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木匠要翻天

第六章 朝堂問對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作者gU9Y22y31 本章︰第六章 朝堂問對

    1620年9月16日,乘“五月花號”從英格蘭普利茅斯前往新大陸的男女和兒童大多是清教徒,他們同英格蘭教會意見相左,尋求可以信仰加爾文主義的自由之地。

    在開往美洲的船上,有102位毫不起眼的乘客,惶恐、迷茫著注視著詭異的海水。

    12月21日到達美洲之後,殖民者們獵捕飛禽,土著居民又帶來了五只鹿和被殖民者稱為“爆米花”的食物。

    他們在野外烹煮野雞、鵝、鴨、鹿肉——也許還有魚——盡情享用一番。

    當時叉子還沒有發明,他們只能刀切後以手抓取食物。據傳一名殖民者說︰“我們發現印第安人信守和約,富有愛心……”

    那時候的的印第安人不會預料到他們後面的悲慘結局。

    而未來華夏半世紀的敵人從此呱呱墜地。

    這事大明人不知道,朱由校也不知道。

    1620年10月26日,大明天啟年時隔五天之後的又一次大朝會。

    對于天啟皇帝失蹤五天,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干,文臣士子是有很多意見和不滿的。

    到朝會人有︰

    閣臣方從哲,劉一,韓璜;

    英國公張維賢,朱純臣;

    尚書周嘉謨,李汝華,黃嘉善,孫如游,黃克纘;

    都御史張問達,給事中範濟世,兵科顧驘。

    左光斗,兵科給事中楊璉,

    姚宗文,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

    司禮監王安︰“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時有人站出來了!

    “臣給事中楊鏈有事啟奏!”

    朱由校帶著笑意問他︰

    “卿有何事啊?”

    楊鏈︰“臣听聞,陛下近幾日不顧國事,離了京城,古語曾雲,父母在,不遠游,陛下應該國事為重啊!”

    朱由校︰

    “楊卿家,朕讀書不多,但也知道,父母在,不遠游之後,還有一句話,游必有方!請李尚書幫我解釋一下!”

    禮部尚書李汝華心里說,你這是不知道嗎?你這是想讓楊鏈出丑啊?

    但是他不敢這麼說。

    李汝華︰

    “游必有方之意是,如果孩子真的要出遠門了,一定要告訴父母,你要去哪里?”

    朱由校轉頭對楊鏈說︰

    “我親生母親王氏已早逝,我父泰昌帝已亡,你對朕的指責好像有點沒有道理啊!是不是呢?楊卿家!”

    楊鏈心里這個苦啊,我就這麼規勸了你一句,我的意思是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個好孩子,听我們東林黨話的好孩子而已啊,你怎麼這麼挑字眼啊?

    “臣罪該萬死!”

    朱由校︰

    “唉,不要這樣說,朕是那麼不近人情的人嗎?退下吧!”

    朱由校今天是要搞事情的,笑眯眯的說︰

    “諸位臣工,還有事啟湊嗎?沒有嗎?那我今天就有點事,請教大家一下!

    是關于聖人之言的!請姚宗文出班!”

    “臣姚宗文在!”

    朱由校︰

    “經常听你們說聖人之言,那

    民可使由之,不可是知之是什麼意思?”

    姚宗文︰

    “大意是要驅使民眾做一件事,只需要老百姓讓他們按照統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去做,不可以讓他們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朱由校︰

    我又听說過論語里這麼寫-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有教無類。”

    姚卿家,你說聖人說話是不是與自相矛盾啊?

    姚宗文︰“呃。。。。。”

    朱由校︰“咱們重新把聖人的句子斷一下,比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又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古時春秋大義大都書以竹簡之上,那時沒有句讀斷句的符合吧,多數以空格表斷句!

    那有沒有可能是後人抄書在紙質書上時無意時候斷錯句子呢?”

    李汝華︰

    “皇上聖明啊,我讀書的人也一直疑惑,名留青史的聖人怎麼會說出這麼不堪之言,現在听皇上一說,如同提壺灌頂,大夢初醒啊!皇上英明啊!”

    朱由校心里樂啊,我難道是在說相聲嗎?竟然還捧根來了,不過我喜歡!

    “姚卿,退下吧?”

    姚宗文︰“罪臣告退!”

    朱由校︰“朕還是有一些話想請教大家!”

    這下,目前在朝堂文臣武將都有點緊張了,他們終于明白了,今天皇上是不懷好意啊?而且專門就是為了看他們笑話,下面,皇上問話千萬注意點,千萬別被笑眯眯的皇上給坑了!

    朱由校︰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尚書黃嘉善,請卿家回答一下!”

    黃嘉善有點遲疑︰

    “這句話的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

    我認為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上”是“優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

    整句話意思便是士大夫也不會量刑上受到優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禮儀之外。這句話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是一個道理。”

    朱由校︰

    “說的非常好,解釋的很清楚了,但是呢,在我們朝堂之上,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為什麼當當的拎出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麼十個字呢?”

    “大家好好的想一想,這到底是為什麼?你們對待你們家的下人犯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兩句話的前因後果?

    你們讀了那麼多聖賢書,有沒有真的心里面遵從聖人之意的?”

    朱由校︰

    “另外,朕讀了傳教士利馬竇的書,說咱們的文臣士子花了太多的時間在各種禮節應對招待朋友,同門上。

    說咱們的文人一天要吃七八頓飯,不管有事沒事,都要見朋友,問候一下送一份禮!

    然後被送禮的人又要還禮,又回返來喝杯茶,也許他們都沒什麼大事要談!

    但是他們一天大多數時間要花在這上面。

    如果利馬竇說的話是真的,那我明白為什麼大明朝堂為什麼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

    因為給他們做事的時間,他們是在喝酒,在招待朋友,在吃吃喝喝中浪費了一天又一天的光陰。”

    “朕讀了幾句聖人之言,現在念出來給大家共勉!”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眾人跪下︰“臣有罪!”

    朱由校也說累了,示意王安退朝!

    “退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啟木匠要翻天》,方便以後閱讀天啟木匠要翻天第六章 朝堂問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啟木匠要翻天第六章 朝堂問對並對天啟木匠要翻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