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潑皮

0533【乞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很廢很小白 本章︰0533【乞丐】

    “不行了,我不行了……”

    狂奔了一陣,趙佶雙腿一軟,跌倒在泥水中。

    陸賀懷抱陸九淵,喘著粗氣道︰“宋兄快且起來,我方才隱約听聞到後方犬吠,許是山寨發現咱們逃走,派人來追了。”

    “你們走罷,莫要管我,我真跑不動了。”

    趙佶只覺胸膛似要炸開,雙腿如同灌了鉛,干脆擺爛的躺在地上。

    “宋兄保重!”

    見狀,陸賀丟下這句話,帶著妻兒離去。

    趙佶靜靜躺在地上,任由滂沱大雨澆在自己身上。

    也不知過了多久,趙佶終于緩過了勁兒。

    “天不亡我!”

    見始終無人來追自己,趙佶心頭狂喜,艱難的站起身,朝著陸賀先前離去的方向走去。

    大雨漸漸變小,最終停歇。

    密林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趙佶走的很慢,可即便如此,身上也被撞的青一塊紫一塊。

    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覺間天光放亮。

    趙佶也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尋了一處石塊坐下。

    身上紙衣吸飽了水,變得格外沉重,彷佛披了一件鐵甲,又重又冷。

    將手探入懷中,發現青錢與三帖黃庭堅的真跡,早已被泡成了漿糊。

    二十三萬貫啊,就這麼毀了。

    趙佶哀嘆一聲,顧不得心疼,小心翼翼地脫下紙衣,鋪在石塊上,一點點用手把紙衣上的水壓出來。

    他不敢擰干,畢竟是紙衣,被水泡了一夜,一擰就徹底碎了。

    清晨的山風一吹,凍的他直打哆嗦。

    盡管很小心了,可紙衣還是被弄破了幾處,趙佶也不管,繼續套上破破爛爛的紙衣。

    不管怎麼樣,總比光著身子強。

    想他堂堂大宋太上皇,若被人發現光著身子裸奔,臉往哪擱?

    撿起一根木棍當作手杖,一瘸一拐的繼續前行。

    陸賀曾與他說過,衢州山中多虎豹,得盡快下山,否則憑他的小體格,遇到虎豹,幾乎沒有活命的可能。

    “咕嚕嚕~”

    腹中翻涌的酸水,讓趙佶很難受。

    強忍著饑餓,他悶頭一直走。

    渴了就喝些雨水,實在餓得不行了,就吃些不知道名字的野果。

    一直走到傍晚,總算走出了大山。

    前方豁然開朗,一片村莊坐落在山坳間,裊裊炊煙升騰而起。

    趙佶精神一震,加快步伐。

    走近才發現,村子很蕭條,大多茅草屋都已經倒塌,只剩下二十余戶有人居住。

    村民極為冷漠,一個個用警惕的眼神看著他。

    趙佶餓得實在受不了了,杵著木棍來到一戶冒著炊煙的人家前,站在籬笆院子外,用剛學來的衢州方言喊道︰“能否給口飯吃?”

    “趕緊滾!”

    一個面容黝黑的漢子手持鋤頭走出來,罵罵咧咧的驅趕。

    見狀,趙佶只得轉身離去。

    目視著他的背影,漢子啐了口唾沫,嘀咕道︰“老子自個兒都沒飯吃,哪有余糧給你這腌玩意兒。”

    一連問了幾家,都被趕走,趙佶心灰意冷的坐在地上歇息。

    他如今身子虛的很,走一小段路就氣喘吁吁,渾身發軟。

    忽地,趙佶發現村子不遠處有一條溪流。

    心念一動,立即起身朝溪流走去。

    溪流不深,只沒過膝蓋,趙佶小心翼翼地下了水,打算抓兩條魚吃。

    但他哪里知道,這溪流就在村口,平日里沒少被()

    村民摸,就算有魚,還能等得到他?

    在河中摸了足足一刻鐘,魚沒抓到,倒是摸了一些螺獅和幾個河蚌。

    蚊子再小也是肉。

    趙佶捧著螺獅和河蚌,喜滋滋的上了岸,一番挑挑揀揀後,最後選了一戶還算完好的草屋。

    在草屋里搜尋了一遍,最後只找到一片陶片,又找來一些干草和樹枝,正準備生火做飯時,趙佶這才發現,沒火折子。

    忙活了半天,到頭來卻還是一場空。

    趙佶頹然的坐在地上,心情跌落谷底。

    就在這時,不遠處的小院里傳來朗朗讀書聲。

    “宋第一,李廣無雙。燕許手筆,李杜文章。通有一心,綰無他腸。鳥鵲識李,草木知張……”

    趙佶側耳傾听,發現孩童讀的是《十七史蒙求》。

    趙宋文風昌盛,孩童蒙學的書籍也比隋唐更加豐富。

    除開《百家姓》與《三字經》之外,還有《十七史蒙求》、《史學提要》、《神童詩》等諸多進階啟蒙讀物。

    “洪武諷帝,方慶悟君。好禮臥馬,申屠斷鞅……”

    听到這句,趙佶忍不住出聲笑道︰“小娃你背錯了,是好禮臥馬,申屠軔輪,明日該被先生打掌心嘍。”

    背書的孩童不干了,當即放下書本,反駁道︰“俺沒背錯,俺娘教的就是斷鞅,你這叫花子懂個甚。”

    趙佶說道︰“你娘學問稀疏,也敢教你,豈不是誤人子弟?”

    “你放屁!”

    孩童氣鼓鼓的瞪著他。

    趙佶也不惱,琢磨著該如何找這孩童借火。

    這時,一名小婦人從屋內走到院子里,看著不遠處的趙佶,先是屈膝行了個萬福禮,而後柔聲問道︰“敢問這位大官人,好禮臥馬,申屠斷鞅,錯在哪里?”

    剛剛說人家壞話,人家就出來對峙了,趙佶有些尷尬拱手還禮,口中說道︰“此句最早出自《後漢書.申屠剛傳》,光武帝嘗欲出游,剛以隴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諫不見听,遂以頭軔乘輿輪,帝遂為止。”

    “後有郭憲諫光武帝,有‘拔佩刀以斷≈ap;ot;之事,唐人李瀚將這兩件事混淆,因而才有了申屠斷鞅之說,然則申屠軔輪才是正典。”

    聞言,小婦人面露恍然之色︰“受教了。”

    見趙佶官話講得極好,字正腔圓,且學識淵博,雖面容狼狽,卻氣度不凡。

    一時間,小婦人不由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他,問道︰“這位大官人怎會流落至此?”

    趙佶心下一喜,趕忙答道︰“不瞞小娘子,我本金陵人士,本想前往福建尋親,卻不曾想半途遭了匪寇劫道,九死一生才逃了出來。”

    “原來如此。”

    小婦人點了點頭。

    如今這世道,匪寇橫行,劫道屬實尋常。

    趙佶趁勢打蛇上棍,哀求道︰“小娘子心地善良,可否給口飯吃?”

    小婦人猶豫了片刻,說道︰“若大官人不嫌棄粗茶淡飯,便來吃一些罷。”

    “多謝小娘子!”

    趙佶立刻杵著木棍,強撐著發軟的雙腿快步走過去。

    進了院子後,趙佶識趣的沒有進屋,站在那等著。

    那孩童瞪大眼楮看著他,問道︰“金陵是哪里?”

    趙佶答道︰“金陵在江南。”

    孩童滿臉茫然,追問道︰“江南又在哪?”

    “江南自然在長江之南。”

    趙佶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著孩童的問題,目光卻一直盯著廚房。

    片刻後,小婦人端著一個陶盆出來了。

    .

    ()

    陶盆中裝著麥飯和一些小菜,顯然是娘倆吃剩下的。

    “家中貧苦,還望大官人莫要嫌棄。”

    “小娘子太客氣了。”

    趙佶咽了口唾沫,接過陶盆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頃刻間的功夫,陶盆中的飯菜便被一掃而空。

    趙佶用手背擦了擦嘴角,感激道︰“我眼下身無分文,無以為報,不知能否幫上些忙。”

    小婦人也不矯情︰“倒是有一件事情想勞煩大官人。”

    趙佶答道︰“但說無妨。”

    小婦人說道︰“亡夫也是讀書人,只可惜還未來得及考取功名便撒手人寰,在世時留下了一些手抄本,可惜有些抄本不全,大官人學識淵博,不知可否幫忙補全?”

    “這等小事兒,盡管取來,我幫你補全。”

    趙佶大手一揮,底氣十足。

    他自問詩詞歌賦,四書五經無不精通,對他而言,這些根本就不是事兒。

    “大官人稍待。”

    小婦人面色欣喜,邁著小碎步進了屋內。

    不多時,便抱著幾本書冊與筆墨出來了。

    趙佶接過掃視了一眼,發現多為一些啟蒙讀物,外加一本《春秋新解》。

    擼起破破爛爛的袖子,趙佶磨墨提筆,開始一一補全。

    那小婦人顯然也是讀過幾年書,只看了眼趙佶的字,便驚嘆道︰“大官人這字端的好看。”

    呵。

    趙佶心下得意,總算找回了一些自信。

    不得不說,他的一手瘦金體瘦硬疏朗,意趣盎然,哪怕是不懂書法之人,也能看出不凡。

    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

    小婦人從屋內取出油燈點上,在一旁為趙佶掌燈。

    一個時辰後,趙佶擱下筆,揉了揉手腕,欣賞著自己的書法。

    不曾想,這一番慘痛的經歷,竟讓他的筆力又精進了一些。

    筆鋒之間更顯遒勁。

    一時間,趙佶有些舍不得這些字。

    這年頭,一本書可不便宜,雖然印刷術普及,可一本書怎地也需大幾百文。

    趙佶幫忙補齊這幾本書,省了小婦人不少錢。

    小婦人也很識趣,見趙佶身著破破爛爛的紙衣,柔聲道︰“如今雖是五月,可早晚還是有些涼,家中還有兩件亡夫的舊衣裳,若不嫌棄,可送予大官人穿。”

    “多謝!”

    趙佶拱手道謝。

    又找小婦人借了一根火折子,趙佶心滿意足的回到破落的茅草屋中。

    點上一堆篝火,換上干燥的衣裳,他不由發出一聲舒爽的呻吟。

    那些螺獅與河蚌,趙佶也沒浪費,趁機放在陶片上煮熟了吃掉。

    吃飽喝足,享受著篝火傳來的溫熱,他緩緩閉上眼楮,進入了夢鄉。

    ……

    ……

    福建,建州。

    浦城縣縣衙。

    “甚麼?”

    “童國公戰死,陛下與一眾大臣被俘,太上皇不知所蹤?”

    辛興宗率領一幫勝捷軍殘軍,翻山越嶺,好不容易趕到福建建州,結果剛到浦城縣,就迎來當頭一棒。

    這個消息太過驚人,讓他愣在原地,腦子一片空白。

    待回過神,辛興宗忙問道︰“果真?”

    浦城知縣張萬里答道︰“這則戰報是偽齊放出,本官也不知真假。”

    聞言,辛興宗彷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自我安慰道︰“這定是偽齊的攻心之計,當不得真。”

    張萬里苦笑道︰“按照()

    辛都統所言,太上皇與陛下早該在數日前,就應抵達建州境內。可本官並未發現太上皇的蹤跡,也未曾接到建州其他郡縣傳來接駕的邸報。”

    一旁的副將疑惑道︰“難道太上皇繞道去了信州?”

    “你他娘的驢腦子啊?”

    辛興宗抬手就是一記耳光,怒罵道︰“信州與建州隔著茫茫武夷山,山路陡峭崎嶇,為何要舍近求遠,憑添變數?”

    張萬里看了看辛興宗,以及縣衙外的八百余勝捷軍,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沉聲道︰“或許正如辛都統所言,是偽齊放出的假消息,故意攪亂我大宋軍心。辛統制不如先在浦城住下,等候幾日,說不定過幾日太上皇就來了。”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辛興宗嘆了口氣,旋即拱手道︰“叨擾張知縣了,本官與麾下將士翻山越嶺,人困馬乏,還請張知縣安排住處,順帶撥些糧草。”

    張萬里雖是七品知縣,可到底是文官,哪怕辛興宗比他的官職高上兩品,也只能好聲好氣的商議。

    “辛都統客氣了,本官這就去命人安排。”

    張萬里說罷,喚來押司。

    交代一番後,辛興宗與副將便跟在押司身後出了縣衙。

    目送他們離去,張萬里又喚來一名值差的皂吏,吩咐道︰“請吳先生來書房。”

    不多時,一名文士打扮的人推門走進書房。

    “張知縣尋小民何事?”

    這吳先生雖自稱小民,卻毫無敬畏之色。

    此人乃是方五相公麾下親信。

    張萬里壓低聲音道︰“辛興宗方才來了,還帶來了八百余殘軍,本官暫時將其穩住,等候五相公發落。”

    “張知縣此番做的不錯,先不要輕舉妄動,我這就傳信給五相公。”

    吳先生雙眼一亮,轉身就要離去。

    “吳先生。”

    張萬里卻叫住了他。

    吳先生問道︰“張知縣還有何事?”

    “嘿嘿。”

    張萬里訕笑一聲,語氣諂媚道︰“本官這幾日心神不寧,可否求取一顆極樂丹?”

    “呵。”

    吳先生意味不明的笑了笑,探手伸入懷中取出一個瓷瓶,從中倒出一枚丹藥遞了過去。

    他在此地,主要是為了監視張知縣,充當傳話筒,其次就是定時發放極樂丹。

    這東西,一旦上癮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服用間隔會越來越短。

    從最初的十天,到七天,再到如今的三天。

    且服用的量,也會越來越大。

    一旦毒癮發作,又沒有及時服用,產生的戒斷反應會讓人生不如死。

    張萬里接過之後,立即吞入口中,借著茶水咽下腹中。

    生吞不如吸食見效快,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

    片刻後,張萬里呻吟一聲,整個人無比享受,飄飄欲仙。

    一切的煩惱、憂愁以及疼痛,在這一刻徹底消失不見,只剩下無邊極樂。

    見到這一幕,吳先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轉身離去。

    (本章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潑皮》,方便以後閱讀大宋潑皮0533【乞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潑皮0533【乞丐】並對大宋潑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