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魏交恨,遂污後非國紀女,幾惑帝听。
漢語言太了不起,短短一行字便刻劃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至此,客魏二人對張嫣恨入骨髓,向她正式發起了挑戰。
他們誣陷張嫣不是張國紀的親生女兒,而是有錢人培養的揚州瘦馬。
這可是欺君之罪,不清不白的家事是可以滿門抄斬的。
張嫣與父親集結了一些有生力量,試圖佐證其清白,可這無異于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幾欲帝听”便是深刻的結局。
隨著時間的流逝,張嫣發現了一個現象,自她進宮以來,朱由校的後宮幾無所出,顆粒無收。
作為後宮之主,她不得不擔心和正視這個問題。
幾經了解,這全是客巴巴動了手腳,要麼無緣無故流產,要麼就是意外滑胎,張嫣驚得滿身大汗。
這次,她巧妙了些,在書房擺了一本《趙高傳》。
朱由校問她為什麼看這本書,張嫣不言不語,但眉目傳情,意在提醒他不要做被趙高“指鹿為馬”的秦二世。
朱由校什麼表現呢?
只用了兩個字“嘿然”,象電影蒙太奇,一下就把朱由校刻畫得栩栩如生,還原了當年的情節。
還有一個更殘酷的例子,張嫣懷孕了,她感到腰疼,于是著宮女通知按摩房的人來。
不可思議的事再次發生,這幫前來按摩的宮人統統被客氏替換掉。
按摩時,在張嫣的腰部用重手捶打,致使生下死胎,從此再無生育。
這個死胎,就是明史上從沒見過光明的懷沖太子朱慈燃。
閹黨猖狂到了何種地步!朱由校太“聰明”了,在政治和親情間玩起了平衡。
他既要維護皇權的尊嚴,又想去庇護佑美若天仙的張嫣。
苦于無計之下,便一頭鑽進了木工,打造他心中最宏偉的宮殿去了。
然而,事情開始不按照朱由校計劃進行。
朱由校因駕乘幸福的小船落水,服下了大量的“仙藥”,不治身亡,終年二十三歲。
其實在他臨終前,早己國之不國,他連一個繼承人都沒有,後世永絕。
但一場驚心動魄的宮斗卻險象環生。
客、魏二人先是封鎖了朱由校的死訊,除朝例外一切如常。
並且把事先懷孕的婦人帶進宮里,一旦生下男孩後便馬上立為皇帝,使江山不改。
二人在幕後挾天子以令諸侯,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他們的陰謀被張嫣識穿,張嫣挺身而出,心無旁鶩,象個勇敢的戰士。
她首先把朱由校的死訊從各個渠道放出宮外,一夕間宮里宮外路人皆之。
這是一個重大的舉措,張嫣贏得了主動,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上。
與此同時,為穩固朱氏江山,張嫣向朱由校極力建言,由信王朱由檢入宮繼大位,徹底打消朱由校心中“後繼有人 的想法。
讓朱由校清楚地知道,他沒有子嗣,表面現象全是客、魏二人制造的幻影,她必須將其擊碎。
隨後,信王朱由檢進宮謁見,朱由校說︰
“來,吾弟當為堯舜”。
朱由檢一再推辭,張嫣力勸︰
“皇叔義不容辭,且事情緊急,恐生變故”。
因為張嫣知道宮中形勢波詭雲譎,閹黨客、魏二人正俯視眈眈。
接下來,不知道她哪來那麼大的勇氣,用超凡的的政治智慧排除萬難,擬下繼位詔書。
並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說︰
“這就是新君”。
朱由檢登基,年號崇禎。
登基後不久,把張嫣上尊號為“懿安皇後”,居住在慈慶宮。
八十二天後,崇禎以摧枯拉朽之勢一鍋端掉了閹黨,魏忠賢在客棧自殺,後被傳首九邊。
1644年三月十七日,是大明王朝舉國哀痛的日子,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破京城,帝國大廈轟然倒塌,徹底覆滅了。
關于張嫣之死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李自成大軍攻下京城,大內一片驚慌,崇禎皇帝刺死六歲的昭仁公主後,派太監去傳口諭要張嫣自盡。
還有人說“倉促不得達”。可明史記載︰“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陷都城,後自縊”。
這個傾國傾城的張嫣皇後,用正義和勇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山河淪陷,哭泣國家,她絕不苟且,自縊而死,成了尊嚴的化身。
第二種︰張嫣在宮內自縊沒死成,被李自成的部將李岩擒獲。
但張嫣在百姓中口碑極好,李岩冒死也要保護她。
據說,李岩見到張嫣後,命人把她扶在正位上,行九拜之禮,著即令部下全程保護。
可是當晚,奄奄一息的張嫣再次自縊而死1606一1644)。
天啟皇帝朱由校的死是個謎,究竟是東林黨做的手腳還是閹黨行為無從得知。
正常情況下,閹黨是保皇派,他們應該不會做,沒有皇帝他們啥都不是,文官集團作案的可能性遠高于閹黨。
回到正題
天啟皇帝去世之時,張嫣二十歲左右,天啟知道生前對不起張嫣,臨終將張嫣托付崇禎皇帝照顧,讓他善待皇嫂!
崇禎並未辜負大皇兄,上位後加封張嫣為懿安皇後,待張嫣如同皇太後,除了大明滅亡時張嫣自盡外,崇禎對得起天啟帝和懿安皇後。
懿安皇後見面就問他如何處置皇太子,崇禎並不認為張嫣有干政嫌疑,視太子如親生,對她來說只是家事而已。
崇禎在太師椅上落座嘆口氣道︰
“這個逆子氣死朕了,殺伐太過凶悍,監國幾天斬殺十幾位朝廷命官,把官員家也抄了,他應該是歷史上殺氣最重的皇太子,真不知歷史會如何評論他。
不過皇嫂放心,逆子乃是嫡長子,朕不會輕易廢太子,但絕不會輕饒,不然如何向滿朝文武交代!”
听到崇禎說不可能廢太子,懿安皇後松口氣,語重心長勸道︰
“那些貪官確實該殺,國難當頭大明國庫無銀,他們家中竟然都有十幾萬兩銀子,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呀!”
“太子雖年幼已有雄主風範,如果洪武高皇帝看到懿文太子如此,他老人家肯定做夢都能笑醒,太子沒有錯,為何要向朝臣交代?”
張嫣的話讓崇禎一陣頭大,他不知如何回答︰
“皇嫂……你會寵壞這個小殺星……”
洪武朝貪污六十兩銀子扒皮實草,最後殺的官員上朝都要留下遺書,崇禎皇帝深知大明官員貪沒成風,可他不敢對官員下此狠手。
張嫣說的不錯,如果今天朱慈霃換成懿文太子朱標,對太子斬殺貪官的事,老朱絕對開心的合不攏嘴,誰敢彈劾懿文太子,老朱滅他九族。
喜歡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