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多出了劉嵐,還有她那兩個孩子後,更加熱鬧了。
周海龍和周海濤都在紅星小學讀書,跟閻解娣的年紀差不多,因此三人經常一塊上下學。
許大茂多了兩個兒子,整個人也挺直了腰桿,又恢復了往日的雄風。
聾老太太的病,在服用了丁秋楠開的藥方後,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
只不過整個人好像老了一圈,現在一天三頓飯都是一大媽做好了,給她送過去。
完成了撰寫守則的任務後。
李愛國重新調回131包乘組,整日奔馳在從京城到津城的鐵軌上。
前往津城的時候,辛苦幾個小時。
返回京城的路上,就可以在宿營車內跟張雅芝交流種菜的心得。
小日子過得倒也算是快樂。
只是李愛國也感覺到了。
自從重新回到包乘組後,自己的任務好像變多了。
在機務段里,工作分為兩種。
一種是活計。
又簡稱為本職工作。
比如李愛國作為包乘組的司機,駕駛列車前往津城,這就是活計。
活計是可以請假的。
即使活計無法順利完成,也沒有關系。
第二種是任務。
任務是上級臨時分配的工作。
比如臨時調配到貨運列車上,完成一次運輸任務。
這叫做任務。
任務不可推脫。
必須完成。
還得是盡善盡美的完成。
這年代,天大地大,任務最大。
這不。
這天行車回到機務段。
李愛國剛跟曹文直他們一塊,剛從火車頭上跳下來,腳下揚起的塵土還沒有落地。
一位身穿工裝的調度員就快步跑了過來。
“李愛國同志,剛接到調度站的通知,咱們機務段的一輛運煤列車,突發故障,撂在了京門鐵路上。”
還沒等李愛國反應過來,曹文直的臉色就變了。
“京門鐵路.那段鐵路是繁忙路段,每天有七八趟西邊進京的列車經過。”
李愛國這會也想起了京門鐵路的信息。
京門鐵路的名字听起來很大氣,其實是指京城到門頭溝的那段鐵路線,在後世算是地鐵。
距離前門機務段只有六十多里地的距離,全長僅僅五十多公里。
京門鐵路是京城近郊修建最早的鐵路線。
門頭溝地區是京城附近有名的煤礦區。
為了將煤礦倒騰出來,前朝管理者批準了簡部奏請,修建西直門到門頭溝的鐵路支線方案,由我國著名的鐵路專家詹天佑主持修造。
解放後,京門鐵路線繼續承擔煤炭向外運輸任務,同時還為地區經濟建設,民生保障做出杰出貢獻。
擔負起門頭溝片區居民出行的重任。
別看乘坐火車抵達京城火車站,需要兩個多小時。
在這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卻是民眾首選的交通方式。
一旦運煤列車沒有及時清空,那麼後續的列車只能堵在鐵軌上。
……
“區間隔離了嗎?”李愛國問道。
調度員點頭道︰“已經隔離了,沿途的列車都被勒令停在原地,等待調度命令。”
“走,我們馬上出發!”
李愛國不再猶豫。
這是一次重大的任務。
作為火車司機,遇到重大任務,必須勇于頂上去。
“調度室為了這次救援任務,特意調派了一輛甦制FD型蒸汽機車,就停在前面。”
李愛國帶著副司機劉清泉和司爐工老趙跟著調度員,大步往站場走去。
曹文直有些不放心,從後面跟上來,拍拍李愛國的肩膀︰“愛國,門頭溝那邊的鐵路是老鐵路了,行車的時候,注意點。”
“你放心吧,師傅,我開了半年火車了,從來沒有出過事!肯定不會有問題。”李愛國拍著胸脯保證道。
話是這麼說,李愛國卻有些擔心。
開火車跟開汽車不一樣,摸著方向盤,踩下油門,到處都能亂躥。
火車司機出發前,必須得搞清楚沿途鐵路的狀況。
要從資料室取出該路段的線路縱斷面,進行細致的研究,確定行車方案。
但是。
目前時間不允許這麼做,只能靠著自己的膽量和技術執行任務了。
同時這也是段里面選擇李愛國執行任務的原因。
按理說。
曹文直作為李愛國的師傅,無論是行車經驗和里程數都遠超李愛國。
只是經過幾次的任務,李愛國的技術和隨機應變能力,已經征服了段里面的領導。
機務段的領導,在得知意外發生時,第一反應,就是將李愛國派過去。
這小子指靠得住。
甦制FD型蒸汽機車比一般的蒸汽火車更長、更大,總重254.4噸,機車及煤水車全長29070毫米。
身強力不虧。
如此大的規格,也讓它擁有2500馬力的功率,足足是一般蒸汽火車的兩倍。
並且速度可以達到85公里每小時,這在這個年代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有了這兩項指標,FD型蒸汽機車進入國內後,率先被用作救援列車。
在腦海里檢索著蒸汽機車的數據,李愛國帶著司機組來到了站場上。
只是一眼,就驚呆了。
這輛FD型蒸汽機車是原裝進口的火車頭,保持著完整的甦制風味。
鍋爐大部分、司機室和煤水車箱體涂著淺藍色,動輪和前後防撞梁涂著紅色。
看上去威武霸氣。
在煤水車的右側,還有白色涂料噴涂的俄語︰
“後方工人的永恆榮耀!是他們的努力勞動,讓我們人民贏得衛國戰爭的勝利!”
這口號如此的響亮,如此的震人心魄。
以至于李愛國放緩了腳步。
“李司機,快點,時間來不及了!”
調度員在前面催促道。
李愛國這才醒悟過來,連忙帶著包乘組的同志,登上了蒸汽機頭。
蒸汽機內的爐膛早已經被機修工們點燃了。
李愛國草草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問題。
在接過調度員的調度單時,還是照例詢問道︰“同志,車頭的整備沒有問題吧?”
“絕對沒問題,這輛火車頭是調度室為了救援任務,專門調度過來的。”調度員保證道。
李愛國也放下了心。
在機務段內,調度室負責一切火車頭的調度工作,同時也清楚一切火車頭的整備工作。
在調度單上簽上字。
待調度員指揮扳道工打開道閘後,李愛國吩咐副司機劉清泉負責 望。
然後輕拉汽笛,重重拉下氣門。
藍色的蒸汽機頭,像一頭來自異國他鄉的怪獸似的,沿著烏黑的鐵軌奔馳而去。
考慮到時間緊急,司爐工老鄭也顧不得節約用煤,煤鏟子每一鏟子,都鏟得足足的,鍋爐燒得旺旺的。
氣壓表差點被蒸汽頂報表了,火車頭的速度很快達到了八十五公里每小時的上限。
按照這個速度,只要四十分鐘,就能趕到運煤車拋錨的地點。
這次的任務,妥了!
李愛國的心情也放松起來。
一邊檢查儀表盤,一邊跟老鄭聊著閑話。
老鄭看到旁邊的煤不多了,將煤鏟靠在旁邊,說一句︰“正司機同志,你稍等,煤不多了,我去打開煤水車里的閥門。”
“煤水車”,顧名思義,裝煤和裝水的車廂。
里面存放的是蒸汽機的‘糧食’,一般緊緊掛靠在蒸汽機頭後面。
小型蒸汽火車頭,沒有專一的‘煤水車’,‘糧食’都儲備在火車頭的夾層中。
像甦制FD型蒸汽機車這種重型蒸汽機,煤水車跟蒸汽機頭是一體的。
老鄭掏出通用鑰匙,捅開煤水車門的瞬間,整個人瞬間呆滯了。
“怎麼了?”副司機劉清源感覺到不對勁,站起身問道。
“這里.他.這里他.”
老鄭開始語無倫次起來。
“老鄭啊,里面是有沒穿衣服的小寡婦,還是怎麼著,瞅你那熊樣!”
劉清泉從椅子上跳下去。
走了過去,順著老鄭的目光看過去。
“這”
他的神情也呆滯了起來。
好家伙。
里面到底是怎麼了?
裝了核彈頭嗎?
李愛國看看儀表盤,見各項數據正常,正準備站起身去瞅瞅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個臉上身上都粘滿了煤灰的年輕人,打著哈欠,從里面走出來。
他的嘴角還掛著涎水,涎水跟煤灰混合在一塊,形成了一大片污漬。
尼瑪,這貨不就是閻解成嗎?
李愛國仔細瞅了好幾眼,倒吸了一口氣。
閻解成舉起雙手,打了個哈欠,突然意識到不對勁,臉色一變,左右瞅瞅。
突然爆發出一陣淒慘的叫聲。
“這是哪里啊?!”
李愛國意識到肯定是出問題了。
看向老鄭︰“鄭師傅,你趕緊去煤水車里.”
老鄭也醒悟過來,沒等他說完,就大步沖進了煤水車。
片刻之後,再次沖出來的時候,老鄭的臉上掛滿了驚慌。
“正司機同志,里面沒有煤”
轟!
這話就像是一道雷電,在蒸汽機頭里炸裂開來。
所有的人都呆滯在了原地,凝固成了一尊尊雕像。
蒸汽機是依靠煤作為動力前進的,要是沒有煤那不就得撂在半路了?
李愛國瞪著閻解成問道︰“閻解成,到底是怎麼回事?”
“愛國哥,我也不知道啊。”閻解成一臉的茫然,用沾滿煤灰的手抓撓亂糟糟的頭發︰“按照車間里的規劃,我們上煤小組,下一個要上煤的車頭,就是這輛。我有點困.”
閻解成這會處于懵逼狀態中,說話顛三倒四的。
不過李愛國還是听明白了。
這輛火車頭正停在站場上,準備上煤。
閻解成剛挑了好幾噸的煤,累得不行,就想找個地方貓一會。
可是天氣炎熱,站場上幾乎沒有遮掩,他就想到了這輛火車頭。
于是捅開了煤水車的門,準備睡一會,等會上煤的時候,組長肯定會喊醒他,也不耽誤干活。
結果睜開眼,就發現火車頭跑了。
一輛正等待添加煤水的火車頭,被調度分配成了救援車頭。
李愛國微微皺皺眉頭,調度室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不過此時並不是追究責任的事情。
要是救援車頭撂在了半道里,那麼就太丟人了。
更關鍵的是。
照此下去,火車頭的爐膛肯定得熄滅。
在機務段里,蒸汽機車熄爐就是嚴重事故。
無論緣由,一旦被段里面知道,肯定得挨批評。
這會司爐工老鄭和副司機劉清泉的臉色也都難看起來。
他們進入包乘組,行了那麼多年車,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
“正司機同志,咱們的煤,就剩下那麼一點了”老鄭指著煤斗里那攤散煤,心里七上八下的。
李愛國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下達命令︰“副司機同志,目前咱們距離最近的站,還有多遠。”
“副司機同志!”
李愛國連喊兩聲,劉清泉這才清醒過來,回到位置上,從掛在上方的夾子里,取出一張站名表。
手指頭點在上面,仔細計算一遍,站起身匯報道︰“報告正司機同志,最近的站是門頭溝站,距離應該在十五公里左右。”
李愛國按照以前計算出的煤炭距離公式,計算了一遍,無奈的嘆口氣。
剩下的那些煤只有幾百斤,壓根無法支撐到門口溝站。
不過,現在也沒有辦法了,只能盡力堅持。
“現在立刻將填煤輛降到最低,不能浪費任何一鍬煤!”
“是!”鄭師傅連忙將即將填進爐膛中的煤鏟子抖了抖,換成半鏟子。
李愛國又看向閻解成︰“閻解成,煤水車的底部應該還有一些殘煤,你給扛過來。”
扛煤,是閻解成的本職工作了。
可是沒有工具啊!
“愛國哥,我的扁擔和籮筐都沒有帶。”閻解成怯生生的說道。
當他看到李愛國的目光著落在他身上時,忍不住倒退了一步,雙手緊緊抱在胸前。
“愛國哥,你不會是想讓我用衣服兜煤吧?”
李愛國本來想的是帽子來著,現在經過閻解成的提醒,眼楮頓時亮了。
閻解成穿的是工裝。
這種衣服最大的特點就算是結實,要是袖筒扎起來的話,那就跟麻布袋差不多。
李愛國看著閻解成說道︰“解成,現在咱們的火車遇到了困難,你身為機務段的職工,願意為解決困難,貢獻自己的力量嗎?”
“費點力量倒是沒事兒.關鍵是,我就這麼一件工裝,要是磨壞了,我爹肯定批評我。”
“你放心,要是真磨壞了,我向段里面申請,再給你補發一件新的。”
听到這話,閻解成瞪大眼︰“真的?”
“我還能騙你?“
“那倒也是.”
閻解成不再猶豫,不再彷徨。
將工裝脫了下來,做成麻布袋,然後進到煤水車里,將里面殘余的煤運了出來。
只不過,那些煤的數量也不多,很快就消耗殆盡。
火車頭的速度越來越低,眼看氣壓還剩下不到十個,李愛國干脆讓鄭師傅只要保持爐膛不熄滅就可以了。
鄭師傅也明白,爐膛一旦熄滅,想點燃並不容易,按照李愛國的命令,偶爾填一半鍬煤。
很快,火車頭的速度就近乎于無了,跟汽車的怠速差不多。
劉清泉抽出一根煙,用顫抖的雙手劃著火柴點上,深深的吸兩口︰“正司機,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按照他的想法,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派人沿著鐵軌前進十幾里地。
通過門頭溝站跟機務段聯系上,讓機務段再派出一輛救援列車.
只不過這樣一來,他們這些司機和司爐工,就在機務段里出名了。
救援別人,反將自個撂在半道里,丟人啊。
這年代的人們,都有股子擰巴勁頭,寧願吃苦受累,也不願意低頭。
李愛國自然不能在陰溝里翻了車,拿著按名表,皺起眉頭問道︰“老劉,我記得門頭溝站旁邊有個小站,站名表上怎麼沒有顯示?”
“是有一個小站,沒有名字,是用來轉運煤炭的,偶爾也用來給過路的列車添加煤水。因為這個站名表是客運上的,所以就沒有。”
劉清泉驚嘆李愛國的記憶力。
要不是他當年在沿線跑過,還真不會知道那個小站。
“既然小站可以添加煤水,咱們如果將列車開到小站,那麼就不用耽誤救援了。”李愛國眉頭舒展。
劉清泉皺眉頭︰“這個想法很好,但是現在火車頭已經動彈不得了,咱們總不能下去推火車吧?”
李愛國透過車窗,指了指正在田地里耕田的老黃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