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牧離去以後,就在黎珩打算順著來時方向回到最初那處偏殿時,就見著陶信已經站在門口,正遠遠向著黎珩這邊張望
“信公”黎珩向前急行幾步,對著陶信見
“剛才看到許久未見的家父身影,一時情急,有些唐突”
雖然已經和陶信很熟絡了,但主人不在時,沒有僕役引路的情況下,在其府上隨意走動,認真講起來是有違禮制
“珩哥兒,你我之間何必在乎這些俗禮,我今天在運糧隊伍里見到令尊時亦是很驚訝,來來來,別站著了,咱們進去說”
陶信對此並不在意,他從來不拘這些俗禮,又怎會將黎珩這點小事放在心
況且黎珩作為領內新興的強力士族,陶信來煙陽前就把其背景摸清了,在宮廟中出家修行十年才被長兄收為養子,隨即就因平亂來到煙陽,聚少離多,見到親人有些激動也是人之常
黎珩當然也知道依陶信性格十有八九不會在意,但大周因為封建制度原因社會風氣更重禮制,他身為陶家封臣,該有的態度還是要做出來,以免落人口實,未來成為他人攻訐的把
陶信乃郡守府嫡長子,有資本胡鬧,而黎珩只不過剛受封一地令尹不足半年,掌握地盤不過煙陽領內一隅,兵不滿萬,所以他平日里一定時刻提醒自己,小心謹慎,不要表現得格格不
正當二人要進殿閑談之時,黎珩久經修煉的五感感受到有人視線定在自己身上,疑惑轉頭向著視線方向查看,只看到幾個陶府下人,並未看到什麼可疑之
搖搖頭,覺得自己太過敏感,陶信這位陶家繼承人身邊有幾個高手侍衛也屬正常,于是疾行幾步跟上陶
“我今日收到消息,項家使臣終于低頭,看來兩家盟約快要定下來了,珩哥兒可以早做準”
進殿後,二人落座,陶信率先開
“信公子放心,登峰將士已經完成動員,只待郡守大人一聲令下,隨時可以出”
黎珩鄭重道,這次他計劃帶上兩千精銳老卒出征,剩余的出兵名額用民壯頂
領內新編練的兩千屯田軍時間過短並不頂事,登峰又有很多需要士卒把手的地方,他必須留下一部分兵力守好自己老
這次出陣他可是憋著一股勁再立新功,擴大自身封地範圍就再好不過
手中經過戰陣的老卒,黎珩有信心絕對不遜于其他各族的精銳私兵,對此他可是花了大價錢的,近來收購的藥材除了制造兩種藥飲以外,其他的全部砸在了這些兵卒身
“本家給出的結盟條件項家全盤接受了?”
黎珩隨即好奇道,這次陶谷給出的條件是讓項家去歲在安廬所得全部交出
這吃進肚子的哪里還有吐出來的?項家使團至郡城已有一旬,因為項家使團一直不肯松口,導致兩家盟約遲遲未簽訂,陶信前日還對此忿忿不
“沒有,項家只應下交出柴逆余黨,不願將去歲竊據的安廬數鎮交還本”陶信重重拍上一旁的茶案,搖頭憤慨
“既然如此,郡守大人為何還同意了?”
這個時候不敲竹杠,可是顛覆了黎珩對自己這位主君的印
“......”陶信沉默不語,一時面色陰晴不定,似是有什麼難言之
“在下也是隨口一問,此事若是有難以言說的內情,信公子不必為此為”
黎珩懷疑自己是不是問到了什麼陶家隱秘,趕忙表示自己的態度,並不是有意窺
“我不說你遲早也會知道,告訴你也無妨,項氏願以嫡女與本家聯姻,老頭子同意”
陶信舉起茶杯借著飲茶掩飾著自己的窘迫,聲若蚊蠅的解釋著,若不是黎珩現在耳聰目明,根本听不清陶信在說什
黎珩恍然,被割去的安廬數鎮之前屬于叛亂士族所領,平亂功臣之前已經全部完成了分封,現在山陽郡內除了身為郡守的陶谷以外,麾下士族對收回這些地方並沒有太多動
現下的緊要之事是柳氏咄咄逼人,才是威脅山陽諸族的切身利益,形勢所迫,兩家聯合已是勢在必
聯姻不過是讓這層關系更緊密了,兩家結了秦晉之好以後,麾下封臣也能放下各自之間芥蒂專心與柳氏抗
“這可是大喜事,在下恭喜信公子,看來要不了多久就能喝上郡守府的喜酒”黎珩拱手賀喜
“項氏女可非我意,這些養在深閨的士族貴女還不如我府上嬤嬤,柔柔弱弱的哪能誕下強壯的後”陶信念叨著,聲音雖小,但言語內容頗為驚
“信公子慎言,郡守大人也是一片苦”
若是強敵之前,兩家還因為一些過往的陳年舊事暗生齟齬,傾覆之危恐怕就在眼前了,為了自己這剛剛步入正軌的封地,黎珩打算好好勸一勸陶
黎珩能理解陶谷的定下的這門親事的想法,畢竟這涉及到未來數十年隗江局勢,只要陶項兩家真的就此休兵罷戰一致對外,不出意外可以與柳氏在隗江達成三足鼎立之
大勢之下,陶信的個人意見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況且陶信總是發出如此驚世駭俗之語,估計陶谷也很擔心哪天真的多了一個健碩的嬤嬤兒媳,這才借此機會給陶信安排了一門好親
“放心,我也就是說說,事情輕重緩急我還是拎得清”
看陶信這態度,黎珩忽然有些同情即將過門的項氏嫡女了,只希望他們成親之後,陶信能定下性
就之前黎珩的觀察來看,陶信性子還是較為純良,若他性格沒有那麼跳脫,黎珩覺得未來山陽陶家必然會多出一位仁
此時,一侍女躬身緩步而來,走至陶信身側,悄聲稟報道︰“少主,女公子想請黎珩大人到後堂一”
“珩哥兒,休再說我,你的福事到”陶信听後表情驚詫,忽得指著黎珩拍腿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