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世間!
馬飛殺建陽,後果如何?
“我們從後來歷史可以知道,你看別人一看到馬飛他就叫他三姓家,為什麼叫他三姓家奴呢!”
“因為馬飛,姓馬,然後他拜了建陽做義父,他又姓建,後來很快又拜仁重當義父他又姓仁。那你到底姓什麼?你又姓仁,又姓建,又姓馬,那一個人三個姓嗎?這我們才听懂。”
“為什麼後來的人看著就來氣?就叫他三姓家奴,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爸爸可以隨時換的,姓可以隨便改的,那還得了。可是馬飛就是這樣的人,那你拿他有什麼辦法?可見他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只是他現在完全沒有警覺性。可是人呢?一定是自作自受,這個後果他要自己承擔。”
徐億提出觀點
其三,馬飛拜仁重為義父,仁重為什麼沒有警覺性?
“你看妙就妙在這里,你剛剛殺了一個義父,馬上又被人家當義父。那你太草率了吧?你完全不把拜義父當一回事。”
“但是呢?仁重也笑嘻嘻的他也沒有警覺性啊!照理說,他應該把桌子一拍。你這個人怎麼搞的?你剛剛殺了個義父,馬上拜我為義父,你是不是準備也把我殺掉啊?”
“其實啊!馬飛將來也會殺了仁重,因為一報還一報。可是仁重如果夠機警,他會說,這個以後再談,以後再談。那就沒事了嘛!他就得到警惕呀。說當今天下的人,怎麼都是這個樣子呢?對他是很好的一個反省作用。但是他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他非常的高興,我還收了個義子。”
“那我呢,得到了馬飛支持,以後什麼事情呢,都一定非常的順利,他只想到了這一面。他另外一邊是完全沒想到,那你說糟不糟糕?”
“所以馬飛沒有警覺性,是因為他听了馬肅的話。他應該反省啊!我怎麼可以做這種事呢?你憑什麼叫我做這種事?我就知道你的話沒有一句話可以听,他就對了。”
“仁重也應該這樣,仁重說你來就來嘛,你把建陽殺了也就算了。你怎麼馬上又拜我當義父?你安的是什麼心?他也沒有。”
“所以一個沒有警覺性的人,再加上一個沒有警覺性的人,那後來結果怎麼樣?我想我們應該很快就可以知道的。”
徐億
仁重在邀群臣,擁立新君,元術為什麼堅決反對?
“仁重有了馬飛以後,他的實力完全不一樣。他的微視可以說是加了好幾倍。所以他就趁這個機會,再度把所有人請來,意思就是說。你們這一次還有人反對嗎?那你看看建陽的結果。”
“果然不錯,大家悶聲不吭。但是為什麼,元術又起來了。元術這次會反對,為什麼上次不反對?其實這個非常簡單,所有動物都是這樣。”
“你看一籠子雞,你去看呢,里面五六只雞,關在一個雞籠里面,總有一只雞,老去戳別人,老去戳別人,你說這個雞這麼壞,你怎麼老戳別人的雞干什麼?你就把它拿走了,拿走以後平靜一段時間,又出現一只雞,又去戳別人,這就是這個道理。”
“你如果去問那個雞,為什麼你剛才乖乖的?現在呢,你變成這麼壞,它會告訴你。我們老大在的時候,我只有乖乖的嘛,現在你把老大抓走了,我就變老大了,我就戳了嘛。魚也一樣,那麼多魚在那里,總有一只魚,到處去戳人家,你很氣,把這個魚拿走又產生一條,人也一樣。”
(一個群體里面,總有一個人要做這種事情)
“你現在把建陽殺了,他就冒出來一個元術,你真的當時把元術殺了,會冒出一個人來。這是必然的道理,老大走了就有老二,那老大在的時候,老二干嘛強出頭干什麼呢?可是老大走了,大家都看到你老二,你再不講話,誰講話呢?那這個時候鼓起勇氣了。”
“所以憑良心講,元術是鼓起勇氣的,他也不是那樣的一個硬漢也不是。”
徐風老祖
“哈哈!這個故事講的可以,看來億兒對一陰一陽之謂道,達到了一個很高深的境界了。”
徐億行禮道
“還得感謝老祖這些天的細心至微的講解!”
“哈哈,這也有億兒有之持之以恆之心。”
徐億
“那老祖宗,我繼續講解。”
徐風老祖
“好!”
馬飛產生了什麼作用?
“你如果發現說,馬飛就是幫助仁重完成他的心願,那就全錯了。馬飛他最大的作用,就是準備來,把仁重送到墳墓里面去。老實講沒有馬飛董卓不會死的那麼淒慘,也不會死的那麼快。”
“所以一般人總認為,誒!這是幫我的幫手,好幫手。沒有錯,幫哪一方面,看是幫哪一方面!有人是把你送上西天的,有人是把你送到比較有尊嚴的地方。那你自己去挑嘛!”
“想想看,如果仁重沒有得到馬飛,他很多事情不敢做,他反而比較好。現在馬飛來了,他不用怕,為所欲為然後很快就會到達他人生的終點。這是她不夠聰明,沒有預先想到的一種後果。”
銀月王朝
祖德殿
當朝青帝,膽怯的坐于大殿之內,當朝文武百官戰于兩列,有的面露欣喜,有的咬牙切齒,還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仁重大步流星的向大殿內走去。
一位面帶微笑,抱拳鞠躬向仁重行禮。仁重電子連忙還禮,就在這一間隙之間。
瑜孚右手迅速拔出腰間寶劍直刺仁重,馬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自仁重身前,一拳打出,以馬飛右手為中心一陣陣白色薄霧向四周散開。
瑜孚悶哼一聲,躺倒在地,馬飛走至身前踢上一腳,瑜孚身體如貨物般被拋物數米遠。
瑜孚嘴角流血,怒吼道
“仁重老賊!”
仁重緊皺眉頭
“誰叫你刺殺老夫?你敢謀反!”
周圍士兵見狀,連忙上前將其壓住。
“咳!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有之,你罪惡盈天,人人願得而誅之,恨不得將如宰割,以謝天下!”
仁重呵呵一笑,把玩手中寶劍,下一刻,眼神一狠,直刺瑜孚胸膛。
“奸賊,逆臣,你將遺臭萬……”
周圍咬牙切齒的群臣,閉眼低頭。
筆者!汝等和爾等的區別為。
汝等你們。
爾等對面的各位。側重點不同
汝等是一個中性詞,平級之間的交流。
爾等上級對下屬說的,帶有蔑視感覺。
朝堂之上,李儒站于九階天梯之中,青帝惶惶不安的端坐于上。
漢王身著帝服、仁重、羅天以及眾位群臣,跪于九階之下
李儒大聲宣讀策文道
“活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仰望。而帝天姿輕佻,位移不夠,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仁太皇太後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漢王銀獻,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統。茲廢青帝為青王,皇太後還政,請奉漢王獻帝為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眾群臣跪于地,連拜三次。
“禮畢!”
銀青被兩位祭祀扶起拉下王座
“母後!母後!”
因為過于恐懼,銀青雙腳早已沒了力氣,全靠兩位祭祀攙扶,靠著本能喊著,自己能依附的唯一親人
羅天握緊了雙手,雙眼看向青帝。
銀月王朝年,仁重扶漢王為帝,仁重被封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夜宿皇宮,穢亂內廷。引起了滿朝共憤,天下同仇。
走皇宮內不用按宮廷規矩。帶著劍穿著鞋子也可走入皇。上朝見到帝者不用行禮。
獻帝登基隔日,鏡太後、青王被神秘強者,舍命送出皇宮不知所蹤。
,,,本章完,,,