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霃對楊嗣昌的印象並不好,此人不但主張和建奴議和,還和監軍太監高起潛一起害死盧象升。
今天他並未征求楊嗣昌的建議,只是姜逢員隨口問一句,結果楊嗣昌為了兵部尚書之位夸夸其談。
此次建奴入關都被朱慈霃率軍打出屎,他有必要和建奴何談嗎?
朱慈霃當然知道楊嗣昌此舉目的何在,崇禎皇帝已經和朱慈霃提過楊嗣昌上位兵部尚書之職,但被朱慈霃拒絕。
見楊嗣昌一個勁叭叭,朱慈霃頓時不耐煩了,他揮手打斷楊嗣昌︰
“停,你認為建奴還能輕易入關劫掠嗎?本宮可以讓他們有來無回,你竟然還建議加征剿響,想把全大明的百姓都逼反嗎?
為何流寇越剿越多?正是因為百姓負擔過重沒有活路,他們為了吃口飯才紛紛加入流寇大軍,本宮沒有听過百姓因為吃太飽而去造反。
如今剿寇已經變成政治問題,只要讓百姓吃飽飯,流寇自然失去兵源,沒有百姓支持,任其發展都難以成氣候。
當然,本宮並不是反對剿匪,而是要找個最穩妥的剿匪方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明絕對不能失去民心。
今天到此結束,本宮決定用盧象升做兵部尚書,你們回去和吏部商量一下,盡快頒布盧象升的任命,以後誰敢妄談和建奴議和之事,休怪本宮無情……”
朱慈霃說罷拂袖而去,只留下一臉懵逼的楊嗣昌和幾個內閣老大爺們……
回到鐘粹宮,朱慈霃叫過胡寶︰
“胡大伴,讓高起潛來見本宮!”
“喏”
胡寶領命,立即去傳高起潛。
密雲一戰,作為勤王人馬監軍太監,接到皇太子命令攻打密雲,高起潛認為必敗,他竟然帶著麾下十幾人臨陣脫逃。
朱慈霃本來準備過幾天和崇禎商量之後,在收拾這個大太監,今天楊嗣昌的表現讓朱慈霃突然響起高起潛。
盡管盧象升戰死的事件不會發生,但作為監軍太監臨陣脫逃絕對不能寬恕,不然以後如何治理軍隊。
高起潛從前線回來一直心驚膽戰,他並不認為小爺會殺他,主要擔心在皇爺面前失寵,以後沒有機會監軍撈銀子。
在听說勤王人馬和皇太子合兵全殲建奴後,他差點後悔死。
特別每次听到曹化淳說到護國軍和勤王人馬如何擊殺建奴時,高起潛真的想踫死,可惜他沒有那個勇氣。
“高公公,小爺有請!”
就在高起潛正考慮如何向皇太子解釋時,胡寶的聲音傳來,高起潛頓時雙腿一軟癱坐在地。
“哎呀,高公公您這是怎麼了?”
胡寶見狀急忙上前扶起高起潛,高起潛站穩後,急忙拿出一大錠銀子塞進胡寶懷里︰
“小寶子,小爺傳咱家何事,能否告知!”
胡寶不客氣將足有十兩的銀定子收下,嘿嘿一笑道︰
“好事唄,明軍打了打勝仗,肯定要給您獎賞!”
“不可能,咱家懷疑小爺要打板子,希望小寶子手下留情……”
高起潛說話間,又給胡寶塞一根金條!
胡寶暗暗咋舌,宮中大太監真尼瑪有錢︰
“放心吧,都是自家人肯定會手下留情的,高公公請!”
高起潛似乎看到胡寶高高舉起木杖,然後輕輕落在他屁股上的情景,急忙又收拾一個包裹跟著跟著胡寶前往鐘粹宮。
進入鐘粹宮,高起潛撲通一聲跪在朱慈霃面前痛哭流涕︰
“小爺饒命,奴婢一時鬼迷心竅才離開軍營,明軍已經打了打勝仗,請小爺饒恕奴婢……嗚嗚……”
朱慈霃冷冷看著面前吃的白胖的大太監︰
“高起潛,你知道臨陣脫逃是什麼罪嗎?如果勤王人馬都跟著你跑掉,明軍如何能獲勝?”
“小爺饒命,奴婢這有三萬兩銀子,是專門孝敬小爺的,請小爺務必收下!”
高起潛說話間打開一個包裹,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銀子,他想用銀子買命。
朱慈霃淡淡一笑︰
“高大伴,听說你在皇城外買了座宅子還娶了小妾,父皇內帑都能餓死老鼠,而你們太監卻過的瀟灑快樂,真讓本宮羨慕,高大伴,你會游泳嗎?”
高起潛老底被揭穿,剛想磕頭求饒,卻听到皇太子問他是否會游泳,老太監急忙回稟︰
“小爺,奴婢不會游泳,”
朱慈霃點點頭︰
“不會游泳就好,來人,將高起潛扔進湖里淹死,若有人詢問起,就說他失足跌落水里淹死。”
“喏”
“小爺饒命……”
見小爺要淹死他,高起潛拼命求饒,可是朱慈霃根本不看他一眼。
兩個東宮親衛不由分說將高起潛五花大綁,然後將一個麻袋套在高起潛的頭上扛起就走。
朱慈霃知道,皇帝老子一般不會殺身邊太監,即使臨陣脫逃也最多打一陣板子結束。
沒有經過皇帝老子同意弄死高起潛,皇帝老子知道後肯定大發雷霆,干脆制造一個高起潛失足落水淹死的假象。
弄死高起潛,朱慈霃也算對得起歷史上戰死的大明棟梁盧象升。
在兩個東宮親衛帶走高起潛後,朱慈霃立即召見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和錦衣衛同知高文采。
錦衣衛兩個高官接到通傳,立即趕往鐘粹宮︰
“參見殿下!”
“免禮平身!”
禮畢,朱慈霃拿出兩個小本本分別交給李若鏈和高文采︰
“本宮要找幾個人,你們盡快安排可靠之人去尋找,讓他們前來京師見本宮,如果他們不願前來,要好言相勸,千萬不要用強。”
李若鏈接過小本本,卻看到幾個陌生的名字,在每個名字後面都有他們的住址。
“茅元儀,張煌言,張名振,陳明遇,馮厚敦,鄭森”
高文采手中小本本同樣是幾個人的名字和他們住址,還有任職地方。
和李若鏈那份名單稍微不同,高文采看到名單上人名後,發現其中有個熟悉的名字。
“畢懋康,宋應星,吳又可,孫和鼎,孫和斗,孫和京”
畢懋康乃是南京戶部侍郎,也是大明火器專家,高文采對此有所了解,其他幾個他並不曾听說。
不過二人作為皇太子的親信和得力干將,他們對皇太子的命令會堅決執行,立即拿著名單退出鐘粹宮。
喜歡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