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年輕人,無國  無族  無天下
    還請諸位寬心?
    我們一點都不寬心好吧!
    您知不知道人家早已料到你要來了?
    細思極恐之下,滅絕師太的脊梁骨都止不住涼了一下,繃著一張臉,目光從林朝辭身上落到張三豐身上,又從張三豐身上落回到林朝辭身上,本想說些什麼,卻忽而意識到說什麼都不太好,因為她們目前跟林朝辭是敵人,放狠話不現實,她們峨眉派又不是那種沒良心的人,道謝也不太妥當,容易露餡,一時半會兒的,滅絕師太反倒把自己為難住了。
    林朝辭似乎看出了滅絕師太的為難。
    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同樣看清局勢的趙敏就給滅絕師太解了圍,含沙射影,一語雙關︰“原來是武當派的張真人,今日您能登門見趙敏,實屬趙敏之幸,趙敏不知您要來拜訪,有失遠迎,還望贖罪……就是這萬安寺的大門挺貴的,便是張真人因趙敏的一時之失收了冷落,可這門是無辜的呀,何至于此,何至于此……賠嗎?”
    張三豐不想與元朝接觸。
    他都一百多歲的人了。
    功參造化,自成格局。
    且,與滅絕師太不一樣,也與郭靖等人不一樣,對如今是大宗師的張三豐而言,他深刻認識到宋朝打不過元朝的原因,並非是戰術太落後,也並非是士卒不齊心,更不是什麼軍械不整備、戰略走向性的錯誤,而是宋朝的根子爛了!
    一句話︰宋朝的男兒沒骨頭了!
    這並非一本武穆遺書能救的。
    也並非一本九陰真經能救的。
    更非千千萬萬的俠客能救的。
    什麼能救?
    只有打爛了重來,在滿目瘡痍的山河中孕育出真正的男子漢,擁有號召力,並能逐鹿天下,就像當年敢喊出“貧道張角,請大漢赴死”的太平道首領張角一樣,類似于這般的起義軍首領,方有可能驅除韃虜,復我河山!
    這是他張三豐做不到的!
    故此,從那個射雕大俠與神雕俠侶的時代中走過來的他,一點都不想與元朝刀兵相見,不是他慫,而是刀兵相見之下,一切死傷都沒有價值,如果他武當派的死傷不能喚醒天下的仁人志士,那麼,他武當派就算是死絕了,這個天下現在是元朝的,將來就還是元朝的,不會變。
    所以,他學會了忍耐。
    就像一鳴驚人的楚莊王一樣。
    就像一統六合的秦始皇一樣。
    像那忍胯下之辱的韓信。
    與那垂垂老矣的司馬懿。
    保存實力,以待天時。
    這就是他明明憑著一身大宗師的實力可以威懾元朝,卻從來不出手刺殺元朝帝王將相的原因。
    殺了一個,又能怎樣?
    明天,新皇帝就會被選出來。
    殺了一群,又能怎樣?
    只要蒙元的利益群體不散,坐在那個位置上的將會是一位如漢獻帝一般的傀儡小皇帝,到了那時,天下會更亂,因為現在是這個有能力的皇帝坐在那個位置上,他考慮的是讓天下穩定,這是他的天下,就像是他一個人的財產一樣,而換上去個傀儡,就不會懂什麼天下,從一人的意志變成多方勢力的利益競爭。
    只是,他想保存實力,不想與元朝刀兵對峙,可元朝對此卻也心知肚明,時時刻刻在找他的麻煩。
    就像是一場游戲。
    他們在游戲規則上較量。
    都可以壓線,卻絕不能過界。
    故此,被抓住軟肋的他,在這場游戲中已經失去了先機,不過,後發先至,他也不是沒見過。
    沒到塵埃落定的那一刻。
    輕言勝利,往往就會失去勝利。
    那麼,能救一個,自是先救一個。
    眼見趙敏沒把關注點放在峨眉派這些人的身上,張三豐也樂得如此,為此,不惜把戰火燒到林朝辭這邊,打定主意要給峨眉派創造撤離時機。
    有他在,就像有了一盞燈。
    即便燈火明滅不定。
    旁觀者也會本能的看向他。
    這便是一個不算計謀的小計謀。
    故此,一點不見怯,笑著回答道︰“武當派雖屬道家,卻也有幾分薄產,不過,在賠償這萬安寺的大門前,老道也有一筆賬想請敏元郡主幫忙算算——你們蒙元,在北方一地殺了足有三千萬的漢人,把北地近乎屠之一空,按賬分先後,計算償還,敏元郡主是不是應該先還一下這筆賬,然後,再跟老道算算這扇大門該賠多少錢啊?”
    趙敏忽而沉默了。
    祖宗沒格局,後輩黑鍋扛。
    殺了有沒有三千萬人,她不知道,反正北地十室九空,這是有記載的,也別怪附近的幾座王朝都在針對她們蒙元,她們的老祖宗殺的卻是太狠了。
    總以為能用恐懼治理中原。
    就像治理那些西域的蠻夷一樣。
    <div&n101nove.comlass=”contentadv”>殊不知,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也,對付蠻夷用拳頭沒錯,你給他好臉色,他就敢蹬鼻子上臉,可中原人並非蠻夷,蒙元沒能一口氣把中原人吞掉,那麼,最終就只能被中原人慢慢蠶食而死。
    忽然間,趙敏就有點懷念成吉思汗了。
    別怪蒙元十九部都崇拜這位老祖宗。
    哪怕死了這麼多年,還是很崇拜。
    人家的境界確實是她們達不到的,早在多少年前,就把郭靖安排成了宋王,還想要把華箏公主許配給郭靖,華箏公主可是人家最受寵的女兒,是包括托雷在內,所有兒子最疼愛的小妹妹,有妹夫做後盾,第一不影響蒙元西征的腳步,第二也與中原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如果郭靖按套路走,他與華箏的兒子或女兒,就是元與漢的橋梁,元朝再也不必為後勤擔憂,如今這份仇恨也就不會產生。
    當然,郭靖沒按套路走。
    可這也不能怪成吉思汗。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能讓她趙敏隔了三代人仍拍案叫絕的計劃,說真的,她趙敏是心服口服,盡管這位老祖宗該狠的時候是真的狠,若非林朝辭當時手下留情,她怕是就成了成吉思汗對郭靖示好的反派了……
    不過,趙敏這邊閉嘴了,火力全開的張三豐卻沒停火的意思,話鋒一轉,拿出了幾分青年時的脾氣,激將法玩的很溜︰“小伙子,看�換n嗝玻 Ω檬潛狽餃耍 退悴皇潛狽餃耍 愕鈉嘰蠊冒舜笠蹋 蚴歉  兜那灼藎 訓讕兔揮斜幻稍 銼  纜竟  課 嘶蠲       歡 耍 晌  髫鋈椿寡笱蟺靡獾淖砸暈 牽 攪說氐紫攏 憔筒慌慮灼菡夷閭置  穡俊  br />
    “比起那些,我覺的,還輪不到親戚來向我討命。”
    “第一個來向我討命的是誰?”
    “是羊奶。”
    “因為我是被羊奶喂到大的。”
    “啊不,應該說,我是被羊奶喂到能吃飯的。”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你又不是羊奶,怎知羊奶沒命?”
    “第二個呢?”
    “應該就是糧食了。”
    “天南海北的糧食都有。”
    “就說那大米。”
    “被我吃了後,稻殼該有多傷心啊?”
    “第三個就是各種蔬菜和肉了。”
    “尤其是吃餃子。”
    “把那肉剁的稀巴爛。”
    “多殘忍?”
    “它們也都是活生生的肉啊!”
    林朝辭自顧自的發著癲。
    主要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這套理論太無敵了。
    再配上他的毛筆。
    什麼?
    你說大米不可能有生命?
    好好好,非要跟我 是吧?
    信不信我一筆下去,大米活過來,並跳起來,給你兩個大嘴巴子,問問你——你瞅啥?
    張三豐也是道家的。
    對于莊子的經典,自是讀過的。
    不敢否認先賢。
    也沒心思和林朝辭辯論。
    他把戰火引到林朝辭身上,本就是為了給滅絕師太等人創造撤離的機會,眼見滅絕師太等人走了,立馬不裝了,隨口扯了一句不知道正不正確的評價,自顧自的給林朝辭上了個認證︰“年輕人,無國、無族、無天下!”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嘛!
    你又不是我。
    你怎麼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求收藏,求評論。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