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斗羅開始落墨

第八百七十八章.大家都想逆天改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本章︰第八百七十八章.大家都想逆天改命

    “東皇太一死了?”嬴政那雙滿是銳利的黑眸微微眯起。語氣意外,卻也並不意外。能從這個少年口中听到這個事實。東皇太一是誰殺的,不言而喻。“逆天而行?”在嬴政深邃的黑眸中,閃爍著誰也不懂的光芒。握在天問劍上的手摩挲了一下劍柄。卻終究沒拔出這柄帝王之劍。以自問自答的口吻,如此說出了上面的兩句話。旋即,話鋒一轉,高深莫測的語氣讓人分析不出他在想什麼︰“寡人從來就沒逆天而行過!”“是這天,要逆您而行?”林朝辭忽而接了一句。令嬴政先是一愣,旋即大笑。這是一種很少出現在帝王身上的情緒。不過,此時出現在嬴政身上,卻一點都不違和。這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完美的皇帝之一。他在當前時代的湖水里,做到了最好。正因如此,他的心胸氣魄才達到了人類史的上限︰“沒錯,是天要逆我;在寡人很小的時候,寡人就明白一個道理——人定勝天;自己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天道沒資格掌握寡人的命運,寡人就是要以人道氣運擊碎天道,授命于天,不知林先生對此有何見解?”極度狂妄的話。極度狂妄的自信。然而,嬴政卻有狂妄的資本。縱觀其一生,走的路,無不是與命運抗爭之路。從質子,至不被承認的王儲、順位繼承人、被架空權力的傀儡君王、被母親拋棄的兒子、一統天下的雄主、提出“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貨幣度量衡”的千古一帝,要說劉邦一聲都是鴻門宴,那麼,這位始皇帝的一生盡管不都是鴻門宴,卻有數次比鴻門宴更危險的關隘,只是說,每次都被他度過。想讓這種人相信天道,相信命運,擱民間俗語來說,想讓這種人認命,那是玩玩不可能的。即便天在人之上。對這種人而言,也是我在天之上。天,是什麼?是萬民心中的信仰。是世界定義的主角。可是,在我的視角里,我才是這個世界的主角,正因如此,當天與我發生一些亂七八糟的沖突時,問題一定出現在天身上,只有可能是天做錯了,而非我做錯了,因為我是主角!嬴政是這種人。林朝辭也是這種人。而嬴政也不愧是千古一帝,心胸氣魄都大到驚人——並未和林朝辭這名私自入宮的宗師保持距離,手掌也從剛剛按劍的姿勢變成了扶劍的姿勢,拾階而下,從中和殿上面走到了林朝辭身前,端詳著這名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的少年,眸光越看越亮,就像是找到了同類的那種興奮,向殿外一伸手,示意道︰“先生有如此膽魄,可敢與寡人把臂同游一番?”這也許是最不像皇帝的皇帝了。然,這也是最像皇帝的皇帝。後世的那些天子,說到底,也不過是學了這位始皇帝的幾分皮毛,都說帝王心思莫測、天威難測、手段莫測,那只是後世天子沒學全!先秦時期的諸王,哪怕是始皇帝,該禮賢下士的時候,也一樣能禮賢下士,文王當年為姜太公拉車八百步,姜太公保周朝國運八百年,若真有這樣的大賢,始皇帝能一直拉到死!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春秋戰國年間,這股風氣相當重。有雄才大略的君王是真敢唯才是舉。且,也是真敢折節下交。就說魏轍,這位老人就是秦始皇父親的重臣,因不贊同秦始皇的理念,選擇罷官退隱,秦始皇也是真能放下架子,帶著親隨從咸陽宮追到了驪山腳下,盡管魏轍也是個很有主見的人,秦始皇終究沒能追回來,但不管結果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秦始皇表現出的誠意都是後世帝王身上幾乎看不到的,也恰恰說明了先秦時期的風氣,遠比後世那些半吊子的帝王心術強,折節下士,也自當陰陽並行。帝王心術為陰,為手段,為術。折節下士為陽,為誠意,為理。故此,嬴政一點都沒避諱林朝辭,更沒在乎林朝辭是不是刺客,在蒙毅嚇的差點跪在地上的反應中,與林朝辭並肩而行,從中和殿走了出來,揮了揮手,示意蒙毅不用瞎緊張,當做沒看見就好,隨後,竟真的說到做到,與林朝辭走在咸陽宮內的長廊上,邊走邊聊。期間,也自是提到了一些隱秘。一些史書上沒寫的隱秘。比如東皇太一為何索取蒼龍七宿,而他卻不需要蒼龍七宿——因為東皇太一想代天而行,蒼龍七宿是天道氣運,七成的天道氣運被均分在蒼龍七宿上,東皇太一拿到蒼龍七宿就意味著他有七成的保底成功率;而他走的是人定勝天之路,他承認天道給予人道的關懷,可是,此刻,是他當家做主,他要號令天,那麼,天道氣運有多少,對他而言都無所謂,他要的是人道氣運,以此確定天道屈居于人道之下,十二金人鎮的是以老秦人為首的人道氣運,這里面,恰恰不能含半分天道!反正大家的想法都挺不尊重天的。走的路又不同,也不沖突。那就各取所需,互換有無好了。其實,這兩條路也無分對錯,東皇太一走的是周朝一脈的舊路,他走的也是商朝一脈的舊路,只不過,他們都走到了前朝並未走到的區域,他們已經成為了這兩條道路中走在最前方的開路者——周朝代天而行,覆滅了以人道為本的商朝,商紂王就是典型的不敬天。因為商朝人口減少,廢除活人祭祀,別管出發點是什麼,被後世冠以“商紂王”的帝辛老祖宗都是相當彪悍的,更別說他還廢除了奴隸殉葬制度、打壓貴族、削減神權的影響力。過去的神權就約等于天道。因為巫祝總嚷嚷著祭天。敢對天道說不,帝辛的魄力可見一斑。比如荊軻刺秦,也許在史書上,荊軻確實此刻,可在嬴政的親口訴說中,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他當年見荊軻時,荊軻就已經是大宗師了,當年的他也不過是一位先天高手,他的習武天賦並不高,只屬于不錯的那種類型,就算有秦國王室的氣運庇護,也頂多能跟宗師過招,在幾乎臉貼臉的距離下面對一位以刺殺出名的大宗師,其實他很清楚,當年蓋聶能救下他的原因,是荊軻悄悄放水了,那一次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跟荊軻賴以成名的“十步一殺”沒關系,正因如此他才能反應過來,並在那一刻明白了荊軻的意思。他們都是身不由己的可憐人。荊軻必須刺。而且,必須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刺。這是以全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但究竟怎麼刺,刺的力度如何,刺的速度如何,刺的結果如何,這就要看荊軻放多少水了。荊軻的意思他明白。我以我命,給你提供發兵的借口。也給你提供一統天下的借口。也算是給你長長見識。別以為有蓋聶在身邊就安全了。但是,你要答應我,我知道你是我的情敵,擄走了我的老婆與孩子,我把她們托付給你這個情敵了,你要跟我保證,讓她們衣食無憂。這便是他對天明視如己出的原因。刺,是知遇之恩。刺的慢,是警告,也是恐嚇情敵的惡趣味。刺殺失敗,是理想。故此,如果麗姬不隨荊軻而去。他是不會讓陰陽家封印天明記憶的。後路他都給天明安排好了。讓天明拜蓋聶為師。如此一來,倒也算衣食無憂。咸陽宮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也是天底下危險的地方,沒想到蓋聶跟他玩了這麼一手,帶著天明叛逃了,這操作別說林朝辭沒看明白,就算他這個始作俑者,授意某位大臣與蓋聶溝通,讓蓋聶去找天明的人,都沒明白。不過,木已成舟,多說無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諸天︰從斗羅開始落墨》,方便以後閱讀諸天︰從斗羅開始落墨第八百七十八章.大家都想逆天改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諸天︰從斗羅開始落墨第八百七十八章.大家都想逆天改命並對諸天︰從斗羅開始落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