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435章 鹽場鹽稅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浮夢三賤客 本章︰第435章 鹽場鹽稅

    大乾對冶鐵技術很看中,同時鐵質武器鎧甲是不允許對外出售,大乾軍隊需要保證對外優勢。

    想要保證優勢的辦法很簡單,其一技術封鎖,其二對工匠進行重獎,其三要吸收學習其他地方技術。王氏建立研究院,匠作監,一直以來都是在發展技術。

    王澈甚至想要開辦一所研究各種技術的學院,只是又擔心技術外泄,一直猶豫不決。最終他準備對那些工匠們的孩子進行教育培養,這些匠人之後容易控制,不易泄密,同時也算是對匠人們的一個補償。

    對于匠人來說,學習文字知識,以後就有做官的資格,大乾的匠作監那些大匠作就是秩比兩千石的官員。

    大乾對于各種治水、修建城池、宮殿等需要技術的官職,基本上都是安排工匠來擔任。而不是讓那些學習各種經學典籍的士子來擔任,讓外行指導內行。

    這些大型工程牽扯大量人力物力,一旦出問題,後患無窮,必須由專業人士來主導才行。

    王澈在徐州停留了五天,然後沿著運河來到淮安,作為淮國舊都,昊天文王陵墓之所,王澈自然是要前去祭拜一番的。

    子玨當年薨逝,葬于南山,一直以來都沒有修建什麼宏偉壯觀的陵墓,整個陵墓面積並不大,旁邊只有一座廟宇用來祭祀。

    王澈恭敬的在此祭祀一番之後,開始在淮地巡視。

    淮地乃是當年淮國龍興之地,雖然後來國都遷走,但是這里依舊繁華,周圍田畝肥沃,人口稠密。

    王澈派人請來淮地各處老者,向他們問詢淮地近況。等到詢問完了之後,又封這些老者為男爵。此爵位不可繼承,人死爵銷,食邑百戶,並授予錦衣玉帶。

    完成了這些之後,大軍順著運河前往鹽城。鹽城作為大乾最早的鹽場,數百年來一直都是海鹽的重要產地。

    大乾當年在這里開闢鹽場煮鹽,以漁鹽之利和各國交易,換取糧食、武器,這才得以站穩腳跟。後來朝廷改革進行鹽鐵專營,大乾立國之後,鐵器利潤降低,再加上為了降低農具價格,于是將鐵器放開,只是鹽依舊是朝廷經營。

    朝廷經營鹽場,雖是為了獲取財源,但是並沒有將鹽價過于抬高。大乾廣闊,鹽稅也算豐厚,只不過近年來鹽稅也出了一些問題。

    大乾天命三十七年的時候,天下鹽稅就有兩百萬貫,此後一直是穩重有漲,元鳳十一年時候,鹽稅達到最高,兩百七十萬枚御制銀幣。

    可從這一年開始,鹽稅開始降低,一直到王澈登基之後,鹽稅只有一百九十萬錢。按照常理,大乾人口越來越多,鹽稅應該水漲船高,穩中有增才是,怎會跌呢?

    因此王澈這一次趁著巡視天下,準備去查一查鹽稅是怎麼回事。

    王澈來到這里,自然是要去鹽城的鹽場一觀。鹽城的官員在听說皇帝要來,立刻就趕來迎接,而這里的鹽商更是準備了無數禮物前來。

    大乾現在鹽場主要有齊地鹽場,山西解鹽,蜀中井鹽,河西青鹽,以及淮地鹽城海鹽,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小鹽場,不過產量不多,只能在周圍販賣。

    王澈在鹽城接見了鹽城的官員,以及鹽商,只是並沒有收取鹽商的禮物。他也擔心,若是收了,等到他巡視其他地方,各地官府有樣學樣怎麼辦。

    王澈只是勉勵了眾人一番,然後前往鹽場巡視,了解鹽城鹽場的情況。

    鹽城的鹽場在大乾是產鹽最高的鹽場,因為采取的是曬鹽法,海鹽成本低,產量高,但是海鹽的品質卻只能算一般。大乾食鹽品質最高的鹽是河西的青鹽。

    所謂青鹽就是在河西鹽湖產出天然食鹽,這些食鹽很純淨,沒有苦味,品質最高,價格也要高一些。

    鹽城鹽場的海鹽都在海邊,所用工藝並沒有太大的改進,依舊是當年子玨傳授的曬鹽法。

    “鹽場鹽工是聘用還是勞役?”王澈問道。

    鹽場管事徐吳回答︰“乃是聘用當地百姓。”

    王澈再問道︰“鹽丁給錢幾何?”

    徐吳繼續回答道︰“按照朝廷法令,一丁鹽工一年給錢五十貫。”

    一戶鹽工,一年五十貫錢已經不少了,要知道普通農戶一年收入不過十貫。當然農戶不用買糧,鹽戶需要買糧食、布匹等等,花銷也大,不過即便如此收入也遠比農戶高。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鹽戶都能有五十貫錢,給錢多少也是看鹽工產出多少的,若是產出低,一年給二三十貫的也不是沒有。總的來說也是按勞分配。

    王澈接著又詢問了一番鹽場一年產出,又詢問了以下鹽場一塊鹽田的產出,以及曬鹽各步驟的要點。徐吳全都能對答如流。王澈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起身離開鹽場,返回鹽城。

    等到回到鹽城之後,王澈繼續在城中停留了幾天,然後讓當地的巡查御史、繡衣使以及暗衛前來匯報他們收集到的情況進行對比,當然,王澈這樣做還有一番釣魚的心思。

    就是想要看一看,這些巡查御史、繡衣使中有沒有人被收買。

    皇帝出巡,只要地方官員不傻,都會做各種準備,他們只會讓皇帝看到他們想讓皇帝看的東西,至于說皇帝想要看的肯定是要進行遮掩的,皇帝想要看到真實的情況,不費一番功夫根本不可能。

    “陛下,鹽場並非只雇佣了鹽丁,還征發勞役,臣隨意去詢問了一番,勞役佔據半數左右。”

    “好大的膽子,一半都是征發勞役!”王澈冷笑道。

    大乾征發勞役是給錢糧的,但是給的錢糧並不算多,征發一個勞役去鹽場,給的錢連招募一個鹽丁所需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鹽場鹽丁上千,這一年僅此一項就有兩萬貫,真是生財有道啊!”

    “陛下,鹽場鹽丁可能不止千人!”繡衣使恭敬的說道。

    “不止千人,朝廷撥付糧餉不是千人嗎?”王澈差異道。

    “是的,陛下,朝廷撥付的自然是千人,但是在鹽場的鹽丁卻不止千人。”

    王澈瞬間明白了,感情這鹽場根本看不上那兩萬貫錢財,而是用這錢財征發勞役,生產出來更多的鹽。這鹽場一年的真實產出保守估計比上報朝廷的多了一倍。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方便以後閱讀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第435章 鹽場鹽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第435章 鹽場鹽稅並對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