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山地處中原大地核心一帶。
    人杰地靈,可不是隨便說說。
    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文化底蘊與民俗民風都是首屈一指的穩定,如果放在戰略型的游戲里,穩定度和民心值一定是有多滿就給拉多滿。
    更別說是青雲山的山腳下了。
    草廟村,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卻也僅僅是看上去不起眼,作為青雲門指定的資源點之一,類似于草廟村這種小村子,在很多隱形福利方面,待遇好的能讓河陽城內的富商巨賈看了都眼紅,甚至願意舍棄家產置換待遇。
    也許這樣說,體現的不是特別明顯。
    那就說的更具體一點。
    每隔一代人,青雲門招收一次。
    一代人,在誅仙世界這邊的算法,就是十年為期。
    相當于青雲門十年開一次山門。
    上至十五,下至十歲。
    都可以報名。
    如果說,在青雲門上一次大開山門招收弟子時,我九歲,青雲門這次再開山門,我切已經十九歲了,不符合規定,那我究竟該怎麼辦呢?
    抱歉,沒辦法!
    這叫有緣無分!
    青雲門是典型的道家。
    也就是“莫妨礙老子修仙”的那種。
    反正規定是這樣的。
    不合格,我們也沒辦法。
    愛來不來,不來滾蛋。
    又不是我們求著你拜入門下的。
    正因如此,緣,很重要。
    重要到甚至能讓青雲門破例。
    其實,緣,因果,命運,這些詞不僅僅是佛教用語,也是道教用語,只不過,佛教對這些詞的詮釋跟道教不同,佛教講究來生福報,道教講究只求此生,緣這個字,在道家的意思里,更多的是循環與承負,說白了看的是人。
    和尚化緣,那是真化緣。
    道士化緣,正經道士的那種,會辦事。
    說人話︰道爺我不白吃你家飯,如果你家遇到了什麼麻煩,既然我決定了上你家化緣,而你家也給我了正常的飯菜,那我幫你解決這個麻煩,這叫天經地義的事,相當于你用一頓飯雇我辦事,促成這一切的,就被叫做緣分。
    而如果你家什麼麻煩都沒有。
    在誅仙世界,這些正規出身且有法力在身的道士,就會制作點小東西,如改一下風水什麼的,或是根據已有的知識,指點兩下給自己飯吃的這家,上限就是帶著適齡孩童去青雲門修仙,別管能不能修成,反正,就算當個強身健體的把戲,二三十年下來,也多少能入道,只要入道,也就是玉清一層或練氣一層,活到一百歲不成問題,俗家弟子大多都是這樣來的,故此,民間不存在什麼修仙世家。
    只有這些跟青雲門有緣的人。
    而這些有緣的人自是極多的。
    湊一湊,漸漸的,就形成了一張囊括整�中原的大網,是青雲門統治中原一帶的組合性利器。
    尤其是這些有緣者還會相互幫扶。
    不少人的祖上還是同門師兄弟。
    關系就更近了。
    也算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層層交錯,分化出了中層格局。
    而河陽城,偌大的一個城池,按照青雲門的標準,每隔一代人,也才只能被分配到十個名額。
    多了,往下排,自動淘汰。
    少了,也不濫竽充數。
    反正修仙者壽命長,中原一帶又不是只有河陽城。
    一個城十個名額。
    就算是修仙者後裔,也就是那些沒能修煉到練氣四層或玉清四層,而被自動遣返回鄉的修仙者子嗣,一樣為這十個名額爭搶的打破頭腦。
    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草廟村呢?
    還有附近的其他幾個山村呢?
    遇到那種懶散的仙人,尤其是諸如大竹峰這種人丁稀少,門下弟子還比較喜歡偷懶的,甚至能遇到仙人買東西這種新鮮事,因為路遠,懶得跑一趟河陽城,可能就從附近的老鄉家里買點糧食,這種行為,就可以被稱之為緣。
    因為在練氣四層以下是不能闢谷的。
    只有到了上清境,才能通過直接汲取靈氣的方法提煉出法力,在上清境之下及玉清四層之上,闢谷,那就真的只是闢谷,不吃飯,身體得不到營養,修為無法寸進,只是能比其他人更扛餓,加強面對極端環境時的生存能力。
    這也是小痴喂養碧瑤的原因。
    以小痴的境界。
    就算不吃不喝一百年,也死不了。
    山塌了,不等于空氣進不來。
    也不等于靈力進不來。
    可當時連入道都沒有的碧瑤,一天不吃都會餓的有氣無力,三天不吃,基本就可以宣布死亡。
    該說不說,母愛確實是偉大的。
    而也正因為上述的緣。
    草廟村和周邊村子的名額是無限的。
    沒錯,無限。
    緣分到了那里,什麼都好說。
    能不能練出來,是�揭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