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下瓊樓

第一百章 穎原崔氏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枉度 本章︰第一百章 穎原崔氏

    七月二十,北江府,穎原郡。

    穎原郡地處北江府腹地,為北江府九大平原富郡之一,也是連接北上樞紐寧口縣與雁北關之間的必經之地。

    北江府五大氏族之一的崔氏,就坐落于穎原郡地界。

    穎原崔氏是千年世族,族眾三十余萬,遍布穎原郡各地,且除大溱一朝外,家族中名將高官,歷代皆有,層出不窮,曾為天下十三大望族之一, 赫無邊的高門顯貴。

    只是其早年本分屬寧國,隨後也一直只為寧王附屬,即便大溱國祚已數百年過去,也並未再真正涉入大溱朝局。

    于整座天下而言,曾經的十三大望族之一的穎原崔氏,早已沒落,不復往昔崢嶸。

    但在北江府,穎原崔氏卻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對京中,及府、郡衙門上層,高官要職等,穎原崔氏而今確無插足,但大半個北江府內,各郡縣多少都是有些崔氏子弟,或是門下學生,在下層官職中,牢牢佔據了一隅之地。

    單看起來可能並不起眼,但這些人所能掌握和了解到的消息,以及他們所能發揮出來的能量,真要都匯攏一處,也是極為龐大和高效的。

    而且他們在上層只是並無實權、實職在手,一門之中還是有一公二候七子的爵位承襲至今,未曾斷絕的。

    雖然這個公爵,並非國公,只是個縣公,卻也是從二品品秩,且也曾親獲大溱太祖御賜世襲罔替之權。

    相比當初確實屬于沒落了,但卻並非是真的倒了架子。

    而秦煜的祖母,現今武陽侯的母親,便是穎原崔氏出身,且是而今穎原崔氏家主的親姑姑。

    兩家本就同為寧王府臣數百年,交情本就不淺,再加之偶有聯姻,常為姻親,關系也是更加緊密親近。

    此番離了雁北關後,秦煜便是請師娘將他帶來了崔氏族地,想借居一段時日。

    一來是自身傷勢,屬實經不起長途車馬勞頓,需要修養一下,二來也是有求于穎原崔氏,想借助崔氏的力量,來找到那支越城掠境的律軍精騎的行蹤。

    自他們離開雁北關已經二十多天,可除卻開始幾日,那數千律軍精騎的行蹤便是消失了個干淨。

    沒有襲城,沒有搶糧,沒有掠民,整個邊關之後,與以往兩軍交戰時相比,詭異的平靜安寧。

    事兒雖然是好事,總歸讓百姓們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去收割糧食,也不耽誤日常生活,不必太過提心吊膽,也少了很多家破人亡的慘狀發生。

    但這支消失的精騎,卻也更加讓人如鯁在喉。

    畢竟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敵暗我明,不知敵人一支精銳強軍的去處,總歸是讓人夜不成寐。

    只是可惜,即便顏夏已經是通過清霄閣糾結了不少北方大大小小的暗道勢力,撒網尋找,卻也仍舊是並無所獲。

    “明啊,你所言之事,伯父定會命人探查仔細,你且耐心等等。”

    穎原崔氏族地所在,在穎原郡城外南七十里,傍著一座綿延的小山而建,山外左右良田無數,臨山處的莊園,更是比之尋常縣城不差,只是沒有城牆築起。

    那一片片連綿錯落的房屋住宅,和亭台樓閣,遠望過去,不僅不顯雜亂,反而大有相得益彰之感,盡顯田園風雅。

    正中一條大路從官道分出,一路牌坊層層,極盡恢宏。

    就只是而今的秦煜,蒼白的臉上,又多了不少的尷尬之色,被穎原崔氏家主崔濟安,給堵在了第一個牌坊外。

    言語親熱,面帶慈愛,請求的事兒也二話不說,就答應給你辦。

    但是呢,不管咋滴,就是不給你進門。

    這別說是世交、姻親,就是尋常淡交也做不出來的事兒,眼下卻又真真切切的,極其不合禮數的,出現在了秦煜身上。

    “唉。你也別怨伯父不給你進門,將你拒之門外。只是武陽侯還在京中,這幾日你若在我家中,怕是武陽侯性命危矣啊。”

    左右也沒有外人,崔濟安隨後便是低聲與秦煜道出原委來。

    但秦煜不僅未覺明了,反而愈發困惑的看了過去。

    崔濟安沒有再解釋,反而反問了一句,“明,武陽侯一脈,而今算是從王,還是從帝?”

    秦煜聞言,輕嘆一聲,也不再多言語,只是一禮拜下,反身往馬車走去。

    隨後便見馬車回返往北,駛向穎原郡城方向。

    “大哥,真有必要如此麼?”

    秦煜走後,崔濟安四弟,崔斐近前一步,有些不是滋味的問道。

    崔濟安瞪了一眼過去,“挺大個人了,還不如明一個孩子懂事。無論情願與否,武陽侯一脈已遷往京中,都是不爭之實,再與我等牽扯甚密,盡管互有姻親,也必落讒言攻訐。尤其是我等將為之事,更是必為今上那位,眼中利刺,值此時,怎可與他再有親近之舉顯露。”

    言罷,崔濟安眼中也有些不忍的看向北行的馬車。

    他們倒是不會與諸多人一樣,對武陽侯一脈遷往京中之舉,報以敵視和不屑。

    當初那些京中旨意下來,在王府沒有真的與朝中撕破臉皮的情況下,放到誰頭上,也不可能不去將之接過。

    他們不過是幸運一些,家族龐大,不是那麼輕易能連根遷走,才沒有被波及而已。

    說是從王還是從帝,其實只是在提醒秦煜,武陽侯府而今的處境罷了。

    泰和帝留父放子,初衷本就算不得良善。

    畢竟當今武陽侯也仍是年富力強,且是沙場老將,真若將其放回鎮北軍,作用遠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秦煜可以比擬的。

    可泰和帝還是這麼做了,將武陽侯夫婦和武陽侯世子,全都留在了京中,只將秦煜這個次子放出,而且是扔在鎮北軍之中。

    秦煜的處境,遠不止是能不能融入鎮北軍那麼簡單。

    立場的選擇沒那麼好做,中庸更也沒那麼易為。

    秦煜本就是兩難中求存的境遇,可別再跟他們攪和了。

    “走吧,回了。”言罷之後,崔濟安也不再多看多留,坐轎回返。

    只給崔斐留下句,“明說的那事,你盡快匯攏一下,把咱們知道的那些情況,給他送去。有些事咱們做不得,也來不及再去做,就留給他吧,弄好了,也算一份晉身之資。”

    “知道了,我這就去辦。”崔斐點點頭,痛快應了下來。

    是夜,崔家族地,許多人忙忙碌碌,不見半點兒閑歇。

    崔斐也是帶著自家幾個孩子,一齊奮筆疾書,親自將秦煜所請之事的消息,一點一點詳細匯攏歸納起來。

    次日一早,在穎原郡城中一個客棧住下的秦煜,便是收到了一個崔氏家僕送來的臘封信件,鼓鼓囊囊的。

    打開之後,詳細看去,秦煜本就蒼白的面色,愈加的鐵青難看。

    “煜哥,你怎麼了這是?”

    秦煜的未婚妻蒙翎,本照例一早起來,打算給他換藥,可一進門就看見秦煜這副神情,不由關切道。

    說著便向秦煜手中看去。

    二人雖然還未成婚,但也是感情甚篤,秦煜素來也並不瞞她什麼事,是以她也未想太多。

    可這次秦煜卻直接反手把信紙扣了過去,並未給她看。

    他家這位蒙大小姐,可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主兒,也就在他面前,有了而今這諸多溫柔。

    真若讓她知曉了信中內容,必然不會隱忍半點兒。

    當然,他不用照鏡子,也可以知道自己此刻臉色有多難看,自也不可能說出自己沒事的話來。

    只是搖了搖頭,“翎兒,現在先別問我,過幾日我再告訴你。”

    蒙翎蹙起眉頭,卻終是並未發作,片刻後點了點頭,不再追問。

    無言中,蒙翎給秦煜換罷傷藥,兩人便結算了房錢,乘上馬車,快速駛離穎原郡城,向東南而去。

    同日晌午,寧王世子子,領萬余精騎,飛馬趕至穎原郡地界,近夜來到崔氏族地所在。

    子一行,倒是沒有被拒之門外,反而被崔濟安親自迎入主脈大堂中,府衛將士也得盛情款待,在此稍緩疲乏,洗盡風塵。

    一夜賓主盡歡,不必多說。

    待到次日,子一行快馬繼續北上疾行。

    只是子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走後,穎原崔氏,也是集結了五萬家族青壯,皆披甲帶刀,隨後向北行去。

    又十日後,寧王三弟,子戚,領五萬大軍亦行徑穎原郡,停駐崔氏族地附近。

    次日離開時,所帶車馬逾五千之數,凡崔氏田產所收糧產,被帶上了足足七成,一並押運北上。

    同時,再有三萬穎原青壯應崔氏號召,整編成軍,並入寧王府大軍之中。

    相似的一幕,也在北江府福原郡發生,福原郡望林氏,也匯起三萬青壯,整備成軍,往拒北關行去。

    如此種種消息,也被行台匯總,快速傳往京中。

    及此刻,秦煜也趕至北寧府境內,來到了行台所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且下瓊樓》,方便以後閱讀且下瓊樓第一百章 穎原崔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且下瓊樓第一百章 穎原崔氏並對且下瓊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