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浮生

楔子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假面茶 本章︰楔子

    大周開運十二年,槐江行省山陽郡漠水領捕盜

    這幾日來一股陰雲始終籠罩在捕盜司衙門

    自從五日前奉聖宮發生流匪作亂後,平日里三天倒有兩天不在的宋大人,破天荒的天天把自己關在捕盜司衙門里,就連休沐日也不出去,一直板著臉不知想些什

    此時衙門里所有捕盜和手下幫閑們走路辦事都輕手輕腳的,誰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做錯事觸了霉

    宋凌最近很是心

    他負責的漠水領原本屬于山陽少有的富庶地域,領內不說風調雨順,也可以說是平安無事

    年近五旬的宋凌早已熄了雄心壯志,為了得到這捕盜長的差遣沒少花心

    憑借著與一位郡府中貴人的香火情和多年來的積蓄才勉強到手,原以為終于可以過上幾天逍遙的日

    哪想上任不到四個月,就因為隔壁郡一位大領主將原本領內的地租由五公五民變更為六公四民,引發了領民暴

    甚至連不挨邊的漠水領也被波及,流竄來一伙亂民,最近在漠水領襲擊了不少小聚居

    這伙賊人平常去群山中的野民村落打打秋風也就罷

    前幾日竟然昏了頭,敢趁著奉聖宮監院大人外出之際沖擊宮廟,幸好本領奉聖宮雖然不是什麼大廟,但基本的宮衛還是有一些的,總算是擊退盜匪,僅僅被擄走了幾位侍

    據說那奉聖宮監院大人俗名陶禧,是山陽陶氏庶流小宗出身,其高祖當年也是隗江有數的劍術名

    山陽陶氏作為槐江三大名門,得到了眾多領地的效忠,漠水領正是其中一員,亂民沖擊宮廟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陶禧大人向上面遞幾句指責宋凌玩忽職守,導致領內不穩的話,他一個小小的捕盜長也就干到頭

    一想到這宋凌就焦頭爛額,手邊平日里最喜歡喝的桂花釀這陣子也喝不下去了,失去了捕盜長這差遣的奉金,僅靠著世襲的不到五百畝供田產出,且不說兩個幼子成年時祈聖儀式的花銷,連現在府中二十多位僕役都要遣散大

    可是漠水領承平已久,捕盜司成立時原有捕盜員額八十,到如今實際只有三十名久疏操練的老弱,僅存在于名冊上的吃空餉的就足足有五十人,而司內唯一超凡戰力也就只有作為士族的宋凌自

    麾下這幫廢物勒索勒索外地行商還行,想靠他們去抓捕窮凶極惡的流匪還是有些異想天開,宋凌甚至懷疑自己一只手就能料理了這群老

    雖說漠水領所屬的山陽郡和爆發民亂的棲霞郡緊挨著,但也有三四百里遠,由平民組成的普通流寇能跨越這麼多領地流竄過來,還敢沖擊宮廟,這幕後要是沒有人,宋凌他是不信

    他是只想混日子沒錯,但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也不傻,自己是士族沒錯,但士族也不是不死之身,萬一上陣時陰溝翻了船,那可就嗚呼哀哉

    更何況漠水領的士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像他這種層級的小士族沒有一百家,也有八十家了,自己又何必出頭呢?總會有小士族被侵犯領地時忍不住出手若不是怕事態鬧大,而吃了上峰的掛落,宋凌此時也不會如此郁

    就在宋凌為了捕盜長的奉金苦思剿賊之策時,衙內一幫閑戰戰兢兢入內,躬身拱手稟告︰“大人,衙外有自稱黎家之人求”

    宋凌抬了抬眼道︰“請他進來”

    說罷,宋凌腦內迅速閃過了一遍領內望族,只記得有一家小士族姓黎,黎家人丁不旺,雖與他同為陶氏直屬封臣,但比宋家還要破落,家中供田僅有二百余畝,據他所知,去歲黎家老家主突發惡疾去世後,家中僅余一子黎牧,此時他應該在山陽郡城衛戍軍中奉公才

    不一會,幫閑請進一名看起來身材粗壯,面相平平無奇的中年男子,正是本該在山陽郡城中奉公的黎家現家主黎

    那黎牧進門一拱手,臉色冷冽,朗聲道︰“宋大人,听聞數日前,有流匪沖擊宮廟,甚至我黎家之子也被劫掠,不知大人何時進剿?”

    一听有士族之子被劫掠,宋凌不由面色一變,原想這伙流匪只敢搶一些小鄉民,就算沖擊宮廟也只是幾個小侍童被掠,沒想到連士族後嗣也敢劫

    這要是傳出去,他這還沒坐熱的位子肯定不保,此時只得強言到︰“據我所知,那些流匪只敢搶掠鄉民,哪里有膽子去襲擾士族?且黎兄弟你尚無後嗣,這士族之子被劫之事又從何說起?”

    黎牧冷硬的臉色一僵,語氣略有軟化,道︰

    “宋兄有所不知,幼弟亦在那前幾日奉聖宮被掠的侍童中,他先天體弱,三歲時即被先父送至奉聖宮出家修行,至今已有十年,知曉此事者本就不多,故宋兄不知也是常”

    “某曾育有三子均早夭,現今已年過四旬,膝下無子承嗣,不願漠水黎家的家名就至此斷絕,本想在郡城奉公結束接他到郡城附籍收其為養子,但前日听說流匪沖擊宮廟掠走幼弟,只得告假匆匆趕回,還請宋兄盡快剿滅亂匪,已全其性”

    宋凌听黎牧道來緣由後,不由松一口

    這士族家中庶子送到宮廟修行乃是常事,這其中或因為其先天體質孱弱,或因為家族實力不足沒有培養多余子弟的資

    總之根據約定俗成的規矩,成年時沒有進行祈聖儀式的子弟不再視為士族的一員,那被送去宮廟修行失去了祈聖儀式機會的子弟自然也是如此,只要黎家還沒向郡中報送承嗣附籍,那這事還有轉圜的余

    宋凌苦笑一聲,倒起了苦水︰“黎賢弟,你大抵是久不回漠水,不了解目前的情”

    “不是我不想從速平定亂民,自受到棲霞郡領民暴動波及以來,這漠水領內也是人心不穩,流言四起,憑捕盜司這點微末人手也不過是勉力維”

    “且流匪行蹤飄忽,現下整個捕盜司中士族就為兄一人,為防生變無法久離,實是沒有足夠的人手能抽出了,我已遣人去向郡守大人求援,數著日子也就這兩三日功夫當會收到回”

    黎牧一听,急道︰“救人如救火,若是這捕盜司無力滅匪,還請宋大人撥一位熟悉情況的捕盜與我,身為漠水士族的一員,我有義務來維系領內安定,且我自恃幾分勇力,此次返程帶了一隊軍士,其中正好有斥候出身之人,尤善追蹤,到時只要抓住行蹤,一伙亂民揮手可”

    看到黎牧願意出頭,宋凌大喜,也不介意他的狂言,道︰“如此甚好,若是黎兄弟願意親手解決此事,必是手到擒來,兄這就差胥吏為兄弟引路,此事盡管放手施為,若是順利迎回子弟附籍,兄在聚賢樓備下上好的席面為賢佷壓”

    黎牧見此,也不說話,只是微微頷首,便轉頭就出衙招呼人馬要去尋

    黎牧走後許久,高掛著“除惡務本”牌匾的捕盜司衙門大堂終于傳出些許充滿輕松的笑聲,連日來圍繞著整個捕盜司衙門陰郁之氣一掃而空,在門口緊張肅立的等候听令的差役及幫閑們仿佛迎來解脫,總算松了一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周浮生》,方便以後閱讀大周浮生楔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周浮生楔子並對大周浮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