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域外天魔一族的渡劫修士與合道修士,都被大千世界這邊的渡劫修士與合道修士盯死了,倒不是說時時刻刻的窺探監視,而是根據這些渡劫修士與合道修士的氣息判斷。
    說白了,就跟毛毛蟲一樣。
    它不動彈了。
    它開始裝死了。
    就會被小孩拿著樹枝捅一下。
    以此判斷它是否還活著。
    故此,把這個道理放在大千世界這邊也是一樣的。
    一但大千世界這邊的渡劫修士與合道修士察覺到自己盯防的區域,那種渡劫級別或合道級別的氣息,衰退,減弱了,他們就會嘗試性的往那邊扔個技能,以此來試探和判斷域外天魔一族那邊到底有沒有人,如果他們盯防的人還在,在這種情況下,大概率是會站出來的,而如果人不在,或是他們盯防的人刻意不出來,在他們不知道的情況下聯合了其余域外天魔一族的強者,想要來個誘敵深入,那就等著被大千世界這邊的強者火力飽和性轟炸到死吧,肉身探草,是不可能給機會的。
    如此一來,域外天魔這邊的強者也都學聰明了,時不時的站出來,露個臉,倒也不一定要跟大千世界這邊的敵人廝殺,只是證明自己還活著,另外,也是證明自己還在原地停留著。
    所以,當明確的確認一位合道修士拿不下羅峰,反而是被返虛境的羅峰滅殺,穩妥起見甚至需要渡劫大能出手的情況下,域外天魔一族對于力量的調動和支配,自然也復雜了起來。
    要麼不做。
    要麼做絕。
    這就是域外天魔一族最終的態度。
    所以,既然選擇了以突襲的方案為主。
    那麼,快,就是第一要素。
    因此,在會議結束後。
    域外天魔一族僅有的三位渡劫修士和十余名合道修士,迅速召集了各自麾下七成以上的反虛、化神、元嬰修士,只花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強行編纂出了一支軍隊,成建制的那種,隨後,開拔,一口氣殺入了人族的腹地中。
    之所以是七成。
    因為域外天魔一族也有老弱病殘。
    那些在以往的摩擦與戰爭中,遭到大千世界這邊的修士重創,以至于油盡燈枯的化神修士和元嬰修士,顯然不適合加入這次的突襲計劃。
    這次突襲,是急行軍。
    不攜帶任何物資。
    首要目標就是各大勢力中的天才。
    而且,由于是突襲,萬一在包圍中被大千世界這邊的各大勢力死保出去一個或幾個天才,他們也不會去追殺,因為追殺也是需要時間的。
    如此一來,也只有精銳才是最符合的。
    此外,值得一提。
    域外天魔一族中也有很多老幼婦孺。
    這些精銳跟隨高層出去。
    去搞突襲。
    為的是延續種族的未來。
    不然,域外天魔一族將再無活路。
    可這些老幼婦孺也是需要撤離的。
    大千世界也好,小千世界也罷,不宣而戰往往意味著不死不休,難保不會有其他沒遭殃的頂級勢力,扔掉聲望,選擇對域外天魔一族空虛的大後方,揮動屠刀,玩什麼滅種的把戲。
    反正域外天魔一族的實力和底子,大千世界這邊基本都知道,無非是三個渡劫,十幾個合道,數百反虛,上萬化神,幾千萬的元嬰修士,幾十億的金丹,以及上十萬億以上的金丹境之下的域外天魔,當三個渡劫和十幾個合道帶領精銳出現在腹地,誰還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後方空虛幾乎是必然的情況。
    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此言不假。
    換家戰術可以玩。
    但大千世界這邊不會玩。
    當然了,如果換的是別人的家,那就另當別論了。
    因此,這剩下的三成左右反虛、化神與元嬰境的域外天魔,自然也就背負起了協助種族撤離的責任,他們中,包括那些身具暗傷命不久矣的人,還有那些已至大限沒幾百年可活的人,此外,還有一些小族的元嬰境族長,全族上下,幾百萬人口,只有他一位元嬰,如果他走了,這個種族也就隨之消散了,就跟智械一族一樣,智械一族推崇把血肉和金屬結合,說白了就是改造人,元嬰與否都是按照大千世界這邊的制度等級,後天劃分的,如果用智械一族的詞形容,元嬰境就是他們口中的金屬之神,而如果金屬之神走了,只剩下寥寥幾位金丹修士的智械一族很難在轉移中繼續維持形態,大概率會被沖散,最後,因為和其他種族的信仰不同而逐漸的滅亡。
    因此,像這種類型的元嬰修士,也位列三成的比例中,帶著各自的種族,離開這片居住了幾萬年乃至幾十萬年的大陸,進而步入流浪生涯,自謀出路,可能會在幾百年以後,在域外天魔一族中出現其他合道修士與渡劫修士,反正就是能重現域外天魔一族光輝的人的號召下,他們會重歸,但還有可能是在漫長的等待中,難以維持種族對資源的各種需求,從而分崩離析,徹底泯滅在時光長河當中。
    而之所以把底線卡到元嬰。
    是因為元嬰境擁有奪舍的能力。
    不容易死。
    他們是最頑強的火種。
    且,跟隨轉移的化神修士與反虛修士又不是沒有。
    只是狀態都不怎麼好。
    不過,事已至此,也沒有其他辦法。
    正因如此。
    四月初。
    陰陽聖地被滅。
    全宗上下,三十七萬弟子,皆亡。
    兩位合道境的太上長老戰死。
    合道境宗主戰死。
    與之一並被掃滅的,還有五行大陸上依附陰陽聖地而活的諸多宗門及家族,以金丹境為下限,共計四千兩百六十五家,粗略計算死亡人數,算上後期血祭,共計一百四十億人殞命。
    四月中旬。
    諸武聖地被滅。
    全宗上下,四十二萬弟子,皆亡。
    一位渡劫境的太上長老戰死。
    包括宗主與副宗主在內,四位合道修士三死一殘。
    其中,副宗主苟活逃遁。
    僥幸撿回了一條命。
    與之一並被掃滅的,還有萬聖大陸上依附諸武聖地而活的諸多宗門及家族,以金丹境為下限,共計一萬一千五百家,粗略計算死亡人數,算上後期血祭,共計兩百一十三億人殞命。
    四月末。
    萬象組織露面。
    白帝林朝辭、炎帝蕭炎、武祖林動、星主羅峰等多位絕代天驕,現身,于天魂大陸展開阻擊。
    期間,各地天驕紛紛響應。
    各大聖地亦是震怒無比。
    從各方而來。
    在萬象組織拖住孤注一擲的域外天魔大軍後,堵死了域外天魔大軍的各條退路,並聯手圍殲。
    戰爭持續了整整四年。
    這才將域外天魔一族拿出來的有生力量徹底滅殺。
    戰爭也隨之落下帷幕。
    說實話,其實打下這行字的時候,心里真的挺復雜的。
    坦誠的說,仙俠卷其實是寫崩了的。
    倒不是說我這個作者沒有大綱瞎寫。
    而是說這中間發生了很多事。
    比如說搬家之類的。
    因此,從出了狐妖,進入青雲門那塊,我就寫的有些偏了,以至于想寫的凡人和三生三世及仙劍,都被裁掉了,正常來講,應該是一百章左右一部分,也就是一千一百章狐妖結束,一千二百章誅仙結束,一千三百章仙劍結束,一千四百章凡人結束,然後一千五百章來個大收尾,少了話,就用三生三世和番外填一下,湊個一千五百章整……但事實大家也看到了。
    總之,確實辜負了大家的信任。
    後面的就是番外了。
    我只能說盡力吧。
    因為劇情沒崩,我這個作者的心態因為搬家這些破事已經崩的差不多了。
     =TラT=挨罵
     =TラT=挨罵
     =TラT=挨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