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全家被抓進去後。
    四合院的氣氛有些奇怪。
    以往遇到這種大事情。
    住戶們都跟打了雞血似的。
    走在路上,端著飯碗甚至在茅廁里蹲坑的時候,都會熱烈的討論一番,等吃了一肚子瓜,才滿意而歸。
    這次卻悄無聲息。
    甚至。
    自從黑中山裝走訪過四合院之後,賈家全家人的名字,就沒在四合院里再沒有出現過。
    要不是那把斧頭依然深深的沒入賈家的門板里,李愛國恍惚間有種錯覺,賈家似乎壓根就沒有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四合院里能平靜一陣子。
    清晨。
    照常跟陳雪茹晨練之後,吃過飯,李愛國挎上帆布包。
    吧唧。
    循例在小陳姑娘的臉上啃一口,李愛國推著自行車迎著燦爛的陽光往外走。
    剛走到中院,就看到易中海拎著一把小青菜往南易的手中塞。
    “南師傅,這些菜是你大娘今兒早上摘的,水靈水靈的,你嘗嘗鮮。”
    那神情、那語氣就跟長輩對待自家的孩子差不多。
    只是南易卻好像有點不配合。
    他動作僵硬地將小青菜又塞了回去︰“易師傅,我這人不喜歡吃青菜”
    “害,你這孩子說什麼傻話,不吃青菜怎麼行,別不好意思,我這個人最熱心腸.”易中海嗔怪一句,又青菜塞進南易的手里。
    易中海越熱情,南易越拘謹。
    就在他想落荒而逃的時候,看到李愛國走過來,就像是看到了救星。
    “李司機,幾點了?”
    李愛國比較配合的抬起手腕︰“馬上七點四十了。”
    “唉,易師傅不好意思,我得去上班了。”南易毫不客氣的推開易中海,轉身關上門。
    他大步追上李愛國︰“李司機,咱們一起走。”
    李愛國似乎不想搭理南易,微微點點頭,推著自行車往外走。
    南易緊緊跟在後面,喋喋不休道︰“李師傅,我昨天翻了師傅留下的菜譜,又找到了好幾樣宮廷菜的菜單子,就是缺少點食材您放心這次我只做菜.”
    “甭想了,剩下的那點海鮮干貨,我還有用處。”李愛國毫不客氣的回絕。
    南易卻一點不生氣,撓撓頭憨笑︰“我就是問問問問”
    看著南易的樣子,被拋棄的易中海郁悶的撓撓頭。
    自從賈東旭被當做迪特帶走後。
    他下定決心要把南易當成養老人。
    這陣子可謂是下了大功夫。
    又是送鞋墊子,又是送雞蛋,送青菜,甚至還買了半斤肉請南易吃飯。
    簡直比對待賈東旭都要熱情。
    南易的態度卻很冷淡。
    就像是那些東西里面下了砒霜,想要害他似的。
    李愛國平日里也沒讓南易佔便宜。
    為啥南易卻跟狗腿子似的,跟著李愛國。
    易中海活了大半輩子,可謂是飽經世事,雙眼足以能洞察人心,現在卻有點看不明白了。
    出了院子。
    原本嬉笑不止的南易臉色一正,停下腳步扭頭看向李愛國。
    “李司機,易師傅是不是對我有什麼企圖?”
    今天是車廂建造完成的日子,李愛國本來已經急不可耐,騎上自行車,準備前往機務段了。
    听到這話,雙腳耷拉在地上,上下打量南易。
    這小廚子倒是有點本事。
    只不過這會他依然佯裝不知。
    “這話怎麼說?”
    “李司機,不瞞�躨寣@乙鄖氨蝗撕Σ伊恕6  ξ業娜耍 褪竊   暈液玫娜耍 俏易鐶湃蔚娜恕!蹦弦卓嘈Φ潰骸昂罄次乙蠶朊靼琢耍  撬  敲揮釁笸跡  裁匆 暈液媚兀  br />
    易中海對我好,就是要害我!”
    李愛國听得目瞪口呆。
    好家伙,這貨思路清奇啊!
    難怪易中海將對付賈東旭和傻柱的那套辦法,放在南易身上沒有一點效果。
    感情這貨是被人害得產生了心理陰影。
    易中海要是知道的話,這會肯定氣得吐血了。
    看著一臉嚴肅的南易,李愛國突然問道︰“這麼說,以後你到我家做菜,做完菜之後,我應該將你攆回去,讓你回家啃黑窩窩頭?”
    “.這倒是不用。”南易無言以對。
    “你還真是個沒原則的玩意。”
    李愛國給南易打了個負分。
    兩條大長腿挎在自行車上,猛地踩蹬腳蹬子,飛速離開。
    南易得意的勾起嘴角︰“李愛國罵我,說明對我沒有企圖,這人倒是可以交朋友。嘿嘿,你真以為我南易沒原則啊!”
    一道俏麗身影從南易背後躥出來。
    “南易,你要去上班嗎?咱們一塊!”梁拉娣拉著南易的胳膊,眉開眼笑道。
    “不用了,你是機械廠的,我是軋鋼廠的,根本不順路。”南易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生冷的拉開梁拉娣的胳膊,大步的離開了。
    梁拉娣的心情沉入谷底,眼角霎時間紅了,眼楮里聚集了一汪眼淚。
    其實梁拉娣的條件並不差。
    她雖然因為有三個孩子,家庭困難一點,但是人家出身好,還是三級機修工。
    至于南易,祖上的那點產業早就敗光了,還是資本家出身。
    梁拉娣自認為足以能配得上南易。
    卻在對南易掏心掏肺後,換來一張冷臉。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
    “要不,有機會的話,跟李司機請教下.”梁拉娣喃喃自語。
    她剛才在旁邊看得真真切切。
    李愛國將南易訓了一頓,南易卻沒有生氣。
    “阿嚏!”
    項目組大辦公室內,李愛國突然打了個噴嚏。
    張副總指揮連忙倒了一杯熱茶遞過來︰“李司機,最近你實在是太累了。”
    “沒事。”李愛國接過熱茶喝一口,道︰“鐵道技術研究所的董工他們驗收完了嗎?”
    “暫時還沒有,不過應該也快了,畢竟車廂是他們親眼看著制造出來的。”張副總指揮抬起手腕看看,然後壓低聲音說道︰“按照跟鐵道研究所達成的協議,咱們需要對車廂進行實際承載和側翻實驗。”
    “這是應該的,停留在紙面上的技術數據,沒有任何實際用處。”李愛國點點頭道︰“火車頭改造好了嗎?”
    側翻自卸車廂需要一整套的自卸系統配合,其中動力輸出部分需要搭載在火車上。
    “已經改造完成了,按照你的建議,項目組摒棄了甦制火車頭,選用了最新的國產前進型蒸汽機頭。”
    說到這里,張副總指揮心中一陣感慨,面前這個小火車司機的關系網太廣了。
    前進號蒸汽型機頭是國內第一種自己設計、自己生產的干線貨運機車,于九月份才試制成功,目前並沒有大規模配發給各機務段。
    李愛國竟然能通過鐵道研究所跟大連機車廠聯系上了。
    在撥打了一通電話後,大連機車廠方面同意提供一輛前進型蒸汽機頭,供項目組實驗。
    張副總指揮忍不住問道︰“愛國,你到底在電話里,跟大連機車廠那邊的軍代表說了些什麼?”
    “也沒啥,就是問他們要不要在咱們自家的機車上,搭載咱們自家最新的裝卸技術。”李愛國嘿嘿一笑。
    “就這.”張副總指揮先是有些詫異。
    旋即就明白過來,對著李愛國豎起大拇指。
    機車的驗收工作比較繁瑣,一直到將近中午時間,董工帶著第一研究小組的研究員,才回到了大辦公室內。
    劉國璋在得知自卸系統通過了技術驗收後,也請來了研究所的所長還有幾個副所長,以及幾位技術部門的領導,來到了前門機務段。
    這些人的級別都很高,機務段的邢段長帶著一幫子領導親自把他們迎進了大辦公室內。
    眾人坐定後。
    李愛國接到劉國璋的眼神,拿出一摞材料站起身︰“各位領導,今天是我們前門機務段自卸側翻系統試制成功的日子,在這里我代表前門機務段,向各位領導匯報情況.”
    鐵道研究所的領導,在到來之前,已經從劉國璋那里了解到了自卸側翻系統的信息。
    在得知這套系統的發明人是一個火車司機的時候,他們都感到驚訝。
    現在看到李愛國如此的年輕,心中更是感到震驚。
    以至于研究所的老所長在李愛國匯報過之後,直接感慨了一句︰“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李司機年紀輕輕就設計出了如此高難度,高實用性的側翻系統,以後前途一片光亮。”
    李愛國正想表示感謝,劉國璋站起來了,半開玩笑道︰“王所,你可千萬別夸獎他,這小猴子可是會驕傲的。”
    “國璋同志,你跟李司機是”
    “他是鄙人的學生。”劉國璋挺起胸膛,有些驕傲的說道。
    此話一出,那幾道緊緊盯著李愛國身上的灼灼目光頓時消失了。
    劉國璋這人性格強硬,這人還是他的學生,恐怕是沒什麼希望拉攏過來了。
    老所長也清楚劉國璋的性子,再聯想到最近研究所里的局勢,哪能不明白劉國璋這是來了一招‘暗度陳倉’。
    他作為所長也樂意見到新技術成功,只是
    老所長抬頭看看旁邊的幾位副所長,主任,緩聲問道︰“各位,第一研究小組已經驗收了裝在有側翻系統的機車,你們覺得怎麼樣?”
    一個身材消瘦,面色陰沉的瘦高個,率先舉起手發言︰“所長,這次的項目本身就有第一研究小組的加入,他們自己驗收自己,恐怕是不合適。
    所以我建議由第五小組抽調出技術人員,重新對機車進行全面技術鑒定。”
    “有道理”
    見老所長準備點頭答應,劉國璋有些著急了,舉起手就要說話。
    一道聲音提前響起了︰“領導,我雖不是研究所里的人,也算是項目的一員,是否能夠說明自己對驗收的看法。”
    此話一出。
    屋內的眾人都皺起眉頭。
    邢段長額頭上瞬間冒出密密麻麻的汗水。
    這是什麼場合?
    鐵道技術研究所的所長,級別堪比部長。
    就算他身為段長,在沒有被點名的時候,也不敢擅自發言。
    這小子真以為自己搞個什麼發明。
    就能在這種級別的會議上大放厥詞嗎?
    甚至干涉研究所的驗收程序?
    邢段長手在桌子下面,狠狠拉扯李愛國的胳膊,想讓他坐下來。
    李愛國卻不為所動。
    劉國璋開始的時候愣了一下,這會也反應過來,心情跟邢段長卻完全不一樣。
    他心中一陣喜悅,站起身板著臉道︰“愛國,這里都是領導,沒有你發言的資格,趕緊坐下。”
    老所長的眼神若有若無的打量劉國璋片刻,沖著李愛國說道︰“小同志,我听說你們機務段里有一條規矩,那就是在機務段里,大家都是同志,不講官職尊卑,只講道理貢獻。
    今天我們研究所入鄉隨俗了。”
    說完,他扭頭看向瘦高個︰“張副主任,你覺得怎麼樣?”
    瘦高個依然面無表情︰“听所長的。”
    話語平靜,放在膝蓋上的手指頭卻莫名顫抖一下。
    “愛國同志,大家都是同志,肩膀一般高,你有什麼意見,可以直接提出來。”老所長道。
    李愛國挺起胸膛︰“我覺得任何技術層面的驗收,都是無用功。”
    “呵,那你想怎麼驗收?難倒表演幾下車廂側翻就可以了?要知道車廂重載的時候,跟空載是完全不一樣的,還有車廂是否適合實用,也不是表演幾下就能看得出的”
    張副主任說起話來,跟許大茂差不多,特別喜歡用陰陽怪氣的聲調。
    他還想接著說下去,卻被老所長擺擺手攔住了︰“張副主任,現在咱們肩膀一樣高,請讓李司機把話講完。”
    老所長深深看向李愛國︰“愛國,你接著說。”
    李愛國道︰“簡單的表演當然無法證明側翻系統和車廂的實用性,我願意駕駛貨運機車跑一趟高負載任務。”
    此話一出。
    大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瘦高個還想反駁,嘴巴張了幾下,最終沒有發出聲音,只能悻悻的坐下了。
    “啪啪啪”
    老所長鼓起了掌︰“好好好,愛國同志能夠甘願為了新技術,冒險跑任務。只是這種態度,就值得我們技術所里的每個人學習。”
    劉國璋本來是支持李愛國的。
    听到他要跑第一趟,心中頓時有些擔憂。
    每一項技術在最開始誕生的時候,都是不完美的。
    需要經過大量的實踐,從經驗教訓中找出紕漏。
    特別是這次的任務,還要裝載大量的貨物,危險程度肯定更高。
    作為研究所的主任,他希望李愛國跑第一趟。
    作為老師,他還是有私心的。
    就在劉國璋準備出言反對的時候,卻接到了李愛國的眼神。
    那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堅定。
    劉國璋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坐了下來。
    李愛國的做法沒錯,只有如此才能堵住張副主任的嘴巴。
    張副主任很有些來頭,在解放前就是原平津區鐵路管理局鐵路技術研究所所長,級別很高。
    解放後因為願意積極配合,在鐵道研究所改建後,被任命為副主任,統管第五研究小組。
    那些舊時代接收過來的技術人員,都簇擁到了張副主任身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即使是老所長,考慮到目前人才緊缺,為了鐵道技術的發展,有時候也不得不考慮他的意見。
    要是李愛國不跑這一趟,張副主任肯定會咬死不丟。
    介時。
    必然會延誤自卸車廂技術的推廣。
    只是苦了愛國劉國璋心中一嘆。
    整個會議只開了不到十分鐘。
    在座的那些人脊梁被都冒出了汗水。
    尤其是項目的副總指揮老張。
    身為技術人員出身,他對張副主任的險惡用心在了解不過了。
    技術驗收項目繁瑣,特別是新技術是第一次使用,並沒有所謂的質量法規、標準、有關技術條件(規章、規則)。
    要是想挑毛病的話,總能找到毛病。
    另外。
    就算是車廂制造得沒有任何毛病,技術細節也沒有毛病,別人也可以趁著驗收技術機會,來拖延驗收時間。
    李愛國提出的以實戰來檢驗技術,則完全規避了那些麻煩。
    並且結果一目了然。
    張副總指揮思索一陣,嘴角卻流出一絲苦笑。
    他也許能想到這種辦法。
    卻沒有那種膽量。
    確定了驗收辦法後。
    按照程序,李愛國需要在執行第一次執行運輸任務前,向研究所的領導現場演示自卸車廂是如何自卸的。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打一場表演賽。
    邢段長著手聯系運輸任務,而李愛國則帶著研究所的領導往整備車間走去。
    “李司機,據說沙包也是你搞出來的?”
    “那是我根據工作中得出的經驗設計出來的,原理很簡單,沙子可以增大路面的摩擦力。”
    “那這次呢?”
    “這次就更簡單了,我听說一汽廠那邊有液壓自卸卡車,就想著,咱們的火車車廂雖不能往後自卸,但是可以自翻啊。”
    (前進型蒸汽火車)
    一路上。
    老所長肩並肩跟李愛國閑扯著。
    听完這些話,老所長有些同情的看向劉國璋。
    好不容易踫到了個好苗子,卻是個喜歡開火車的。
    老劉心中恐怕也很郁悶.
    此時建造火車車廂的工人早已離去。
    火車車廂被裝載在火車頭後。
    整輛火車靜靜的停在鐵軌上,威武的前進型火車頭,再搭配上怪莫怪樣的側翻車廂,整輛火車就像是一頭猙獰的巨獸,站在遠處就讓人望而生畏。
    前進型火車頭的設計和建造工作,是老所長一手操辦的,自然能認得出來。
    他眼神一凝,扭頭看向劉國璋︰“老劉,你面子不小啊,據我所知大連廠那邊,到現在也就建造了不到十台前進火車頭。”
    “老所長,您這可就誤會了,我只是幫這小子跟大連廠的張代表牽線,沒想到張代表還真同意了。”劉國璋笑道。
    老所長對這話本來是不相信的。
    但是當他走近後,看到車廂上的大字,頓時明白了幾分。
    烏黑的車廂上,噴涂了四個鮮紅大字“中國制造”!
    鮮紅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鮮艷。
    本來平平無奇的楷書文字,卻給人一種霸氣側漏的感覺。
    那幫子領導都停下腳步,目光緊盯著這四個字,臉上充滿了激動。
    “中國制造.好,好一個中國制造!”老所長花白眉毛抖動,神情激動地指著那四個字說道︰“看到了嗎,這就是咱們無數技術人員奮斗的最終目的。
    我們要讓中國制造這四個字,出現在火車、飛機、大炮、汽車.甚至是航空母艦上!”
    李愛國道︰“別人家的東西再好,也是別人家的,咱們不能被別人掐住脖子。”
    “對對對,李司機,你這種說法很對!咱們搞技術工作的,就應該破除萬難,沖破敵人的封鎖。”
    老所長感慨一番,扭頭看向身後的秘書︰“你把李司機的話,還有中國制造的概念記下來。”
    他敏銳的感覺到,中國制造這個概念一旦提出,會振奮無數技術人員。
    有了堅定的目標,崇高的理想,才能作出更大的貢獻。
    這時候,131包乘組正在歇班的副司機劉清泉和司爐工老鄭,已經趕到了整備車間。
    看著那輛威武的火車,兩人都是一臉的驚嘆。
    “李司機,這是你搞出來的火車?”
    兩人由于太過激動,聲音顯得很大。
    “老劉,老鄭,領導在這里,別大聲喧嘩。”張副總指揮連忙在旁邊提醒兩人。
    劉清泉和老鄭雖不認識老所長他們。
    但是看到機務段的領導們都乖乖的跟在身後,也意識到這些人來歷不明。
    頓時變得拘謹起來︰“領,領導好。”
    老所長熱情的對他們伸出手︰“什麼領導啊,剛才我們已經說了,進到機務段里,都是自家同志。現在還得勞煩兩位自家同志,為我們演示自卸技術。”
    “這個您放心!”
    兩人看著鄰家大爺般的老所長,也興奮了起來。
    “前兩天李司機已經教過我們相關的操作步驟了,其實很簡單,就是搬動棍子。”
    “棍子?”
    “對啊,你不知道吧,李司機在車頭里,安裝了一個自卸的開關,就跟棍子差不多,特別粗,李司機說了,男人就是要粗要大”
    “劉清泉,別沒正形!”
    劉清泉三句不離葷段子,張副總指揮听得額頭冒汗,連忙訓斥他一句。
    轉身跟老所長解釋︰“李司機之所以要粗要大,其實是考慮到自卸開關是常用的開關,而且火車司機的手勁都比較大,必須得結實。”
    “考慮問題從實際出發,果然是個火車司機啊。”
    老所長並沒在意那些,反而把側重點放在了李愛國的設計思路上。
    他扭頭看向身後的秘書︰“你把這件事也記下來。”
    李愛國剛才也為劉清泉和老鄭兩人捏了把汗水。
    趁機拉著兩人上到了火車上,準備為眾人演示車廂自翻技術。
    因為是這是一輛新車頭,所以里面的各種設備都采用了國內的最新技術。
    加煤機、吹炱器、風動搖爐、全電焊鍋爐
    “嘖嘖,沒想到老劉我這輩子,還能開上新車頭。”劉清泉撫摸著那些嶄新的設備,一臉的贊嘆。
    “好家伙,連煤鏟子都是新的。”
    老鄭抄起鏟子試了試,突然問道︰“李司機,剛才下面那個白眉老頭是哪里來的領導?”
    “白眉老頭?”李愛國想了一下,才明白過來。
    一邊檢查儀表盤,一邊將老所長的身份講了一遍。
    劉清泉即將摸向閥門的手愣在了半空中,老鄭端了一鏟子煤也呆愣在了原地。
    許久之後。
    “啪”
    劉清泉猛地一拍腦門子︰“李司機,剛才我竟然當著大領導的面講了葷段子。”
    “我還大笑了”老鄭哭喪著臉。
    李愛國笑道︰“怕什麼,咱們只要順利完成驗收任務,領導還真能跟你們計較不成?”
    “對對對,愛國說得對。”
    听這話,兩人都來了精神,在火車頭里忙活了起來。
    雖然兩人並沒有操作過先進的前進號,但是在李愛國的指點下,很快就上了手。
    片刻功夫之後。
    爐膛里燒得紅彤彤的,火車頭上的黑煙囪里冒出陣陣黑煙。
    李愛國緊盯儀表盤,看到指針超過了標準氣壓,先是是拉響了鳴笛,提醒旁邊的人注意側翻。
    然後輕輕推動黑又粗杠桿。
    伴隨著一陣低頻的顫動聲,位于火車頭後方的車廂,在底部液壓器的作用下,左側緩緩抬起。
    車廂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越升越高,當車廂側翻到一定高度時,車廂側門上的鎖扣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打開。
    嘩啦啦.
    幾十噸沙土從里面傾斜而下。
    因為有擋板的阻隔,沙土並沒有灑落在鐵軌上,而是落在距離鐵軌兩米多的地上。
    “報告正司機,一號車廂側翻完成。”
    听到劉清泉的匯報,李愛國再次推動黑又粗杠桿。
    第二節車廂開始側翻。
    嘩啦啦.
    隨後。
    第三節。
    第四節。
    只是片刻功夫。
    全部二十四節車廂全部完成了側翻。
    位于鐵軌側外一米的地方,形成了一片沙土帶。
    高達半米的沙土帶,蔓延數百米,就跟一座俯下身的小山似的,顯得格外壯觀。
    現場的那些研究員們雖然早就清楚側翻技術,但是看到真實的卸載現場,還是被震撼住了。
    這可是兩千多噸的沙土,只花了不到十分鐘時間,就全卸完了。
    此時的火車上,李愛國繼續操作。
    側翻車廂緩緩回落,在煙塵彌漫中,就像是一頭正在翻身的巨龍。
    老所長神情肅穆︰“這就是中國制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