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說書三年,李二造了個地球儀

第9章孺子可教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白郢 本章︰第9章孺子可教也

    “家兄在朝中為官,正為此事頭疼,跟我吐露幾”李世民還不想過早暴露身份,搪塞過

    房玄齡心里了然,走上前去轉移話題︰“既然秦先生神機妙算,提前料到此事,不知可有何良策?”

    “良計倒算不上,只是有些許想”面前之人說話多了幾分禮貌,或許是一幫貴族子

    知道歷史走向的他,說出了自己的想

    “既然國庫空虛,當今聖上又不打算增加賦稅徭役,那可以減少日常生活的開支……”

    “我等皆不是奢侈享樂之人,如何減少?”程咬金不樂意了,“俺一天要吃三頓飯,一頓不能少于三大碗,少吃一碗便沒有精神力氣,若不能吃飽,如何保護皇……李二哥!”

    “當今聖上力行節儉,百姓也沒有奢侈浪費的習慣,都只是自給自足,如何節省開支?”

    房玄齡也不是很贊

    剛奪取皇位不久,聖上勵精圖治,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遇上突厥來襲此等意外事件……

    老實說,本次與突厥和談雖付出一定代價,卻不是導致國庫空虛的根本原

    早在李世民繼位之前,國庫的財產便已剩余不

    “只要願想,辦法總會有的……”

    秦明語氣不急不緩,淡定地喝了一口

    “節省開支有很多方面,當然並不是說少吃東西,百姓食不飽,力不足,那國家談何發展?”

    在這種古代的農耕社會,人們一天勞動量並不算少,如果少吃飯的話,恐怕不僅無法減少支出,反而會因此導致百姓身體不健

    李世民也皺起眉頭,仔細思

    既然不是節省飯食之流,那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減少開支?

    衣食住行,是百姓們的基本需求,他絕不可能做一個讓老百姓吃不飽飯的君主!

    更何況此時,突厥大軍來襲的事件,讓他心中敲響了警既要富國強兵,厲兵秣馬,那肯定要保證將士們的飲

    如果將士們吃不飽,又何來精力訓練?如何提高戰力?如何在以後反打回去?

    那之前所說的“君子仇十年報”,恐怕不過是一句戲言!

    李世民心中產生幾分懷疑,說書先生不過一介市民,格局不行,目光不夠長遠,也是正常

    可之前先生提出渭水結盟之事,確實讓他保住了長安城,也不用丟臉的遷都……

    或許,說書先生並沒有這麼目光短淺……

    穩住心神,他冷靜開口︰“如若衣食住行不減少,還能從何處節省開支?”

    看著聖上對此瞎子說書先生如此尊崇,程咬金氣不打一處來!

    “你這先生說話能不能快點?總是賣關子,趕緊說點靠譜的!”

    幾人都屏息凝神,對眼前之人抱著最後一絲期

    “活人自然不能節省,可是死人呢?”秦明給出了答

    “你在瞎說什麼?人都死了,如何節省開支?難道死人還能從墳墓里爬出來跟俺搶吃的不成?”

    程咬金的暴脾氣愈發上

    果然只是一個青樓里面的瞎子說書先生,虧自己還期待了半天,以為他會有什麼好辦

    “知節兄稍安勿躁……”房玄齡腦子一動,突然有了想

    李世民也看向他,兩人異口同聲地吐出一個詞︰“祭祀!”

    “孺子可教也……”秦明點點頭,這才是他心中的答

    古人十分重視祭祀,不管是日常的拜神拜佛,還是親人逝去的祭祀活動,都辦得十分隆重,以表達對鬼神的尊

    可惜,“死去元知萬事空,”人都死了,一切都沒有了,鬼啊神啊的誰看到過呢?

    活人的衣食住行不能減少,可是死人的,少幾分又能怎麼樣呢?

    祭祀拜神等活動,每次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用大量的牲口牛羊進行祭祀,祭祀活動結束後,又不對祭品進行取食,難道不是最大的浪費嗎?

    “先生此言無理,祭祀是對先祖神仙的尊重,如若扣減祭品,上天怪罪下來,到時候生靈涂炭,誰能承擔這個責任?”

    房玄齡還是有些不贊成這個說

    “笑話!當今聖上豈是害怕鬼神之人?”

    如若李世民真的對祖先如此在乎,又豈會做出殺兄逼父之事來?

    然而他不僅做了,還做得十分爽快,與心腹圍攻親兄弟,逼迫自己的父親退位,這一連串的事件足以看出李世民的心胸和氣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聖上如果真害怕這些虛無之物,那他恐怕連這個皇帝都做不了!”

    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只要是為了百姓好,為了國家強,聖上一定會同意這件事這個提議!”

    李世民的心情變得激動澎湃!

    眼前的人怎麼如此懂他?

    知音啊!

    人生難覓!

    如此好的解決辦法,能既不傷害百姓,又能加強國庫存儲,他怎麼會不同意呢?

    看著房玄齡詢問的目光,他點了點

    得到肯定的答案,房玄齡有幾分訝

    程咬金也默默低下頭,不再說話,這個說書先生如此懂得聖上……

    “先生所言確實如此,但是恐怕難以推行……”房玄齡明白,這或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

    可老百姓們歷朝歷代都是如此祭祀祖先,如此風俗怎可說變就變?

    先不說逢年過節的祭拜祖先活動,就說一年四季的祭祀活動,春杓,夏稀,秋嘗,冬燕……

    這都是百姓們祈禱風調雨順、來年大獲豐收的活動……

    即使這個辦法能解決國庫空虛問題,又有幾個人能同意呢?

    這個方法的難點根本不在于聖上同不同意,而在于文武百官,更在于天下百姓!

    秦明非常能理解,在古代封建社會,各類祭祀活動層出不窮,就是因為百姓把這當成了精神支柱……

    祭祀祖先和各類神仙,進行祈福保佑,基本是家家戶戶都會有的做法,即便他身處青樓,也能看到樓中供奉著的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說書三年,李二造了個地球儀》,方便以後閱讀大唐說書三年,李二造了個地球儀第9章孺子可教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說書三年,李二造了個地球儀第9章孺子可教也並對大唐說書三年,李二造了個地球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