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日子到了
黎珩和俞欽的比斗,很快經南樂坊當日圍觀眾人之口傳遍了整個郡城,城中甚至還有好事者給黎珩送上了一個“蠻刀令”的名
但這與黎珩無關,對于大周百姓喜好給人取外號這件事他早就麻木了,這兩日來他一直深居簡出,每日在陶信別院里給他講解五等軍功制的細
今天是最後一次講解,黎珩也算是了卻了一個心事,應下的事遲遲未完成這種感覺對他來說並不好
陶信可能是只有面對“同類”時才能听得進去課,平時也想不了太多,他對于五等軍功制大加贊賞︰
“見功而行賞,因能享爵祿,有了此法,何愁麾下將士每戰不奮勇爭先?當真妙啊!”
面對陶信的夸贊,黎珩輕抿了一口熱茶,方才勸阻道︰
“信公子,智者應勢施策,此法亦有局限,我也不過是將此策用于在絕境之下激勵士氣,還請信公子勿要將其當做靈丹妙藥,若是實在對此策喜愛,可在麾下近衛部屬中小範圍施行,勿要擴大範”
“嗯?我看珩哥兒這法子乃上佳的政令,我方才還想將此策獻于老頭子在全郡推行”
“郡守大人不會采納”黎珩淡笑著搖頭否
“這是為何...?”
陶信不明所以,但黎珩卻再沒有說一個字,只是笑著低頭將手中茶盞一口飲盡,起身告
他給陶信的這個最終文本,已經是根據軍功制在登峰具體落地細節做過數次修改迭代而來的最新成
比如考慮到受賞的兵卒們可能無法分身耕種土地,特地指派了農戶負責田地,一概費用由當地府庫支
比如為了防止兵卒貪圖封賞去偷割己方尸首或殺良冒功,特定規定了必須為穿戴頭盔的首級,並嚴格規定了驗功流
......
林林總總數十項明細下來,涉及到的地方可謂是極
但即使改了這麼多,五等軍功制終究只是黎珩臨陣激發士氣的權宜之
黎珩發現軍功授爵制度若要大規模推廣,甚至更進一步,有一個問題始終繞不過
那就是大周士族
士族們壟斷著超凡力量,也壟斷著大周天下這目力所及的一
自永嘉之亂後的這麼多年來,御君衛這套制度使士族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階級遞增的秩序,這種秩序是靠著超凡血脈來支持的,任何想從外部徹底打破這種秩序的,都會被士族們視為敵人,最終死無葬身之
在這個秩序里,只要身為士族,便天然是大周統治階級的一員,整個社會階級只存在向下流
即使是士族出身,若是家族敗落,過個幾代沒了超凡資質,便再也沒有機會重新回到了士族行
而平民出身的人,即使再有才能,其上限也不過是為官為吏,臨時代署一地公
這種權力來源于士族們出借的,在這個體系下,代署政務之人永遠不可能成為這種權力真正的主
這種秩序維持住了一個動態的平衡,確保了士族群體不會無限膨脹下去,最終將有限的資源消耗殆
但這也是令人絕望的,下層社會的人,一輩子也看不到上層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此時五等軍功制給了他們開一個口子,能夠窺見一絲頂層的風景,但這些平民出身的兵卒群體作為五等軍功制的受益者,並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持這種制度的大規模推
一旦將其強行推廣開來,觸及到了各方利益,始作俑者必然會成為外界口中的獨夫民賊,舉世皆
至于怎麼破解這種現狀?
黎珩不知
或許在平民之中再出一位啟帝那樣子的人物,或許還有一線可
眼下只能慶幸在陰錯陽差之下,他拿到了參與這場游戲的門票——來源于黎家的士族身
故對于五等軍功制他也從未對外宣傳過什麼,只是在自身麾下老卒中小範圍的將這項制度維持,作為補充手
黎珩的這些想法不足與外人道,自然不好與陶信明
從陶信的別院出來,黎珩沿著周圍的鬧市一路閑逛,優哉游哉的樣子讓暗中觀察其一舉一動的各家眼線十分疑
臨近郡守的生辰,各領前來賀壽使者齊聚郡城,正是拉近關系,達成交易的好時
可是這位爺呢?
算上今日,這已經是第三天的,這位爺每日出來一個侍衛都不帶,就這麼在街面上閑
而且他們也從未見過黎珩在此期間接觸任何一位其他領的代表,也不知道葫蘆里賣的是什麼
雖說如此,這些眼線也只能這麼遠遠的跟著,不敢貿然靠
終于在黃昏時分,黎珩停下腳步走進一家裝潢豪華的酒樓,一直盯著他的各家眼線也是松了一口
總算能歇一歇了,許是逛餓了?
為了避免引人注目,這些眼線皆是扮做布衣素服,此時倒是不好進這種場合,只得分頭行動,一撥人找地方換裝,而另外一撥人則守在酒樓之外,取出隨身攜帶的干硬餅食填肚
只是這些眼線不曾注意到的是,黎珩不知何時已經消失在了酒樓
......
酒樓一側的暗巷之中,黎珩已然換了一身打
身形微胖,膚色黝黑,臉頰處有一條疤痕斜跨半張臉,乍看之下宛若惡
自覺自己這套新形象不錯,黎珩又摸出了一副獸臉面具隨手給自己戴在了臉
他如此小心翼翼,自然是今日是個他記了半年的日子,五月初十!
這個婺女曾經告訴過他郡城要辦復聖社同修集會的日子!
婺女當時只告訴了他集會的日子,卻未告訴他在郡城的何處舉
但好在黎珩從八魁的記憶中找到了答
每一次集會的具體地點都不是提前通知的,而是到了地方自然而然會知道的——當靠近將要舉辦同修集會的地點時,扁印自然會出現異
故這兩日來,黎珩表面上是在城中閑逛,實際上時時刻刻都在注意胸口扁印的是否出現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