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

第904章 做客,兩個古怪的研究員,關于69式坦克升星的構想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四條腿的小白兔 本章︰第904章 做客,兩個古怪的研究員,關于69式坦克升星的構想

    在師傅的閨女家里,李愛國也沒有太多好客氣的。

    一邊拉著板凳一邊說,“月華姐,師傅也沒少在我面前提起你,你當年在家的時候,是又當姐姐,又當娘的,家務是一把好手。在廠里面還是技術標兵,我听了後特別佩服,早就想見見了。”

    曹文直媳婦兒身體不好,孩子又多,曹月華身為長姐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在家里待成了老姑娘。

    後來遇到了轉業的呂白山,這才算是結婚成家。

    一邊說,一邊從帆布包里開始掏東西︰“白山哥,月華姐,我這次來得倉促,也沒啥準備的,不過頭一次上門空著手也就太不合適了。”

    李愛國把兩罐子奶粉放在桌子上︰“今兒說來也巧,供銷社里正好來了新貨。”

    曹月華一看是奶粉,當時就覺得太貴重了,想要推辭。

    “月華,這東西特別緊俏,又是愛國的一片心意,咱們先收下吧。”呂白山看看媳婦兒瘦弱的身軀,連忙拉住了她︰“月華,愛國不是外人,這東西咱們家確實派得上用途。愛國,你要是回頭還能弄到,我先在這里謝謝你了。”

    曹月華原本身子就不大好,特別是最近廠里面特別忙,更是連飯都吃不下。

    有了奶粉能補補身子。

    而且,這東西還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有錢也沒用。

    當然了,呂白山身為保衛科的科長,算是廠里面的中層干部了,如果說想要動點小手腳的話,別說兩罐子奶粉了,就算是整箱奶粉也能搞到。

    李愛國又從帆布包里取出一包大白兔奶糖遞給小菊︰“來,小菊,這是舅舅送你的。”

    小菊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多大白兔奶糖,烏黑的大眼楮里充滿了期盼,忍不住吞咽口水。

    但是沒有接,反而轉過頭看向曹月華。

    奶粉都收了,也不在乎這一點了,以後想辦法補回去吧曹月華笑著說道︰“沒事兒,這是舅舅,收著吧。”

    說完,她還是轉頭看向李愛國︰“愛國,以後可不許了,不能把孩子慣壞了。”

    李愛國笑了︰“就是一點小東西,不值什麼錢。”

    曹月華見時間有些晚了,轉身往廚房走去︰“你們先聊著,我去做飯,小菊,你過來幫娘。”

    曹月華和小菊在廚房里忙活,李愛國跟呂白山在堂屋扯起了閑話。

    曹月華的手腳很麻利,片刻功夫就弄出三個菜,一盤子炖豆腐,一盤子青菜,還有一盤子小炒肉,只要有葷菜,就算是規格很高了。

    呂白山從櫃子里取出了一瓶老汾酒︰“這是前陣子我得表彰的時候,上級獎勵給我的,今天咱們就喝這個。”

    接過酒瓶,李愛國順嘴問道︰“白山哥,你干什麼大事兒了?”

    “咳咳,也不是啥大事兒,就是抓到了一個迪特。”呂白山整了整衣領子。

    “誒,我對這種事最感興趣,白山哥,給我講講吧。”

    李愛國擰開瓶蓋,給呂白山倒了一杯酒,端了過去。

    呂白山知道李愛國身份特殊,保密等級很高,再加上這事兒廠里面的人都知道,也沒藏著掖著。

    “前陣子,我們這邊有個送菜工.”

    一听這個,李愛國就想起來了,章隊長好像講過這事兒。

    不過章隊長是從材料上看到的,只知道結果,不了解細節。

    听了呂白山的講述,李愛國不得不暗嘆敵人太狡滑了。

    那送菜工在包頭二十多年了,身份完全沒問題,自打給一機廠三食堂送菜後,表現得規規矩矩的。

    只是這送菜工每次送菜後,都會主動在食堂幫忙,到了飯點還會幫著工人們打飯。

    在外人看來,這送菜工要麼是思想積極,要麼是想要跟食堂的大廚拉拉關系,能把泔水拉回去。

    這事兒本來也沒什麼可疑的,只不過那天正好踫到呂白山看到送菜工在幫工人打飯的時候,注意力不在飯勺上,而是一直在偷听工人們聊天。

    想起這事兒,呂白山免不了感慨︰“這家伙實在是太狡猾了,竟然把偷听到的內容,當做機密消息賣了出去。”

    “白山哥,您果然是老保衛了,就這點細節都注意到了。”李愛國笑呵呵的問道︰“他的上線呢?”

    “那人是供銷社里的一個職工,等我們趕去的時候,自己已經自盡了。”呂白山有些遺憾︰“你沒看到那場面,老慘了,腦花子崩了一地,地上白乎乎的,就跟豆腐腦摻紅糖差不多。”

    這比喻簡直是絕了李愛國隨手夾起一口菜。

    “趕緊吃飯,愛國好不容易來一次,你扯這些事兒干啥。”曹月華听不得這個,一邊捂住了小菊的耳朵,一邊嗔怒。

    “對對對,不提這些了,來,愛國,喝酒。”呂白山尷尬的笑笑,端起了酒杯。

    一頓飯賓主盡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整個過程中肖參謀一直在吃菜,並沒有參與到談話中。

    “這家伙實在是太敬業了.”吃飽喝足,李愛國在呂白山的陪同下離開筒子樓。

    “叔叔,你下次還要到我家來玩啊。”小菊在後面奶聲奶氣的喊。

    沖他們揮了揮手,李愛國一路回到了招待所里,打開房門,一頭扎在了床鋪上。

    來到一機廠的第一夜,在安靜的氣氛中渡過。

    第二天早上六點半,李愛國在激情高昂的大喇叭聲中醒來,先是拎著臉盆子洗漱了一遍。

    招待所跟一般的大院不同,旁邊有兩間屋子是水房,提供自來水和開水。

    接一點熱水,往里面懟半盆子自來水,溫度正好。

    當初知道李愛國要來大西北,陳雪茹知道這邊干燥,特意把雪花膏裝進了箱子里。

    摸了摸雪花膏的瓶子,李愛國猶豫了片刻又放下了。

    這玩意味道太大了,要是讓別人聞到了,會覺得他是個小白臉。

    在後世小白臉能夠吃軟飯,在這年月只能接受鄙夷的目光。

    肖參謀此時也起來了,李愛國跟他打了招呼準備去食堂吃早飯,這時候張坦急匆匆的找來了。

    “愛國同志,你總算是回來了。”

    “張工,履帶方案通過了?”

    面對李愛國的問題,張坦顯得有點尷尬。

    畢竟人家是來制造戰壕挖掘機履帶的,現在卻把人家拉進項目組中,有點使用免費勞動力的感覺。

    不過為了新式坦克,張坦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愛國同志,你們需要的履帶,現在生產車間已經開始制造了,不過因為材料的原因,還需要一陣子才能造好。

    這次我來是有點事兒需要您幫忙。”

    說完,張坦把總工的意見講了出來。

    “幫忙搞坦克履帶?可以啊!”

    出乎他預料的是,李愛國竟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來。

    “太謝謝您了。愛國同志,走,咱們現在就去技術科。”

    張坦心中十分歡喜。

    有了李愛國的三種技術,新式坦克的履帶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一機廠在研究方面,采取了專業化的路線,技術處分為十幾個部門,每個部門分管不同的部件研發。

    張坦所屬的科室名為行動裝置科,專門負責坦克推進系統的研發,涵蓋履帶、懸掛裝置、主動輪等部件的設計與優化。

    張坦是總工,下面有十幾個研究員。

    進到科室內,張坦介紹了李愛國的身份,並且宣布了新式履帶的研究項目定項。

    大部分研究員都表示了支持,只不過也有幾個研究員神情有些難看,其中戴著眼鏡,留著中分頭的年輕人舉了手︰“張總工,咱們的履帶設計已經搞出來了,這個時候更換設計方案,是不是太草率了。”

    “張士奇同志,更換履帶設計方案是因為咱們的原方案,無法滿足新式坦克的需求。”張坦皺了皺眉頭。

    另一個研究員站起身附和張坦︰“張總工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新式坦克是下一代的主力坦克,咱們必須要使用最好的技術方案。”

    說完話,他斜了張士奇一眼。

    這兩人好像有點矛盾啊李愛國習慣性的觀察著現場的情況。

    此時研究員們也開始討論是否應該更改技術方案。

    最終,支持更改技術方案的聲音,壓過了保留原技術方案的那一派。

    “我對于更換方案持保留意見。”張士奇的性子有點驕傲,見沒有得到的大家伙的支持,直接坐了回去。

    張坦是總工,不是政工干部,對于技術員們鬧脾氣也沒在意,隨後把那些研究員召集在一起。

    “咱們新的技術方案采用了三種新技術.現在由愛國同志給大家伙講一講。”

    李愛國知道輪到自己了,把三種新技術的原理講了一遍。

    “其實這三項技術的原理很簡單,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最終的技術方案。”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你們新式坦克參數呢?沒有參數,搞毛線啊!

    張坦也听出來了,他一邊讓那些研究員們先開始研究三種新技術,一邊把李鐵錘請進了辦公室里。

    “愛國同志,坐。”

    請李愛國坐下後,張坦拿出一份資料,遞了過來。

    “這是新式坦克的一些資料。”

    “一些?”李愛國拿過資料看了兩眼,才明白對方的意思。

    上面的資料只有坦克的大概重量,大概的尺寸,大概的布局,並沒有涉及任何具體的參數。

    “老張,你這是信不過我啊。”李愛國將資料丟在了桌子上,點上根煙。

    張坦尷尬的笑笑︰“愛國同志,還請你能夠理解,新式坦克是下一代的主戰坦克,具體的參數是絕密內容。別說是您了,就是我們技術科內的那些研究員們,也都只知道自己應該知道的一些參數。”

    李愛國倒也能夠理解一機廠的做法,畢竟在紅星計算所里,目前也只有他一個人完全掌握了紅星計算機的生產技術。

    “不過,具體的重量還有尺寸,我現在就需要確定,這關系到履帶輪的設計工作。”

    在關鍵的問題上,李愛國並不打算讓步。

    張坦也清楚這一點,站起身拿起搖動了電話,將李愛國的要求匯報給了廠領導。

    “您放心,李愛國同志是值得信任的,對,我明白了。”

    掛掉電話後,張坦看向李愛國︰“新式坦克長度為6.002米,含裙板車寬3.307米,重量大概有三十五噸左右。”

    李愛國聞言,臉色微微一變,這種重量,這種尺寸,至少是一種中型坦克了,難怪一機廠會如此謹慎。

    有了重量和尺寸參數,再利用從系統中花積分購買出來的技術,李愛國有信心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履帶給搞出來。

    離開辦公室前,李愛國突然想起一件事兒,問道︰“老張,剛才提出反對意見的那個研究員.好像名叫張士奇,他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來說,更改設計方案是廠里面的決定,研究員們就算是反對,也不會當場跳出來唱反調。

    “張士奇啊,這人是個人才,就是性子有點驕傲,你別介意。”

    張坦還以為李愛國遷怒于張士奇,連忙把張士奇的情況介紹了一遍。

    張士奇畢業于魔都交通大學。

    這所學校在解放前有個名字︰南洋公學,在當時是國內一流的大學,培養出不少大師。

    張士奇是四八年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畢業,原本打算前往海外留學讀書,後來因為海外的親戚出了變故,就留在了國內。

    他先是在魔都那邊工作了幾年,後來因為技術水平高,被調到了一機廠。

    “張士奇是我們技術科內有名的全才,精通四國語言,機械設計天賦特別高,在以前的工作中立過不少功,就是因為性子太孤傲,不注意團結群眾,所以至今還只是一個研究員。”

    “也許他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吧”

    張坦擔心李愛國對張士奇有意見,猶豫了片刻,補充道︰“有這種可能性,不過更關鍵的是在原本的履帶方案中,張士奇是絕對主力,承擔了大部分工作,現在方案被廢除,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看來這事兒不僅僅是性子驕傲那麼簡單了”

    李愛國給出了一個含糊的評價,又詢問了另外一個主動站起身反駁張士奇的研究員。

    “那人叫做趙清,是從東南一家工廠調來的技術員,學歷和能力都一般,他跟張士奇是老對頭了”

    講到這里,張坦欲言又止,反而激起了李愛國的好奇心。

    “他們都是年輕人,都是從各地來到這邊支援軍工建設的,怎麼關系鬧得這麼僵啊。”

    “其實都是些老俗套了”

    張坦尷尬的笑了笑,他原本不打算把這種事兒講出來,見李愛國一直盯著自己,不得不笑了笑,說道︰“他們都看上了資料庫的一個姑娘,那姑娘跟趙清是老鄉,最開始的時候兩人走得很近。

    張士奇那人來自大城市,見多識廣,還懂一些詩文,就後來者居上了。這不,兩人變成情敵了。”

    “這個趙清其實也沒有什麼大毛病,就是有點小肚雞腸了。”

    原來是情敵關系,難怪趙清會那麼主動的站起來,李愛國也沒在意這事兒,只當是吃了個大瓜。

    隨後回到大辦公室里,帶著一幫子技術員忙碌了起來。

    “愛國同志,剛才的事兒真是不好意思,我也是為了廠里面考慮。”

    “您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說。”

    一進辦公室,剛才還激烈發對更改設計方案的張士奇表現得很積極。

    “客氣了,咱們雖然意見不一致,但是一旦確定了項目,就該齊心協議。”李愛國面對他的熱情,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在分配工作的時候,李愛國采用了常用的辦法,由自己統管設計工作,那些研究員們只用負責分項。

    張士奇舉了舉手︰“愛國同志,您那麼忙,我對于履帶的運動形態有很深入的研究,請求擔任負責整體的設計工作。”

    “具體的設計方案我已經有了盤算,咱們現在缺少的是具體部件的設計工作,張士奇同志,我希望你能把精力集中在誘導輪的設計中。”

    誘導輪用來誘導和支撐履帶,並與履帶調整器一起調整履帶的松緊程度。

    雖然很關鍵,但是誘導輪的技術已經成熟了,只要一個小技術員就能搞定。

    李愛國的安排明顯是將張士奇排除到了項目之外。

    張士奇當時臉色就有些難看了起來,只能向張坦投去目光。

    張坦搞不清楚李愛國的用意,不過此時他的任務是把履帶研制出來,並沒有理會張坦。

    各個研究員領取到相應的工作後,就回到各自的辦公室里忙碌了起來。

    李愛國終于有了空閑時間,他拿出張坦交給他的那份關于新式坦克的“模糊”材料。

    盡管材料缺失了大部分關鍵參數,但李愛國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一眼便判斷出,這款新式坦克正是後世的 69式主戰坦克。

    69式主戰坦克是在 59式坦克的基礎上研發而來,在其研發之初,曾被寄予了極高的期望。

    然而,現實卻給了人們沉重一擊。

    69式坦克研制成功後,與 59式主戰坦克相比,提升並不顯著。

    尤其是在當時,坦克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老毛子,已經大批量列裝性能更為出色的 T64和 T72主戰坦克。

    在 69式主戰坦克定型兩年後,甦聯的 T80主戰坦克也開始服役。

    這就意味著,69式主戰坦克自誕生之日起,便已落後于其他國家同期裝備的主戰坦克。

    69式坦克的火力相較于 59式坦克確實有所增強,它配備了 100毫米滑膛炮。

    但遺憾的是,國內當時並沒有成熟的炮彈生產線,導致彈藥產量極低。

    李愛國前世在軍事期刊上曾看到過這樣一件趣事︰由于炮彈補給不足,為了進行射擊訓練,部隊的參謀親自跑到京城的裝甲兵技術研究所,借了一發 100毫米滑膛炮破甲彈的教練彈。

    參謀將這發酷似實彈的教練彈扛在肩上,乘坐公共汽車來到京城站,購買了當晚的火車票,便大搖大擺地上了火車。

    盡管一路上引來了不少異樣的目光,但並未遇到任何阻攔,一夜之間,便將這個“寶貝疙瘩”順利帶回了部隊。

    由于缺乏足夠的彈藥,無論是專業基礎訓練還是戰術訓練都難以有效開展,這使得 69式坦克的戰斗力大打折扣。

    坦克部隊無奈之下,只能繼續沿用 59式坦克的既定作戰框架,69式坦克的技術特性和戰術特點根本無法展現出來。

    最終,國內僅生產了 150輛 69式坦克,只裝備了一個坦克師。

    後來,105毫米線膛炮逐漸成為我國坦克的標準火炮口徑,100毫米滑膛炮則陷入了無人問津、自生自滅的尷尬境地。

    實戰中,69式坦克防護能力薄弱的弊端徹底暴露出來,而這一先天缺陷根本無法彌補。

    到了八十年代,唯一裝備 69式坦克的坦克師開始分批移交,重新換裝為 59式坦克。

    直到九十年代,我們成功研制出 79式、88式主戰坦克後,才又想起了 69式坦克。

    既然國內已經不再需要,倒不如將其外銷,這樣一來既能賺取外匯,二來還能與其他國家結個善緣。

    原本在國內未得到充分應用的 69式坦克走出了國門,共銷售了將近三千多輛,真正應了“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句話。

    其中,伊拉克一家就購買了兩千多輛,這些坦克被投入到與小朗家及小美家的戰爭中。

    在跟小美家干仗的時候,69式坦克的缺點暴露無疑,損失慘重。

    不過只要想想69式坦克對手是誰就明白了——M1A1,世界上第一種數字化坦克,是標準的三代坦克。

    而69式坦克最多只能算是一代半。

    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搞出的69式坦克,最終沒派上用場,實在是讓人惋惜。

    “69式坦克其實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只要更換主炮,並加強防護,完成升星的話,足以硬抗T72……”

    李愛國反復思索著與 69式坦克相關的種種細節,最終得出了這個結論。

    然而,想要更換主炮,必須先說服廠里的領導。

    相較而言,從加強防護方面入手,或許是更為可行的辦法。

    但具體該如何實施呢……直到下班時間,李愛國依然毫無頭緒。

    在隨後的幾天時間里,李愛國開始在系統里查找跟增加坦克防護有關的技術。

    只是這些技術需要的材料水平比較高,就算是拿出來,也沒辦法大規模生產。

    坦克防護沒什麼進展,履帶的設計工作倒是進展迅速,估計要不了幾天,就能把設計稿交上去了。

    第二天是周末,李愛國一大早到外面的理發店剪了個頭發,帶著肖參謀晃悠著回到一機廠。

    剛走到大門,就听到旁邊的門崗室里傳來一陣聲音。

    “白科長,我要向您舉報,我們科室的張士奇就是迪特,請您現在馬上抓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904章 做客,兩個古怪的研究員,關于69式坦克升星的構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904章 做客,兩個古怪的研究員,關于69式坦克升星的構想並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