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所有清單,劉焱合上文件夾,向楊襄問道︰
    “這份清單中有很多電子元器件和原材料都是我們維創電子公司需要的,標價和非常便只是這些企業給我們維創電子公司供貨算是計劃內,還是計劃外,能不能保證供貨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楊襄微笑著說道︰
    “如果你們雙方能達成合作,既不是計劃內,也不是計劃外,而是外貿訂單,出口創
    也就是說,這些訂單,算作出售給你們維創電子香江總公司的外貿訂單,但貨物直接運到電子產業園這里
    hg那邊的相關手續,我會安排人幫你們處相應的,你們維創電子公司,也需要使用港幣或其他外幣支付貨
    劉老板應該也了解過,國內是非常重視出口創匯的,只要簽訂了供貨合同,你們需要的貨物肯定能按時保質保量的交”
    听楊襄解說完,劉焱秒懂,回顧整個八十年代,國內的外匯儲備就沒超過過100億美刀,一直處在緊缺狀
    為了賺取更多的外匯,國家采取了很多的舉措,像是出口補貼、外匯留存、等一旦維創電子公司的訂單被劃為出口訂單,肯定會優先得到保
    至于用港幣支付貨款,那也是無奈之
    自從維創電子公司在電子產業園這里投資的幾家工廠投產以來,所有產品都通過香江,賣到了世界各地,根本就沒在國內出公司賬上的rb,數量非常的有限,想要拿來支付貨款也不
    劉焱點點頭,說道︰
    “能如此處理,那就太好只是看這張清單上,那些只有數字編號,沒有名稱的工廠,並沒有標注聯系方我有一些精度要求較高的電子元器件訂單,只有他們能提供,不知如何才能聯系上他們?”
    楊襄沉吟一下,說道︰
    “實不相瞞,這些只有編號的都是j方的工廠,有保密要求,聯系方式不能隨便告知外劉老板想要給他們下訂單,可以把采購種類和采購數量寫到紙上,我會幫你轉交過”
    “那好吧,我們維創電子公司需要的這一批電子元器件,對精度和合格率的要求有些高,數量也非常龐大,希望這些工廠能滿足需”
    說罷,劉焱從廉安平那里要來了紙筆,埋頭書寫了起獲取天地玄門之後,劉焱的記憶得到了大幅度的強化,基本達到了過目不忘的程剛剛那份清單,劉焱只看了一遍,卻已經記了個七七八八,現在結合維創電子公司的需求,很快就整理出一份電子元器件需求清單,交給了廉
    看到劉焱和楊襄聊完了供貨的事情,廉平安教授親自動手,給劉焱倒了一杯茶,然後問道︰
    “劉老板今天怎麼有空來光刻機研發實驗室這邊了,有什麼事情嗎?”
    劉焱搖搖頭,說道︰
    “倒是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剛剛從游戲掌機研發實驗室那邊出來,路過十樓,就順道過來打聲招呼,了解一下光刻機的研發進”
    提到光刻機,廉安平教授頓時來了精神,頗為自得的說道︰
    “有了劉老板你提供的光刻機樣機和詳細圖紙,我們的研發進度還是非常快
    光刻機十大部件,分別是工作台、激光器、光束矯正器、能量控制器、光束形狀調整器、遮光器、能量探測器、掩膜台、物鏡、封閉框架減震
    其中的工作台、激光器、遮光器、掩膜台、封閉框架減震器五個部件已經制作完成,且通過了驗
    剩余的五個部件,也正在研發的過程中,相信再有三四個月,就能制作出測試樣機,半年到一年之後,就能正式量”
    听到量產還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劉焱不由皺了皺眉頭,問道︰
    “尚未完成的五個部件,是踫到了什麼難以解決的難題了嗎,怎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廉安平教授無奈的攤攤手,說道︰
    “問題是有,難題算不劉老板看過圖紙,應該知道,光刻機內部需要很多的玻璃透鏡,對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達到了百納米
    按照歐米或東瀛的加工方式,這些透鏡需要使用四軸以上的數控加工中心,或專用的數控磨床加工出
    可是咱們國內,數控機床都沒幾台,更別說這種高精度數控加工中心或數控磨床
    為了制作這些玻璃透鏡,我們從鳳凰光學公司找來兩位八級鉗工老師傅,他們能憑借豐富的經驗,手工打磨出符合要求的透鏡,只是需要的時間比較”
    劉焱沉思一會兒,說道︰
    “只靠人工磨制透鏡,也不是辦法,效率實在太低加工這種玻璃透鏡,需要什麼型號的數控加工中心,五軸的夠不夠,加工精度需要達到多少?”
    廉安平教授有些疑惑的看向劉焱,問道︰
    “劉老板問這個干什麼,難道你能買來高精度五軸加工中心?如果真有那種機械加工神器,制作玻璃透鏡,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只是五軸加工中心的售價非常昂貴,西方管制的也嚴格,很難搞到國內”
    劉焱點點頭,說道︰
    “我有一些門路,應該能買到符合要求的數控加工中心,廉教授只要把相關設備的型號告訴我就可”
    廉安平雙眼一亮,面露狂喜之色,說道︰
    “真的,那可太好了!我這就把機床型號寫給你,這十幾種數控機床,買到任何一台都能解決透鏡加工問如果能買到最後這兩種五軸數控加工中心中的任意一台,我有把握,在一年之內,將光刻機的加工精度,推進到微”
    說著,廉安平教授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一口氣寫下十幾個機床品牌和型號,然後在最後兩個型號的機床上畫了一個
    劉焱從廉平安教授手里接過白紙,看了一下上面被圈起來的兩個機床品牌,一個是d國的d馬吉,一個是東瀛的扎這兩個在後世大名頂頂的機床品牌,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經初露崢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