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297章 學宮拆分 經學初顯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浮夢三賤客 本章︰第297章 學宮拆分 經學初顯

    大乾天佑十三年。

    洛陽,乾元殿,大朝會。

    京兆尹張瑕取出一卷竹簡,上書道︰“陛下,自古以來,難道有不任用賢才而昌盛的國家嗎?

    歷代聖王無不求賢若渴,有從奴隸中選拔人才,有從集市出身的人才,有漁鹽而出的人才,亦有屠狗之輩,然臣觀之,不讀書而成才屈指可數。

    邦周時期,諸國混戰,百姓民不聊生,人口銳減,幸有高祖一統六合,天下得以休養生息,至今已有三十載,到了如今大乾人口繁盛,嫣然已是前所未有之盛世。

    盛世怎能沒有璀璨的文華,陛下設立郡學,以昌文風,興盛文華,以篩選人才,使大乾永昌,因此擴大學宮,為大乾培養人才。

    然則諸國戰亂,百家典籍失軼多也,凌亂不堪,錯漏眾多,各地學子無書可讀。

    如果不能了解先賢精粹,後世子孫又如何明白先賢的智慧呢?不知道先賢的智慧,如何能夠成才?

    臣听聞皇室藏書天下之最,懇請陛下仁慈,開藏書閣以供天下士子閱。”

    張瑕說完,整個大殿之上鴉雀無聲。自古以來不管是卿士貴族還是地方豪強,都明白書籍的重要,一本書簡都是珍貴的。當年惠施學富五車就名傳天下。

    天下間那些勛貴、官員、豪強得了書籍之後,大多都是收藏起來,旁人想要借閱都難。

    大乾皇室的藏書可謂是天下聞名,六百多年來,其收藏書籍無數,諸子百家的典籍更是盡數收錄,其書之多,只怕是浩如煙海。

    這麼多書籍,天下間有識之士都想要翻看,各家學派也想要借閱。正好天子下令大興學宮,設立郡學,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因此借著大興學宮的機會,想要借閱書籍。

    自從天下一統,各家各學派都開始靠攏皇權,當年儒家之事後,各家也開始轉換思路,盡力迎合。到了現在天下各學派都兼修法家,各學派中都有不少弟子出仕。

    現在看來,朝廷政策能夠影響諸多學派,但是反過來這些學派也會影響朝廷政策,大乾現在更類似于兼容並蓄的情況。

    邦周秦國和魏國,同樣是法家的產物,李悝、商鞅用法家霸道之術改造,那不是簡簡單單用皇權壓制就行的,更關鍵的是拿到了釋經權。

    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行法家霸道之術,愚民之策,強國之道,當初的淮國同樣推行法家,但是卻和秦魏完全不同。而韓國趙國同樣推行法家,其結果又與秦魏淮不同。

    不同的想法,制定的法律自然也是不同的,與此同時,時代是不斷變化進步的,法律也是要與時俱進。

    現在諸子百家的釋經權就在皇室手中,天下勛貴、諸多豪強都對這些典籍垂涎欲滴,就是想要拿到一些釋經權。

    但問題的關鍵是,皇室願不願意分享這一部分的權利,至于說強奪?那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味了。

    天下間保存眾多典籍,有釋經權的貴族也有幾家。只不過沒有皇室的多,特別是當年王駱搞了一處收繳天下書籍的事情。

    王恪聞言沉吟片刻,他很清楚書籍的作用。皇室收藏如此多的書籍若是敝掃自珍,對天下而言,並不是好事。當年他們收集書籍的初衷是什麼?就是想要諸夏先賢的智慧流傳天下,發揚光大。

    當即開口說道︰“趙卿所言,朕知曉了,皇室藏書頗豐,朕會詔令守藏令開放部分書籍,以供學宮閱讀。”

    听到王恪此言,朝堂之上眾多大臣頓時面露喜色,立刻齊聲大拜道︰“陛下寬仁,光照萬古!”

    王恪雖然同意了開放守藏室的藏書,但是那些書籍能夠放出去,哪些書籍不能放出去還是要整理一番的。

    就像子玨當年留下的書籍,絕大部分都是不會開放的,到時諸子百家的書籍絕大部分都會開放。

    同時像是練兵之法,兵書策論,墨家公輸家的一些典籍,同樣是不會開放。兵書被嚴格限制,只有兵家子弟才能閱讀,普通人是別想了。

    再說了一個普通人去翻閱兵書兵法,你是想要干什麼?就連那些勛貴、豪強也對兵書避之不及,唯恐被皇室盯上。

    除了兵法外,墨家公輸家的格物之學也非常重視,這些書籍是絕對不能流傳到蠻夷手中的。

    皇室開放的藏書會重新進行抄錄。原本的學宮藏書閣也會開放。如今天下興旺,人口也有增長,自然是要推行教化,讓諸夏之光繼續閃耀。

    王恪很清楚,想要讓諸夏不斷發展,就必須要開啟民智,讓越來越多的人讀書,眾多的思想會踫撞出無數智慧的火花。

    各種發明創造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諸夏想要不落後,就必須保持這種活力。

    王恪在開放藏書之後,學宮變得更為熱鬧了。無數勛貴、貴族、官員、豪強都想要進入求書。

    一時間學宮門庭若市,絡繹不絕,這也影響到了學宮其他人。

    乾國學宮具有諸多的功能,研究諸子百家學說、學習治國之道、研究格物之道等等都有,同時還是大乾最高學府。

    現在王恪覺得,學宮有些龐雜。于是就將學宮一分為二,將教導學子,傳授知識的那一部分劃分出去,從新成立為太學,于各地郡學相連。郡學的士子在通過考試之後,就可以進入太學學習。

    剩下的一部分依舊叫大乾學宮,這一部分則是讓各學派相互討論,學習。或者辯論的,各家學派都可以登台一展風采。

    除了這些之外,兵家也被獨立,但是並沒有從學宮之中分出來,依舊掛在學宮之下,這里負責教授兵家子弟,只不過不歸學宮管轄。

    趁此機會,墨家格物派和公輸家也徹底從學宮中分離,學宮中的墨家則是只研究經書,不再研究器物,器物一脈被劃分到了匠作監。

    匠作監雖然是九卿之一,但是卻直接歸屬皇室管轄。經過一番劃分之後,學宮變得更加純粹了,管理也方便了很多。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方便以後閱讀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第297章 學宮拆分 經學初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第297章 學宮拆分 經學初顯並對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