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對兵,將對將,兩股軍勢踫撞在了一
刀劍相交,濺出絲絲火花,數息間二人已過了十來招,一時間竟打了一個平分秋
與黎珩一交手,尚朗便知道自己之前輕視了眼前這個年輕
雖然面前這個對手沒有附靈境標志性的元力光芒,但是不管是力道還是變招速度都遠遠超出了尋常附靈高
最可怕的是,小小年紀,戰斗經驗也如此豐富,一招一式間皆無花哨多余之處,刀刀勢大力沉,簡單直接,與其交鋒之時仿佛在與一個久經戰陣的積年老將交
要不是自己已晉入附靈境多年,修為日深,換做他人如此輕敵之下,恐怕第一時間就著了道,但現在他也只能仗著附靈境可以附靈武器的特性,維持住陣
另外一邊,黎珩也默默算計著尚朗出招時武器閃著光芒的頻
他在之前的切磋中便已觀察了附靈境的作戰手
雖然附靈境可以將體內元力加持到武器之中,使其更加鋒銳堅固,威力大增,但如此做對身體的負擔很大,並不是一種可以持續的行
現在他已經大致摸清了尚朗出招之時附靈武器的規律,平均三次出劍,只有一次劍尖有光芒閃
所以當尚朗手中之劍的劍尖光芒閃過之時,黎珩便仗著身法靈巧向後躍開避其鋒芒,根本不硬
“小子,只會閃躲可不是什麼值得稱贊之事,方才見你在軍陣中揮灑自如,也可稱一聲勇力之士,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不過是一稍微靈巧點的蟲豸罷”
眼見自己發起的數次蓄力攻擊都被其躲開,消耗頗大但一無所獲,只得出言相
對尚朗此言黎珩並不在意,他所修功法中最精熟的破勢要訣刀法需要蓄勢,可是面對尚朗時不時來的附靈一擊根本沒有時間蓄起刀勢,既然無法一擊將其斬殺,不如就這樣纏斗下
余光掃視周圍,登峰軍軍卒正在圍攻剩余的尚朗親衛,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將其一網打盡,到時候四面圍攻之下,尚朗只有老實授首的
看黎珩完全不理會自己方才之言,尚朗也有些急了,節節後退,想要尋機而
就這麼便戰邊退,又是數十招而過,尚朗越打越
除了自己附靈一擊時眼前這人會退避,其余時候招數極為狠辣凶悍,甚至多次自己要刺中對方時,對方竟然想要與他以傷換
遇到這種情況自己只得收招格擋,此時若是再受傷,自己可就真的一點逃脫的機會都沒有
二人就這麼僵持著,沒過多久黎珩就將尚朗逼到了那處建在懸崖邊的高
高台之上將戰局一覽無余,此處還在頑抗的尚朗親衛已是不剩多少,而遠處五領營寨處已被甲士攻破了數個口子,另外一面收到帥帳有異消息的柳氏援軍正在趕
又是沉重的一次刀劍相擊,兩人仿佛有默契一般,借力一
只不過方向截然不同,尚朗沖著懸崖邊退去,而黎珩則躍到柳氏主帥牙旗處,鼓起力氣一刀斬出,木桿應聲而斷,牙旗飄
毫無疑問,二人都選擇了更利于自己的選
看到主帥牙旗被斬落,尚朗也顧不得憤恨,在崖邊縱身一躍,就這麼跳了下
崖身高十來丈,但並不是完全垂直的,再往下便是緩
尚朗在空中用佩劍多次刺入岩壁之中,強行減緩自身下落速度,最終落在崖下一個翻滾降低沖擊力,起身一瘸一拐向著趕來的援軍迎
黎珩站在崖上,望著尚朗逃離的背影,心中懊惱,如此局勢竟然讓尚朗給逃
手中之弓抬起又放了下來,自己未曾達到附靈,這射出的箭矢對士族威脅不大,對于尚朗來說更不具備威脅,這個距離再射也是白費力
眼見帥旗已被斬落,尚朗又已脫逃,再待在此處已是無益,還有可能被後續的柳氏援軍給包了餃
于是黎珩飛身幾刀斬出,將還在頑抗的數名尚朗親衛斬殺,聚攏起去軍
“尚朗已死!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黎珩隨意斬下一名不知名柳家軍卒之首,舉在手中,令麾下軍卒在崖邊一齊大喊數聲,才領軍向著山林中退
......
戰場之上,柳氏各軍皆听到了山崖之上的動
此時一看,原來樹立在那里的主帥牙旗果然已經不見,站在崖頂的敵將手中還持著一個滿是血污的首級,皆以為是尚朗已死,因這突然而來的變化喪失了斗
盡管各軍士族將領們盡力約束各自部屬,但是根本壓制不住爆發出來的群體性恐慌,誰也不知道襲擊帥帳的敵軍有多少,自己是不是被夾擊
有數名士族將領原本就是出工不出力,此時見事不可為,更是指揮著各自部屬後撤脫離戰
五領營寨之中,陶信正想繼續質問卓復,驟然听見山崖上的尚朗已死的喊聲傳來,發現攻入營寨的甲士攻勢隨之一頓,不復方才的勇
于是也不理會還站在一旁卓復,徑直跳上高處,大喝︰
“援軍已至,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隨後陶信竟然就這麼舉著雙槍一馬當先沖了上
嚴復看著陶信沖上去的背影,打了一個手勢,一隊人馬隨之而出跟了上去,雖然也就二百余士卒,但皆是全副武裝的精銳,看來是他預留下來用于掩護陶信撤離的隊
陶信身先士卒的行為,使其余五領士族也士氣一振,奮起余勇率各自殘余部屬沖了上
沖入五領營寨中的柳家甲士還未從自家主帥已死的震驚中反應過來,就被陶信率領的反沖鋒給打蒙
失了後方的支援,頂在最前面的柳家甲士當場被五領士族們沖散,幾處被突破的營寨缺口也被堵了回
原本氣勢洶洶圍攻營寨的兩軍,攻寨受挫後,發現後方有友軍隊伍開始撤退,士氣開始動搖,邊緣軍卒中有膽小的更是直接潰散奔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