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

第840章 老黑回來了,打漁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四條腿的小白兔 本章︰第840章 老黑回來了,打漁隊

    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李愛國在淺眠中驟然驚醒,耳廓微動捕捉到門外異響——那是刻意壓制的腳步聲。

    鞋底與砂礫地面摩擦發出細碎,卻比秋葉飄落還要輕上三分。

    他瞳孔驟然收縮,後背肌肉瞬間繃緊,右手已抄起枕下的五四式手槍。

    赤腳踩在冰涼的地面上,脊椎如獵豹般弓起,屏息貼住斑駁的木門。

    腳步聲在帳篷外凝滯的剎那,他左手閃電般破門而出。

    “逮著了!”鐵鉗般的手掌扣住對方後頸,順勢將人摜進屋內。

    闖入者尚未及反應,膝彎已遭重擊跪地,緊接著太陽穴被槍管死死抵住。

    李愛國右腿膝蓋如千斤頂般壓住對方腰眼,左手嫻熟地摸過敵人周身要害,從對方身上搜出兩把手槍,一把匕首。

    整個過程看起來非常復雜,其實時間也只不過四五秒鐘的樣子。

    等確定對方徹底沒有了翻盤機會,李愛國這才抄起三節手電筒,啪嗒一聲打開。

    三節電池的手電筒在掌中旋出銀弧,強光劈開黑暗時,照出一張齜著白牙的黝黑面龐。

    “老黑?!”

    此時躺在地上的老黑,咧著嘴熱情的笑︰“司機同志,身手又見漲了。不過,麻煩你起來下好吧,肋骨快被你坐斷了。”

    “哎呀,你剛才怎麼不反抗,按照你的身手不應該啊?”

    “我要是反抗了,你會不會下手更重?我想你腰間那把三稜刺一直沒動用吧,我可不想臉上再多出一道傷疤。”

    老黑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

    點上馬燈,昏黃的燈光彌漫整個帳篷。

    李愛國對老黑豎起大拇指︰“不愧是老同志了,做事情就是周密。”

    李愛國並不是故意拍馬屁。

    像剛才的情況,換做一個生查子,手忙腳亂之間,必然反抗。

    在李愛國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這種反抗只能導致一個結果——受傷。

    這種因為誤會而導致的受傷事件,在氣象局內部已經屢見不鮮了。

    點上煙,李愛國也搞清楚了老黑出現在這里的原因。

    這貨跟著老毛子專家組檢查了馬蘭基地的情況,專家組返回了九局在川省的研究所,老黑得知李愛國抵達221廠後,便連夜趕來了。

    “這麼說你故意放輕腳步,是為了防止耽誤周圍其他帳篷里的同志們休息.”李愛國啞然失笑,這還真是見竹篾以為蛇——誤會一場。

    想到竹篾,李愛國突然有個了想法。

    “老黑,你在221廠工作有段時間了,知道哪里能找到竹篾和吧?”

    “竹篾?”老黑抽著煙愣了神,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那好,今天咱們去抓魚!”

    外面的天不知不覺的亮了,李愛國正準備跟老黑去尋找竹篾,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

    來者是李局長的警衛員。

    “愛國同志,抓魚的事情估計要放在下午了,外貿部門送來了一批黃豆,李局長親自去接車了。”

    提起外貿部門,警衛員忍不住感慨︰“從去年開始,咱們這邊的物資供應越來越緊張了,有很多工人都吃不飽,好在外貿部門及時從海外采購到了糧食,要不然真要出大事兒。”

    釣魚推遲到了下午,正合了李愛國的心意。

    警衛員離開後,李愛國拎起鋁飯盒正準備去食堂打飯。

    他抬頭時正撞見周筱夢掀開帳篷簾子。

    姑娘的臉被冷風吹得泛紅,手指揪著軍裝下擺的褶皺,身後的劉虹憋著笑推了她一把。

    這位昨天還暈倒在工作中的姑娘,補充了營養之後,臉色已經好多了。

    “那個.魚特別香!“周筱夢從兜里掏出個用手帕包著的鋁飯盒,指尖被熱氣燻得發紅。

    她突然發現角落里擦槍的老黑,聲音頓時低了下去,“我我就是來道個謝.“

    李愛國接過鋁飯盒,順手將手帕還了回去。他摸了摸後腦勺︰“客氣了,周同志,咱們都是階級兄弟,本該互相幫忙,要是沒別的事情,我們要去食堂吃飯了。”

    “那,那好吧總之謝謝了。”周筱夢倒退著往外走,差點被帳篷繩絆倒。

    老黑叼著卷煙湊過來,盯著她同手同腳的背影直樂︰“愛國,這姑娘看你時,眼仁兒比56式瞄準鏡還亮。”

    “呵,幾天不見,你這老山參倒會品茉莉花茶了。不過,你老光棍這麼懂!咋還不結婚呢。”李愛國披上棉襖,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老黑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涼水︰“哎呀,這涼水喝著真剌嗓子!”

    三十米開外,周筱夢的膠底鞋正碾著戈壁灘上的碎石,劉虹突然拽住她的衣襟。

    “筱夢,去之前,我不是給你出了主意,讓你幫著洗衣服嗎?”

    “.劉姐,我跟火車司機同志真沒什麼,只是想感謝他,再說了那里還有別人,多不好意思啊。”周筱夢的腳在砂礫上擰了幾圈,似乎要看看下面是不是像石河子那邊一樣有石油。

    晨光將她燒紅的耳廓染成戈壁落日。

    “你啊.就在這里騙自己吧。”劉姐的手指頭在她光滑的額頭上戳了下。

    兩人有說有笑的回了趟住處,端著搪瓷盆子準備排隊打水,卻發現今天的水車沒有到。

    “不應該啊,現在已經六點多了,水車呢?”

    “還有.以往那些排隊打水的人呢?”

    就在兩人納悶的時候,二廠的一個熟人笑著解釋道︰“你們還不知道吧,四廠的工程師們給水管加裝了那啥電熱,就算是最冷的天,水管也不會上凍了。”

    “呀,這可是大好事,咱們再也不用冒著寒風排隊了。”劉虹興奮的瞪大眼︰“四廠的工程師們可是做了件大好事兒。”

    水龍頭突突冒著清水,工人們、技術員們、戰士們端著搪瓷盆子,只用花不到五分鐘,就解決了以往需要半個小時才能解決的問題。

    *****

    正午的戈壁灘上,朔風卷著沙礫抽打在吉普車鐵皮上。

    李愛國瞄了眼腕表,十二點三十分的指針在表盤上微微顫動。

    他熄了火,盯著五公里外221廠總廠方向騰起的塵煙。

    兩根向陽花煙蒂碾進砂礫時,兩輛軍綠色車輛撕開熱浪疾馳而來。

    “愛國同志,久候了。“李局長的吉普車尚未停穩,車窗里已探出半截身子。

    駕駛座後的三名警衛員腰桿筆直如槍,後方卡車上站著七八個精壯小伙。

    李愛國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十條小貓魚,李老哥,您還真是釣魚高手。”

    “.”李局長沉默了足足五秒鐘,看向警衛員︰“開車!”

    車隊呼嘯而去。

    李愛國一腳油門踩下,吉普車跟著車隊朝著戈壁灘的深處奔馳。

    一路上,老黑都在犯嘀咕︰李局長怎麼成了愛國的老哥了?

    不過老黑身為特殊部門的同志,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所以一路上把這些事情埋在心底。

    距離221廠最近的一條河是甘子河,這季節甘子河上雖然凍了一層厚厚的冰。

    李愛國下車的時候,李局長已經帶著那幫子警衛員在河面上砸開了一個洞。

    兩個警衛員用手把洞里的冰塊撈上來,然後把兩個鉤放到湖水里,蹲在那等著魚吃鉤。

    “小趙和小王是警衛隊里釣魚水平最高的,李老弟,今天你就等著吃到美味的魚吧。”李局長跟警衛員們找來干柴,升起了一堆篝火,一邊烤火,一邊等著魚上鉤。

    只是李局長的臉色很快就黑了下去。

    只見小趙和小王花了兩個窩頭,等了足足個把小時,魚漂一動不動。

    “也許今天魚兒都吃飽了.”李局長有點掛不住臉面。

    李愛國嘴角微微上揚,調侃道︰“嗯,魚兒是遇到打窩仙人了。”

    “啥是打窩仙人?”李局長一臉茫然,這還是他第一次听聞這個新奇的詞語。

    “就是那種專門給魚送餌料的好心人。”

    “.”李局長頓時語塞,感覺又被這小兄弟給調侃了一番,可看著這不爭氣的釣魚成果,實在無從反駁。

    畢竟,這些警衛員們大多自幼便投身隊伍。

    在艱苦的訓練和任務中成長,壓根沒機會接觸釣魚這項活動,水平有限也實屬無奈。

    “不著急,不著急.釣魚要心平氣和。”李局長一邊抽煙一邊安慰自己。

    他抬起頭,卻見到李愛國和老黑回到了吉普車旁,從吉普車的後備箱里取出了四個竹簍和幾根鋼 。

    “李老弟,你這是?”

    “釣魚!”

    李愛國說著話,沿著河岸找到了拐彎的地方。

    這里水流相對湍急,河面上雖然也結了冰,但只是一層薄薄的浮冰。

    李愛國毫不猶豫,迅速脫掉鞋子,挽起褲腿,一腳邁進了河水中。

    刺骨的寒意瞬間襲來,他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心中暗自叫苦︰這河水里還真是夠涼的啊。

    鳥為食亡,人為魚冷,為了改善伙食,咱李愛國決定忍了。

    他從老黑手中接過竹簍,這竹簍是老黑特意找篾匠出身的工人制作的。

    大竹被剖成長長的“經向”篾條和稍短的“緯向”篾條,十字交叉編織成巨龍狀的竹簍,分量特別沉重。

    李愛國雙手吃力地抬起竹簍,河水湍急,腳下一滑,差點一頭栽進河水里。

    就在這時,一雙手從旁邊穩穩伸過來,一把從後面高高舉起了竹簍。

    李愛國回頭一看,驚訝地說道︰“李老哥,你怎麼也下來了。”

    李愛國看到李局長把竹簍高舉過頭,把自己的腦袋從空格處擦著雙頰耳邊套進去,頭在籠內,把水籠小心放在雙肩上,他一時間竟然有點恍惚。

    這可是九局的局長啊。

    “李老弟,你這是準備用竹簍抓魚吧?”李局長此時已經意識到了李愛國的用意。

    “釣魚確實能陶冶情操,卻填不飽肚子,我看這河里的魚挺多的,用竹簍應該是個好辦法。”

    兩人說著話,合力將竹簍按在了水下面,老黑趁機把鋼 順著竹簍的口夯進了河底。

    一番忙碌下來,幾人都凍得渾身瑟瑟發抖。

    特別是李局長,雖然還不到五十歲,但這些年常年在戈壁灘上奔波忙碌,身體早已不如往昔那般硬朗。

    出了水之後,他連連打了幾個噴嚏,身子微微顫抖。

    “局長,您趕緊穿上褲子。”警衛員遞過來棉褲。

    李局長擺了擺手,說道︰“別忙,等會我還得跟李老弟一塊下河檢驗成果,這一脫,一穿,更容易著涼。”

    警衛員清楚李局長的性子,也不敢再勸了,將篝火升得旺旺的。

    于是,河邊就出現了一道奇景,只見三個頭戴氈帽,身穿厚棉襖,卻光著兩條大腿的家伙,蹲在篝火邊撅著屁股烤火。

    幸好這里沒有人路過,警衛員們也都是男同志,要不然的話,非得被人喊“抓流氓”不可。

    戈壁灘上的群眾大多不吃魚,這甘子河雖然河面不算寬闊,可里面的魚類資源卻極為豐富。

    李愛國的手還沒烤干,就听到河里面傳來“撲稜撲稜”的聲響,定楮一看,只見一條大魚正奮力鑽進了竹簍里面。

    “誒,趕緊的啊。”一個警衛員眼尖,看到魚後,雙眼放光,興奮得當時就想跳進河里面去抓。

    卻被李局長一把攔住了︰“別著急,我想看看這一個竹簍到底能抓多少魚?”

    有李局長阻攔,那些警衛員們只能眼巴巴地蹲在岸邊,眼楮緊緊盯著竹簍。

    足足半個小時後,看到竹簍的鋼 微微抖動,李愛國知道繼續抓下去的話,竹簍可能要扛不住了。

    “現在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

    當然了,這一次李愛國說什麼都不讓李局長下河了,而是自己帶著老黑來到了竹簍旁。

    此時的李局長還有點生氣,但是下一秒就喜得合不攏嘴巴。

    只見李愛國雙手“囊中取物”般,伸進竹簍里面,拽出一條足有三斤重的大魚,扔到了岸上。

    “哎吆,三斤!”

    “哎呀,五斤!”

    “好家伙,這條魚該有七八斤了吧。”

    不得不說甘子河看起來不大,里面的魚類資源還挺豐富的。

    四個竹簍被裝得滿滿當當。

    里面有肥美的鯽魚、重口裂腹魚、極邊扁咽齒魚。

    最多的則是一種體表光滑無鱗、身形修長、背部呈青灰色的高原冷水魚。

    據李局長介紹,這魚在甘子河中叫裸鯉,在青海里叫青海裸鯉,應該是湟魚的一種。

    竹簍里面的魚大部分都被丟到岸上,李愛國看到竹簍的底部,還有十幾條小貓魚,不屑一顧︰“丟掉、丟掉!”

    十幾條小貓魚順著河水,歡快的游走了。

    警衛連的同志︰“.”

    李局長︰“.”

    李局長有些覺得自己小老弟小瞧了,卻找不出生氣的理由。

    特別是,這小老弟也真夠意思,隨後竟然把竹簍借給了警衛員們。

    七八個警衛員沖進河里面,不到半天時間,抓到了四五百斤魚。

    岸邊的篝火旁,李局長將吃剩下的魚骨頭丟進火堆里,火星四濺。

    他取出煙盒,從中抽出兩根香煙,分別遞給李愛國和老黑,笑著說道︰“有了這些魚,晚上能給那些研究員們加道葷菜了。”

    李愛國這會也吃得飽飽的,接過香煙,悠然吸了一口,

    吐出的輕煙中都透著一股愜意和舒心。

    煙抽完了,此時已經將近黃昏,天邊的晚霞將整個戈壁灘染成了一片橙紅色。

    警衛員們手腳麻利地把魚裝進卡車里面,準備返程。

    李局長上車前,看了看李愛國的竹簍子,笑著說道︰“老弟,這些竹簍明天借給老哥哥用下吧。”

    “送您也成,不過,老哥,咱 221廠有上萬人,連帶上職工家屬,足有四五萬人,這點魚熬成魚湯,每個人也不夠喝一口的。”李愛國點上根煙,提醒道。

    “是啊,我也一直為這事兒犯愁呢,老弟啊,我這個局長,每天早晨醒來,第一眼看到的數字,就是這幾萬人的口糧。”

    李局長長嘆一口氣,神色間滿是憂慮,“現在雖然有了進口的糧食,部里面也開始加大對咱們這里的支援力度了。

    職工們基本上能夠填飽肚子,但是在這高原上,搞科研,搞生產,僅僅依靠吃青稞面遠遠不夠。

    有很多不適應環境的職工累暈在工作一線。”

    說著話,李局長停頓了一下,目光看向李愛國,繼續說道︰“昨天,九所一室下屬的力學計算室里,一個從魔都來的女研究員就因為營養不足暈倒了,還是你把魚送給了她。”

    好家伙,這李老哥看上去大大咧咧,沒想到對 221廠內的事情了解得如此細致入微李愛國心中暗自腹誹。

    李局長接著說道︰“我們也曾想從外地調一些肉食,但是你也知道,外面的鮮肉運到這里的代價太大了。”

    “咱們可以成立打漁隊啊。”李愛國不假思索,拋出了早就想好的想法。

    “打漁隊?”李局長皺了皺眉頭︰“這甘子河也不大,就算是找幾十個人打漁,抓到的魚也遠遠不夠全廠職工的需求。”

    “甘子河不大不是還有青海湖嘛。”李愛國扭頭看向遠處。

    李局長頓時來了精神,拉開車門︰“李老弟,走,你跟我一塊回去,路上咱們好好聊聊。”

    在疾馳的吉普車上,李愛國將 221廠在後世經過數年摸索,才總結出的寶貴經驗,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

    “為了自力更生,籌備物資,解決吃飯問題,咱們可以成立一個農副處,農副處從職工中召集一批有打漁經驗的職工,成立一個打漁隊。”

    “現在天氣冷,甘子河和青海湖都結了冰,但是在河水入湖口,肯定沒有結冰,咱們可以把打漁隊派遣到那里去。”

    李局長聞言,眼楮亮了︰“這倒是個好辦法只不過如此大規模的捕魚活動,僅僅依靠竹簍是遠遠不行了。”

    李愛國接著說道︰“可以用機帆船,下網捕魚,我在南方見過這種捕魚辦法,魚多的地方,盤機把網拉上來,一網就能打上千斤魚。”

    “三分廠專門生產機械,五分廠里有木工和油漆工咱們可以自己造船。船要造得很大,這樣才能抓更多的魚”

    看著李局長在那里掰著手指頭認真計算,李愛國心中一陣唏噓。

    在後世,因為外部糧食供應短缺,這里的情況更加艱難。

    正是李局長帶領著農副處的同志們,在青海湖邊日夜苦干了四個多月,建造了兩艘載重量高達五萬斤的機帆船,才成功解決了燃眉之急。

    事實也證明了李局長的先見之明。

    青海湖面上風浪巨大。

    正是因為船大,打漁隊才能在隨後的半年時間里,將青海湖里的魚源源不斷地送到 221廠,為那意義重大的“種蘑菇”工程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沒想到來到這個年代,李局長一听到李愛國的建議,第一反應依然是要建造大船。

    “等我回去,就找老宋他們商量。”李局長越籌劃,越覺得打漁隊的事兒靠譜,這主意就像是他自己想出了一樣。

    李愛國再次提議︰“我看戈壁灘上的野狼不少,除了打漁隊,咱們還可以成立打獵隊。”

    聞言,李局長猛地抬起頭,脫口而出︰“小老弟,你怎麼知道我剛剛想到了打獵隊?”

    李愛國︰“.”

    ******

    就在李愛國滿載而歸的時候,九局九所的計算室內也迎來了關鍵性時刻。

    伴隨著一個個數據結果從計算器里蹦出來,周教授的神情越來越緊張了。

    只要最終結果出爐,那麼他們關于“種蘑菇”的基礎理論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此時,九所一室的最高領導鄧主任也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到了計算室內。

    他看到幾個教授正在將結果認真記錄在本子上,便悄悄站在一旁。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伴隨著黃晉教授輸入了最後一個方程,按下了解方程的按鍵,木板上的霓虹燈組成了一個數字。

    “總算是計算出來了!”現場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鄧主任也忍不住舉起手跟這些教授們一塊歡呼。

    然而,就在這歡樂的氛圍達到頂點時,一道突兀的聲音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打破了這份喜悅。

    “這數據錯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840章 老黑回來了,打漁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840章 老黑回來了,打漁隊並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