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殿下,您要周遇吉何用?不如在挑兩百精兵如何?”
一千士兵無所謂,曹化淳還可以從其他軍隊抽調,可是朱慈霃要周遇吉真的讓大太監不舍!
朱慈霃何止想要周遇吉,黃得功和孫應元他都想要,可他知道這樣不現實,一旦崇禎知道肯定要懷疑他的用
“曹大伴,為了安全,本宮決定組建東宮衛隊,要周遇吉當然是訓練衛”
朱慈霃的話讓曹化淳想起意外落水的天啟皇帝和神宗皇帝,大太監立即點頭答應︰
“小爺安全重要,周遇吉你馬上為皇太子挑選人員,從今天起你就是皇太子的人了,一定要保護好小爺!”
“是!”
周遇吉領命,馬上去為朱慈霃挑選衛隊成員,能夠成為皇太子的親信誰不願意,將來皇太子榮登大寶乃是從龍之功,升官加爵皆有可
周遇吉對勇衛營將士能力了如指掌,一炷香時間,周遇吉按要求為朱慈霃挑選一千精
朱慈霃對周遇吉挑選的人馬很滿意,為了回報勇衛營,也為了大明將來,朱慈霃決定去兵仗局走一
“曹大伴,把勇衛營不合格的火器和炸膛的火器裝車隨本宮去兵仗局,本宮看看兵仗局這些人是不是三頭六”
曹化淳一听朱慈霃這話頓時大喜,可很快改變主意,他對朱慈霃躬身一禮道︰
“多謝小爺,可奴婢還要回去看望皇爺,讓黃得功替奴婢去如何?”
曹化淳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朱慈霃立即猜出他的意圖,大太監為了以後能夠得到兵仗局支持,這是不願意得罪兵仗局掌印太
太監何苦為難太監,朱慈霃並沒有勉強曹化淳︰
“好吧,黃得功馬上行動!”
“遵命!”
勇衛營以前用過有質量問題的火器很多,黃得功當然不會全部拉著去兵仗
他只裝了幾門有問題的虎蹲炮炮一百桿已經有裂縫的火
到兵仗局門口,朱慈霃讓黃得功等人在此等候,他只帶著岳洋周遇吉等十人進入兵仗
岳洋手持尚方寶劍在前帶路,一行人沒有任何阻擋進入兵仗局火器打造
里面場景讓朱慈霃大失所望,只有一百多無精打采的鐵匠,正在不緊不慢打造火
朱慈霃眉頭立即皺起來,這就是大明國之重器兵仗局?回頭對岳洋說道︰
“岳洋,宣兵仗局掌印太監速來見本”
“遵命!”
岳洋答應一聲上前幾步高聲叫道︰
“皇太子駕到,傳兵仗局掌印太監速來見”
听到皇太子駕到,整個工廠人員立即跪倒磕頭︰
“拜見皇太子殿下!”
朱慈霃點點頭︰
“免禮平身,誰是這里負責人?”
朱慈霃話音未落,一個年級在五十歲左右的鐵匠上前躬身施禮︰
“殿下,草民趙元華是鐵匠首
朱慈霃上下打量此人一番,只見他身材瘦小面黃肌瘦,看樣子能不能輪動鐵錘都是問題,唯一讓朱慈霃感到滿意的是他雙眼炯炯有
“兵仗局太監為何一個不見?”
“回稟殿下,兩位公公基本不來兵仗局,剛才已經有人前去通知他們,應該很快到”
趙元華說話不卑不亢很有條理,讓朱慈霃不禁多看他幾眼︰
“你是哪里人士,能否獨自打造鳥銃?”
趙元華再次躬身施禮︰
“回稟殿下,草民溫州樂清人氏,乃趙士禎後人,可以獨自打造鳥”
趙士禎乃是大明著名火器專家,曾研制出迅雷銃等在那個時代最先進的火
“看看這個火銃能否打造,如果你能打造出來,本宮升你為兵仗局千戶!”
朱慈霃點點頭,岳洋立即遞過一桿線膛槍和一顆米尼
別看他表象一般,但趙元華在大明兵仗局也屬于才華橫溢那種鐵
在他看來沒有自己打造不出的火器,只是受限于上級貪婪沒有資金和材料支
趙元華並不相信皇太子升他千戶的話,這個在兵仗局沒有先例,這輩子只能屈身在兵仗局打造質量一般的火
伸手接過線膛槍只看一眼,趙元華的臉色立即就變得精彩起
他上下左右翻看線膛槍的構造,一邊看一邊發出驚嘆︰
“老天呀,這是自生火銃,這里面還有膛線……這錐形鉛彈……天呀……”
趙元華越說越激動,突然閉上眼楮開始沉思,把身邊的皇太子都給忽略
周遇吉等人看看老鐵匠有看看皇太子,不禁感到一陣疑
大約有十幾個呼吸時間,趙元華才睜開眼楮,不過他沒有理睬身邊皇太子,而是將定裝火藥和米尼彈裝進槍
他這個動作嚇壞了岳洋等人,他們立即挺身擋在朱慈霃身前,剛要呵斥趙元華卻被朱慈霃擺手制
“砰……”
“ ……”
趙元華抬槍扣動扳機,一聲槍響米尼彈轟擊在不遠處木門上,木門立即出現一個窟窿,趙元華大叫一聲︰
“好大的威力!”
隨後趙元華撲通跪在朱慈霃面前高高舉起線膛槍︰
“此等火銃絕對神器,畢懋康大人曾研制出燧發火銃,彈丸方面遠不及
可惜沒有銀子和材料支持,就算有樣品兵仗局也無法打造……”
不要小看古代工匠能力,他們缺乏的只是眼
所以看一眼線膛槍和米尼彈,趙元華頓時恍然大
可惜兵仗局沒有銀子和好鐵,上面為了賺銀子只給他們劣質鐵打造火器能不炸膛嗎?
朱慈霃淡淡一笑,伸手扶起趙元華︰
“無妨,銀子和材料本宮提供,你們能否打造出此火器?”
趙元華斬釘截鐵說道︰
“可以,但需要時間,如果有材料和銀子支持,一個月定能成”
朱慈霃要的就是這句話︰
“好,本宮明天為你準備好鐵和銀子,一個月後如果你能打造出此火器和子彈,本宮升你為千戶決不食”
“謝殿下,如果趙元華一個月時間不能打造出此火器,願意提頭來見您!”
隨後朱慈霃又問趙元華幾個問題,趙元華都是如實回答,朱慈霃是越听越生
原來兵仗局有三千多人,因為上面拖欠刻扣餉銀嚴重,很多工匠為了不被餓死逃走
這樣以來,兩個大太監不但在生鐵倒賣上大賺特賺,又開始吃兩千多鐵匠空餉,
“劉公公,張公公到!”
就在此時,兵仗局兩個掌印太監在幾個小太監的簇擁下姍姍來遲,大有九千歲駕到的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