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辭並不在意崇平帝付出了多少。他只看自己得到了多少。同理,當崇平帝需要他的幫助時,他也不會去研究自己付出了多少,而是看崇平帝是否得到了他的幫助。從一開始,他就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管理的人。盡管他的管理能力不差,可這些管理能力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跟真正具有管理天賦的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且,這個世界也沒有改變的必要。諸國交伐,不是誰管理就能不打仗的。如果說,斗羅需要的是變革,那麼紅樓需要的就是變強,不擇手段的變強,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被其他世界吞並,才能避免自己世界里的子民被其他世界的子民當做奴隸欺凌,避免成為一片殖民地。都已經涉及到殖民地了,再談論變革與管理,跟脫了褲子放屁沒什麼區別,多此一舉。故此,不提元春如何反應,也不提榮國府在接到聖旨後,大寶臉對于這些姐姐妹妹要走的情況是如何撒潑,更不提諸王被自己親爹崇平帝背刺了一手後,心態炸裂到了什麼地步,林朝辭這邊過的倒是挺愜意,抱著香香軟軟的寶姐姐,安心入眠。後背上還要加一個石蘭。蜀中的女孩確實潑辣。石蘭是罕見的不潑辣的類型。盡管如此,性子也烈的不像話。認定了一件事,即便打死都要做。就算沒有“老子蜀道山”這句梗,也堅持要暖床,美名其曰︰這是一名侍女應該做的事!該說不說……現在是夏天!以及,我是陸地神仙,寒暑不侵!只不過,林朝辭也沒有戳穿石蘭的小心思,他知道石蘭在不服氣什麼,也知道蜀中的女孩該怎麼安撫。黏黏糊糊的抱著寶姐姐和石蘭。直至晨光破曉,才從床上爬了起來。穿衣,洗漱,吃飯。這已經成為了林朝辭的習慣。先後接待了來訪的諸王,別管這些皇子被他們的親爹崇平帝背刺到了什麼地步,別管這些皇子之間有怎樣勾心斗角的事,在拉攏林朝辭的這件事上,這些皇子誰都不敢大意。尤其是受到崇平帝背刺的。如今,都已經看明白了。他們要做的不一定是拉攏林朝辭,因為他們手里的東西太少了,也許一本直通宗師的功法能拉攏到一位先天高手,但就算是直通陸地神仙的功法,也不可能拉攏到林朝辭這位陸地神仙。正因如此,把標準放低。我可以拉攏不到你,但只要你不被其他人拉攏,對我有個相對良好的印象,不至于在其他人陷害我的時候落井下石,這些就足夠了。沒錯。標準已經低到了這個地步。低到了讓這些皇子自覺無奈的地步。主要是標準越高,失望越大,還容易得罪林朝辭,試錯成本太高,偏偏試錯的承受能力還太弱,與其求一個高上限,還不如保一個高下限。第一天的時間,也就這樣匆匆過去了。第二天,則是繼續回訪那些送禮的人。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存之道。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行事風格。林朝辭並不是那種“有了力量就用下巴指人或用鼻孔看人”的人,既然別人給他面子,他也自然會給別人面子,他不喜歡把可以變成朋友的人逼到敵人的立場上,這種做法也只能證明他的失敗。故此,在回訪的路上,林朝辭制定了一個很公平的回訪路線——除了薛寶釵代他回訪的那十幾座府邸,因為他當時沒回來,剩下的所有回訪,全按路線遠近排列,先從距離平國公府最近的開始回訪,跟官位和爵位的大小沒關系。且,男性回訪跟女性回訪不太一樣。薛寶釵回訪,只能走夫人路線。也就是由各個官員或勛貴的妻子接待。女人嘛,一聊起來,話難免有點多。更別說薛寶釵是出于禮貌,主動登門進行回訪和回禮,不少地位比較低的官員及勛貴妻子都不敢怠慢,即便是像榮國府這種四王八公,都不敢怠慢薛寶釵,而是由王夫人與王熙鳳出面,將薛寶釵引入後宅,並由賈母作陪,可想而知,這些地位比較低的官員及勛貴妻子該如何奉承。然而,林朝辭回訪,那就是另一個風格了。見面,寒暄兩句,把禮還了。一盞茶的時間,就能走人。不表示任何立場。過來的意思只有一個︰認識認識同僚。一盞茶,也就是十五分鐘左右,刨去路途花的時間,一個上午下來,七八位官員是能拜訪完的。一天,也就是十五名左右。值得一提︰當初給林朝辭送禮時,並不是說禮物堆滿了平國公府門前,代表送禮的人很多,禮物這種東西,有大有小,一座珊瑚景觀的體積,就能比得上數百枚玉佩的體積總量,此外,不到一定身份地位的官員與勛貴也沒有資格送禮,其下限卡在所有能進入朝堂的官員,好比這神京府尹,就有資格給林朝辭送禮,在其之下的捕頭、文書、通判等人,及再往下的老百姓,不僅承擔不起這些禮物的高昂消費,也沒資格把禮物擺在平國公府門前。故此,說快也快。要按薛寶釵的走訪速度,兩個月能拜訪完都算快的,可要按林朝辭的走訪速度,不出半個月,一切就都被處理的妥妥當當,既沒有厚此薄彼,也沒有遺漏疏漏。不僅如此,時間線上也剛剛好。對于大半年前,在明教總壇,東方不敗邀請自己去日月神教的黑木崖上看看,順便切磋一下武藝的約定,不管東方不敗是否忘記,他肯定是沒忘的。既然答應了,就要說到做到。故此,在告別了薛寶釵後,林朝辭一縱身,便化作一道流光,拔地而起,向笑傲江湖的世界飛去。崇平帝的心思?諸王的意圖?賈赦的算計?賈寶玉的不快?其他人的看法?關他屁事!紅塵來,紅塵往,紅塵滾滾,對他而言就像是一杯酒,他開心時,可以喝幾杯,可以喝的酩酊大醉,但當他不開心時,也沒人能灌他。少去思考一些勾心斗角的事。而是把目光放在一些簡單快樂的事上。這是有關智者的學問。而非愚者的庸人自擾。正因如此,才能活的簡單,活的純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