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浮生

第159章第一場題目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假面茶 本章︰第159章第一場題目

    第160章 第一場題目

    “都肅靜!按照自己的號牌入座!”

    考舍之中維持秩序的差役們吆喝

    千余人的考生入場花費了足足兩個時辰,待最後一個考生進入考舍,時間已近午

    此次臨時搭建的考舍是按照兩千人的標準來修建的,內里分為了二十個區域,每個區域可容納百

    區域里除了用于考試的小隔間外,一角還專門修建了茅房,以供考生解決出恭難

    每個區域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序的,考生們依著自己的號牌很快找到了各自的小隔間,此時筆墨紙硯等答題器具已經提前在其中擺放整

    經歷了門口搜查的那一遭後,在來往巡視的軍士目光下,眾人坐定,屏息凝神,目不斜視,皆是不敢亂動,生怕引起了不必要的誤

    黎珩此時也悄然進入了考場之中,這次竹升試他非常重視,也想看看來了這麼多人,這其中到底能不能出幾個好苗

    這些考生大多都是外地人,並不認識眼前這位到處轉悠的監考官就是自己未來要侍奉的大老爺,至于本地考生里的少數幾個雖然認出了黎珩,但此時也不敢聲張,只得壓抑著心情閉口不

    竹升試連考兩天,根據安排,第一天考的是通

    隨著銅鑼聲響起,負責各個區域的教諭司吏員們面色嚴肅的進入了考舍之

    吏員們將裝有考試題目的密封木盒請出,特地在諸位考生面前展示了木盒之上蓋著的九溪教諭司大印泥封,示意完好無損,並無破損後,方才啟封,將卷紙逐一發放至考生手

    這寫有考試題目的卷紙乃是江煌出題後親自帶人手記筆錄而來,為了防止泄密,這些抄寫人員到現在還在孟敦的軍營中被嚴加看

    考卷很簡單,不過是五張紙,共二十道考題而

    只不過拿到考卷的考生們可不是這麼想,不少人剛剛展開紙卷粗略一看,便感到一陣頭暈目

    原因無它,只是因為這些題目實在是太過難答

    比如這第一題︰

    今有一村,有上田五百畝,畝產粟七石,下田千八百畝,畝產粟四石,民日食粟五升,問該村田畝生民幾何?可征利稅幾何?

    這是一道算學題和常識題的混合

    考的是受試者的計算能力和常

    作為竹升試的試題,計算部分並不難,只要下點功夫看過算經,這題可以說是輕而易

    五百畝上田的產量為三千五百石,一千八百畝下田的產量為七千二百石,這兩個數字一合,便可得該村一年實際產量為一萬零七百石粟

    一石等于十斗等于一百升,一個人一天吃五升米,一年便是十八石二斗五升,答案看似是最多可養五百八十六人,但實際不

    這里是對不熟悉農事之人設下的陷

    九溪的田賦是五公五民,也就是二抽一,交過賦稅之後,便只剩五千三百五十石,而且粟米要經過舂米脫殼才能吃,一石粟米脫殼後只余六斗,五千三百五十石粟米脫殼後,便只剩下了三千二百一十石,故這第一問的答案是至多能養育生民一百七十五

    第二問便簡單不少,剛才說了田賦是五公五民,最終繳納的利稅按粟米實物的話,便是五千三百五十

    若折銀,按照大周通用規矩這叫地丁銀,也是各家士族鼓勵的方式,畢竟銀子征收起來比糧食可要簡單多了,儲存方便,損耗也少,故計算起來要比市面通行的糧價要便宜一

    往年征收秋糧時糧價一般在低谷,市價是四百文一石脫過殼的粟米,那麼一般衙門便按照三百文也就是三錢銀子一石的價格來從農戶手中折銀收取,折銀後,該村可收取的地丁銀為九百六十三

    如此下來,這第一題便能篩選出此次參與竹升試之人中有多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之

    除了這種常識題和算學題以外,卷中還有考驗醫術藥學的題目兩

    如這一題︰

    若一人在此刻得虛勞盜汗病,當得何脈?源何處髒腑受病?是何癥狀?即今宜用是何方藥調理?若病情有變動,又如何救療?

    須引醫經為證,以用藥所出州土、性味、畏惡、重輕、奇偶、正輔、佐使、修制之法及處方,進行對

    這道題涉及病候、脈診、節氣、治法、變證、方藥等多方面,如此專業的題目自然難倒了一大片不通醫理的考

    題目中甚至還有一道軍事判斷題︰

    若兩軍攻伐,爾為城守,賊驅使百姓婦孺攻城,若放箭,婦孺亡,若停箭,則城破,該作何決斷?

    二十道題里只有一題屬于送分題,乃是要求默寫六章律吏章中任意三條條文,這道題只要是此前稍稍下過一點功夫了解到這次竹升試背景的考生,花點心思就應當沒問題

    除了這一題比較簡單外,剩余十幾道題道道如前述般困難,讓人難以下

    就這樣,直到開考過去了半個時辰,還有人只字未

    不過黎珩注意到,他所在的這片區域里也有幾人作答飛

    這其中有垂垂老者,也有年紀輕輕的少年

    尤其是一青衫青年,半個時辰間竟然就已經完成了前六道,清秀端正的字跡寫滿了面前的那張

    要知道原本這第一場考核預定要持續三個時辰,直到酉時方才結束,看來他根本用不了那麼久便能將所有題目全部寫

    嗯...顧望平麼,可以多關注看

    黎珩目光掃過青衫男子面前試卷上所寫的名諱,心中暗

    隨後黎珩又陸續看過去另外幾個好苗子,默默將他們的姓名和模樣在心中掛了個

    這些題目各有針對,專門為了摸清一般庸才了不起能答出十之二三,即使是某一方面的專才也不過能做出一

    這便是他的目的,要篩選出最合用的,碌碌無為的庸才自然不在考慮範圍

    考慮到領內財政問題,他不打算大規模招錄吏員,這次竹升試他只計劃從中選取兩百余人,能將各衙的缺額補齊便

    ......

    這一章寫的艱難,第一道題也算幫我重新梳理了一番文中的數據問

    每日口糧消耗,是參考了《梁書.江革傳》“日給脫粟三升,僅余性命”,南梁的一升米大概是現在的三百克,所以三升大概是九百克,這個數量的主糧默認作為可以長時間維持生命體征的最低底線前期賑災那種臨時性情況的還要減少計算,這里只算長期可維持生命的攝入),另外為了文中方便計算一石粟米設定重量合現在的五十斤,所以題目中的百姓每日消耗的粟米定為五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周浮生》,方便以後閱讀大周浮生第159章第一場題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周浮生第159章第一場題目並對大周浮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