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休息的日子。
    吃完早飯之後。
    李愛國騎著自行車跑了一趟廢品店,請王大奎騎著三輪車幫著把縫紉機送到了陳記裁縫鋪。
    這個時候,裁縫鋪剛開門,陳行乙挎著帆布包正要去上班。
    看到李愛國坐在三輪車後面奔過來。
    陳行乙竟然下意識的往後躲了躲,想要從旁邊溜走。
    大嫂感覺到有點奇怪,一把拉住陳行乙的胳膊說道︰“二弟,你干啥呢,雪茹家來了,你也不打個招呼。”
    陳行乙尷尬的說道︰“大嫂,不知道為啥,我現在有點害怕見到愛國。”
    “愛國是你妹夫,你為啥害怕他啊?”
    “你不知道,愛國現在負責機車改進工作,在我們機車廠跟那些總工們談笑風生.我就是個小工人。”
    陳行乙猶豫了片刻,小聲說道。
    “害,我當是啥事兒呢!想當年,愛國審訊我的時候,我.”
    大嫂看到陳行乙面帶詫異,這才想起來以前被審訊的事兒因為太丟人了,所以沒有透露出去。
    她連忙改口道︰“總之,愛國不是那種愛擺架子的人,他就是咱們妹夫。”
    陳方軒將裁縫鋪里清掃了一遍,也走了出來。
    看到三輪車行駛過來,陳方軒看清楚了三輪車上的縫紉機,頓時皺起了眉頭。
    “雪茹,好端端的,你咋把你家的縫紉機送來了?”
    陳雪茹扎好自行車,笑著說道︰“爹,這是電動縫紉機,不用腳蹬就能夠自動縫紉衣服。”
    聞言,陳方軒看向縫紉機的眼神頓時不一樣起來。
    在確定自己沒有听錯後,陳方軒朝著對門的張裁縫喊了一聲︰“老張,你來瞧瞧,我女婿送給了我一個好東西,電動的縫紉機,嗨,這玩意是高科技啊。”
    張裁縫跟陳方軒年紀相當,兩人都是開裁縫鋪的,認識幾十年了。
    不但在工作中存在競爭關系,就連生活中也都想壓對方一頭。
    現在陳方軒得了好東西,自然要向這位老對頭炫耀一番了。
    如果在以往的話,張裁縫肯定會譏笑陳方軒一把年紀了還跟小孩子似的,順便拿起自己的潑浪鼓眼饞他一番。
    那撥浪鼓是他從鴿市淘換回來的,據說是宣統小時候的玩具,特別寶貴。
    張裁縫本不稀罕湊這個熱鬧,但是電動縫紉機幾個字深深的吸引住他了。
    縫紉機就是裁縫的槍和炮。
    一個好裁縫可以沒衣服穿,但是必須得有一台好縫紉機?
    “啥是電動縫紉機?縫紉機通電嗎?那不是會電死人?”張裁縫正在打掃衛生,放下雞毛撢子湊了過來。
    “你這個土老帽,曉得啥啊,我這女婿可是鼓搗出不少好玩意,能出錯嗎?你就等著瞧吧。”
    李愛國跟陳雪茹安裝電動縫紉機的時候,兩個年過半百的老裁縫跟小孩子一樣斗起了嘴。
    李愛國听得直樂呵,手頭卻一點都不慢。
    因為電動縫紉機昨天已經安裝好了,今天只需要接通電線就可以了,所以很快就安裝到位了。
    “我來試試。”
    一般來說,像陳方軒這種從解放前走過來的人,對新事物比較抵觸。
    但是,陳方軒似乎為了向自己的老伙計顯擺,拉開陳雪茹,自己坐在椅子前。
    “是不是按動紅色按鈕?”
    啪嗒。
    伴隨著按鈕按下,電動縫紉機瞬間啟動。
    老裁縫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轉動的針頭,驚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他忍不住爆出了一句粗口︰“小母牛坐火車——牛逼轟轟!”
    “老陳,快點試試好不好用。”張裁縫這個時候已經迫不及待了,站在旁邊連聲催促。
    “咳咳,急什麼,這是高科技,咱們要先研究明白了。”
    陳方軒還是有點膽怯。
    強裝鎮定後,跟李愛國詢問了具體操作細節,這才鼓起勇氣拿起兩塊布料坐在了縫紉機前。
    伴隨著一陣針頭摩擦布料的聲響,一件褂子在五分鐘時間內縫制完成。
    摸了摸細密的針腳,陳方軒驚嘆一聲︰“這玩意了不得了啊。”
    張裁縫也忍不住吞咽口水。
    那件褂子要是手工縫制的話,至少需要一上午的功夫,現在只需要五分鐘。
    並且縫制出來的質量還特別好。
    針腳細密,針腳間距一模一樣.比他這種幾十年的老裁縫縫制得還要好。
    這倒不是吹牛,電動縫紉機在這個年月已經算是機械化生產了,在規整程度上遠超手工縫制。
    “老陳啊,你可是找了個好女婿。”
    張裁縫平日里很少眼紅別人,這個時候再也忍不住了。
    陳方軒見到老兄弟終于低下了頭,心中跟喝了蜂蜜一樣。
    這時候進來了幾個顧客,見到電動縫紉機都感到好奇。
    仔細一打听,發現這玩意是用電的,頓時都產生了興趣,紛紛表示要用電動縫紉機幫自己做衣服。
    陳方軒是老裁縫了,剪裁之類的活計壓根不用費力氣。
    現在有了電動縫紉機的輔助,只是半個小時就幫顧客做好了三件衣服。
    顧客拿著衣服查看一番,沖著陳方軒豎起了大拇指。
    “陳裁縫,你這手藝一等一的高,別的不說,就這針腳一般裁縫肯定做不來。”
    陳方軒老臉微紅。
    他總不能告訴顧客,這都是電動縫紉機的功勞。
    速度快,縫制效果好,這電動縫紉機是裁縫的神器啊。
    張裁縫在旁邊看得眼紅了,悄悄把陳方軒拉到一旁,小聲說道︰“老陳啊,能不能讓你女婿也幫我改造一台電動縫紉機,你放心,咱不讓人家白幫忙。”
    “這事兒得先問問愛國。”陳方軒不是那種大包大攬的性子。
    他將張裁縫的想法告訴了李愛國。
    李愛國笑著說道︰“張叔,我最近比較忙,這電動縫紉機是我們大院里的梁拉娣改造出來的。
    她現在手頭還有兩台縫紉機需要改造,改好了之後立刻幫你改。”
    “那需要多長時間?”
    “梁拉娣平日里還得去工廠上班,至少得半個月吧。”李愛國想了下說道。
    張師傅覺得時間有些太久了。
    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答應了下來。
    至于改造的花銷,李愛國也跟張師傅講了一遍。
    除了材料錢外,工費只要三塊錢。
    張師傅是老裁縫,這些年攢了不少錢,現在每個月除了裁縫鋪的分紅外,還能拿到工資,三塊錢對他來說壓根不算什麼。
    “愛國,咱們就這麼說定了!”張裁縫沖著李愛國拱了拱手。
    陳方軒有了電動縫紉機,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只是半天就完成了一整天的功夫。
    “愛國,你好久沒來了,走走,我最近搞到了一盒好茶葉,咱們去後面喝茶。”
    陳方軒特別喜歡听李愛國講火車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兒。
    李愛國今天上午本來就是來看望陳方軒的,所以也沒有拒絕,跟陳雪茹一塊進了後院。
    張師傅本來也想湊過去喝好茶。
    但是仔細一想,人家老陳已經忙完了,他還有七八件衣服等著縫呢。
    沒辦法,張師傅只能背著手回到了裁縫鋪里。
    以往,坐在縫紉機前,他總是精神抖擻。
    現在見識了電動縫紉機之後,這台陪伴了他四五年的縫紉機顯得格外簡陋。
    “還要半個月才能改造成電動縫紉機.哎.”
    張師傅沒辦法,只能用酸痛的雙腿輕輕蹬動縫紉機踏板。
    外面突然傳來一道聲音。
    “表哥,在鋪子里嗎?”
    張師傅听到聲音有些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扯著嗓子朝外面喊了一聲。
    “在操作間里呢,進來吧。”
    只見劉海中挺著大肚子從櫃台的縫隙中擠過去。
    肥胖臃腫的身軀擠進了狹窄的操作間,整個操作間似乎瞬間下了一號。
    “是海中來了。”
    張師傅見到劉海中,停下了手頭的活兒,笑著打了招呼。
    劉海中是張師傅二姑家的大兒子的媳婦兒的三表舅的表妹家的孩子。
    兩人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後。
    因為都好喝酒,所以時常有來往。
    “快來坐。”張師傅讓劉海中坐下,很熱情的給他倒了一搪瓷缸子高碎。
    劉海中喝著茶水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表哥,咱們京城現在出現了一種名叫電動縫紉機的玩意。”
    “我一看就知道特別適合你。”
    提起這事兒,張師傅有些郁悶的說道︰“何止听說了,我還親眼看到了呢,老陳頭的女婿給他改造了一台電動縫紉機。
    那玩意特好用,就是那個名叫梁拉娣的師傅好像有點忙,需要等陣子才能輪到我。”
    劉海中正為解釋電動縫紉機的事兒犯愁。
    聞言,心中一喜。
    “這個好辦,我們大院里的一大爺易中海同志,人家也會改造電動縫紉機。”
    “真的?”張師傅迫不及待的問道。
    “那還有假!梁拉娣只不過是四級工人,人家易中海可是七級大師傅。”
    劉海中將胸膛拍得啪啪作響︰“易中海的手藝比梁拉娣好多了。”
    易中海的七級師傅就是個金字招牌,張師傅瞬間相信幾分。
    在得知易中海隨時有空改造縫紉機的時候,張師傅動了心思,問道︰“改造需要多少錢?”
    “李愛國是不是告訴你只要三塊錢?易師傅是七級大師傅,手工費肯定剛要比梁拉娣高一些。
    並且他做出來的東西,品級很高。
    手工費原來需要十塊錢,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只要出四塊錢就可以了。”
    四塊錢.張師傅有些心疼。
    “海中啊,人家梁拉娣只要三塊錢.易師傅是不是太黑了點。”
    他倒不是舍不得那麼多錢,只是覺得自己好像被當成冤大頭了。
    劉海中此時只能在心中埋怨梁拉娣太傻了。
    這是獨門手藝,當初你為什麼不多問那些住戶們要一些手工費呢?
    劉海中眼楮一轉說道︰“易中海喜歡喝酒,你要是弄兩瓶酒的話,只要給三塊錢就可以了。”
    一瓶酒五毛錢,如此算來還便宜一塊錢,張師傅有種佔了便宜的感覺。
    再說了,他實在是等不及了。
    “行,就這麼說定了,不過易中海必須馬上給我改造。”
    “那是當然,現在我就回去通知他。”
    易中海的要價是三塊錢,現在劉海中淨賺一瓶酒,喜得眉開眼笑,出了屋子一溜煙的跑了。
    張師傅看看他的背影,覺得有點對不住陳方軒。
    雖然兩人沒有簽訂改造協議。
    但是在這年月口頭約定也有很強的約束力。
    猶豫了片刻,張師傅來到了陳記裁縫鋪。
    “陳老哥,愛國,這是對不住,我有個親戚的朋友會改造電動縫紉機,也不知道他從哪里听來了消息,非要給我改造。
    我想拒絕又抹不開面子,只能答應他了。”
    “客氣了,這沒啥,別放在心上。”
    李愛國本來就沒想著靠改造縫紉機掙錢,現在跑了單子也不會心疼。
    只是現在已經有人會改造電動縫紉機了嗎?
    李愛國抬起頭問張師傅︰“你那親戚是誰?”
    “軋鋼廠里面的鍛工劉師傅。”
    “劉海中?”
    “對,就是他。”
    李愛國似乎明白了什麼,又問道︰“他那個朋友是不是易中海?”
    “咿,你怎麼知道?”張師傅驚訝。
    李愛國此時已經徹底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昨天傍晚,易中海站在外面,眼楮瞪得跟銅鈴般大小,任誰都看出他沒操好心。
    李愛國笑著說道︰“張師傅,您跟我老丈人是多年的老兄弟了,我勸你一句,你不要把改造縫紉機的活計交給劉海中和易中海。”
    “這”張師傅顯得有些為難,“海中是我親戚,我已經答應海中了。”
    見他不听勸,李愛國也沒有多說什麼。
    等張師傅離開後,陳雪茹似乎看出了什麼,拉了拉李愛國的胳膊說道︰“愛國哥,你是不是在電動縫紉機的設計里動了什麼手腳?”
    李愛國道︰“動手腳倒是沒有,只是易中海自認為自己是七級工人,就想著以樣學樣改造出縫紉機,他也太自大了。”
    電動縫紉機是他搞出來的,李愛國並不想靠著這個掙錢。
    只是有些人眼饞這塊大肥肉,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要啃肉的話,得把牙崩掉。
    李愛國並不關心這些事。
    隨後的幾天時間里重新投入到了改造前進蒸汽機的工作中。
    長辛店的設備可能不是最好的,工人技術可能不是最高明的,但是廠內的氛圍確實最好的。
    工人們的干勁就連李愛國這個前門機務段的火車司機也自嘆不如。
    一台前進型蒸汽機車拉入車間里,僅僅兩天功夫,就按照李愛國的圖紙,完成了三項改造計劃。
    就在李愛國和長辛店機車工廠的領導們感到精神振奮的時候,鐵道部里面傳來了一個消息。
    接外事部門通知,匈牙利人民鐵道部考察團將在三天後抵達京城。
    而根據原來的計劃,改造還需要六天時間才能完成。
    長辛店機車工廠將改造進度匯報給了部里面,希望領導能夠跟考察團解釋情況。
    部里面的領導在電話中只說了一句話。
    “這次匈牙利人民鐵道部赴京考察,是第一次有東歐兄弟到咱們家考察。
    不僅僅關系到兩百台的機車訂單,更關系咱們在東歐兄弟面前的形象!”
    一句話,將一個商業訂單直接提高到了關系國際形象的整治高度上。
    這年月征治掛帥,一切活動都要圍繞著這個大主題。
    負責改造項目的張副總工的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著急得差點把頭發都拔了下來。
    “剛才我已經計算過了,就算是工人們連夜趕工,也沒有辦法在外賓抵達之前,完成機車改造工作。”
    董工也犯了愁,抽著煙說道︰“機車改造不是人多力量大的事兒,要是手藝不合格的話,導致機車改造質量問題。
    到時候在外賓面前丟了大臉,咱們一個個都得挨批評。”
    長辛店機車廠的那幾個領導面面相覷。
    他們本來以為這次撿了個寶貝疙瘩。
    只要機車改造完成,就能夠獲得表揚,也能證明長辛店機車廠的實力。
    結果這個寶貝疙瘩是一枚炸彈。
    會議室內人人愁容滿面。
    一個個老煙槍一根接著一根抽煙,一時間屋內雲霧繚繞,就跟尼瑪雲間仙境差不多了。
    清晨,李愛國哼著小曲來到會議室,拉開了門。
    好家伙,里面白眼滾滾,壓根就看不清楚人影,隱約能看得一個個火紅的光點。
    他臉色大變,扯著嗓子喊道︰
    “不好了,里面著火了!”
    路上的工人連忙沖了過來,有幾個還拎著搪瓷盆子和飯盒子要去水管前接水滅火。
    “都別忙活了,這是一場誤會。”
    張副總工站起身走出來攔住了他。
    “確實是著火了,不過不是會議室著火了,是我們心里著火了。”
    “老張,怎麼了?”李愛國好奇道。
    張副總將考察團提前抵達的事情講了一遍,嘆口氣說道︰“上面壓根就不考慮實際情況,這不是亂來嘛!”
    “就這?”
    李愛國搞明白之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老張啊,你這位老同志咋犯了糊涂呢。”
    “這麼說,你有辦法?快快,跟我們講講。”
    張副總拉著李愛國的胳膊就要進到會議室里。
    屋內的仙境是奪命仙境。
    李愛國覺得一旦進去,說不定會少活兩年時間。
    所以等著那幫人將窗戶打開,通了風之後,屋內的煙霧散盡,才跟著一塊進去。
    他坐在桌子前,面對一道道好奇的目光,沉聲說道︰“上面把任務壓根咱們,那是對咱們的信任,咱們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完成。
    我已經分析了,改造進度之所以會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造機車的標準高,需要高級工人操作。
    而長辛店機車工廠內高級技術工人數量太少了。”
    張副總皺眉頭︰“愛國,沒有高級工人,這是現實問題,咱們總不能變出一批高級工人吧?”
    長辛店機車廠的黃總工點頭贊同張副總工的意見。
    “是啊,培養一個高級工人很不容易,咱們機車廠因為歷史悠久,才有五個八級工,十多個七級工,有很多工廠里面甚至只有一兩個八級工。”
    “咱要的就是這個!”
    李愛國拍了拍桌子說道︰“咱們京城有上百家工廠,每個工廠里面都有一些七級,八級大師傅。咱們可以向他們求援啊。”
    此話一出,張副總工和那些領導們眼楮頓時一亮。
    他們把這碼事給忘記了。
    在這個整治掛帥的年代,集中力量干大事兒也是特色之一。
    一個個在後世看來很難完成的工程,就是通過抽調優秀工人的辦法建成的。
    前門機務段以前改造自卸列車時候,李愛國已經用過這種辦法了,這次只不過是依葫蘆畫瓢罷了。
    確定了辦法後,考慮到時間緊迫,改造指揮部頓時行動了起來。
    經過計算,確定如果按照三班倒的工作制度。
    要想按時完成改造工作,至少需要一百多位鉗工,焊工,電氣工等高級工種。
    為了提高改造質量,這些高級工最低等級被限制為七級工人。
    “人家是來支援咱們的,咱也不能虧待人家。
    這樣吧,大同機車廠,鐵道研究所還有長辛店機車廠三家單位,共同調運一批物資和資金給這些高級師傅當做補助。”
    李愛國明白一個道理。
    人為了理想,不怕被當做牛馬。
    但是辛辛苦苦當了牛馬總得給草吧!
    現實十分嚴峻,王副總工,董工和長辛店機車廠的黃總工紛紛代表各自的單位答應下來。
    最終確定每位八級工人每天補助1塊錢,十斤大米。
    每位七級工人,每天補助七毛五,五斤大米。
    這個條件在這年月已經非常優厚了。
    伴隨著一道道電話打出去,京城各大工廠的高級工人們都接到了通知。
    每天有補助,將來還能拿到榮譽,那些七八級大師傅紛紛報名參加。
    軋鋼廠內。
    劉海中得知了這個消息,氣得將錘子扔在地上。
    “我覺得長辛店機車廠是故意的,憑什麼看不起六級工?我的水平不比那些七級工差啊!”
    易中海作為七級鉗工接到了廠辦的通知。
    賈東旭顯得非常高興,湊到易中海跟前,眉開眼笑說道︰“師傅,每天七毛五,五斤大米呢,這下子咱家賺大發了。”
    咱家這倒是個好詞語。
    面對優厚的條件,易中海卻擺了擺手。
    “東旭啊,這事兒已經被我推掉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