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再次表明支持恆生銀行,並委派職員駐守恆生總行大堂,以證明有足夠的現金供應,一疊疊的鈔票遍布大堂的各個角落。但是,情況並未有改善的跡象。恆生銀行一日之內失去了8,000萬港元存款,佔銀行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億港元。
面對這個困境,何善衡召開了董事局會議商討對策。其時,得出了三個解決方案
1、接受米國大通銀行的援助;
2、停業並由政府接管;
3、向匯豐尋求協助。
經過多日商討,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予匯豐,並交由通曉英語的利國偉全權處理。
在得到香江財政司郭伯偉的批準後,立即與匯豐進行談判。
在談判中,雙方在恆生的總價值及出售股權數量分歧較大。
匯豐認為恆生總值6700萬港元及要求收購恆生76股權;但恆生方面認為其總值1億港元,並只願意出售51股權。
由于匯豐顧慮到若恆生倒閉自己也難以獨善其身,最後遂答允以5,100萬元收購恆生51股權(其後增持至 62.14)。消息傳出後,風潮也告平息。
據悉,何善衡因恆生控股權從此斷送而哭了兩個晚上。不過,在出售當日,他親自召開大會向員工解釋,穩定人心。
匯豐卻無疑成了大贏家。匯豐不單以低廉的價錢買入最寶貴的資產,也除去了香江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江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
在收購後,匯豐只派出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並繼續保持原來的華人管理層,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這是匯豐的遠識卓見。
當時,香江魔都匯豐銀行總經理桑達士認為,恆生銀行的成功在于其華人的管理層,所以匯豐不必插手。
匯豐控股旗下的香江魔都匯豐銀行持有恆生銀行62.14股權。
“恆生“二字含有“永恆生長“之意,象征香江恆生銀行與客戶和香江一同成長;但據曾經出任恆生副董事長何添表示,“恆生“二字分別取自當時盛春霖開設的恆興銀號及林炳炎的生大銀號。
香江恆生銀行充滿活力的現代化銀行服務,以配合客戶愈趨復雜的需求。恆生銀行資本雄厚,是一間以香江及天朝內地為業務重點的商業銀行。主要業務包括個人理財、商業銀行、工商及金融機構業務、財資服務、以及私人銀行服務。
恆生銀行致力引進先進科技,為客戶提供創新及切合需求的產品,協助客戶掌握理財良機並賺取額外的回報。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直是香江恆生銀行的服務宗旨。
另一個時空,香江恆生銀行在香江設有145間分行及自助理財中心,澳門設有1間分行,內地共設有三十二個網點,包括10間分行(位于京城、魔都、豫杭、羊城、冬莞、深鎮、榕城、金陵、甬市及津城)、22間支行(9間在魔都、4間在廣州、4間在深鎮、2間在京城、1間在金陵、津城及1間在東莞)。在台北也設有辦事處。恆生銀行約7200名員工。
恆生銀行亦負責算出香江股市的參考指數恆生指數。恆生銀行是恆生指數三十三只成份股之一,該指數為香江股市的一個重要指標。此外,香江恆生銀行的股份亦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並在米國為投資者提供第一級贊助形式之美國預托證券計劃。
截至2007年2月,恆生的總市值達2150億港元,以市值計,是香江最大的本地注冊上市銀行。長遠的目標是成為大中華區具領導地位之區域銀行,重心是華南及長江三角洲一帶。
在匯豐作為後盾下,恆生業務更大為擴展。
管理層仍堅持著專向中小企業埋首為主要方針。當時1960至70年代,香江工業起飛,中小企普遍缺乏資金擴展,恆生卻給予財政上的支持,提供信用證及出入口融資服務。如華資大戶鄭裕彤發跡前,由他主理的周大福珠寶,得力于恆生的資助,往後由珠寶業進軍地產業。而長實也與恆生素有淵源,當年李嘉誠經營塑膠花廠時,曾設法與何善衡會面。會面後,何善衡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認為他做事干練,是有潛質的客戶。
小公司演變成大企業後,更成為恆生的長期客戶。例如長實不少的樓盤,就由恆生提供按揭;由鄭裕彤主政的新世界,恆生至今仍是其主要往來的銀行。
自1960年代開始,香江地產業也逐漸變得興旺。為了力爭中小型樓宇按揭市場,在1967年,恆生首創為中產階級(又稱“夾心階層“)提供長達7年期的住宅樓宇按揭服務,一改當時最多為期3年的做法,令中產階級得以置業。
1972年,恆生銀行在香江上市。它將股份面值降低,由1股變為10股,並發行新股,使實收資本從4,500萬港元增至1億港元。同年5月,恆生將其已發行股份的十分之一,每股面值10元共100萬股,以每股價格100元公開發售,結果獲得29倍的超額認購,凍結資金28億港元,相等于香江政府1971年財政收入的一半。6月13日,恆生在香江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戰後在香江上市的第一家銀行。當天,恆生以175元高開,全日最高升至186元,最後以165元收市,即恆生市值已高達16.5億。
此外,恆生的名字更因其在1969年編制的“恆生指數“而深入人心。
另外,恆生銀行也在香江及天朝內地擴展分行,建立更廣泛的網絡。至1972年上市為止,恆生在香江已擁有20間分行,超過2,000名員工,成為僅次于匯豐的商業銀行。及至1981年,分行數目更增至45間。同年,更取得在地 沿線開設分行的專營權。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恆生在天朝內地陸續建立分行。
1980年中期,銀行危機爆發。1984年,永安銀行傳出丑聞,總經理郭志匡挪用1,000萬美元作為己用。
喜歡重生從努力當學霸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從努力當學霸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