘋狂流轉,片刻之間便將體內的血脈之力匯集到了指不僅能在頃刻間發出雷霆攻勢,還沒有體會到絲毫的經脈撕裂
經脈重塑的摯啟,的確已經可以將血脈修士的優勢完全發一身修為全在己身,根本無需借用天地大勢並與之相合,便可以顯露出堪比高階五行修士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