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

第739章 津城港之行,李愛國的擔憂,隨車吊升級為軌道起重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四條腿的小白兔 本章︰第739章 津城港之行,李愛國的擔憂,隨車吊升級為軌道起重機

    記掛著前往津城港檢查行車路線。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李愛國便從被窩里爬了起來。

    那輕微的動靜驚擾了小陳姑娘的美夢。

    “愛國哥,這才啥時候啊,您就起了,您不是要坐火車去津城嗎?”

    小陳姑娘迷迷糊糊地揉著眼,還打了個大哈欠。

    “沒錯兒,是坐火車,不過坐的是從大同發過來,到津城火車站運煤的車,這車四點半打京城站過。”

    這年頭兒啊,運煤的火車可比客運火車快多了,這次去港城有急事兒,肯定得坐快的呀。

    小陳姑娘想起身給李愛國弄早飯,讓李愛國給攔住了︰“你接著睡你的吧,黃婧估摸在段里等著呢。到了津城那邊,我隨便對付一口就成。”

    說著,他抄起倆白面饅頭就塞到帆布包里,裝上鋁飯盒,挎著包就出了屋。

    這時候外頭烏漆嘛黑的,院子里安靜得掉根針都能听見。

    李愛國把衣領子往上攏了攏,推著自行車就往大院外頭走。

    剛出大門,就跟一個黑不溜秋的影子撞了個滿懷。

    那影子嚇得一哆唆,腿都軟了,差點一屁股坐地上。

    等認出是李愛國,那影子還後怕呢︰“愛國哥,您咋這麼早啊。”

    李愛國借著月光一瞧,是許大茂。

    許大茂拎著個帆布袋子,裹得那叫一個嚴實,臉上戴著面紗口罩,眼楮里透著害怕勁兒。

    許大茂接過煙尷尬的笑笑︰“家里沒有白面了,我想著去鴿市淘點。

    結果鴿市上壓根就沒有賣白面的,還踫到了巡查的,幸好我跑得快,要不然這會已經被逮起來了。”

    原來是剛被人追,怪不得嚇成這樣。

    “我今兒個要出差,眼瞅著要晚點了,先走了。”李愛國抬手腕看了看時間,顧不上跟許大茂瞎嘮,騎上自行車蹭地就沒影了。

    “火車司機這小日子過得美啊,老能出差……”許大茂嘟囔了一句,抬腿往大院里走。

    腳剛抬起來,突然停住了,猛地一拍腦門子︰“我這榆木腦袋,剛才還想著跟愛國買點白面呢,咋給忘了呢。”

    李愛國騎著自行車來到前門機務段的時候。

    老鄭,劉清泉,還有黃婧的司機組一桿子人已經等在了站場上。

    見李愛國來了,老鄭指了指旁邊已經啟動的火車︰“愛國,這車是奔哈市去的,能把咱捎到京城站。”

    這次去津城,為了把行車路線查個底兒掉,兩個包乘組全體成員都出動了,李愛國正愁怎麼去京城站呢。

    這會子想來,自己也是瞎操心,火車司機還能找不著去火車站的火車?

    兩個包乘組一共六個人,上了火車頭,一路呼呼地就到京城站了。

    運煤的過路車還沒來。

    李愛國他們等了足有大半個小時,管列車調度的調度員才急急忙忙跑來,告訴他們能上車了。

    運煤車的楊司機正好來自津城鐵路分局。

    得知他們是要去勘察津城港的鐵道線路,立刻借助司機樓里昏暗的燈光,認出了李愛國。

    “喲,這不是李大車嘛,怪不得到上一個扳道站的時候,分局就通知我一定得在京城站等你們上車。”

    楊司機成天跑運煤的線兒,說話帶著股子煤車司機的豪爽勁兒,辦事也特痛快。

    當時就讓司爐工拿了幾個苞米棒子放在爐膛上烤,沒一會兒,香味就出來了。

    李愛國這一通折騰,肚子還真有點餓了,也沒客氣,接過來就啃。

    就是這苞米棒子不經餓,李愛國又把白面饅頭放在爐膛側面的鐵板子上。

    沒多會兒,白面饅頭烤得焦黃焦黃的,咬一口,跟鍋盔似的。

    跑過車的都知道攜帶食物,劉清泉和老鄭他們也都各自帶了饅頭,飯菜。

    不到片刻功夫,司機樓內便彌漫起飯菜的香味。

    李愛國恍惚有種錯覺,這司機樓不是司機樓了,變成餐車了。

    嗚嗚嗚.狂吃,狂吃,狂吃嗚嗚嗚……大家伙甩開腮幫子一通吃……

    從京城到津城,客運火車得走五六個小時,運煤車就用了三個半小時。

    運煤車到了津城站,李愛國他們跟楊司機道了別。

    還沒出火車站,就看見津城鐵路分局的張局長帶著好幾十個年輕人過來了。

    “李司機,你們還真是夠準時的。”

    張局長在部里面開大會的時間見過李愛國,距離很遠便伸出了手。

    “時間正好,我們檢修隊的同志馬上就要乘車前往塘沽作業區了,你們是不是一塊去?”

    時間緊迫,容不得耽誤,李愛國便帶著自己的隊員跟隨津城分局檢修隊伍準備前往塘沽作業區。

    出乎李愛國預料的是,這次津城分局沒有動用火車,而是從公交公司調了五輛公交車。

    津城這邊的公交車可有意思了,車頭有個“大鼻頭”。

    到了冬天,“大鼻頭”上得蓋厚棉墊子。

    車門是人力手動推拉的,車身顏色上半截淺,下半截紅。

    這是客車廠 1951年從捷克進口的布拉格卡車改裝的公共汽車,在這時候的國內那可算是最先進的公交車了。

    上了公交車,張局長簡單介紹了檢修情況,李愛國才明白為何不動用火車了。

    原來是津城分局為了保證運輸順順當當的,修完鐵路線又搞緊急搶修,有幾段鐵軌都拆了,火車肯定過不去啊。

    公交車一路疾馳,朝著塘沽作業區駛去,經過海河南岸,穿過了大梁莊,舊大沽修船廠,卡子門、北防波提.最終抵達了塘沽作業區。

    這里有個更精確的稱呼——塘沽9號碼頭。

    剛踏入碼頭區域,一股濃烈的海腥味混雜著機油味便撲鼻而來。

    海風呼呼地刮著,帶著絲絲咸濕,吹得人臉上生疼。

    碼頭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卻又秩序井然。

    碼頭邊,停靠著幾艘中小型貨船,船員們在甲板上忙碌地穿梭著,有的在檢查繩索,有的在搬運一些小型工具。

    岸邊的地面濕漉漉的,布滿了各種深淺不一的水坑,那是海水與貨物殘留液體長期積聚而成。

    “塘沽9號碼頭是去年開始改造的,目前已經完成了海河節制閘工程,完成了一個萬噸級泊位,預計到了61年,能全部完工,到時候塘沽作業區將擁有五個萬噸級泊位。

    這里有五萬平米的庫場,現在作業區的同志已經開始為即將運來的糧食騰空庫場了。”

    張局長把塘沽作業區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遍。

    這年月的塘沽港口主要負責轉運煤炭,碼頭上裝備了自動裝煤機。

    倉庫里還有一種類似後世叉車一樣的萬能平台專門負責裝貨,算是國內最先進的碼頭之一了。

    “原本這次卸船應該由起重機來完成,碼頭上已經規劃好的4台台式起重機,並沒有安裝完畢,一旦糧食靠岸,仍然需要人力裝卸。現在津城的同志已經開始組織人員了。”

    張局長指了指遠處那好幾百個排得整整齊齊的工人、社員們。

    這時候工作組的同志正講注意事項呢。

    這些臨時湊來的工人、社員們因為能參加這麼光榮的任務,都美得不行。

    李愛國眯著眼看了看,鐵軌是能通到碼頭,可離輪船停的地兒有幾十米遠。

    要是大晴天還好說,要是下大雨,光靠人把輪船上的貨卸下來,可不容易。

    特別是輪船在海上漂著,一刮大風,船都不好固定……

    想到這里,李愛國提醒了張局長。

    張局長正要說什麼,旁邊一個身穿灰色中山裝的領導走了過來。

    “什麼?!我們這些人還卸不了糧食?你這小同志可別小瞧人!”

    這領導是個中年人,四方臉,頭發短得跟剛割完的草似的,說話甕聲甕氣的。

    中年人這會子帶著氣兒,看著怪嚇人的。

    “張代表,您誤會了,我們司機同志就是怕有意外情況給卸糧添麻煩,不是懷疑你們的本事。”

    張局長看似無意的往前一步,把李愛國和司機組的人擋在身後,跟那中年領導隔開了。

    “張局,你啊,還是太看不起人了,我們津城人就是那麼不講理的人?!”

    張代表看出了張局長護短的意思,苦笑著搖搖頭,對著李愛國伸出了手︰“司機同志,我是卸糧組的組長,你可以稱呼我為老張,歡迎來到津城港。”

    “張組長,您好。”李愛國跟張代表握了握手。

    “你剛說下雨的事兒,我現在就給你個話兒。”張代表轉身,沖那些正在“操練”的工人、社員們一招手︰“陳大炮,你過來!”

    正在指揮“操練”的陳大炮   跑過來,給張代表敬了個禮︰“代表同志!突擊隊隊長陳大炮向您報到。”

    張代表指了指李愛國︰“這位司機同志懷疑咱們能不能及時完成卸糧任務,你現在告訴他,到底能不能完成?”

    陳大炮挺起胸膛,用炸雷般的聲音回答道︰“我們突擊隊一共有一千三百二十隊員,每個隊員都是單位、工廠、公社里的積極分子!我們對著旗幟發過誓言,哪怕天上下刀子,也絕對能完成任務。”

    這話說得硬氣,態度倍兒堅決,張代表滿意地點點頭,看著李愛國︰“司機同志,咋樣?”

    李愛國笑了笑︰“陳隊長已經用態度表明了一切,我相信你們能完成任務。”

    “行了,陳大炮,回你那接著操練去!”張代表點點頭,讓陳大炮走了,自己也背著手往碼頭去了。

    張局長看了看張代表的背影,壓低聲音說道︰“李司機,張代表是市里面的負責同志,脾氣有點大.”

    “局長,我能夠理解,咱們還是去檢查鐵軌吧。”李愛國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他不是不信張代表和卸糧組同志們的決心。

    李愛國在前門機務段工作幾年了,深知為了完成任務,同志們絕對可以冒著生命危險,拼盡一切力量。

    在這年月,人定勝天可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但是。

    真踫到難處,光有決心也不夠啊。

    咱不怕困難,也不怕付出,卻不能蠻干。

    後來檢查鐵軌的時候,李愛國重點檢查了港口這邊的鐵軌。

    他發現作業區的列車軌道是復線,還為了轉運貨物方便,弄了三開道岔和護軌。

    “這些軌道完全可以並排停放兩輛列車.”李愛國點上根煙,沿著鐵軌走到了碼頭,鐵軌是橫向設置,跟碼頭的距離只有數米,要是能使用隨車吊的話.

    李愛國估摸了下碼頭和鐵軌的距離,心里有了個大概的想法。

    “師傅,您瞅啥呢?”黃婧帶著副司機和司爐工查完附近的鐵軌,看李愛國在碼頭邊上發呆,好奇地湊過來。

    “沒什麼.”

    李愛國感覺想法還不成熟。

    並且他們火車司機負責運糧食,現在貿然介入卸糧工作會引起津城方面的不滿。

    最好的辦法是自己這邊做好準備工作。

    他站起身問道︰“徒弟,鐵軌的情況怎麼樣?”

    “確實很糟糕,我也跑了將近一年的車了,執行過數次任務,但是像這種鐵軌還是第一次見到.”黃婧把鐵軌的情況簡單講了一遍,隨後又道︰“不過,我有信心完成行車任務。”

    “僅僅有信心還不夠,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能力?!”李愛國的臉色嚴肅起來。

    黃婧被他嚴肅的語氣嚇住了,呆愣了片刻後,重重點頭︰“師傅,我有能力完成此次行車任務。”

    “那好,這次就讓我們師徒肩並肩作戰!”

    李愛國轉身眺望遠處,只見那浩渺無垠的大海在微風的輕撫下泛起層層漣漪。

    在漣漪的盡頭,那艘萬噸遠洋貨輪正將救命糧食送來,他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檢查完線路,回到京城,李愛國帶著黃婧回機務段了。

    邢段長照老規矩代表組織跟李愛國談話,張嘴就問︰“李愛國同志,組織把這麼光榮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你,你有信心完成不?”

    “請組織放心,我就是拼了這條命,也肯定完成任務。”李愛國蹭地站起來,大聲說。

    “好好好……”邢段長滿意地點點頭,讓李愛國坐下,又問︰“你有啥要求沒?比如家里的事兒咋安排?”

    安排家里的事兒?李愛國一下就明白了邢段長的意思。

    這任務危險系數大,火車要是出事兒,司機也得跟著遭殃。

    執行任務前,組織得問問火車司機,以後他的工位給誰。

    有些火車司機有四五個兒子,要是不提前作出安排的話,難免會引起一場風波。

    有一些火車司機甚至還會專門寫一封遺書交給段里面。

    邢段長見李愛國遲遲沒有表態,不得不主動提出來。

    想起自己的孩子還在他娘的肚子里,李愛國無奈的嘆口氣︰“這個按照段里面的慣例處理吧,不過我倒是有個要求。”

    邢段長本以為李愛國天不怕地不怕,現在听到這個也來了精神,點上根煙問道︰“什麼要求?你盡管提出來。”

    李愛國緩聲道︰“我要求使用救援列車執行此次的任務,另外還要再安裝一台隨車吊。”

    “救援列車確實是咱們機務段車況最好,馬力最大的列車了,至于隨車吊.那玩意是你搞出來的,上次不是還有五個電動葫蘆嘛。”

    一听還是任務的事兒,不牽扯個人問題,邢段長就沒興趣了。

    他搖電話通知整備車間,讓配合李愛國改造。

    整備車間的章主任接了電話,有點懵。

    “這李司機咋回事兒?開著救援列車去裝糧食?”

    救援列車是有兩節平板車皮,後面能掛運糧食的車皮。

    可為啥要空出兩節車皮呢?

    更讓章主任納悶的是,李愛國又拿了份圖紙來,讓他改造救援列車的隨車吊。

    “愛國啊,按這圖紙改出來的隨車吊,可不只是能吊個車皮了,吊臂伸展開了能有五十多米長,高度也有四十多米……你這是要把救援列車改成大型起重機啊?”

    章主任是個老技術員了,這些年沒少跟工程機械打交道,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裝在列車上的起重機。

    李愛國看著系統面板上的信息,心疼得直咧嘴。

    “購買圖紙一份,扣除一百積分,目前剩余積分896分。”

    這圖紙是他剛花了一百積分從系統里換來的,圖紙有個正式的名稱,叫做軌道式橋式起重機。

    這是一種起重機通過預設的軌道路線進行移動,通常有電動或液壓驅動,可以在固定軌道上進行操作。

    在後世的碼頭上,常用于從運貨船上吊裝貨物。

    當然了,受技術和改造時間限制,李愛國把軌道式橋式起重機大改了一通,起重量和作業半徑跟後世的比差遠了。

    然後把這簡化版的裝在救援列車上,這列車能跑長途。

    “這就是一台大型起重機,預計起重量十噸,起重範圍四十米,起重高度三十五米.最大起重量受限于電動葫蘆的功率,只有十噸左右.”

    李愛國把軌道式橋式起重機的參數簡單的講了一遍。

    章主任一開始沒當回事兒,听完參數,猛地一拍大腿︰“愛國,你知道這東西最大的用處是啥不?”

    “什麼?”

    “修鐵路啊!”章主任瞅著圖紙眼楮放光︰“你見過修鐵路的地兒吧,有的地方在深山老林里,壓根就沒路。

    一般的起重設備根本運不過去,軌道式橋式起重機就沒這麻煩,它本身就是列車,能在鐵軌上跑。”

    李愛國還真是沒有考慮這麼多,不過仔細想想,這玩意確實可行。

    如此一來,剛才花費的一百積分就不算是虧了。

    小摳門李愛國心中總算是得到了安慰。

    “真要改成正兒八經的軌道起重機,材料結構得加強,起重機構也得重新設計,咱還是先把救援列車改好。”

    李愛國一句話將章主任拉到了現實中。

    他雖搞不明白為何運糧食的火車需要裝吊機,但還是立刻拿著圖紙,把車間的老師傅們召集在了一塊。

    “大家伙來看看李司機的新設計,老劉啊,這支撐臂我看咱們倉庫里的鋼管子強度足夠了,你現在去把鋼管子搬過來。”

    “周師傅,焊接工作十分重要,我要看到魚鱗焊啊,這可是全國第一台軌道起重機,別丟咱們整備車間的臉。”

    意識到自己可能要創造歷史了,章主任和整備車間的那些老師傅們都來了精神,一個個干勁兒十足。

    隨後,整備車間便響起了叮叮當當的聲音。

    因為軌道式橋式起重機是經過了大幅度簡化,結構簡單,材料要求不高,改建工作進展得很順利。

    三天後,兩輛加裝了軌道式橋式起重機的列車停靠在了站場上。

    整備車間的師傅們又在列車後面加裝了十四節車皮。

    李愛國帶著黃婧對改造後的起重機進行了測試。

    雖然因為起重臂加長,導致起重量衰減,但是吊起七八噸的重物還是不成問題。

    隨後整備車間的師傅們又對兩輛火車進行了全方位的檢修。

    關鍵部位打上了上好的黃油,煤水車里添加了來自大同煤礦的精煤。

    剛休完產假的黃淑嫻帶著教育室的同志在兩輛火車頭上插上了鮮紅色的旗幟。

    還在兩輛列車上掛上了“運糧”的標志。

    萬事俱備,只等出發了。

    翌日一大早,陳雪茹早早的從床上爬起來,煮了一鍋餃子

    “愛國哥,這是韭菜大肉餡的,你多吃點。”

    陳雪茹拎著勺子要去盛餃子。

    李愛國湊過去,仔細一看,鍋里餃子還不一樣。

    一種白花花的,一種顏色發暗。

    “我就喜歡吃蕎麥面的餃子。”

    李愛國搶過勺子盛了幾個餃子放進碗里,陳雪茹還沒來得及阻攔,他已經夾起一個餃子放進了嘴巴里。

    一咬,是蘿卜餡的,沒肉,就蘿卜。

    “這是怎麼回事兒?小陳同志?”李愛國微微皺了皺眉頭。

    “爹昨天送來點新鮮豬肉,就二兩……”小陳姑娘微微低下頭,聲若蚊蠅般小聲說道,“我懷孕後胃口不好,聞著肉味就想吐,這韭菜豬肉餡的餃子,我吃了也是糟蹋。”

    覷著小陳姑娘的小臉,李愛國嘆了口氣。

    李家的日子雖然比一般人家要好一些,但是能吃到新鮮豬肉的次數也不多。

    他緩緩站起身來,走到鍋前,輕輕地用勺子將鍋里的餃子仔細攪和均勻,隨後盛出兩碗。

    此時的餃子,早已不分彼此。

    “來,媳婦兒,吃飯。”

    李愛國將碗筷遞給陳雪茹,自己端起一碗餃子大口吃了起來。

    小陳姑娘想要將碗里的白面餃子夾過去,但是她清楚李愛國的性子,只能作罷。

    說來也怪,這一天的餃子,小陳姑娘吃在嘴里,卻覺得格外香。

    那香味,不僅僅是餃子本身的味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739章 津城港之行,李愛國的擔憂,隨車吊升級為軌道起重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739章 津城港之行,李愛國的擔憂,隨車吊升級為軌道起重機並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