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

第591章 撂倒了兩個人,131次列車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四條腿的小白兔 本章︰第591章 撂倒了兩個人,131次列車放

    時間,能撫平一切傷口,流年,會抹去所有故事。

    1957年十二月十五日。

    京城降下了第一場大雪。

    紛紛揚揚的雪花猶如小精靈般從天空飄落下來,為京城大地鋪上了一層毛毯。

    李愛國一大早就被何雨水從睡夢中喊醒了。

    “愛國哥,我娘讓你陪我去堆雪人!”

    “雨水啊,哥忙碌了幾天了,好不容易有個休息的空擋,等會還得去機務段辦事兒,你就讓哥多睡會吧。”

    咱李愛國不是懶人,也想從被窩里爬出來。

    但是溫暖的被窩舍不得他啊。

    何雨水趴在床邊,雙手托著下巴︰“那你趕緊給我生個小佷女,我帶他一塊玩。”

    李愛國︰“.”

    陳雪茹听到動靜從外面走進來,抿著嘴笑道︰“愛國,你就去幫他們堆個雪人吧,要不然這幫小家伙是不會離開了。”

    李愛國扭過頭去,看到窗戶上不知何時已經擠滿了小腦袋,那一雙雙忽閃忽閃的大眼楮中充滿了期盼。

    李愛國去年堆了幾個大雪人,徹底鎮住了這幫小子。

    甚至連一向眼高于頂的許大茂也豎起了大拇指,稱贊一句“堆雪人哪家強,還得看咱四合院李愛國!”

    得,能力越大,責任越強。

    李愛國伸�懶腰從床上爬起來,穿得跟大狗熊似的,帶著何雨水來到了大院里。

    院子里此時已經圍了不少小蘿卜頭,劉光天、張鐵蛋、閻解曠,閻解放

    看到李愛國出來,張鐵蛋抱著比他還要高幾頭的鏟子遞了過來。

    “愛國叔叔,堆雪人呀。”

    呼呼呼.咱李愛國是堆雪人的高手了,抄起鐵鏟子一陣猛鏟,在大院里的水池旁堆出一人多高的大雪人。

    許大茂帶著海龍和海濤听到孩子們的笑聲也湊了過來,在旁邊打下手。

    正忙得起勁兒,李愛國看到賈張氏拎著掃帚從屋里出來。

    賈張氏的腦門上纏著厚厚的繃帶,跟前陣子易中海差不多。

    許大茂也看到了,覺得奇怪︰“愛國哥,你說說,賈張氏的腦門子是被誰打破的?”

    “誰知道呢。”李愛國嘿嘿一笑,手頭上繼續忙活。

    前陣子一大媽因為心髒病發,被李愛國送到了醫院里,因為送治及時,所以並沒有大礙。

    一大媽醒過來後,易中海沖進急診室里詢問一大媽為什麼會暈倒。

    一大媽看到李愛國和劉大娘、二大媽都在旁邊,嘴巴張了張又合上了。

    易中海似乎察覺了什麼,便不再詢問。

    只是對外宣稱一大媽是心髒病突發才會暈倒。

    眾人都以為這事兒就算是了結了。

    等到一大媽出院的當天,賈家內傳來一陣喧鬧聲。

    等賈張氏再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腦袋上就裹上了紗布。

    據有家屬在醫院當護士的張嬸講,賈張氏的腦門上被人用磚頭砸破了。

    大家伙本以為這事兒是閻解成干的,畢竟前陣子閻解成口口聲聲要把賈張氏開瓢。

    但是,沒想到賈張氏矢口否認了這事兒,表示是晚上去茅房不小心撞在了大樹上。

    賈張氏又不是小孩子了,能撞大樹?大家伙都不相信她的理由,卻又搞不清楚真實原因。

    這件事也成了四合院的神秘事件之一,要是《走進科學》欄目組得知了,至少能拍十集。

    李愛國在得知這件事後,給出了評價︰易中海這種遠程法師,在被惹急了後,也會變成近戰戰士。

    當一切辦法都無效的時候,從物理上消滅敵人,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看看隔壁阿美家就知道了,前任大統領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當著全國電視觀眾的面,耳朵能被迫動了手術。

    果然是風景那邊獨美。

    此後的一段時間里,易家、賈家、閻家三家處于微妙的平衡中。

    賈張氏到底是心虛,沒敢找易中海的麻煩,也沒敢再去三大爺家要賠償。

    三大爺和三大媽拿到了十塊錢,也算是彌補了損失。

    易中海還跟往常一樣對待賈東旭,但是對賈張氏卻是冷眼看待。

    一場小小的風波竟然越鬧越大,變得如此復雜,還順帶撂倒了兩個人,也是李愛國沒有想到的。

    賈張氏此時也看到了李愛國和許大茂,想起這陣子的遭遇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陰沉著臉從旁邊經過。

    要不是李愛國搞出了暖寶寶,她能被人開瓢?

    一切錯誤歸咎于李愛國。

    許大茂看到賈張氏陰沉著臉,嘴賤陰陽怪氣道︰“賈張氏,你現在是越來越積極了,大清早就趕去清茅坑,這個月肯定能拿到紅票票。”

    賈張氏聞言一口氣上不來,腳下打個踉蹌,差點摔倒在地上。

    “該死的許大茂.”

    她還想罵幾句,想到馬上要遲到了,再也顧不得跟許大茂計較,轉過身一溜煙的朝著街區環衛所跑去。

    在一幫小家伙的幫助下,雪人很快堆好了。

    身體由多個大小不一的雪球組成。

    最底層的雪球最大,而最上層的最小。

    李愛國從何雨水手里接過胡蘿卜插到雪人的腦袋上,有了鮮紅的鼻子,雪人瞬間生動了起來。

    “愛國兄弟堆雪人的手藝針不戳。”許大茂豎起大拇指。

    好家伙,這也能稱為手藝?

    此時陳雪茹做好了飯,听到喊聲,李愛國背著手回到了家。

    正吃著飯,一大媽出現在門口,手里還拎著一把水靈靈的青菜。

    “雪茹,天兒太冷了,後院那片菜地眼看不行了,我把菜都薅了,你看看這綠瑩瑩的,正吃呢。”

    陳雪茹趕忙放下碗筷將青菜接了過來,笑吟吟的說道︰“吃了嗎您內?剛做好的飯,正熱乎著呢。”

    “不用了,我還得回去吃藥,醫生叮囑我要按時吃”一大媽沖著李愛國笑著點點頭,轉過身離開了。

    自從一大媽出院後,經常帶點小禮物來到李愛國家,今兒一把青菜,明兒一包花生米。

    易中海雖不願意,但是也只能當做沒看到。

    吃完了飯,騎著自行車冒著風雪來到了機務段里。

    今天李愛國不行車,但是要幫著後勤科的同志發放暖寶寶。

    前陣子的暖寶寶已經分發到了鐵路一線職工手中。

    暖寶寶憑借獨特的功效,很快就受到了鐵道職工的歡迎。

    有些職工甚至願意花錢購買暖寶寶。

    隔壁兄弟單位在得知有暖寶寶這種御寒神器後,也紛紛向前門機務段求購。

    鑒于暖寶寶的需求量很大,前門機務段擴大了生產規模,一共“招募”了將近三百個職工家屬。

    同時,成立暖寶寶三線廠的規劃書已經遞交到了鐵道部里,等到明年開春能開工建設。

    這一批總共是五萬張暖寶寶。

    給前門機務段的職工們發放了三萬張,剩下的那些一部分分給了哈市機務段、鄭洲機務段等幾個兄弟單位。

    還剩下一部分暖寶寶裝在紙箱子里。

    紙箱是牛皮紙糊成的,在這年月特別少見。

    看到李愛國走進倉庫,後勤科劉科長將一張單子鄭重的交到他的手里面。

    “李司機,這里面有兩千張暖寶寶,全都是信得過的職工家屬制作,並且每一張都登記了制造者的姓名,還經過兩次檢查,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辛苦了,老劉。”

    “這是我們機務段的光榮,我不辛苦!”

    劉科長是鐵道兵出身,一想到這些暖寶寶將要發揮的作用,就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李愛國在拿著單子跟暖寶寶核對了一遍後,在上面簽上了名字,把單子遞了回去。

    裝有暖寶寶的箱子被一雙結實的胳膊抱起來,離開了後勤倉庫,放在了自行車的後座上。

    箱子離開了機務段,暢游在充滿歷史氣息京城街道上,一路前行,最後來到了總政大院。

    箱子在這里更換了主人,乘坐上嘎斯吉普車來到了一個幽靜的小院內。

    “老師長,這是愛國代表機務段送來的禮物。”

    “兩千張暖寶寶.趙剛啊,等會你到張連長那里支取一百塊錢,給愛國同志送過去。”

    “老師長,這使不得,愛國是不會收錢的。”

    “那�滼z嫠   院蟊鶿團 Ρα耍 br />
    “.好吧。”

    一番對話後,箱子被擺在了桌子上。

    一雙大手打開箱子,拿起一張暖寶寶,眼中盡是輕松。

    “一個小小的玩意,竟然能起這麼大的作用。愛國倒是個人才.他快速打印的那些提議,應該盡快拿到會議上討論,以早點做好布置。時不我待啊!”

    一陣唏噓後,箱子里的暖寶寶被分成了七份。

    老師長留下了一份,剩下六份被裝在六個紙箱子里,由警衛員送給了六個老朋友。

    李愛國從趙剛那里得知老師長執意要支付一百塊錢費用時,也沒有拒絕。

    他清楚老師長是那種真正經過鐵血考驗的人,一向自我要求嚴格。

    要是不接這些錢的話,老師長肯定會把暖寶寶扔出來。

    “愛國,這陣子老師長的精神好多了,謝謝你了。”

    “客氣了,只不過是個小玩意罷了。”

    寒暄幾句,李愛國騎上自行車離開趙剛家。

    回到了機務段里面,將那一百塊錢交給了後勤科入賬。

    暖寶寶的事情安排妥當。

    臨近年底,咱李愛國也把精力放在了行車中。

    每年的年底,都是各家工廠、單位評比的時候。

    今年機務段里已經放出話來。

    要是131包乘組能夠再次拿到全國優秀包乘組的話,每人獎勵兩張羊毛毯,兩張天橋劇場的前排門票。

    李愛國不缺毛毯,對天橋劇場的門票卻很感興趣。

    五六年的時候,天橋南部建造了一座大型劇場,民眾戲稱為“天橋劇場”。

    凡是國際上有名的戲劇、歌舞劇、音樂劇、舞蹈劇都能在這里看到。

    經常一場演出,能看到老毛子的天鵝湖搭配上北棒子的秦香傳,別有一番風味。

    天橋劇場憑借“前瞻的開放性”,很快就成了全京城最受歡迎的劇場,往往一票難求。

    白車長代表131包乘組寫了一封決心信,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包乘組內的氣氛頓時嚴肅起來。

    行車的時候,一向喜歡講段子的劉清泉也閉上了嘴巴,一直冒著寒風將腦袋探出窗戶外。

    這還是黃婧第一次經歷“評獎”工作,也比往日更加主動了,那瘦小的身軀不是在幫司爐工老鄭鏟煤,就是幫著劉清泉望。

    李愛國倒是沒有放在心上,還是跟往常一樣謹慎行車。

    日子一天過去。

    一個月後的一天。

    天空中跟往常一樣飄起了小雪花,李愛國跟往常一樣帶著131司機組登上了列車,列車跟往常一樣出發。

    到了京城站,乘客們擁擠著登上列車

    今天的一切跟往日那樣,都顯得格外平靜。

    烏黑的火車冒著滾滾黑煙在鐵軌上穿行,先後通過了亦莊、武清。

    等過了軍糧站後,列車以每小時40公里的時速爬上了線路上坡坡頂,接下來就是一段坡度為6 的長達下坡道。

    劉清泉跟往常一樣從外面縮回被凍得發青的腦袋,喊了一聲︰“接下來是長下坡線路,注意避免列車放。”

    考慮到天氣嚴寒,鐵軌上結了層冰,車輪和鐵軌的摩擦力比較小,李愛國決定進行制動測試。

    得知要進行制動測試,劉清泉有點難以理解。

    “制動測試一般是在貨運列車上進行,貨運列車載重量大,也不經常整備。

    咱們是客運列車,天天兒整備車間的那些檢修員們盯著呢,剎車那可能出毛病。”

    劉清泉並不是那種大意的火車司機,但是在經年日久的行車中,再謹慎的人也會疏忽起來。

    遇到長線坡線路時進行制動測試,也不是行車規章制度,並且可能因為車速驟降,導致後部車廂乘客乘坐體驗不佳。

    所以劉清泉才會出言反對。

    李愛國僅用一句話便說服了他。

    “小心無大錯。注意調速!”

    李愛國一面呼喚指令,一面將制動機手把推向制動位置,隨後車頭兩側就響起了排風聲。

    這種刺耳的聲音即使是嘈雜的車輪撞擊鐵軌的聲音也無法遮掩。

    听到聲音,李愛國瞬間皺起了眉頭,夾在手指頭上的煙頭抖動了一下。

    因為是長下坡階段,黃婧不用幫鄭師傅鏟煤,此時正協助劉清泉注意前方線路狀況,回過頭看到李愛國的神情,感覺到有點奇怪。

    “師傅,怎麼了?車速不是降低了嗎?”

    “不夠!”

    “??”

    “排氣量不夠,車速降低的程度也不夠。”

    此話一出。

    無論是劉清泉還是黃婧都一臉懵逼。

    難倒真能通過聲音大小判斷排氣量是否足夠?

    車速降低速度跟原車速、客車重量、鐵軌摩擦系數等因素有關系,這些因素難以客觀衡量。

    更是難以衡量。

    此時,就連黃婧也覺得李愛國的擔心有些多余。

    “師傅,這條線咱們跑了無數次了,雖然前方有十幾里地的長下坡,但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您是不是太緊張了?”

    李愛國側耳傾听片刻,憑借經驗感覺自己沒有听錯。

    他沒有理會黃婧,一把將大閘和小閘全部都撂下。

    火車速度急劇降低,車輪摩擦鐵軌迸發出火星子。

    看到原本的行車制度測試變成了急剎車,劉清泉皺起了眉頭,剛準備提醒李愛國要是車速提不起來的話,可能就會晚點。

    到時候必然會影響年底那稱號。

    就在這時候,車速竟然驟然提升了起來。

    火車已經進入了長下坡階段,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來越快。

    “剎車失靈了!”到了嘴邊的話吞咽進肚子里,劉清泉驚得頭皮發麻。

    他是個老副司機了,很清楚就算是在長下坡,列車撂下非常後,車速也會迅速降低,並且最終剎停。

    黃婧的臉色也變得蒼白起來,雙手緊緊抓住車頂的拉手。

    “師傅,這,這是怎麼回事兒?”

    車速的表現證實了自己的猜想,李愛國心中卻沒有感到興奮。

    他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朝著劉清泉喊了一聲︰“按照排氣的聲音分析,後面至少有兩輛車廂的制動失靈了,前方是個小轉彎,你探出腦袋瞧瞧到底是哪兩節車廂。”

    劉清泉沒有再提出任何意義,將腦袋順著窗戶探了出去,趁著列車轉彎的機會,很清楚的看到了後部車廂。

    “李司機,第十車廂至第十三位的車輛的閘瓦抱住了車輪!閘瓦和輪緣摩擦產生了火花。”

    得知這個結果後,李愛國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劉清泉的心髒提到了喉嚨眼,一向沉穩的老鄭此時抄著煤鏟子也臉色鐵青。

    黃婧倒吸了一口涼氣,她雖是司機學徒也知道,此時列車擁有一定的制動能力,還能維持車速。

    一旦那四節車廂的制動閘瓦被磨熔掉,失去制動能力的列車將徹底放。

    一旦前方路線出現什麼情況,就可能發生不可想象的嚴重後果。

    131次列車隨著下坡速度越快,眼瞅著就到了坡下的養路工區,過了養路工區就是黃村站火車站。

    黃村站和火車線路都沒有護欄,行人車輛牲畜隨便通過鐵路。

    要命的是,黃村站東、北與津市WQ區東馬圈鄉、黃花店鄉接壤,南與碼頭鎮為鄰,西與仇莊鄉相連,算是一個小型交通樞紐。

    平日里周邊幾十里的群眾都喜歡到黃村趕集。

    聯通四地的公路橫穿鐵路,這條路平日里行人車輛絡繹不絕,列車剎車失控放任直沖過去,就會遇人撞人,遇車撞車。

    就算是131次列車運氣逆天,能夠順利通過黃村站,過了張家溝道口一座小型鐵路橋,在離開橋頭幾百米的位置有一個小于130米的急轉彎路。

    以目前的速度,過這個彎道肯定直沖脫軌,而不會順利安全轉過彎道!

    “現在需要有人前往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節排除故障。”

    李愛國的話音未落,劉清泉便舉起了手︰“按照咱們機務段的規矩,行車中出現了故障,應該由副司機排除故障,司爐代替副司機加強望!我去排除故障。”

    老鄭看著劉清泉說道︰“老劉,你的腿傷還沒好,現在要前往後方車廂,必須得通過車頂爬過去,你這樣子怎麼能做得到。”

    劉清泉前陣子下雪騎自行車的時候摔倒了,挺嚴重的,按照醫生的說法需要臥床休息一個月。

    但是現在是先進包乘組評選階段,讓劉清泉躺在家里面比殺了他都難受。

    他想著作為副司機只要望就可以了,所以帶傷上陣。

    結果就遇到了這檔子事兒。

    老鄭跟劉清泉是多年的老搭檔了,不能讓他冒險,咬咬牙說道︰“還是我代替你去吧。”

    老鄭扔掉煤鏟子,剛要拉開側門,爬出去,被一只堅硬的大手拉住了胳膊。

    扭過頭去,他看到了一張沉穩的面孔。

    “鄭師傅,還是我去吧,現在故障原因未知,咱們幾個人當中,數我最火車最了解,也數我最年輕。”李愛國沉聲說道。

    鄭師傅慌忙搖頭︰“李司機,您是正司機,不能夠冒險。”

    火車司機就相當于一支軍隊的將軍,負責指揮軍隊,哪能拎著大片刀上陣跟對人對砍的。

    李愛國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我是正司機,按照機務段的規定,在行車中,我擁有決定權。現在我命令你回到司爐工的崗位上。”

    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爬行,危險性很大。

    老鄭明知道李愛國是不忍心他冒險才作出這樣的決定,但是也只能回到崗位上。

    李愛國看向黃婧︰“黃婧,現在由你代替我履行火車司機的職務。”

    “師傅.”黃婧咬了咬嘴唇,正要說什麼,李愛國雙手抓住側門上方的護欄,一個翻身跳了出去。

    “師傅.”

    劉清泉看到黃婧急得快哭了,安慰她說道︰“姑娘,你放心吧,李大車是我見過最厲害的火車司機,肯定會沒事兒的。”

    “嗯嗯,我師父一定是最棒的!”

    黃婧到底不是一般的小姑娘,參與行車任務這多次,她非常清楚,在危險的時候,一定要有人冒著生命危險站出來。

    現在師傅去拯救列車,她也要履行自己的職責。

    黃婧心中不斷告訴自己師傅肯定會沒事兒,然後緩緩坐在了駕駛座上。

    這個她期盼已久的位置,現在對她並沒有任何吸引力。

    嗚嗚嗚.狂吃,狂吃,狂吃

    火車以超過七十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疾馳,一道身影艱難的爬上了列車的水櫃。

    裝逼是要付出代價的。

    李愛國此時深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

    風太大了,刮在臉上,就跟刀子割了一般。

    隨著風刮來的小雪花迷得眼楮睜不開。

    最困難的要數列車頭頂部部分區域結上了一層冰。

    就算是穿著防滑能力很強的勞保皮鞋,李愛國也好幾次差點摔倒,好在及時抓住了欄桿。

    李愛國以前也曾爬到過行進的列車上,但是還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局面。

    他半蹲在列車頂部,等剛被摔傷的腹部肌肉緩解之後,緊把扶手走過十幾米長的煤水車。

    煤水車的後部便是乘客車廂了,李愛國深吸一口氣,貓下腰,一邊勉強在劇烈的晃動和狂風中保持平衡,一邊艱難的朝著第十節車廂行進。

    此時旁邊的田地里,有正在冬耕的社員。

    看到火車頂上有個人,社員們停下鋤頭,瞪大眼了眼楮︰“好家伙,鐵道游擊隊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591章 撂倒了兩個人,131次列車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第591章 撂倒了兩個人,131次列車放並對四合院里的火車司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