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亡兒娶妻甚荒唐
一
王家這天熱鬧非凡,姑姑姨母,親朋好友紛紛前來慶賀。家里一派喜氣。王德光自兒子死後,臉上第一次綻放笑容。他夫婦看著親朋好友,看著給兒子糊的高大紙型,心里喃喃而言︰“兒子,你回家啦,今天是你大喜日子,你娶妻,爸爸媽媽高興,從今天起你就真正是大男人啦。可惜你在陰間,不能傳子嗣,不能蔭家厚德,不能陪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你在陰間保家平安,天堂言好。”說完,笑容全無,兩行淚珠滾落,爸爸媽媽的心淒楚無比、難過哀嘆。夫妻二人面對兒子紙糊的型人,一個沒有靈魂,沒有,沒有言語,沒有交流,只是擺設的紙型兒子久久凝望。凝望兒子的紙型人心里有說不出的哀苦︰想別人家兒子娶妻是真正的歡天喜地,我家兒子娶妻是個紙型人擺設在那里。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夫婦二人正想著這不如意的另類喜事,只听外面喊道︰“這鞭炮還放不放?”
“這還用問嗎?人都沒娶來還放什麼鞭炮。”
王德光夫婦听了心里一驚,忙問︰“你們說什麼?人沒娶來?人為什麼沒娶來?媒妁不是已經和女方父母約定好了嗎?為什麼還沒娶來?”他著急地問娶親人,而後又急忙重復問︰“怎麼回事?媒人不是通融好了嗎?”
娶親人高聲說道︰“媒人是通融好啦,可是要娶的新娘死啦!”
親朋好友听了心里一驚。媽媽也吃驚地問道︰“新娘死啦?怎麼新娘會死了呢?”
王德光聞言連連自語︰“怎麼會死啦?怎麼會死了呢?她死了我兒子怎麼辦?我兒子還和誰成親?”
“和誰成親?給兒子再買個媳婦吧!”主持婚禮的人說。
“那是要花錢的。”王德光焦急地說。此時,他心緒煩亂,不知所措。怎麼才要娶進門的兒媳婦又突然死了呢?他不解地自問。自己正為兒媳的死而惆悵不解,突然,他好像明白了什麼,也好像吃了興奮劑,自己一下子高興起來,大聲笑著說︰“對,我兒媳婦到陰間去找我兒子成婚去啦,她知道我兒子孤單,知道我兒子想念她,知道我兒子惦記和她成婚心切,所以自己便先行一步陪伴我兒子去啦。”想到這,他高興無比。
二
而與死鬼父母情緒相反的是秋萍父母。
秋萍父母見女兒逃婚痛心不已。既心疼女兒,又為婚期的逼近而惴惴不安。怎麼辦,王家來娶人怎麼辦?女兒是有婚約的,婚約是不允許毀的。這婚約一旦定下,女兒生是王家人,死是王家鬼。可這活不見人,死又不見鬼、這可怎麼辦?夫婦倆不知所措,王家不能娶到女兒,自家是要吃官司的。為這事夫婦寢食難安。因自己知道,如若吃官司,輕則賠償,重則坐牢。夫婦二人為女兒的逃婚陷入困境,急得在屋子唉聲嘆氣,踱步搔頭。媽媽說︰“怎麼辦?婚期越來越近,咱就要大難臨頭啦。”
此時,爸爸經過一番思考說︰“咱遇事不要慌了神,咱首選要冷靜、冷靜。”他老人家重復地說。而後又說︰“容我好好想一想,我們想個萬全之策,既蒙混過關,又避免禍端。”
“哪有這樣的萬全之策?”
“動腦子,想!”老頭子怒斥妻子。才怒斥妻子,滿臉陰雲瞬間散去說︰“孩子娘,我有招數了。”
妻子听了欣喜若狂,急忙問道︰“什麼招數?”
“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兒子死了還要娶妻、我們何不炸死?就說女兒死啦。”
妻子不安地說︰“人家要看墳墓,要開棺驗尸怎麼辦?”
“那還不好說,她是投河自盡,沒有找到尸首。他王家非要活著見人,死了見尸體就讓他們自己到河里打撈尸體去吧。”
妻子說︰“他們打撈不上來怎麼辦?”
老頭子說︰“傻老婆,他們打撈不上來和咱們有什麼關系?跳河不像跳井,井就那麼小的井底。可這河不一樣呀?這河綿延數千里,河面寬闊,河水湍急,誰知她在哪個位置跳下去的?即便知道跳河的位置,尸體就老實呆在那里等待他們打撈嗎?這豈不成了笑話。告訴你吧,河水這麼洶涌尸體早被河水沖走啦。你放心,他王家也不會打撈尸體的。”
妻子听了老頭子的自編謊言興奮不已。自己拍手稱快重復地說︰“言之有理,言之有理。”並稱贊老頭子說︰“好主意,好主意,真是好主意!就這麼定。”為此,夫婦二人假戲真演終日啼哭,每日沿河尋找女兒尸體,並糊了紙型的女兒留作王家來娶親備用。
三
結婚這天,天還沒亮王家娶親人就來到女方家,女方父母二人抱出女兒的紙型人滿面淚水說︰“你們娶走吧。”
娶親人愕然,說︰“我們是來娶媳婦,是來娶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來娶紙型人的。”
秋萍父母哭訴說︰“我何嘗不想讓你們娶有血有肉的人?那是我的心尖子,老天不作美奪走我女兒的性命,我又有什麼轍?這回好了,她自己跑去啦,到陰間二人成婚做夫妻去了。這樣也省去你們娶她的麻煩。”說著悲咽地痛哭。
“女兒沒了,我們連尸首都沒見到,不知隨波漂到何處?”媽媽痛不欲生地哭著說。而後又說︰“女兒是想亡夫,想早日和亡夫成婚去過甜蜜的夫妻生活,這回永遠在一起啦。她不顧父母的養育之恩和思念之情,就這樣追隨亡夫去了。”話畢,夫婦二人癱軟在地。
娶親人見夫婦二人癱軟在地迅速施救,在娶親人的救助下,片刻夫婦二人身體恢復正常,妻子哀嘆地對娶親人說︰“為女兒糊了紙型人,你們娶走吧!也好讓她公婆看看兒媳的型人為他兒子高興,知我女兒追隨亡夫到陰間和亡夫成婚配去啦。”
娶親人互相看看,只能接受現實。于是,秋萍父母抱著女兒的紙型人送給了娶親人。娶親人抱著娶來的紙型新娘沮喪而歸。
王德光說︰“兒子急了,我們當父母的沒能早給兒子辦婚事,兒子自己劫走了媳婦,好事。我們放鞭炮慶賀,如若不放鞭炮豈不是等同于我們對兒子婚事不祝賀不關心嗎?那樣,我們也不喜慶呀!”于是他大聲喊道︰“新娘到,放鞭炮。”
只听鞭炮齊鳴,二台腳沖天,小掛鞭“ 啪啪啦, 啪啪啦”響個不停。
在鞭炮的慶賀聲中亡兒夫婦的型人被一把火燒盡,婚禮就此煙消雲散,宴席就這樣為一對紙型人而舉辦、而慶賀、而轟散。秋菊父母也逃過一劫。陰間的亡兒不知是樂、是哭泣,還是困惑。
四。
而蘭英出逃卻沒有秋菊那麼幸運。因父母是傳統的老封建,封建流毒在腦海根深蒂固,女兒的出逃本是自救,是好事。可父母為了守“娃娃”婚約,為了信譽,為了遵從封建禮法,卻為女兒的出逃大發雷霆。媽媽哭訴大罵女兒說︰“我怎麼這麼沒德行,養了一個不守規矩、不尊禮教、不守婚約、不心疼父母的閨女呀?人家來娶親,我如何面對?如何向男方家人說呀?我這樣毀了婚姻約定還不是自己抽打自己的嘴巴嗎?我有這樣的女兒真是罪孽呀!”自己邊說邊哭。
為了自己的臉面,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遵守承諾,為了娃娃親的約定,自己寧願犧牲女兒前程,寧願女兒與這特殊的男人去過沒有幸福、沒有歡樂、沒有夫妻情感的生活也不讓女兒逃婚。媽媽不考慮女兒的感受,不考慮女兒內心的痛。一味追求娃娃親的約定,一味追求自己的誠信、臉面及封建的頑固體系、奴役人民的章法禮教。為這,媽媽嚎啕大哭,破口大罵女兒。罵女兒不守家規,不守約定。踐踏亙古不變的章禮。她哭著,罵著,卻絲毫拿不出應對的措施。婚期臨近,母親越發驚恐︰心沒底,行為亂,家沒了模樣。這可怎麼好?夫婦二人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有逃為上策。于是,舉家遠逃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