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能離開這里嗎?”李川問。
“他們本是幾塊頑石,因受神俠點化,才開了靈智。而他們要做的,只是將神俠教授他們的姿勢,演練給登島的人看而已。”易居士反問︰“他們為何要離開?”
“一次演練,要多久?”李川問。
“三年。”易居士回答。
“那他們做了一百六十多次了?”李川算了一下。
“應該吧。他們對時間的感知,與我們不同,五百年前對他們來說,也許只是幾個月前,甚至幾天前。他們可能還清晰地記得神俠點化他們時的情景,而我已經記不太得了,”易居士語氣中有些感傷,他說︰“我的記憶,就如神俠廟的壁畫一般,逐漸變得模糊,破損,或許再輪幾年,便徹底磨滅了。”
李川點點頭,沒有附和。
他在看溫故應與羅雪里的動作。
羅雪里施術完成後,石像的表情都出現了細微的變化,變得十分安詳,仿佛沉溺在了夢境之中。
石像也會做夢嗎?
這時,易居士再次出聲了,他說︰“剛才你是用什麼方法修補壁畫的?”
“《紋經》之道吧。”李川說。
他看到羅雪里的動作突然停了一下,于此同時,溫故應拔出劍,對著虛空揮擋了幾下,而羅雪里又繼續他的法術。
易居士顯然沒有听說過《紋經》,他疑惑道︰“《紋經》?那是什麼?”
李川回了些神,他有些拿不準要不要與易居士提天甦的名字。那就不提了,他立刻決定,說︰“就是可以補各種東西,補鍋,補法寶之類的。你需要的話,等出去了,我把壁畫再補一補,或許可以更清晰一些。”
李川說得爽快,易居士卻猶豫了起來。
見狀,李川也不再說,而是繼續看羅雪里與溫故應施為。
公二與旁三在一邊小聲議論了起來。
公二發表了疑問︰“溫師兄怎麼一直在對著空氣打?”
“可能有我們看不到的敵人?”旁三推測。
“不對不對,溫師兄劍上的寶石沒有亮,”公二觀察的很仔細,他說︰“溫師兄之前打斗的時候,都有紅光閃來閃去的。”
“那是劍氣。”旁三說。
“會不會是島上有什麼限制?”公二思維開始發散了,他說︰“比如不能用劍氣?不能用某些法術?三弟,你有沒有覺得,在這里身體好像變輕了,我感覺我要飛起來了。”
“沒有。”旁三說。
李川听著他們的對話,也感覺了一下自己的身體,覺得有些疲累。離開天虞門的時候,他覺得已經休養的差不多了,現在看來,那只是假象,還得徹底休養一陣子。
怪不得他最近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那些石像都往一個地方看去了!”公二喊道。
李川再次往溫羅方向看去,果然所有的石像的眼楮,都往西南放看去。
易居士也一下站了起來,看了一會兒後,他又坐了下來,臉上無悲無喜,好似又變成了初見時的寬和的中年人。
李川不由地有些好奇,他問︰“�祀晼@頤竊詰荷獻鍪裁綽穡俊 br />
“我只是個守門人,”易居士說,“這里是神俠島,不管你們究竟是什麼來歷,你們在這里的一舉一動,都在神俠的注視之下。”
“後來,你還見過神俠嗎?”李川問。
“沒有。”易居士搖頭。
“所以神俠門徒的所作所為,也都是在神俠的注視下,是神俠允許的。”李川說。
“是的,”易居士承認道︰“所以我雖然看不慣他們,我也沒有干涉過他們的所作所為。”用力抿了下嘴,說︰“神俠讓他們上島,也許有他的用意。”
“也許只是不在意。”李川說。
“什麼意思?”易居士問。
“神俠門徒登島至今,從興旺到後繼無人,用了三百年。而三百年對神俠而言,什麼都不是。”李川回答。
听了後,易居士沉默了片刻說︰“你是對的。”
余光看到溫羅兩人落回到地上,李川轉過身,便看到那兩人在向他走來。
走到李川面前後,溫故應說︰“我們已經找到了勞笑開所說的地方,往西南方向一直走便可,正好有一條小路,可以直通到那里。”
“我們現在過去嗎?”李川問。
溫故應說︰“早去早回吧。”接著他問易居士︰“易居士,你要同我們一起過去嗎?”
易居士拒絕了他,說︰“我就在這里。如果你們能回來,我們會再見面的。”
李川感覺到他的話中還有別的含義,但此時溫故應已經轉身,向著西南方向走去。他便也沒有深究,喊上了公二旁三,加快腳步跟了上去。
再次從石像之間穿過的時候,李川感覺到有數道目光落在他們身上,他還看到石像底部沾了一些青苔,似乎還有一些霉點。
“你和易居士都聊什麼了?”溫故應問。
“隨便聊了幾句。”李川回憶著簡述了一遍後,問︰“剛才你在半空中打什麼?”
“雪里兄的法術,引起了一些時空上的波動,我盡力平復了這些波動,並不是遇上了什麼東西。”溫故應解釋道。
怪不得。李川點點頭,又好奇地問︰“石像的夢里有什麼?”
這次羅雪里回答了他。羅雪里說︰“許許多多暫時看不出意義的畫面。石頭不會做夢,神俠讓他們生出了靈智,于是他們也會陷入夢魘,剛才是他們第一次做夢。”
“我看到他們都往一個方向看去。”李川說。
“那是因為他們從夢中醒來了,”羅雪里解釋說︰“所以可能他們下意識的,望向了那里。接著溫道友便發現順著那個方向,有一個神龕。”
李川覺得似乎听明白了。
接著他們便沿著白沙石路,一直往前走。
一路上,溫故應還是時不時拔出劍來,對著空氣揮幾下,羅雪里偶爾也會出手比劃兩下。李川走得累了,便又坐到了旁三背上。大約走了半個時辰後,他們在一列的白楊樹邊上,看到了一座石制的神龕。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